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苏珊·桑塔格

《恩主》是我的第一本书,也是我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该小说最初以英文出版,距今已整整四十年了。在那之后,我又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还有数种短篇小说集、剧本和多本论文集。回头看看,我发现,《恩主》作为第一部小说,看上去像是一本很怪的书。大多数小说家创作伊始,总是以自身的经历为题材,希望讲述的是他们童年时代、他们的父母亲或他们学生时代的故事;也有可能,他们要写写自己年轻时的军旅生活,或者年轻时的荒唐风流韵事儿,要不就是过早走进的糊涂婚姻。而我当时提起笔来,却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写自己的冲动。

这或许是因为谦虚的缘故,也可能是我不像常人那么自恋、虚荣;也许我根本就是胆怯或者克制;也许,比起大多数刚起步的小说家来,我更有抱负。现在,我所能说的是,当时我就清楚我想要虚构小说、虚构人物。我不想画地为牢,仅仅讲述自己的故事。

《恩主》的主人公与我迥然不同,我仿佛更清楚地表明了上述说法。他是法国男人,上年纪了(年过六十),而我呢,是个美国女人,当时才二十多岁。我完全是希望塑造这样一位与我截然不同的人物,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处理一个个吸引我的主题,因为,尽管《恩主》乍看起来缺乏自传性,实际上讲述的倒是一个很具个人色彩的故事。

写《恩主》的时候,我在思考些什么呢?我思考的是,做一个踏上精神之旅的人并去追求真正的自由——摆脱了陈词滥调之后的自由,会是怎样的情形;我思考的是对许许多多的真理,尤其是对一个现代的、所谓民主的社会里多数人以为不言而喻的真理提出质疑意味着什么。当时,对宗教观念,以及更概括地讲,对认真对待一个个观念意味着什么,我有过很多思考。我当时想,一个人把自己交给自己的幻想,或者梦想,结果会怎样呢?我也在想,选择作家的生活意味着什么(要知道,没有人请你当作家,逼你献身文学。是你自投罗网,以为自己是块作家的料)。

希波赖特不是作家,却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一个作家的意识。所以,他认为,他自己的生活由“一个完全是自投罗网之人的两难和烦恼”所构成。这部小说可视为对“自省工程”的一个讽刺。我猜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是在拿自己开涮,取笑自己的严肃认真。我想,当时,我也透露了许多有关自己的信息;同时,我发现,不管我对世界有着怎样的认识,我总感到世界具有无限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为此,我感到痛苦,并在小说中加以表白。

我认为《恩主》是喜剧性的,就像伏尔泰的《老实人》一样。不过,我相信这也是一部色彩黯淡、令人不安的小说。希波赖特谈到一些他并非完全明白的东西,当然,他不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叙述者。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但我希望读者别因为他是怎样的人,或者他自称是怎样的一个人就对他的话信以为真。希波赖特所描写的痛苦现实与他本人所保持的那份奇怪的泰然、他急于对痛苦的事情做出积极向上的阐释是不同的,这一不同之处在我看来滑稽得很,同样也关涉难以排遣的痛苦和无法平息的强烈的感情。

《恩主》讲述了一个旅行的故事。这是一次生命之旅、精神之旅。这一旅行以达到平和或曰宁静而结束。当然,我不会提倡这样的宁静,这也并非是我为自己觅得的宁静。我在自己的生命之旅中,远远超越了《恩主》里的幻想的技巧和包裹着反讽的反刍。我最近的几部长篇小说均有别于《恩主》,然而,在我早年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中,我依然能认出自己来。如今,我已不需要以自嘲为掩饰,但是,我的风格当时就确定了,旅行也就此开始。



2003年12月于纽约 zXlXleNBV36FeFGhfzRlU8ncTyLYPzl/XGLzR4WS0VqTMOlA6fqMd7hcN3a+z20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