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叫孩子起床不再是难事

叫孩子起床,看似是小事儿,其实是大事儿。是做时间的主人,还是奴隶,从起床这一刻便见分晓。对很多家长来说,叫孩子起床从幼儿园,一直延续到高中,始终是件令人头疼不已的任务。如果我们学会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那么起床不但是件愉快的事情,而且是孩子学习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本章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有如下内容。

感知和理解时间:用恰当的方法教会孩子感知、理解时间。

声音和情绪:用让孩子愉悦的声音叫他起床。

鼓励的三个内涵:用真诚、具体、可操作的鼓励,让孩子体会自我控制的成就感。

自然后果法:让孩子明白,与时间为敌的自然后果。

习惯的力量:用持之以恒的方法叫孩子起床,养成良好习惯。

1.1 让孩子决定起床时间

不管多小的孩子,让他自己决定起床时间,无形中他就承担起了自己管理时间的责任,父母只是帮忙,这个关系要厘清,因为这是教会孩子和时间做朋友的第一步。

琳琳4岁,上幼儿园中班。每天叫琳琳起床,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妈妈来叫一遍,琳琳睁开大眼睛看看妈妈,又迷迷糊糊地睡过去。爸爸来叫一遍,琳琳答应着起床,还是又呼呼睡着了。奶奶和爷爷一起过来叫,用了各种方法,又是哀求,又是恐吓,又是帮忙穿衣服。二十分钟过去了,琳琳才迷迷糊糊地起来,闭着眼睛,打着哈欠去了幼儿园。奶奶和她商量,明天一叫你,你就起床好不好?琳琳点头答应。但第二天,还是拖拖拉拉起不来。

大人常常觉得孩子小,所以一切都给他们安排好。其实孩子虽小,却像渴望生长的小树苗,如果能够在大人的引导下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事情,并克服困难去履行,就能体验到成就感,更会发展出责任感和自尊心。

小璐妈妈就是这样做的。妈妈告诉小璐,我们要在早上7点半赶到幼儿园,路上需要10分钟。确保不迟到的话,就需要在7点20分穿好衣服出门。穿衣服、洗漱、喝水大概需要20分钟。那么,你决定几点起床呢?小璐很自然地说要7点起床,又有点担心会迟到,所以最后决定要在6点56分起床(小一点的孩子定时间,常常是有零有整的)。第二天,妈妈准时去叫她,只轻声说:“小璐,现在6点56分了。”小璐虽然还是很困,但仍然一骨碌爬了起来,高高兴兴地洗漱完去幼儿园了。

当然,让孩子决定起床时间,前提是孩子对时间有概念。如果孩子对时间感到茫然,只是胡乱说一个时间,那么只是对父母的另一次应付而已,并不会真的触动心弦。

时间概念较为抽象,孩子感知起来并不容易。在婴儿阶段,孩子是完全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来饮食和睡眠。幼儿阶段,特别是4~6岁,孩子认知能力飞速发展,对时间的流转充满了好奇,对早上、中午、晚上这些大段的时间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更精细的时间划分,孩子还没有直观感受。

所以,在我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孩子“10分钟之内必须穿好衣服”之前,我们必须先做好两件事。

第一,让孩子认识时间。比如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儿童钟表,告诉孩子,那个长针从橘子指到葡萄的时候,就是10分钟。当然你还可以选择更省钱和有趣的办法,就是自己画一些水果小图片,贴到自家的钟表上,每个数字下贴上不同的水果。练习一段时间,孩子就对小时和分钟有了初步的概念。

第二,让孩子感知时间。孩子认识了钟表,知道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他能感知时间。事实上,连很多成年人也完全没有时间概念,比如有的人习惯迟到,而且迟到时间竟达半小时以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从小就没有形成好的时间感知,完全不知道走一段路和做完一件事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对孩子来说,我们可以用很多事情来标注时间。比如读完一个故事,顺口说一句,妈妈和宝宝读这本书用了20分钟。烧开一壶水用了10分钟,诸如此类。在这样平淡琐碎又用心的积累中,孩子才会对时间形成真正的感知,才会对做什么事需要多长时间,有感性的判断。如果父母从未做过这些积累,只会劈头盖脸地责怪孩子:“只剩5分钟了,你怎么还在磨蹭?”“你怎么不早点准备?”那么有问题的是父母,不是孩子。

当孩子对时间初步形成了具体化、形象化的感知后,父母就可以开始逐渐让孩子决定一些生活事件的时间了。比如决定起床时间。因为是自己的决定,所以孩子出于对自尊的维护,按时起床的热情会很高。当然,这种热情要持续下去,不被赖床的舒适感打败,还需要我们配合以更多巧妙的方法。

1.2 用孩子喜欢的声音叫他起床

声音和情绪有着深刻的互相影响的关系。尖锐、不规则的噪声让人厌烦,轻柔适中、规则的声音如同乐音,让人愉悦。

小苗是个调皮的男孩,读一年级。他的爸爸妈妈比较满意的是,叫他起床不算难,老爸一声吼,他顶多磨蹭一两下,就起床了。但小苗却很委屈地告诉好朋友小明,早上我爸大声喊我,我吓一跳,一骨碌爬起来愣愣坐在床上,他接着大声骂我,骂我懒、磨蹭王、癞皮狗,我赶紧站起来,脑子里嗡嗡响,心扑腾扑腾地跳。

小苗爸爸这种叫孩子起床的方法,堪称是杀伤性叫醒。过大的声音、侮辱责骂的语气,会给孩子带来极坏的影响,不但让孩子一整天没有好心情,久而久之,还会破坏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引发冲动易怒、心情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冷漠麻木等不良心理情绪。可怕的是,小苗爸爸还扬扬自得,觉得自己是为孩子好,教子有方。殊不知,这种行为就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让孩子起床,丢掉了孩子的幸福能力。

还有的父母,虽然不去吼孩子,但故意制造各种噪声,比如很吵的走路声、洗脸刷牙声、脸盆摩擦声、谈话声……希望孩子听到后主动起床。但这些噪声起到的最大效果,不是让孩子立即起床,而是让孩子的睡眠变得断断续续、疙疙瘩瘩,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得到休息的效果,还容易让孩子在睡梦中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正确的做法是用孩子喜欢的声音叫他起床。具体说起来,原则有三条。

(1)提前约定。要和孩子商量好,听取他的意见,第二天用什么声音叫他起床,让孩子有充分的知情和心理准备。如果是小一点的孩子,还可以更详细地向孩子解释,比如:“那么我们约定了,明天当这首歌唱起来的时候,宝宝就慢慢睁开眼睛,开始穿衣服。当这首歌唱完的时候,宝宝就已经穿好衣服来到洗手间了。”

(2)使用柔和愉悦的声音。每天睁开眼睛,重新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本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何必要弄得像赶驴上磨一样呢?父母首先要有“起床是美好的”这样的信念,然后日复一日地使用柔和愉悦的声音,把这种信念沉淀到孩子的潜意识里,让孩子充满希望地拥抱他未来生命中的每一天。

(3)固定使用一种声音。不管你选择使用哪种声音来叫孩子起床,除了柔和愉悦,还要固定,万万不可今天让孩子听歌,明天又听故事,后天又是妈妈亲自上阵。固定使用一种声音的好处,是容易形成仪式感。当熟悉的起床声音响起的时候,孩子无须调动太多脑资源,身体就可以自动形成条件反射,让孩子起床变得更容易。

在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声音呢?有很多,我们可以列举一些例子。

(1)使用舒缓的音乐叫醒。音乐是和谐悦耳的声音,尤其是舒缓的音乐,和我们身体内在的节奏会形成奇妙的共鸣。用小一些的音量,给沉睡中的孩子播放一曲优美的乐曲,缓缓通过听觉系统传达信号给脑部,让他慢慢醒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如果孩子喜欢,有的儿童闹钟有布谷鸟的叫声,小溪潺潺之类的声音也不错。

(2)使用孩子喜欢的儿歌叫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对儿歌独特的偏好,只要不高亢,平稳欢快的儿歌也可以用来叫醒孩子。因为无论是在睡梦中,还是清醒的时候,人对自己心爱的声音总是分辨得最清楚,反应也最愉悦,孩子也不例外。

(3)使用英语叫醒。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方法,既可以叫醒孩子,又可以让孩子事半功倍地学英语。有关研究表明,临睡前和起床后,是语言学习最好的时段。孩子在将醒未醒的时间里,大脑像刚刚清空的杯子,这时候听英语,语感就像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注入杯子,孩子更容易体会到语言的美,也会在这种美中自然地醒过来。

(4)父母轻声唤醒。父母温柔和充满爱意的声音,永远是孩子的天籁之音。父母可以先轻轻地坐在孩子床上,让孩子感觉到轻微的触动。然后一边用暖和的手轻轻地抚摩或接触孩子的手或头,一边叫小声唤孩子的名字,告诉他:“现在该起床了。”当孩子微睁双眼时,给他一个微笑,然后静静走开。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虽然美好,但操作难度很大。因为孩子看到父母来叫,会很自然地想撒娇赖床。而父母要用极大的克制力,才能确保自己真的这么温柔。通常的后果是,以温柔开始,以暴躁结束。

当然,除了这些声音,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辅助,比如孩子喜欢的饭菜的香味。虽然大部分孩子早餐喜欢吃面包,但还是会有些孩子喜欢葱油饼的香味、牛奶的浓香……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考虑。

1.3 不催促,多鼓励

不管习惯用哪种方式叫孩子起床,父母都容易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反复催促。

丫丫妈妈常说,丫丫什么都好,就是做事不自觉,喜欢磨蹭。早上叫她起床,总是一叫就睁开眼,一走开就闭上眼,叫个三五回才能叫起来。然后还得接着催她穿衣服、穿袜子、穿鞋子、刷牙、洗脸。一催一动弹,不催不动弹。都上二年级了,还是这样怎么得了。

在我看来,这话可以反过来——丫丫妈妈什么都好,就是爱唠叨、爱催促。

唠叨,是绞杀孩子主动性的罪魁祸首。

催促,是孩子形成良好时间观念的拦路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唠叨的特点是重复、负面和无效。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当然可以给予适当提醒。如果父母唠叨的是一种重复的提醒,就会剥夺孩子主动做事的体验,抢走孩子珍贵的成就感,也会夺走孩子试错的机会。如果父母唠叨的是一种重复的指责,那就更可怕了,喋喋不休的指责,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的伤害。

有一个教育专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先当场收集家长们最经常对孩子说的三句话。然后让所有家长闭上眼睛,进入一个安静的状态。然后专家读这些话给家长们听。实验结果是所有家长都泪流满面,他们从来不知道,他们随意说出的这些话,比如“快去写作业,你怎么这么懒!”“你就是不自觉,欠揍!”会对孩子造成这么大的伤害。有个妈妈分享说,听到这些指责一声声撞击到耳膜上,她最想做的就是捂住耳朵离家出走。有个爸爸说,听着这些,他真想揍谁一拳来发泄。但所有家长都认为,他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按照这些声音的吩咐,去好好写作业。

这就是唠叨的伤害和无效。

催促也是一种唠叨。这种唠叨最集中的伤害,表现在孩子的时间掌控力上。父母自己对时间的流逝感到非常焦虑,于是通过催促把这种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原本有自己的时间节奏,但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这个节奏不对,所以不停地去打断他,催促他,让他按照家长的时间节奏来。这样的后果是,孩子永远处在一个被打断、极度碎片化的时间流中,他将不会有机会来形成对时间的感知和掌控能力。

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和鼓励。

如何鼓励孩子是一门大学问。绝对不是孩子吃碗饭也拍拍手称赞“真棒”——那是捧杀。也绝不是从孩子平凡的言行中找出蛛丝马迹,千方百计证明自家孩子是天才——那是爷爷奶奶的晚年娱乐,父母就不要去抢这种活儿了。

鼓励的三个内涵是真诚、具体、可操作,鼓励的目的是引导孩子体会自我控制的成就感。我们结合叫孩子起床这件小事儿,来谈谈具体怎么操作。

(1)真诚。孩子刚开始训练按时起床的时候,状态一定是不稳定的。他会有些天兴致勃勃,听到叫醒就一骨碌爬起来,也会有些天起得拖拖拉拉。如果是他靠自己的力量起来了,我们就要鼓励,但不能泛泛地鼓励,而是要用鼓励的语言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比如前一种情况我们可以说:“你今天一听到音乐就醒过来了,还快快地穿好了衣服,效率真高。”后一种情况我们可以说:“你打败了那个想偷懒的小怪兽,真勇敢。给你的意志力加三颗星。”二、三年级之后的大孩子,也许已经不适合这么幼稚的语言,那前一种情况可以给他一个欣喜的微笑和拥抱,后一种可以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总之形式可以多样,但父母的鼓励一定要发自内心。

(2)具体。不管对哪个阶段的孩子,你的鼓励最好不要是泛泛的“真好”“真棒”。概念精细化,永远是认知的福音。父母和孩子的任何交流,都会激发他的思维和情感发展。父母多用点心,孩子就会多受点益。比如鼓励一个孩子起床速度快,可以有层层递进的精细化概念。第一层:很好。第二层:你一听到音乐就起来,效率很高。第三层:我原本猜想音乐到小河咚咚的时候你才会起来,没想到小鸟刚叫你就穿好衣服了,很快嘛……具体的表述可以无限,当然我们家长也不用这么无聊,所有事情都这么奇怪地说话。我想说的只是,逐渐和孩子用精细化的概念交流,孩子的思维和情感会得到更丰富的延伸。

(3)可操作。鼓励和赞美不同的地方在于,鼓励还要着眼于未来,你的目的不是单纯让孩子高兴啊,你心里渴望的是让他更好。但最好不要泛泛地说“继续努力”“这次用了5分钟,下次用4分钟就更好了”,因为这些话没有可操作性,是领导语言,还是留着跟能干的下属们说吧。对幼小的孩子,你可以这样来说:“你今天打败懒惰小怪兽仅仅用了5分钟,但妈妈给你一个秘密武器,下一次你可能就只需要4分钟了。这个秘密武器就是醒过来后不要躺着和它打架,坐起来和它打!”

这些鼓励的方法,用来叫孩子起床很好用。但它们更是普适性的,在教育孩子的很多方面,你都可以试一试。

1.4 让孩子承担自然的后果

当我们让孩子明白了时间的含义,约定好了叫醒的方法,并经过一小段时间的观察引导后,就该把接力棒交给孩子了,让他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适时地不断调整和适应,最终固化为习惯。这个过程中最难的一关是父母要学会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承担后果。

睿睿上一年级,妈妈觉得他不能再如幼儿园时候那样,磨磨蹭蹭地起床,甚至还要让奶奶帮着穿衣服了。于是妈妈和他反复商量,用他喜欢的英语儿歌小星星叫他起床,起来后自己穿好衣服去洗漱。睿睿一开始热情很高,儿歌一响就一骨碌爬起来。但三五天后,热情就逐渐消失,在妈妈的鼓励下好歹还是起来了。但第二个星期一,睡了两天懒觉的睿睿起不了床了。小星星已经“眨完眼睛回去睡觉”了,眼看着再不出发就迟到了,睿睿还赖在床上。妈妈着急了,一边唠叨,一边帮他穿衣服,然后塞到车里送去学校。妈妈觉得很挫败,费了那么大的劲儿,什么也没做错呀,怎么会这样?

我们首先要明白,在培养孩子独立起床的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很多成年人下定决心要5点起床,坚持得很好的人,也有偶尔睡过头的时候。

如果孩子一直是在一个安全感比较强的环境中长大,自尊心和自信心没有受过较大的伤害,那么父母可以使用这一招:让他承担自然的后果。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卢梭说:“应该教会孩子从经验中取得教训,如果孩子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而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孩子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我们不管他,自然的结果就是他饿得饥肠辘辘,下一顿饭就会好好吃了。天冷,孩子出门不愿意穿衣服,自然的结果就是冻得瑟瑟发抖,甚至感冒生病,下一次自然就会记得穿衣服了。让孩子在因自己的过失所造成的后果中品尝苦果、体验惩罚、得到教训,孩子自然会受到刻骨铭心的教育。

在起床的问题上也可如此。睿睿妈妈如果坚持不说多余的话,只告诉他到了出发的时间了,自己可以等他一会儿,但是今天肯定要迟到了。睿睿自然就得手忙脚乱地起床,心慌意乱地担忧一路,到了学校,因为迟到,还要面对老师的批评。这一连串的感受因为妈妈的安静,睿睿被迫去一一自主体验。这种难受的感觉会倒逼他,下定决心第二天不赖床。

自然后果法看似简单,实则很不容易。对父母来说,看着孩子犯错受罚不出手,这简直不仅是和天性对抗,而且是和疼爱孩子和好为人师的两重天性对抗。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旦看到孩子犯错,父母立刻就想要批评和指导,因为这是父母最舒服最容易的做法。

父母在使用自然后果法的时候,看着孩子被自然惩罚的时候,需要注意这样几点。

第一,父母要深刻理解,惩罚的目的是承担责任,而不是伤害。

其实不论是自然后果法,还是父母给予的惩罚,对惩罚的理解是否正确和准确,决定了你对孩子的教育结果是喜剧还是悲剧。心理学家中有一些人,极力反对父母对孩子的惩罚,他们认为父母的惩罚完全是把恨意宣泄到孩子身上,是打着教育旗号的恶毒戕害。我觉得,大部分父母并没有主观恶意,他们只是无法精准判断,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伤害。

当我们无法判断的时候,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询问孩子。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开个家庭会议,商量一些家庭规范和几种惩罚措施,扫地一周、给全家人洗袜子3天、20个俯卧撑、假期里3天不能玩游戏……在制定每一种惩罚前,都要询问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如果接受这个惩罚,你是否会觉得受伤害?如果有人说是,就果断放弃这一条。

回到自然后果法,孩子饿一顿、冻感冒、迟到被批评,是不是伤害?父母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件事,就会意识到:这些后果,是孩子能够承受的。那些孩子不能承受的后果,比如孩子要翻越马路栏杆,父母当然不能说你翻吧,被车撞了你就知道怕了。这中间的尺度,父母要把握好。

第二,父母在顺其自然的同时,要站在孩子这边,而不是站在“自然”那边。

当孩子受惩罚的时候,父母不是“袖手旁观”,更不能雪上加霜。“我早就告诉过你……”“你现在知道了吧……”这种扬扬得意、尽显自己先见之明的话,说起来很爽,但听起来感觉很糟糕。即使总结教训的时候,也要避免出现这类措辞。

父母不要动辄就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如前面所言,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坚持不说多余的话,只告诉孩子到出门时间了,可以等他一会儿,但自己上班可能要迟到了,孩子上学也会迟到。这个过程,父母要心平气和,自然地说出事实,并表达自己愿意给孩子提供帮助——等他穿衣服和洗漱,送他去上学。父母一旦表现出宽容和爱护,孩子就会觉得内疚,就会生发出他的责任心。如果父母这个时候劈头盖脸一顿骂,孩子的内疚就会被强烈的厌烦和愤怒掩盖,停止反省自己。如果父母送孩子上学一路上板着脸,怒气冲冲,孩子的内疚就会被恐惧代替,他会想方设法帮自己找借口推卸责任,或者用更加任性和耍赖,来逃避以后的责任。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微妙的心理变化,不能很好地因势利导,只是一味地责怪孩子不懂事,是没有意义的。

第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把握自然后果法的尺度。

良好的亲子关系、融洽的交流、孩子的安全感、对父母的信任、被呵护的较好的自尊心,是自然后果法的前提。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了,而且自尊心已被伤害得千疮百孔,对老师的批评也满不在乎,自然后果法就无法单兵突进了。父母不能单一地使用这种办法,而应该从平和的交流、持续的鼓励入手,重建孩子的安全感后,再逐步实施这种方法。

另外,孩子的情况各种各样,父母可能同时要解决很多问题。父母需要判断哪一个问题是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比如孩子体弱,那么父母可能要优先解决身体问题,而不是用自然后果法让他冻感冒。

1.5 耐心固化好习惯

用上面的方法,坚持一个月左右,孩子基本就可以主动起床了。但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小明上小学一年级,开学一个月后,已经养成听英语起床的好习惯。可是最近,他用来听英语的点读机坏了。妈妈就找了一个闹钟来暂时代替。小明每天写完作业就跟着爸爸妈妈看会儿电视,再去睡觉。一开始只看10分钟,现在却越来越长,爸爸妈妈都已经催他好几次了,他还赖在沙发上不走。躺在床上一会儿要出来喝点水,一会儿要出来上厕所,一会儿又说肚子饿了睡不着,要找东西吃,睡得越来越晚,如此这样,他每天早上起床都特别痛苦。

我们都听过21天习惯理论,但对孩子来说,一个月只能初步形成一个好习惯。因为好习惯建立后,还要和生活的其他系统磨合适应,很多因素会试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突破它,所以巩固好习惯需要的时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长一点。

孩子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关联在一起的。比如,孩子晚上睡得晚,第二天起床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意志力。同时,如果孩子沉迷于一个电视情节,心里总是惦记着,他躺在床上,就会入睡慢。如果将孩子按时起床的好习惯固化下来,需要差不多半年的时间,至少也要三个月。

这就要求父母有耐心,同时要综合考虑生活中的其他系统,来共同推进。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考虑以下这些方面。

第一,持之以恒地坚持使用同一种叫醒方式。

我们要坚持3~6个月,持之以恒地使用同一种方式叫醒孩子。比如原本是用点读机播放英语的方式叫孩子起床,最好不要因为点读机坏了,或者连续几天懒得充电,随便找个别的先凑合一下。因为一个月的时间,孩子只是初步习惯了这种叫醒方式,还远远没有到半自动化的程度。

坚持同一种叫醒方式,是在孩子潜意识里,越来越熟练地把一种特定的声音模式和起床联系起来,让孩子可以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身体就能自动反应,按时起床,从而节省孩子的精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如果说按时起床的习惯是一根缆绳,那么每天的重复和坚持就会让它更有力量。

第二,要同时培养按时睡觉的习惯。

人的习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像一棵大树,有枝、有干、有叶。按时起床虽是一种好习惯,但就像一根树枝永远无法单独存在一样,如果没有按时睡觉,那么按时起床就会变成一件困难的事儿。

对孩子来说,按时起床的需要是刚性的,因为必须要去上学。所以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非常重视,必须采取种种办法克服赖床。但按时睡觉的需要是弹性的,似乎早点晚点都无伤大雅,父母实践起来往往不是那么坚决。几年前,一项对小学生的调查显示,约有27%的孩子没有固定睡眠时间,很多孩子都是在晚上10时之后才睡觉。看来,这样很多父母对孩子按时睡觉并不以为然。

孩子的睡眠,关系到孩子的健康,关系到第二天一整天的学习效率,所以不能忽视。

对父母来说,一方面要对孩子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和孩子商定好上床睡觉的时间就不要改变,睡觉时间越明确,父母态度越坚决,孩子就越容易按时去睡觉。另一方面要给孩子创造好的休息条件,比如睡前不看电视,不打牌,不嬉戏笑闹,睡前喝一杯热牛奶等。

我们在上文中讲到的培养孩子按时起床好习惯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到培养孩子按时睡眠上。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就让孩子从早上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地起床开始,迎来每一天崭新和丰盛的时间之旅。 3GNrrELUJRtvTd7BP7r3OLHyZcBmyDqcVpcJiaDJzI4HKP2iWElgbBIv9NwMOJs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