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读懂好课:我是这样品悟好课课例的

“大寒”过后,就没有一天是“小寒”的,这几天,用气象台的话来说,属于极寒,江南竟也不例外,还有一场不大不小的雪,接着是零下10度的天气和“风”狂。但有一件事,却在顽强抵抗着这预料之中的寒冷。

肖培东老师要出自己的一本课例集是我早就知道的,也是早就盼望的。说实话,当下的语文课,尤其是初中语文课能让人叫好的并不多,很多所谓的名家也就那么几节“代表课”,其余,稀松平常;至于每节课都很经典,这样的名师恐怕比首尔街上的原装美女还要少了。如此看来,《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的出版是语文界的一件大事了,至少那些拉了双眼皮和削尖了下巴的美女们得把自己的“著作”藏一藏了。

那天我去“当当”,很快告诉我“缺货”,看来跟我一样急切的人还真不少,好在我有“路子”,这不,《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今天(2016年1月23日)就穿越极寒,到达我温暖的“草窝”。迫不及待地打开,16个课例,16个单元,篇篇“实录”经典,“感言”真诚,“现场”真切,“评点”准确,如聆听了16场高品质的语文教研活动。浙男培东那迷离的目光、喑哑的声调、悯人的情怀,正透过一个个字符,在你经意、不经意间撞击着你。

“咩——”,我的寒假也就这样开始了……

一、《山羊兹拉特》

24日读第一个课例——《山羊兹拉特》。2009年,这节课我曾现场听过,当时嘈杂,并未听出所以然来,只是觉得培东的那个“咩——”有意思。后来去浙师大参加几次活动,培东总是静静地一个人坐在角落听着课,“门外的奢华不是你要的奢华”是他的QQ签名。我一直相信,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磊落的情怀,没有人性的关注,他的课是走不远的。再读《山羊兹拉特》,培东把它放在首篇,我想是具有多重意义的,但我宁愿把这看成寓言和隐喻,或者说是爱的寓言。

这一篇是钱老(钱梦龙,下同)写的评点,他说这节课有亲切平等的对话、有效的课堂提问、情感境界的创设、朗读体验的运用。我还从这节课看出语文老师的修养:读懂小说的情感、读懂小说这种题材、读懂小说的细节、读懂作者。这一课,起于情感、终于情感。培东说:“只有解冻我们内心的情感的冰河,去为这个世界的美而阅读而思考,正容以悟之,教学才会真正唤醒生命!”可惜我们很多的课要么无节制地滥情,要么异常冷静地进行分析。我注意到了培东几次PPT的内容,总是在一个环节完成后,总结小说创作的技巧,且不是“三要素”的提醒。“咩——”的几番学习、不断还原,将小说的细节反复放大,走进人物的内心,至今动容。还有若干次,对于辛格作品艺术魅力的接入,恰到好处。我一直说,好的课,不仅是你读懂了文本,还有文本以外的世界,如战略支援部队,小活动的后面总有大体量的支撑。

二、《沙之书》

25日读第二个课例——《沙之书》,文本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于1975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主人公“我”从一个上门推销《圣经》的外国人手中买到了一本奇怪的书,这本书页码无穷无尽,在令“我”执迷的同时,也让“我”感到了难以名状的恐惧,最后,“我”放弃了这本无始无终的奇书,把它藏进了图书馆里。对于文本内容(写了什么),他采取的是远眺山形地貌的方法,概括与寻找虚构中的真实;对于文本形式(怎么写的),他则采取近嗅桃李芬芳的措施,探讨还可以怎样结尾。培东的课有两大利器:一是朗读指导;二是对话。而这两大利器,总是作用在一个方面——学生的思维。

现在的很多教学,用黄厚江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结论教学”过多,如问:“《沙之书》的主旨是什么?”然后学生进行结论,老师充当“判官”,“对的”“不对”“瞎说”“有点远”“太棒了”“我也没想到,老师要向你学习”云云。培东则说:“如果小说结尾你来写,你会怎么处理?”一番“胡说八道”之后,再回到博尔赫斯的思想中,一切都顺其自然了。

三、《孔乙己》

跳读到《孔乙己》吧,是本书的第十一个课例。这节课与我们学校的一次活动有关,也是我与培东迄今最亲密的一次接触,也是他“惊艳”镇江的一次亮相。这节课带给我很多的思考,不仅仅是课的本身,老师们齐夸这节课有“三妙”:导入妙、问题妙、对话妙。“肖式”感悟:“灵感,如猫的细步,只在你安静的心里蹑过。”王崧舟说得更明白:“只有当你对自己的课堂拥有刻骨铭心的体验的时候,灵感才会降临。”

书中选用了我的一段感言: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能驾驭各种题材、体裁的文本,甚至包括文质欠佳的作品。但总有一些作品其风格是和老师自己的个性相一致的,他们能够把“我即文本”演绎得淋漓尽致。肖培东老师镇江版的《孔乙己》即是明证。

老师的生日被孩子们记得,恰在当天,而孔乙己的生日却无人知晓,课一开篇就弥散着一种淡淡的悲情。培东转而忧郁一问:你们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似在为这种情绪作注脚。如果说这种“记得”只是一种阅读感受,是文本图式的反映,那么“顾客”与“掌柜”,还有那个不谙人事的“小伙计”的“记得”就有点让人悲哀了。“他们真的记得这孔乙己吗?”轻轻的,惊天一问,如一炸雷,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震响。此刻,培东瞬间微闭双眼,我知道,他的内心深处是看到真相以后的愕然与战栗。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我要加一句:“人而不仁,如课何?”迷离的目光、喑哑的声调、悯人的情怀,45分钟,他在诉说一个自己身边的“苦人儿”的悲惨经历;更重要的是,32位孩子也在课堂里接受了一次文字与人文精神的洗礼。

四、《假如我有九条命》

第三个课例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假如我有九条命》,先生所思、所虑,是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的通病,至少,我读来大有“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同感。但是语文老师的痛苦是不能长时间沉浸在这种“同感”的快意中,要抽身出来,进行教学设计。培东说:“我所能做的,就是整合与优化,让课堂更干净,让线条更明朗。”大家喜欢培东的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总能在“干净”和“线条”上带给你惊喜。但更多的人却成不了培东,因为所有的灵感都来自他几十年的积淀和发乎内心的对于文学、对于语文的热爱。匠人与大师的差异是,前者模仿,后者创造。

这节课的洗练有二:一是,编者为什么改变原文加上“一条命,用来教书”,由此牵动整篇文章?二是,第九条命为什么写得不一样?由此探究作者的行文风格与精神世界。有人说他这节课,“心底装着余光中,心底装着文字,心底装着学生”。此一语,恰道破语文好课之真谛。还有人说,培东的课是“一个人指路,一群人探路”。这大概是好课的又一标准吧。读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一句,本书的“现场声音”,是“课堂再现”后的又一亮点。

晚上,与几位语文人聊起语文,他们很诧异我在整本地读肖培东,或许在他们的眼里我总是孙绍振、王荣生之类,开口课程、闭口文学社,现在又新添“互联网+”了。晚上,读钱老写的本书的“序”,再读培东的“后记”《浅浅深深,语文是你》,坚信,培东用自己的课、用自己的文字,以及课与文字背后支撑的理念与情怀定义了什么是好的语文老师。一点不夸张地说,《浅浅深深,语文是你》就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精美的散文,其文质堪比“大家”。想想中国的语文老师们,课堂只能讲题,文章只会“编辑”,我也只能用一声叹息,回应这个变形的教育,回应这个浮躁的世界。

五、《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培东是高中语文教师,16个文本大部分是高中课本中的,有的不甚熟知,凡每读一课例,必先找到原文,读一两遍,始看“实录”。

26日,“早读”后开始品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课。我有一个阅读习惯,读完“课堂再现”后总要掩卷而思,课好在哪里,不足在何处。带着这样的思考再去看别的部分,但很快就被培东的“教学感言”俘获,竟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恐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因是百年前的文字,对于现场的学生而言是有阅读障碍的,事实也是如此,尤其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如果把文本当作“定篇”来教,必然会深陷其中,需要费点疏通的功夫。培东的课一直在关注两样东西:一是文体体式;二是“这一篇”意识。这一点,你从他课堂的PPT就能发现。一般而言,老师们的PPT是问题的设计,这很可怕,学生的听力就是这样下降的,有的还注明“整体感知”“一读”“二读”“课中小结”等字样。这样的PPT与其说是为学生准备的,倒不如说是老师自己的“备忘录”。

针对“演讲”这一体式,本节课有四次水到渠成的PPT展示:“思路清晰、中心明确”“面对沉珂、有针对性”“古朴典雅、浅显易懂”“语重心长、情感真挚”。既有演讲词的特征,还有“这一篇”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课堂结论是通过师生围绕文本的对话自然得出的。何立新老师看得明白:“绝不用自己的意见先行来取代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看似不经意,实则有精细的设计与考量。”当然也少不了通过朗读,反复进行演讲语言的实践。

夸得太多了,怕这家伙骄傲;不夸吧,又忍不住。相信“慢下来,活出自己,享受生命的从容与宁静”,他不只是说说的。

六、《始得西山宴游记》

傍晚,与在读文学院的儿子散步,聊起文学的标准化答案、聊起教育的一致性、聊起大学的普遍生态。天之骄子们早已习惯了背诵,习惯了服从教科书的结论,习惯了习惯。在“走不过今天,哪有明天”的苦口婆心劝说之下,又有多少孩子、家庭最终选择了向体制投降。

这篇课文一般老师用两课时,第二课时最后五分钟会让学生抄写PPT上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并苦口婆心教导曰:“这要背诵,期末要考!”其余时间只做两件事:翻译和背诵翻译!

看看培东这节课做了什么:(1)题目能不能改成“西山宴游记”?(2)与其说柳宗元在游西山,倒不如说柳宗元在______西山。(3)对比两种“游”。(4)柳宗元能归西山吗?“主问题的教学,最重要的是让你的主问题既能包住文章又深入文章。”一节课,“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层层深入,学生所填动词,既“包”住了柳宗元的复杂的情感,又“包”住了西山盛景的文言句子。十几个动词,把文本滚了个稀烂。接着有惊天一问:“柳宗元能归西山吗?”这一问,就打通了写景与写心的墙壁,一片豁然。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相比于翻译加背诵翻译的文言文教学,高低立显。当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限于借班上课,明显有阅读障碍原生态的公开课往往如此,非培东之辈,未敢尝试。

七、《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7日早上,开始学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课。老师们会怎么上?我不去猜,但他们一定会说,这首词,没什么好讲的,半节课搞定。自然,你“讲”也会有精彩,但学生呢?没有了体验,没有了实践。“讲”为什么至今大行其道?因为“讲”只要有文学便可,对于记忆力好的老师来说,文学也不是必要的,君不见很多老师的课本上密密麻麻,甚至还有五彩斑斓的贴纸,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教参”重点。“学”呢?还要有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在支撑你。

如何学?看看这节课的“大数据”:各种形式的读40余次;让学生读教材中的注释、单元导读6次;品鉴词语6处,“春水碧于天”之“于”、“画船听雨眠”之“听”“眠”、“垆边人似月”之“似”、“未老莫还乡”之“莫”、“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之“尽”与“合”。方法上有换字、有想象、有对比。而这些,都是通过读来体味,“心到声到”。“江南好”“江南老”“念家乡”“愁断肠”——整节课“有一个台阶式的攀升,就可以自然体会到碧水茫茫无处不是愁绪,漫过天际的都是痛苦与思念”。

能看得出,这个班的学生基础不错,很多发言十分精彩,这是公开课可遇不可求的。韦庄《菩萨蛮》一共五首,课堂容量还可以据此加大些。另外,我发现培东的课让学生“齐读”处不少,这点值得商榷,读虽有定数,但也因人而异。

八、《小小鸟窝,大大世界》

“爸爸/我的牙齿掉了/你看/夜空中最亮的那颗心/就是它。”这首短诗是培东儿子肖惟肖十岁时所写,培东把它收录在作文课《小小鸟窝,大大世界》实录前的“浅浅小语”里。本书的每个单元前都有“浅浅小语”,篇篇耐读,或如水中画舫,船头一袅娜的撑着花纸伞的女子;或如野渡小舟,船中有一穿着粗布花衫的撑着船篙的曼妙的少女;或如蓝天碧水、蝴蝶纷飞下一对嬉戏的儿童。

读“后记”《浅浅深深,语文是你》,感动不已,一为培东的真性情所感动,他的课里面溢满的都是真情;一为培东的博雅的文字所感动,感动得有些羡慕。但我知道,一位好的语文老师只是自己能写得一篇好文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这份本领传授给学生,这大概是语文老师与作家的差别吧。虽然好的阅读课就是好的写作课,但我还是想知道培东的作文课是怎样的生态。

《小小鸟窝,大大世界》满足了我的愿望,他从该校校园的小草谈起,让孩子们猜猜山瘦水寒的季节里“我想到什么”。这种从身边的事情谈起、以聊天的方式切入几成“肖式”导入法了,学生的思维果然被激发开来,从想到绿色到生命再到温暖,培东说,“我想到了你们!”再一次拉进了和孩子们的心理距离。接下来自然导入高考模拟题“有一种人生不是运气”,并用多幅景物图进行“思维训练”,然后是鸟窝的联想,最后的高潮是让“鸟窝”走进高考作文。培东展示了四个作文题——“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世界需要你”“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经验与勇气”,让学生“利用鸟窝去思考”,“表达鸟窝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后来有八位学生进行了展示,平心而论,都不错。培东的评点准确而富有启发。

我的思考是,四道高考题与“鸟窝”联系了,联系得也很恰当,但是接下来孩子们还能写什么?“联系”大概200字,余下的600字写什么?还有,学生所写作文文体是什么?议论文?不像。散文?太短。嗯,有空请教下。

九、《山水永嘉,飞翔语文》

第八个课例《山水永嘉,飞翔语文》,是一篇“校本教材写作课堂教学实录”。说实话,这个标题没怎么弄懂,或许是“校本”的缘故吧。这是最不像“肖培东”的一节课,首先是课堂无时不在的励志,再是对于家乡的自豪的夸饰,还有课堂内容之间缺少流畅的过渡。或许我还没有完全弄懂背景吧。

看几位老师的“现场声音”和蔡伟教授的评点,他们似乎跟我有同感,蔡教授说这节课有“五味”:哲学味、文化味、情感味、艺术味、语文味。当真“五味杂陈”,我就不知何味了。去看看《一双手》,如何?

十、《一双手》

《一双手》竟然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我大约是知道的,也是不知道的。有些模糊的印象,对于这样一些学生作文般的课文我是很不屑的,所以几年来也没把该文当回事。况且我一直怀疑课文内容是虚假的:“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主人公该不会练铁砂掌吧?更何况,栽树都是用工具的,原始社会就开始用石块了,还用手去插?估计是当初宣传“英雄人物”的需要。从艺术上看,该文放在九年级显然没有北师大版放在四年级恰当,四年级学会把话说清楚,把事写明白。

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次活动,相信培东上这课也是因为主办方的“建议”。培东十分厚道,还是想出了“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浅文深教”的办法,黄厚江老师等也予以了肯定。

十一、《斑羚飞渡》

28日的早晨是令人沮丧的,雾气蒙蒙,视野逼仄,还飘着小雨,好在有经典的存在,晨读《论语》(八佾篇第三),自然又有新的收获。

接着看《斑羚飞渡》这个课例。作品是沈一鸣1952年创作的小说,该小说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培东的课有一个最大的亮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努力寻找最细小的语言点,一个字,一个标点。”此课再次演绎了这种精彩:“斑羚飞渡,是一次______的飞渡?”接下来就是一个个关于语言的对话。其实这样的设计也是大家常有的,但培东做得最精致。第一,锁定与全文教学价值最相关的段落;第二,设计与学生阅读体验相关的问题;第三,学生展示各种体验,并找出理由(段句),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段句的“最细小的语言点”,并通过诵读指导来完成感悟;第四,用新的提示,将学生体验引向思维的深处;第五,精彩总结并自然过渡到新的环节。环环相扣、环环相连,如大国工匠之手艺,密丝合缝,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很多人也这么做,为什么没有期待的精彩?答曰:术可学,道难仿,“本立而道生”,好课之本最后取决于老师的阅读。邯郸学步,贻笑千年。

虽然,培东的课清如水,亮如月,处处微澜,件件清亮,但这节课是有高峰的:第一处是培东发现有个学生“把手举起来又缩了回去”,便说“来,你来”。这个孩子说“惊险”,后改口“悲惨”,老师指导后又为“悲壮”,层层深入,渐至佳境。第二处是课堂快结束的时候一生说“我觉得这样的飞渡也很自私”,使文本理解进入“生命无所谓大小、无所谓老少”,一律平等的新境界。这两处分别缀于课堂的前后两个黄金点上,如宝石般耀眼。或许有人说,“可遇不可求”,但我要说,课堂的高峰从不会拜访无准备的人,更不会拜会准备偏向了的人!

这一课的点评名师是王君老师,新生代名师“南肖北王”在业内是有传言的,窃以为然,王君的课,云蒸霞蔚,一片灿烂;培东呢,风淡云轻,朗照一片。都是语文好天气。王君说:培东的《斑羚飞渡》“是潺潺的流水,是风清气和,不煽情,也动情;不血腥,也深刻”;“培东教得低调,教得细腻,教得智慧,教得温情脉脉”;“牢牢地‘踩’在‘这一篇’文本的土地上,不摇不晃,不偏不离”。“南肖北王”,大约也是惺惺相惜,那简直是一定的。

十二、《春酒》

上午的《斑羚飞渡》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又宏观地回忆了当下的语文课,更是多了一些唏嘘。午休后,开始品尝《春酒》,这是琦君的文字。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老习惯,掩卷想了下培东将怎样别出心裁,又想错了,他竟然从标题——“春酒”入手。更没想到的是,共有11名学生品读出了11种味道,大致推算了下,读了10分钟。试问培东到底在干什么?我的回答是——酿酒!酿“春酒”这一课的酒,年份越长,酒越香,情越浓,课也越浓。但我又想,这一节课他都在酿酒,那么这个环节大约可以说是酿酒的第一步吧。看他的“总结”:“对,两类。一类是回忆春酒时的陶醉、甜美、享受。一类是清醒后找不到春酒的那种惆怅、忧愁。”接下来的“酿酒”的步骤就是依次找出这两种情绪的支撑性文字。

“现场声音”传递出这样一句:“课好,可考试怎么办?一堂课只解决了那么几个词语。”持这种观点的是离开语文“正道”很久的人,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更是对语文教育的无知。

十三、《皇帝的新装》

下午,可能是在书房待久了,有点闷,走到客厅,果然神清气爽了,准备看会儿电视,但总有牵挂,转身去书房拿出“浅浅地”,应该到《在沙漠中心》了,但文本不熟悉。这几天做了一个“浅浅地”文本汇集,人教版和高中的文本总要先读一读的,这样才能发现课堂之妙。看《皇帝的新装》,也算耳熟能详。这篇童话演绎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的故事。一般认为它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培东将会怎样演绎?他上小说和散文的路数我还是有点谱的,童话就不好说了。再加上《皇帝的新装》被无数名师演绎过,近年来,文学评论界也有许多“新发现”,什么“高贵与卑贱的对比”、什么“社会隐喻”、什么“生存策略说”、什么“语言与物的关系”,等等。当下语文教学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先进的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二是表层的热闹与深层的目标达成的关系。

郑桂华老师对于培东的这一课曾打过一个比喻:培东像一个专业的导游,能从游人如织的景区中找出一条最经济的路线图,且景点精华尽收其中。这一课,就有这样一条清晰的小路:什么是童话—童话的特点夸张—哪些细节在夸张—谁导演了这场夸张的戏—设计新结尾感受童话的启示。波澜不惊的设计,却能“得其要”“得其体”。课堂对话中,有一句话几乎每个课例都出现一次,只是这次出现了四次——“不要着急回答,慢慢想”。在课堂中,培东就是一名指路人,学生则是探路者,培东指完路以后,他就消失了,别急,他会在十字路口现身的,更会在学生“误入歧途”后将他拽回正道。“学生为本”是最“先进”的理念,是新课程的逻辑基础。不停留在口头,落地生根,是培东的课之所以能不断带给你惊喜的深层原因。

十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晚上,感到气温回升了,关闭空调,打开窗户——很快就要立春了,万一有春风溜进来呢。再次跳看课例,最后一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首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培东基本还是沿用自己熟悉的路数,只是身段更低了些,语用的实践更多了些。但从老师们的“现场回音”和王崧舟老师的评点来看,他们似乎都没把话说透。我教过小学五年级一年,六年级一年,那是最幸福的两年,孩子们的无比崇拜和课堂上的无比配合让我整日小曲不断,他们对语文的兴趣甚至影响了他们之后的文理科选择。但我确信自己是不合格的小学语文老师,如板书不工整、笔顺随意、忽略基础,等等。后来听说某中学名师也在上小学的示范课,看过几节实录,几乎也有我同样的问题。如果语文还是一门专业的话,还是扎根在本学段,像培东一样,偶尔客串下,无伤大雅。若以此为乐,以此为范,还是住手吧。

十五、《在沙漠中心》

阅读“浅浅地”,还有一个兴奋点,16个课例各有一位名师在评点,而这些名师除了一两位不甚熟悉,其余都是老面孔,听过他们的课、读过他们的文章,深深地受过他们的影响。读培东的课,读名师们的评点,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沙漠中心》,是圣埃克絮佩里的作品,被选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文章讲述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沙漠之中,在各种求救求生措施均告失败后,濒临死亡的他却感到一种内心的平静。文章给人以内心的震撼。

阅读“浅浅地”,你是要关注细节的,“现场声音”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肖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有看课文,但学生不论讲到何处他都能‘无缝对接’接过话头。”在他若干次的“感言”里都透露出了他阅读文本的“艰辛”,更有“初极狭”后的“豁然开朗”。这节课,至少有两次会使他“小得意”的。一次是“纲举目张”,找到了三句可以“提领一顿,百毛皆顺”的句子 。(①我对自己说:“这不是寒冷,是别的原因。是我的大限到了。”②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③“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还有一次是他“盯着文章的标题,想着遥远的那片沙漠”,给“在沙漠中心”加上了一个“的”——在沙漠中的心。培东呀,培东,懂你的人可否再加上我一个?

十六、《我的早年生活》

29日早晨八点,天灰蒙蒙的,小区安静得如同子夜,街道上稀疏穿行的汽车也喑哑了自己的喇叭,是为早起的鸟儿祝福吗?《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以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讲述了他从学童、哈罗公学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概观全书,读者不难发现,书中描绘的是一个已逝去的年代。通过丘吉尔,人们可以看到变化中的社会:从社会性质、政治基础、战争、年轻人的世界观到价值体系,等等。课文选自其中的一部分。

于漪老师说:“不深思,你怎么知道这些文字背后的东西呢?感性的认知都是朦胧的,因此你如果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获得清晰的认识,就一定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统的语言,形成理性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培东是受了这段话的深深影响的,他的课无论是怎样的课型,始终如一贯穿的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品析,几乎用尽了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方法。

看完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种收获感了。培东十几年磨一剑,为我们奉上了一次大餐,我在心底感谢着这位兄弟、这位语文人、这位文学人……他是钱老的学生,他比钱老幸运,也比钱老不幸。他生逢语文盛世之中,也生逢语文荒芜年代。他在群雄逐鹿的战场突奔,他在语文备受挤压中灿烂,他在阅读父母、尊长、幼弱中发现医治语文的青蒿素。他在喧嚣中选择沉默,他在沉默里选择爆发……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培东,去掉“就”字,好吗?其实,我不希望你去掉,你太温和了,语文的现状如此糟糕,“就想”才能拯救。原谅我,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把它读完,你的课其实一点也不浅,所谓“浅浅地”,大约是一种姿态、一种语文的宣言。16个课例,几乎篇篇是朗读教学的经典范例,是主问题设计的经典范例,是语言教学的经典范例,是生成性教学的经典范例,是课堂教学语言的经典范例,是启迪语文老师专业成长的经典范例。你的课,如春水,流淌着生命与诗意。我能做的,只有让它在我的心头,缓缓流淌,流经处,一片盎然。

当然,有的课也不是最完美的,不完美才是常态。比如,语言的赏析上下足了功夫,又能成功对话,往往不得不忽略文本的整体性。又如,因为师生对话的灿烂,而让生生对话成为课堂的稀缺。再如,常见齐读,必然遮蔽了孩子们对于文本的个体体验。整体性、生生对话、个体诵读,于公开课而言是看不见的精彩,有意、无意的忽略都是遗憾。即使是擅长的语言品析,也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语文太丰富了,学习的方法也应是丰富的。 D/CwIVahCJihjXBS7iuFU1kxIkqgk7VYoufNYPYbeisTehnWhkMRd3AGXuN5/T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