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主动订阅专业报刊与书籍

记得刚走上讲台时,感觉自己一片茫然,对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班级管理等工作没有方向感,缺乏标准,不知道其中的深浅。自以为在学校学了一点教育心理学,便开始大胆地对接与学生在一起的生活,但是,当时的学生并不买我的账,时常有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向我发起挑战。其实他们是在观察一名新教师的能力底线,有时是在明目张胆地“欺负”我。与学生疏远了会不了解学情,走得太近了又怕失去权威,我经常处于左右为难的痛苦境地,希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帮我解决一切难题。

学校为每位班主任订阅了两本杂志,一本是《山东教育》,一本是《山东教育科研》,这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是了不起的举动了。我每个月都急切地盼望着这两本杂志的到来,因为《山东教育》里有好多学科和班级管理案例,《山东教育科研》里则有一些偏理论的文章,它们能帮我解释一些问题的背景、成因与原理。就这样,每期杂志我都认真阅读,一年下来就是24本,借助它们,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创新我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策略,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年级的前列,很多同事都夸我有创新,有想法。

后来我知道,学校还给各个学科的教研组长们订阅了学科专业杂志,我就向英语教研组长借来阅读,这本杂志叫《中小学外语》。当时,学校里的大多数教师是不愿意阅读杂志的,于是我就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这本杂志一直伴随了我好几年,我的英语教学能力提高得很快。第一次参加全县的优质课评选我就得了一等奖,第一次参加论文评选我就获得了全市二等奖,在一所偏僻的农村学校,这算是轰动性事件。我的变化,深深地影响到学生,学生变得非常配合我的工作。

之后的每一年,我都自费订阅两本以上的专业杂志和一两种教育类报纸。比如,我订阅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管理》《教师博览》《班主任之友》《上海教育》等杂志。做了校长,我仍然热衷于订购和阅读杂志,到现在为止,我继续订阅着《教师博览》,还坚持订阅《人民教育》和《中小学管理》等杂志。报纸方面,我订阅过《山东教育报》《教育时报》《现代教育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等。

我认为,这些优秀的报刊,汇聚了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和专家的实践经验与改革成果,有很多可供自己借鉴的教育教学资源,并且这些经验和资源大都是最新的成果,便于吸纳与运用。采取众家之长,结合自身情况与当地实际,自然会生发出更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长期坚持阅读,使我对这些报刊非常熟悉,我明白它们的办刊(报)宗旨,懂得每一个栏目的用稿特点与要求。于是我就拿起笔、铺开稿纸写起了文章,大胆地向这些报刊投稿。刚开始得到的是一次次的退稿,或是石沉大海。但是我没有泄气,坚持写,经常拿着稿子请同事帮忙修改;坚持投,经常跑到邮局去投递或寻找回信。在1995年,终于有一篇文章《试论教师的读》在一本英语杂志上发表了。这给予我无比的信心与力量。这之后,前文我所列举的报刊,我都不止一次在上面发表过文章。

而这些行动,成就了我的教学和我的管理,我陆续获得了一项项荣誉,我步入了成长的快车道。我相信一句话:“人只要努力就会有不期而遇的收获。”

从2007年3月我被任命为校长至今,我一直为学校的每位老师订阅适合他的专业杂志一至两本,鼓励老师认真阅读,将其作为自己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工具或资源。我有时还把报刊作为奖品送给老师。在山东做校长时,学校老师在我的带动下,订阅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也像我一样试着写点东西并大胆投稿。一所乡村学校,竟然有不少老师的文章出现在《人民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国教师报》等报刊上,学校每年的教科研成果都名列全县第一。来北京工作后,我继续支持老师这样做,并组织了一些沙龙、论坛等活动,希望以此促进教师喜欢阅读报刊、学会运用报刊。

另外,我还有个习惯,不管是在当地还是出差,我喜欢到书店去转转,一转就会被一些优秀的书籍吸引住,便不自觉地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最近实践思考的内容相关的书籍抱回家,每天会挤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在我家,不仅仅是书橱里,沙发上、床头边、餐桌上等地方,都是我想要阅读的书,让书籍散落在不同位置,能方便我随时随地阅读。我一般在学校里以读报纸与网络文章为主,在家攻读教育名著和实际操作性强的专业书籍,出差时阅读杂文或小说。只要你心中想着教育,各种阅读都会与自己的工作产生联系,它们会转化为自己学习与工作的工具,使自己的思想越加丰富,自己的心灵更加丰盈,从而使自己的成绩一直保持领先。

我真诚地建议新手教师们,订阅几种专业报刊,经常购买一些与自己工作与生活相关的书籍,并坚持阅读,你的阅读会帮助你在教育与教学实践中变得游刃有余,快速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使自己更有想法,更有创意。

当然了,在“互联网+”时代,年轻教师还可以坚持阅读网上的电子报刊或书籍,关注一些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微信公众号,来丰富自己的阅读量,寻找自己需要的方法和资源。

现在的年轻人是多么幸运啊,只要想阅读,新媒体能马上提供内容。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的片段,当然不仅仅是针对年轻人的。当你读完后,或许会有所启发,提醒自己作出正确选择,订阅或购买一些专业报刊和书籍。

看到有趣、漂亮、有价值的事物时,过去没有照相机或手机,我们会驻足观察欣赏一番。因为离开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遇到它们。此时,往往容易发现它们原本的面貌,以及存在本身的美好。

而现在,当人们遇到美好的事物时,习惯立即把它们拍下来,希望在闲暇时专门欣赏,但大部分人再也没有打开相册去欣赏过,理由自然是以后有的是时间。

同时,因为忙于拍照,便无暇去思考和感悟引发我们拍照的原因与意义。外在的浮华与美丽、方便与快捷正在奴役着我们。

最近,我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习惯:发现微信群朋友圈里有好文章,不管今后是否有深刻的价值,都立即加入收藏。当然,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以后集中阅读,但是过后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时间,更因为收集的文章越来越多,有时间也看不过来了。

微时代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表象的自由和丰富,太多的事物让我们忙于收藏,生怕他们丧失掉;太多的收藏让我们感到拥有,却耽误了阅读、欣赏、思考与想象。

虽然在当下时代我们可以选择微课程、群学习,也可以选择碎片化学习的方式,通过一些专业网站汲取营养,但我还是倾向于这样一种观点: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应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找到几种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报刊来坚持阅读。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念、工作精神、实践经验、教学案例会让你脑洞大开。 Hc8QLXuvVUHDY6iNlzX6hlPrCC9e2AXsqnc5CWe/1HszKwQ4aHxiwbr5ke7PSs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