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提要钩玄:观大意与求甚解

阅读,需要提要钩玄。提要,就是“观大意”;钩玄,就是“求甚解”。“观大意”,就是整体把握;“求甚解”,就是辨析精微。

诸葛亮独观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其实,他们两人的读书方法是一致的,都是观其大意的提要式阅读。诸葛亮是个具有远见的战略家,独观大略,不屑计较文本细节;陶渊明是个疏放的人,不求甚解,求的是阅读的乐趣和意味。但我们读书,不应该只是这样,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对文本完整和准确的理解。叶圣陶说:“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我们既要“观大意”,又要“求甚解”,要把二者结合起来。

(一)观大意:“一言以蔽之”

“观大意”,就是整体把握。整体把握,不是整体感知。确凿无疑,才叫有把握,而感知有可能是不确凿的。要达到整体把握,读得粗疏是不行的。缺乏对文本的精细分析,整体把握是不可能的。

整体把握,最后表现为“一言以蔽之”的高度概括。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表现出很高的概括的智慧。我们阅读文本,最后必须能够做到“一言以蔽之”,做到“一语道破”。

对每一个文本,我们都要问一句:这个文本,一言以蔽之,它在说什么?

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言以蔽之,它在说什么?它说的是超越阶级差异的人性。《小狗包弟》,一言以蔽之,它想说什么?它说的是面对不义必须抵抗,逆来顺受是不行的,逆来顺受最终带来的只是一系列的悲剧。“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一句话说到位,直抵文本内核,这样才能达到“观大意”。

“观大意”并不容易,常常会遇到障碍。我们要有“观大意”的意识,很多时候读者是麻木的。例如《游褒禅山记》,教材和教参都讲到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的两个观点:“尽吾志”“深思慎取”。很少有人追问:如果一篇文章有两个不一样的结论并存,会不会导致结构崩溃?事实上,如果两个结论不相关,就会导致结构崩溃。因此,要整体把握此文的文意,势必要对这两个结论的相关性作出分析说明。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尽吾志”,是态度的问题;“深思慎取”,是方法的问题。无论是为学还是做事,首先要“尽吾志”,在此前提下还要“深思慎取”,其间存在前后相续的关系。态度要正确,方法也要正确,这是为学处世的一体两面,二者是统一的。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很明白,这种阅读追求的是“会意”。“会意”之后便是“适意”,很舒服,“欣然忘食”。精神食粮比之物质食粮,味道更为深远。我们要注意,陶渊明说“不求甚解”,并非不寻求对文本的正确理解,而是读书的用意不在文字皮相上斤斤计较。

我这里说的“求甚解”,是指寻求深微的理解。所谓“深微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的理解,这就是“深”;二是精细的理解,这就是“微”。文章的精义,常在深微处。叶圣陶说:“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他提出了“求甚解”的方法,一是把握文本内部的思路,二是研究文本字句的细节。

(二)求甚解:刨根究底

“求甚解”,既要在宏观上把握文本的大思路,又要在微观上斟酌词句,“刨根究底”。例如教学《逍遥游》时,我曾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大鹏是逍遥的吗?若不是,你能举出一个绝对自由的例子吗?”读过参考资料的学生受资料的影响,都说大鹏不是逍遥的,不是绝对自由的。然而,他们无法举出“绝对自由”的例子;好不容易想出“绝对自由”的例子,也会遭遇我的反驳,证明那仍然是有限的和不绝对的。最后我们达成共识:“绝对”是无法被描述的;企图用具象的方式展示无限的任何努力,必然会遭遇失败。《老子》中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家讲“得道忘言”,佛家讲“言语道断”,大概都是这个意思。

观察《逍遥游》这篇课文的思路会发现,“小大之辩”是贯通全文的。比较有规模的“小大之辩”有三组:“鹏”和“蜩与学鸠”,是第一组;“朝菌蟪蛄”和“冥灵大椿”,是第二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与宋荣子列子,和“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第三组。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小大之辩”?为什么文中奚落“蜩与学鸠”而凸显大鹏境界的高远恢弘?不难看出,文本的意思还是要强调“大”的正面价值。“大”到了极限,便是无穷。文中反复进行“小大之辩”,意味着在庄子看来,最高境界实际上是通过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而形成的。当超越到不再有可超越的对象时,便是“逍遥游”了。

有人或许会反驳说:绝对的“逍遥游”是“无所待”的,然而鹏还是需要“去以六月息者也”,它还是“有所待”的。我认为这是对“无所待”理解不正确导致的。“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一般人把“待”理解为“凭借,依靠”,其实是错误的。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是不是意味着“天地之正”“六气之辩”也是一种凭借和依靠呢?若无“天地之正”可乘,“六气之辩”可御,就没办法逍遥游了。正确理解“无所待”的意思,是一个关键。“待”,其实就是“等待,对待”的意思,“无所待”就是不再有可等待的,没有对立面,也就是“齐物”,是庄子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对立面已经消失的逍遥境界中,才会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三无”结论。

鹏的形象,就是“逍遥游”的象征。庄子想要向对“逍遥游”一无所知的读者说明这种境界,于是采用了直观的方式,用鹏的形象来呈现。然而,他陷入了麻烦,因为这种超越性的终极境界是无法用形象和语言加以描绘的。一旦描绘出来,执着于形象而境界有限的我们,还是只看得到有限。就像禅宗里的和尚伸出指头向我们指示月亮所在,而我们这些从未见过月亮的人,纷纷把他的指头当作月亮了。其实,古代早有注家告诉我们,“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化”字是一个关键;“化”字之后的大鹏,只是一个虚像,不要过于着实。要把握文章精义,求得甚解,很不容易。

(三)“求甚解”离不开文本细读

“求甚解”,离不开斟酌词句,离不开文本细读。文本解读能力强的人,通常对文本细节非常敏感。

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尾句直接点明“故园情”,看起来很直白。但敏感的读者会追问:李白听到笛声而有“故园情”,直说“我心忽起故园情”即可,为什么说“何人”呢?“何人不起”,意思是“无人不起”,任何人都要生起,为什么呢,对此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在这句诗中,“故园情”显然不只是李白的,也不只是某一个人的,而是“所有人”的。当然,“所有人”不应该包括洛阳本土居民,因为他们的故园就在这里。“何人”是强调人之多,而这些人都是来自洛阳之外的外地人。洛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外地人?因为此处是大唐的东都。那么,这些人就应该是在东都奔走于功名之途的人,他们或许在功名之途上疲惫了、失望了、厌倦了,所以在这个夜晚听到折柳曲,忍不住思乡了。故乡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大唐的东都显然缺乏必要的温度。抓住“何人”分析下去,我们就把握住了文本中幽微的地方。解读文本到了这种境界,就叫作“洞幽察微”。

文本细读,就是要细心斟酌品味,一字一句皆不放过,读出文本细节中蕴藏的信息、字面背后的意思。对文本的发现,常常有赖于细读。细读的要点是精细、多思。

例如赵执信的《秋暮吟望》:“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这首诗是扣住诗题展开的。首联说“小阁高栖”,住在高处,就有了“望”的条件;颔联和颈联是写所“望”到的秋天景象。尾联“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也是扣住“望”来写的,但它写的是“望”的反面,望到最后不望了。结尾为何不写“望”,而写“不望”了呢?这就要认真研究尾联词句。“未拟窥”,就是说不打算去看了。不去看什么呢?不去看“北斗低横”。为什么不看“北斗低横”?在这里,“北斗低横”具有双关性含义。表浅意义是指一种自然现象,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但这里有深层含义,中国古人认为北斗是天帝之车,象征着朝廷政治,所谓“北斗低横”,是指朝纲不振,朝廷政治失态失序。理解至此,我们才懂得,“老一枝”的终老山林,其实是有原因的,是无奈的;这位隐士那么悲伤,一个人寂寞地喝寡酒喝到深更半夜,内心是极其痛苦的。他的痛苦,本质上是对政治的失望。秋暮吟望,他望到的秋天是衰飒凄冷的,到最后终于连“望”都懒得“望”了。整首诗的末尾,“望”变成了“不望”或“绝望”。 NXWNUhrKNAb2LDR4rkGVSIK/uZozeLxR98oOuSBugZnXLtO3O6Afr3pFBIvkDGN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