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磨砺好课:好课的孵化、出壳与成长
——以《差不多先生传》磨课为例

佐藤学说:“一年内未向同僚公开自己的课堂,并坦然接受评论的教师不配做教师,无论他的教学实践有多出色。”公开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甚至公开课的数量与他的专业水准存在着某种正比例的关系。

有老师问,你怎么备一节公开课?我说,有“五步”:第一步,读文本;第二步,解文本;第三步,确立目标;第四步,设计“问题链”;第五步,看看优秀的课例,反观自己的设计。万不可先是第五步,甚至直接下载课件“改编”;最可怕的是只有“第五步”。或许你说这是通往“公开课”的捷径,但我要说这不是通往优秀的正途。

太多次,为上一节公开课而不断磨课,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要不断地否定自己而去壮士断臂,也会因为同伴的一个建议而陷入困境难以自拔。但当我们回头再看走过的这段路的时候,又是那样回味无穷,似乎聆听到了拔节的声音。

而今,自己似乎有了一点“出息”了,同伴们也很忙碌,再上公开课,已经没人帮你磨课了,怎么办?我就自己跟自己较劲,自己当自己的教练。当我走不出自己的时候,就跳到圈外来审视自己,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对话,此时的自己跟上一刻的自己对话,竟也能走出一片灿烂……

2013年初的《差不多先生传》的备课就让我体会到了一段“磨难”与幸福的过程。

2013年3月下旬,要去佛山上课。当初,“第三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课堂展示研讨会”组委会让我报课题的时候,说实在的,我还没有认真想过应该上哪一课。因为催促得紧,我只好在记忆中粗略搜寻了一下,就《差不多先生传》吧,亦庄亦谐的,很对我的“胃口”。这一课我在2007年上过一次公开课,当时我很压抑,也没有多少自信,效果自然一般了。六年了,得挑战一下自己。嗯,就这么定了。况且,文本很熟,忙碌的我也少了些备课量。

但基本程序还是不能少的:以普通读者的身份素读文本;研究作者同类的作品,知人论世;掌握文本的体式特征,如文体、风格等;研究者论文中有哪些是教参中没有的发现;语言背后的秘密有哪些;学生会如何学,会遇到哪些问题;教学目标如何体现学科特征;围绕目标的学习活动如何开展。

3月8日下午,从电脑中找出2007年的文件,又从网络上下载了些文本的解读打印了出来。这一天放学早,我匆匆瞄了几眼作品的解读,没有太大的新意,又看看网络上的备课,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新的东西。哦,对了,小梅上过这一课,问问他。他很快传来他的课件,并把自己的教后记《运用问题的张力,训练综合的能力》发给了我。小梅近年来在德育和语文教学上不断发力,早已“雏凤清于老凤声”了。

没想到这学期竟然这么忙,佛山的课几乎忘却。3月18日(周二)上午,终于将省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准备结束了,而周五就要去佛山上课,不能再拖,得赶快备课了。下午,把自己关在办公室,用起功来,到底有基础,不到俩小时,课就备好了,很得意。

整节课的设计围绕着四个关键词:“差不多”“先生”“传”“胡适”。“差不多”解决文章“写了什么”的问题;“先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传”解决文章的“主题”问题;“胡适”解决作者的“文化观”问题。而一切的发现都将交给学生。写了“差不多”共五件事,五件事排列的密码是什么?让学生明白“差不多”这一恶习的养成过程。“先生”是对年长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尊称,在这里是“反讽”的手法。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呢?不是“传”,“传”只是“外壳”,内囊却是“寓言”,准确说,是寓言体小品文。胡适为什么要写这篇小品文呢?这跟当时的新文化运动有关,胡适的讥锋所指直奔国民劣根性。正好搜索到了胡适的另一篇文章《苟且》,可以选取一段,互证一下。又发现胡适先生的墨宝“不苟且”,正好可以当作课的结尾,不禁欣然。

晚饭后,打开备好的课件,再次思忖起来:白天的设计是很有创意,用课题拎起整节课,但内容是不是太杂了点?我是不是该再看看别人的设计?谦虚点总是好事,于是习惯性地上网搜索,一位老师的课件吸引了我。他的课有六个环节:第一是“题解”,关于这篇文本的概括以及主题;第二是“作者介绍”;第三是“分析”,“本文是一篇以人物传记形式写的讽刺寓言,人物是虚构的,属于‘记事’类的记叙文,采用‘顺叙法’”。第四是“结构”,逐段、逐段地介绍文本的内容;第五是“修辞”,有七种,分别为设问、夸饰、反讽、排比、借代、叠韵复词、双声复词;第六是“文意”,是对文中共十处的赏析。

人家的课似乎固守着语文的知识性,课改前的课可不就是这样,孰优孰劣?

心里有急事,大脑就闲不住,备课的过程就是割舍的过程,保持原样,还是“优化”?3月19日,再次陷入思索。哦,对了,我去看看自己6年前的备课,果然有一个“简案”,还保留着一个流程:

板书课题——范读课文“差不多”(内容)——“传”——“寓言”(主旨)——“先生”(反讽)——挽词

令自己略感意外的是,“简案”的后面还附有本节课需要穿插的“名言警句”,哈哈,好假!想着现在上课的“从容”与“简单”,看来六七年来,并不年轻的我竟然还有进步。再仔细一看,我现在的设计似乎没有走出六年前的窠臼嘛,不行,要改。先抛弃“四个关键词”的创意,从五件事入手,很快,新的设计就出炉了——三个主问题:(1)五件事迹的密码有哪些?(2)“差不多先生”的劣根是个人的,还是民族的?为什么?(3)最后一句“——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可以删去吗?为什么?以主题的探讨为主线,贯穿文章的文体、反讽艺术。好,就这么定了。明天找个班试试。

20日下午,在七年级16班进行了试讲,“我发现……”的发言要求是个新亮点,我怎么这么聪明,动辄就能原创。过程中还有新发现,主要是“民族劣根”的新证据。孩子们也很棒,就是时间有点紧,回到办公室删去了契诃夫《我的她》这一小段拓展。再是设计了一段板书,关于“差不多先生”劣根的。五个故事的概括我觉得不是很准确,应该是“颜色”不分、“方位”不分、“多少”不分、“早晚”不分、“生死”不分。对话过程很重要。设计,要为自己留足空间,太满,影响师生的自由呼吸。40分钟,上足,绝不拖延,尤其是对外公开课,一百个理由也不行!

请几位听课的老师给点建议,但他们对文本不是很熟(不是苏教版的篇目),再加上他们整日忙碌,或许也还要“深思熟虑”下吧,看看第二天他们能否给出点意见,启发一下。不过,我自己已经发现了三点不足:对五件事的概括不是很明确,对话缺少准确性;原以为文本浅,未能细读,有些地方的匠心需要重新发现;几个问题的表述要再精炼些、准确些,因为不在PPT上展示,更要看我的表达……

3月21日准备扎扎实实地改改作文,懒得去考虑“差不多”了。上午,南京的阿奎说“差不多”了,我也认为“差不多”了。下午两点多,苏州于洁老师QQ联系我,她要说说对《差不多先生传》的解读,意外而期待。她一开口就见解独到:“我看到你在确定五件事情时,用了什么‘不分’,我在想,这个‘差不多’先生其实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问题。所以这五件事情的概括,可否用‘买错糖’‘答错题’这样的格式。然后在‘买错糖’后面再把‘错’弄明白——颜色不分。”我回答说,那就买错糖、答错题、写错字、算错时、寻错医吧。她谐趣道:“别死脑筋,就知道用‘错’这个字,可以用‘误’呀,比如‘误了车’之类。”嗯,对的,不能因文害意。

她继续说:“第二,感觉文本的思路想表达的是‘差不多’这样的性格会害人害己害国的。但是看完文本后,五件事情,要分清楚这三个害,似乎要动动脑筋,比如买错糖,是害了他妈,那么算是害人。”这也是我这几天纠结的,五件事应该是五个角度,但又不好一一对应,更不好“硬对”。

当她说到第三的时候,我彻底服气了:“第三,我感觉这个文章的讽刺性,不是落在差不多先生身上的,是落在这样的人居然还得到大家共同的称赞,得了荣誉,死了还有很好的称号,这才是讽刺。一般被写传记的人,都是被褒扬的,此文最大的妙处,就是在众人的褒扬中,冷冷地说了那个结尾:懒人误国。”

最后,她说:“还有就是作者的情感,讽刺如何体现的?我觉得主要是作者安排了差不多先生的死。‘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一命呜呼’和‘绝气’,说明作者对他没有一点同情心。”

上课,最要解决的是文本解读,而解读的最佳途径是“裸读”,于老师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文本,短时期内就能提出如此精辟的解读,是文学功底使然。这些年,我一直倡导文本要“裸读”,设计要“裸备”,这样才有可能创新,但“裸读”与“裸备”的基础是老师的文学修为。一个是“末”,一个是“本”,至于网上“荡”课件,连“末”也算不上了。

用自己班级的学生再上一次,预计效果会好一些。22日一大早就提前几分钟到了班级,学生告诉我,班级投影仪坏了,已报修。我一想,就不用了吧,本来投影的只是文本内容。修理工来了,没想到,2分钟就搞定了。我不知道是受了这个“意外”的影响,还是没能完全放得开,这节课没有周三效果好。“五件事”的概括这次用了板书,课时也变得局促起来。看来这个环节得有修改动作,本身“概括”不是本节课的重点目标。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太熟悉,彼此都缺少“心理期待”,有了默契,却少了必要的紧张度。

22号,我在飞机上推敲着这节课,并有了三点创意:第一个创意是把本文发表日期及原载刊物“1924年《申报》”打在PPT第一屏上,两次试讲,缺少必要的背景交代。第二个创意,本次上课是在一所民办学校,生源估计会有非广东籍,那么“五件事迹”可以考虑让五位不同方言区的同学来读,增加趣味,也切合文本中“差不多先生”“是各省各县各村人士”的文本意。第三个创意是“五件事”的概括,我使用整饬的句子,先示范概括第一件事,再让孩子们练习完成另外四件事的概括。其实还有一个创意,就是“胡适”的介绍更加简洁化了。

短短的17天,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公开课的备课是文本解读不断深入的过程;是教学方法不断浅出的过程;是广泛悦纳,最后形成自己原创性意见的过程;是课堂流程由繁变简不断留白的过程;是细节变得更加润泽的过程;是由眼中无学生到眼中有学生的过程;是大有问题到问题逐个解决而最终让学生产生问题的过程。四个字——删繁就简!

24号上午,一节充满着语文味儿、充满着“发现”、充满着谐趣的《差不多先生传》亮相三水区中大附中的会场。

课间休息,我请王土荣教授(广东省语文教研室语文科主任)谈谈我的《差不多先生传》一课。王教授是位慈祥而又智慧的长者,两天的接触,他常常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直抵语文的要害,我不能不把握这样的学习机会。我们一起溜达到学校田径场,两天阴雨,此刻早已阳光明媚,校园也披上了一层金色。王老师笑着说:本家呀,你的课亮点很多,我很满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你和学生在并不复杂的文本细节中却发现了微言大义,这点很不容易。还有,一节课,40分钟,你引领学生不断“发现”,并且时有惊喜。整节课生动有趣,与文本风格相映成趣,但你在最后又变得严肃起来,正好应了文本那最后一句话——“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庄谐相生。但要注意,你要求学生说“我发现”,我的看法是未必非要用,尤其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还有课堂上学生读书少了,这也是公开课共同的问题。一席话,很短,但句句说在我的心坎上,褒扬,诚可喜;提醒,尤可贵。

语文好课的诞生是一个孵化、出壳与成长的过程,大家总喜欢在教育教学的技艺层面上提高自己,本无可厚非。但仅仅停留于技艺的境域容易成为一名“能工巧匠”。教育是启迪心灵的学问,需要哲学的引领,思想的陶冶,生命的安顿,精神的皈依。这是好课与一般性公开课的分水岭,也是“教师”与“匠师”的本质之别。 RxI3h/7EttXvIIfgbDWPMbCiI/SQVM4c590CA2QMHPbyGHMsmtaJxzL8uRztMi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