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求索好课:最好的课堂,到底长啥样?

其实,这样的活动受益最大的还有我,我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语文狭小世界里自得,是这样的活动,让我也有机会“跨界”一下,让我也能站在更广阔的课程空间中去思考课堂,也能在借鉴中思考语文课堂学习方法的优化。上午,听了三节课,语文、数学、英语,昨天下午我还听了一节地理课,刚才三位骨干老师又作了精彩的评点,都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的时间,我想跟大家汇报一下基于这三节课的一些随想、一些追问。课程改革15年多了,从全国来看,是有很多积极的探索的,最近几年更多的是反思,摈弃功利,走向理性、走向教育、走向未来是课堂改革的新方向。

第一,请关注课堂没有举手的孩子。

我们早已习惯了请举手同学发言,殊不知未举手的孩子里面藏着很多秘密。为什么不举手?是不会,还是不敢,还是不愿意?无论哪种原因,尤其是“不会”,这里面存在很多课程价值。总是请举手的同学发言,看起来课堂很流畅,达成度很高,实际上遮蔽了课堂很多真实的情况,而这些真实的情况正是课堂需要解决的。姜老师的数学课堂里有一个很温暖的环节:几次下来,她右手边举手同学很多,于是她说“给左手边同学一次机会”。老师的眼中不仅有“举手的”,还有“未举手”的。当然,最好的办法不是单一的师生之间的对话,还要有常见的“生生对话”。本节教学使用了导学案,学生的完成情况完全可以借助“小组”来检查。点学生回答这种抽查,其样本数量是不够的。当然,孩子没有举手,你请他回答是要征求一下他/她的意见的,不愿意回答就不要勉强,尤其在我们鼓励后仍然为难的,就不要为难他/她了。

面向全体,是一个很实在的观念,很多人把它理解为一句口号了,他们走进课堂,每一个细节都在证明自己是否在践行面向全体。

第二,适当地恢复板书。

简洁、科学、富有美感的板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知识化:随写随看,其过程是教学脉络的绘制,便于结课,虽然有几何画板,但总觉得粉笔的板书更温暖、更形象。二是生成性:适当的变化与适时的修缮让学习过程充满生成。前几天我上《刻舟求剑》,就是让学生板书翻译,然后修正。三是示范性:漂亮的板书展现出汉字的魅力,从而影响学生。我在安徽工作期间,我们乡有两所初中,另一所初中的语文老师,包括数学等学科的老师,粉笔字都很漂亮,三年下来,孩子们其实每节课都在“练字”。期末考试后统批试卷,让我校老师惊羡不已。四是节奏感:制造教学停顿,起到提示、警示的作用。数学姜老师请四位同学上黑板做题,再请四位同学上黑板订正,这个环节实效性就很好。五是补充性:与多媒体结合,各显其能,相得益彰。这点很重要,我不是反对多媒体,我校信息技术运用是国内一流的,但创新不是全盘否定传统。

所以,我一直以为,课堂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全媒体时代“慢慢走”。课堂要在“深度”“个性”的聒噪下记录基于学情的课堂学习轨迹。要在课堂生成中培养孩子们捕捉关键词的基本能力。

第三,开放性问题才需要讨论。

现在的公开课有一个误区,似乎是“不‘合作’,不‘公开’”了。其实,合作学习是和接受性学习相并列的一种学习方式,唯一化是极端主义。如数学等理科较之如语文更适合开展合作学习,高学段较之低学段更要倡导合作学习。同样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也有采用合作学习适宜度的问题。合作学习还是一种课程理念,而非一种模式。合作学习之关键在于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教材有现成表述的问题则是封闭性问题。开放性要求借助前认知和资料包,进行总结、抽象、概括等,各抒己见,以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三节课中,一些“小组合作”问题的设计过于表面化,过于拘泥于教材内容。昨天我听的一节地理课,有三次小组合作,前两次是关于三峡为什么建在长江上游,以及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合作的必要性不是很强。下游为什么被称作“黄金水道”,倒是可以探究的。综合性学科,最应具有时代感、探究性和开放性。

第四,讨论要有节奏感。

合作学习有五个要点:一是合适的教学任务;二是充分的个体学习;三是有效的合作;四是合作学习成果;五是成果的评点。这五点,是课堂合作学习这一旋律的“五个乐章”,缺一不可。我注意到这三节课,对于“个体学习”这一块重视不够,甚至完全忽视,这是对合作学习的误解,至少是误操作。学生只有充分个体学习后,才能带着思考、带着疑惑走进小组中,与组员分享、与组员碰撞,在思维被激发的状态下,重新审视对问题的思考,最后“求同存异”。有人或许会说,你这是理想的状态,我要说,这是小组合作的常态。没有这种追求,宁可不用合作学习。点缀,表面上看是简单化的惰性,深层次看,是对于小组合作基本理念的“不合作”。

第五,要坚守学科本质和学科方法。

好的课,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坚守学科本质,如语文的工具性、数学的思维与推演、英语的言语实践,尤其是语文,很容易走着走着就偏离了,忘本了。二是适合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大量的音乐、表演就不适合语文的学习,语文学习的方法首推语言的咂摸品味。很高兴,今天的三节课都在“种自己的田”。关于胡老师的语文课,我想多说几句,毕竟是我的“老本行”。最后的三项任务——“悟出了什么”“一吐心声”“诗歌诵读”,与文本关联不大,可以省去,留着时间去品析小说的细节。《心声》很多的细节描写是十分传神的,是人物“心声”的表现。有两位女生读得很感人,这个环节要放大、做足。具体怎样品味,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读与品不要割裂,要“互证”,所谓的“读一读、品一品”,不是先读后品,也不是先品后读,而是以品促读,以读悟品。二是,读交给了学生,品也交给了学生,那么读后的评、品后的评也要交给学生。

第六,教师不妨“笨”一些。

一些老师在课堂上,总有与学生“抢答”的现象,一个问题提出来后,未等学生回答,老师就迫不及待地说出答案,或者播放PPT。尤其在“理答”的环节中,一看学生回答不出了,老师就“挺身而出”,“完美”地说出了答案。学习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是不断扬弃的过程,“答案”教育,只能培养记忆的机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笨”一些,再“笨”一些。举个例子吧,这是我前几天一节课的一个细节:

:请大家评价下“郑人”。

:是个愚蠢的人。

:你从哪里看出他愚蠢了?

:他“欲买履”,却“先自度其足”,这是愚蠢的第一次。

:还有第二次?

:嗯。第二次,“吾忘持度”却不用脚试一试,而是“反归取之”。最后耽误了时间,“遂不得履”。

:有第三次吗?

:有。有人告诉他“何不试之以足”,他说“宁信度,无自信也”。

:三次愚蠢中哪次更愚蠢?

:第二次。你说是哪次?

:第三次。

:为什么?

:第一、二次是行为的愚蠢,第三次是思想的愚蠢。行为有一两次错很正常,思想、理念有问题就麻烦了。

“笨”的老师,只会问“为什么”,这样的老师真的是笨吗?这恰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老师的“笨”,能够培养出“聪明”的学生。这是其一。其二,当课文翻译完成的时候,很多老师的课就要结束了,可文言文的风景不仅在于翻译,更在于语言之美、内容之隽永。老师们通常会这样处理:《郑人买履》的寓意是什么?然后请几位同学说说,最后PPT展示标准答案。我则从“郑人”评价开始,过渡到“寓意”。此所谓“问答”与“对话”之别也!

第七,让课程深深地扎根于当下的生活。

教材无论怎样“修订”,它总是落后于现实的,与生活的隔膜是很多课的通病。学生只有在课堂中不断体验生活,才能在未来改造现实的生活。三节课,《心声》里的老师与“我”相连;数学课中,由“航展中飞行表演”视频引出正负数;英语课更是“时鲜”,与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密切相关,让课堂具有当下的价值。昨天的地理课讲到三峡工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就在昨天,我国世界最先进的三峡“升船机”投入运行,船舶过坝将由原来的三个半小时缩短为40分钟,这里面有很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

我一直在呼吁,语文老师,也包括其他各科老师,应多关注新闻,少关注微信;多关注生活,少关注鸡汤。课堂与今天的生活嫁接后,课堂才有了活气。

以上七点,都是基于这三节课的内容与方法而产生的一些随想性质的东西。可能大家要问了,那么好课到底长什么样呢?这让我想起了一篇课文。

2016年秋学期,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新增加了一些篇目,其中有一篇《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这是美国昆虫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塞缪尔·斯卡德多年前初进哈佛读书根据在阿加西斯教授(美国博物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哈佛大学教授)实验室学习的难忘经历写成的,倒数第二段是这样的:“这是我所上过的最好的课。自此以后,我的一切研究和学习方法无不受这一课的影响。这是教授给我的礼物,千金难买,是一笔不能丢弃的财富。”

文章说,实验室里,阿加西斯教授用一条做标本的鱼,竟让他用肉眼整整观察了三天。然而老师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使他终身受益。文章似乎在告诉我们:要不带偏见地多角度多层次地仔细观察。对表面看似最简单的东西,必须发现它的真相,直到在更多的真相中找到更多的规律。

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把目光停驻在“最好的课”这四个字上。凭借着对于课堂的敏感,我发现了“最好的课”本来的模样。

第一,一定是自主性的课。

自主性学习,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而存在的,它与他主性学习相对。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状态下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可呈现这样一种状态:学习动机可自我激发,学习内容可自我选择,学习方法可自我确定,学习时间可自我计划,学习过程可自我监控,学习结果可自我评价。三天,整整三天,阿加西斯教授没有向他的学生塞缪尔·斯卡德“传授”任何知识,倒是把“观察”一词重复了16次之多。三天中,塞缪尔·斯卡德的观察经历了这样一个逐步深入的自主学习的过程:鱼脸、鱼背、鱼肚—牙齿有多锋利,身上有多少片鱼鳞—我应该把这条鱼画下来—鱼有对称的器官以及其他对称的身体部位……这些,都是“我”在自主性观察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发现的。

第二,一定是探究性的课。

我那天问孩子们:“如果是中国老师教学生,用三天吗?”他们说:“三分钟!”是的,三分钟,中国老师会出这样一道“探究题”——“阅读并熟记鱼的特征”,完全用背诵结论的方式替代学习的过程。而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核心展开教学过程的一种高智能学习方式,它具有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过程性等特征。探究性学习主要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究性学习具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唤起教师的创造性和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的教育功能。塞缪尔·斯卡德在三天探究中,情绪上经历了“讨厌”“惊讶”“沮丧”“屈辱”……一直到发现规律的惊喜。这大概就是探究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吧!

第三,一定是程序性的课。

从学习和遗忘的速度来看,陈述性知识只要求“印刻”在头脑中,所以学习的速度快,如果没有采取深加工策略,遗忘也快。而程序性知识要求人按一定规则和步骤进行反复操作,因而学习的速度慢,但由于操作过程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并伴随着一定的深加工,所以遗忘的速度也慢。塞缪尔·斯卡德说“我的一切研究和学习方法无不受这一课的影响”,显然,说的不是“这一课”学到的鱼的知识,而是“观察”的方法。塞缪尔·斯卡德最后成为昆虫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不是靠掌握了“鱼的知识”这一陈述性知识,而是靠学到了“观察”这一程序性知识。正如文章最后一段所言:“事实本身是枯燥无味的,除非与某一自然规律联系起来时才有意义。”

第四,一定是建构性的课。

建构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一样,是学生通过建构性活动而进行的学习,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第四天,另一条同类的鱼被放在那条鱼的旁边,教授要我指出两条鱼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然后,一条又一条,直到我看完同科所有的鱼。”前三天是枯燥无味的,虽然有所发现,但那是独立的知识,第四天,开始进行各类、各种鱼的比较,得出一般性结论。从“举三反一”到“举一反三”,让研究得以建构,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五,一定是生活性的课。

最好的课,老师应该充分发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理解人生,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我听过一些实验性的课,最奇怪的是,这些课竟然是在教室里上的,我问过一位老师,为什么不去实验室?他说拿器材不方便。我知道,大家都这样,甚至在不是“公开课”的情况下,“器材”也省略了,直接图片动画演示,甚而至于,这也被省略,直接“刷题”。

或许你要说了,这样的教授太好当了,会说“观察”二字就行了。殊不知,每一次的见面都是一种智慧的“点拨”与“启发”,包括他的或“失望”、或“认真”、或“相当满意”的表情,而不是“告诉”。或许你又要说了,这是大学。这是大学,中学就只能背诵与默写吗?如果是的话,进入大学后,学生还存有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吗?

好了,说了很多了,我心中“最好的课”大致就是这样。 FrwPkv41EQgtrrRnyelP4z7ts/dsSWe/MofulV5PuKtydmTIKMA3MDM0qAeeh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