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班主任(教师)在家长会上应该注意的要点

一场成功的家长会对班主任的要求非常高。在家长会上,班主任作为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应该做到尊重每一位家长,注意自己的姿态、礼仪,要自信而且还要赢得家长的信任,还要善于应对家长会上一些突发的事件。

(一)尊重、理解每一位家长

首先,应该尊重每一位家长,对每一位家长都心怀敬意;其次,教师要真心理解每一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爱护之心,理解他们一切为了孩子的“父母心”;第三,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无论这位家长的学历、收入、社会成就如何,从一个人的角度,老师和家长都是平等的,决不能歧视任何一位家长。

(二)注意自身形象,用语礼貌、恰当

家长会上要有良好的形象与姿态,着装应得体、大方、优雅,不可太花哨以及暴露较多,态度要和蔼而谦逊。在语言方面,要用词恰当,语句流畅,语气温柔而不失幽默感。要多用正面语言,尽量不用“不能”“不要”“不行”等消极性语言对家长提出的意见要做出积极回应,说话要把握好分寸,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要慎重,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勇于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三)体现专业自信,但又不能高高在上

在家长会上,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家长,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专业自信。要以自己丰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家长分析当前高中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尤其是在新高考政策下,他们要面临的各种选择与挑战。同时,在体现自己专业性的同时,也不要以教育专家自居,或者在交谈中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教师最好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长真诚地交流,让家长觉得亲切、可亲,这样才能得到家长积极地理解、支持和配合。

(四)营造民主氛围,切忌不能成为“一言堂”

传统的家长会是校方的“一言堂”,教师一股脑讲述很多内容,而家长只是长时间被动听讲,会上家长基本上没有机会发表意见,实际能听进去多少是个未知数。在这样的家长会上,班主任是绝对主角,家长没有多少发言的机会,双方相互交流研究问题不多。所以,班主任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不能让本应相互协调沟通的家长会变成班主任的“一家言”,家长会不应是班主任的独角戏,而应该是大家共同的交流场。

【案例分享】

三方互动打破“一言堂”

每学期的家长会都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好机会,但开家长会前,有些特别需要交流的困难生家长各种推托不来参加;开家长会时,若提问台下家长问题,有时得到的是一片安静的回应,出现老师“一言堂”的局面。班主任老师该如何改变家长会由老师点名数落学生,让家长感到尴尬难看的局面,使家长会听起来亲近、贴切,容易接受,将一言堂的家长会变为群言堂呢?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这一次家长会我改变了策略。

家长会开始前,我指定的四名学生早早来到了教室。小余开门见山地问:“王老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我回答:“桌上有整理好的各任课老师需要发放的资料、班级纪律考核量表、期中考试复习范围和成长手册,你按照座位顺序帮我整齐地摆放在每位同学的课桌上。”“好嘞,没问题。”小余抱起一摞资料一溜小跑去了教室。“老师,那我干什么啊?”腼腆的小杨小声问道。“你看,我列了几条家长须知。你帮我写在可移动的那块黑板上,另外一边放小贺做好的欢迎PPT。”“嗯,没问题!”小杨拿着写好须知的纸条走开了。“那我现在没事了吧?”鬼马的小贺吐着舌头问道。“怎么会没事?PPT你和小汤排练过了没?她主持的时候你知道哪里切换么?”“呃,还没对完!”“那你俩还傻站着,不去准备?”我故意虎着脸说道。“老师,我们现在就去,您放心吧!”小汤拉着小贺朝教室走去。他们都离开后,我心想:孩子们还挺有分寸,知道提前这么长时间从家里过来准备,看来他们很在意这次家长会的表现。

这次家长会前,我在班级进行了一次无记名调查,结果80%的学生提到:家长会上担心老师告状,更担心会后被爸妈批评。想想当学生时,我也很怕开家长会。当老师后才知道其实老师也烦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批评家长其实不会起什么实质性的作用。高中生家长一般不太会体罚孩子,但总免不了批评一顿。第二天学生的状态反而会更糟糕,而接下来家长有可能都不愿意来参加家长会了。所以,这次我决定转变思路,让部分学生参与进来,协助我完成家长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家长上介绍班级状况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学习情况汇总和考试复习要求则由我和各个任课老师跟家长具体讲解。后进同学的家长,会后再留下来个别交流、加强沟通。

“王老师,我们准备好了。您来看看吧!”“行,我马上过来!”一进教室,我就发现今天教室打扫得特别干净,小学和初中的家长会让值日生们也身经百战,知道家长会马虎不得。再看看黑板上工工整整的家长须知,学习委员小杨果然不负年级书法达人的称号。“别忘了在须知最后写上落款啊,要让你妈妈看看宝贝女儿的粉笔字。”“啊?我妈肯定说我写得不好!”小杨有点扭捏。“那我随便你写不写啊。”我故意回答道。“那我还是写上吧!”小杨红着脸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小贺,你PPT的欢迎页面做得不错嘛!”“那当然,我专业制作PPT很多年!”小贺一脸得意地回答。“您好,是小杨的母亲么?请先签到,然后我带您去他的座位上。”光顾着说话的我还没注意到已经有家长进入教室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担任班长的小余头脑果然活络,他不等我交代就开始热情招呼起家长来。其他的三位同学也马上各司其职,我们班的家长会会前准备工作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面对全班33位家长,我没想到这几位同学能和家长们说笑交流,招呼、签到、服务、接受家长咨询,他们办得妥妥帖帖。这使得我们班的会场井然有序并且一扫以往的沉闷气氛,显得轻松而活跃。

接下来的家长会中,这四名同学还作为班干部和学生代表就班级荣誉、纪律管理、学习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介绍发言。作为文艺委员的汤同学把班级取得的各项文体比赛成绩一一展现给家长们。小贺尽职尽责地播放着PPT和视频,台下的家长看得津津有味,在活动中仔细寻找自己孩子的身影。更是不时有家长拿起手机拍照或摄像。小余作为班长,主讲班级管理与量化考核。这是以往家长们不太感兴趣的内容。但这次小余的发言基于自身的理解并举出一些实例进行说明,如“迟到早退等不但影响班级整体的考核分,而且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也要努力培养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的责任心”。看着讲台上的孩子讲着大道理,家长们一方面在好奇心驱使下听得津津有味,另一方面可能也在讲话中寻找着自己孩子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讲话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愿意积极配合班级管理工作,共同促进学生进步。

作为学习委员的小杨讲的是家长们最感兴趣学习情况。她的发言没有按成绩按排名来介绍学习情况,而是按学习表现与状态将学生分成九种情况。如“学习踏实,听课认真,思维敏捷,课后努力的”“爱问问题,能跟上老师节奏,但课后练习时常出现困难的”“一直很踏实,本学期更加努力,进步较大的”“基础差,但能认真学习的”,等等。通过这种介绍,家长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孩子目前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小杨还告诉家长们:“上周的班会,要求同学们写出各自学习的理由,大多数同学提到了这样两条:为了让父母高兴;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据此,她提出:“孩子们是懂得感恩的,家长可以成为孩子的动力;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鼓励,不管孩子是进步还是退步!”

这次家长们明显比以前听得用心,各自都若有所思,也对同学们的表现赞不绝口。到了家长与学生代表们交流的环节,情形更是与以前不同。家长们急切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而与他们的孩子朝夕相处的学生代表更是有话可说,叙说着家长关心的方方面面。

【点评】

长期以来,家长会通常采取的是“家长+教师”模式,因此往往成为“一言堂”。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一言堂”,造成了单向沟通的局面,影响了家校沟通的效果。如何不让家长会变成班主任的“一言堂”?

本案例中的家长会,班主任老师打破常规,让部分学生也参与进来,协助自己完成家长会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家长会上介绍班级状况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最终家长会如这位班主任所愿,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效:学生们的发言有很多地方比教师更具创造性;他们能提供给家长的某些情况,是教师从未掌握的;他们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家长展开探讨和交流;家长们也乐意从学生口中获知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具体表现。总之,学生的参与在家长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次家长会取得了较以前更为理想的效果。

(五)尽量兼顾普遍性与个别性问题

为了提升家长会的效率,教师应该在家长会上清楚地介绍班级管理、孩子的学习情况、今后的工作安排等这些所有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要能够在家长会上反应部分学生的特殊问题或个别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因为家长来参加家长会,更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具体情况。

【案例分享】

今天,我来开家长会!

新高一第一次全体的家长会被安排在期中考试之后的一个星期,徐老师的笔记本上记得满满当当的工作安排。按照一般的家长会日程,先是学校领导做总的汇报,尤其是第一次家长会,要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希望目标;接着是分管领导做年级的分析和安排;然后再是班主任对这半个学期来的观察和反馈,穿插着期中成绩的分析和班级情况的综述,还有些学生的特殊情况,再加上个别家长的接待,林林总总。望着笔记本,徐老师叹了口气,唉,看来10点钟也不一定能结束,而且这么多混杂的信息,对家长而言,很难辨别针对性,效果也不一定好。

果然,那天家长会结束得很晚。有的家长开完会就急匆匆地走了,完全没在意刚才老师讲的典型就是自家的孩子;有的家长围着老师问长问短,也没意识到先前的总体情况介绍中,班主任老师都已经讲到了。

怎么办呢?如何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反馈普遍性和个别性问题,使信息的传递更顺畅更有效率?徐老师想,应该有更好的方法。

第二天下课时——

“老师老师,我想参加下次的家长会!”小A从边上突然冒了出来。

“啊,为什么呀?”

“昨天我妈回去就说我上课不认真、作业不认真。还说徐老师说了,我们这个组都不怎么投入学习。我和她说了半天,说不清楚……”

“你妈妈误解了吧,我是说班级里有不认真学习的情况,并不是说你呀。”

“我也是这么和她解释的,她非说就是我。下次开家长会我坐在她边上,我要补充发言!”

“行,很乐意邀请你来参加家长会,而且我有了个更好的主意!”徐老师高兴地说。

第二次家长会前,徐老师组织班干部围坐在一起。

“我想请你们来组织家长会。”徐老师微笑地看着同学们。

“啊?”

“想请大家从各个侧面来反映我们班真实的情况。体育委员可以说说这次体育运动会的战况;团委谈谈这次组织活动的想法;班长要总结一下这半学期的情况……”徐老师胸有成竹地布置着。

同学们面面相觑,“老师,我们不一定讲得好……”

“不怕,主要是通过大家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关注大家的成长。没事的,但要有理有据哦,表扬和批评都得言之成理才行。”

“我想可以做个PPT,把几个板块分一分。”班长跃跃欲试。

“可以,你们商量吧,做完给我看看,我再出出主意。”

“好!”

随后,徐老师又去了任课老师办公室,请各位任课老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分层挑选典型学生,掌握对应的作业反馈、上课状态和测验综述。由学习委员牵头,请课代表各自准备,将任课老师反映的班级情况列表,将重点红字突出,尤其表彰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端正认真的学生。

这一次的家长会,徐老师胸有成竹。

学校领导发言结束后,在家长们诧异的眼光中,徐老师带领着学生们站在讲台上。由班长作班级主题发言,总述班级情况并指出现状中普遍性的问题;各位班委成员分别从各个角度反馈这半学期来班级的各项工作,并能用照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加以证明;各学科的课代表也从三个层次分析学习情况和师生交流畅通的重要性,并提出学习典型,展示优秀作业和研究性小报。班级的每个同学都在这个汇报中出现,有积极的鼓励,也有善意的批评;有长处的展示,也有缺点的披露。同学们从自身出发,立场中立客观,既反馈了普遍性的问题,也兼顾了个别性问题,家长们听得很入神,频频点头,徐老师带头鼓了掌。

家长会本身就是个沟通的平台,由于特定的时间限制,班主任很难将普遍性和个别性的问题都表达清晰,让信息有针对性地传递给家长,让学生来做主角,就调换了主体位置,吸引家长反思,个别性问题往往能够得以解决。

【点评】

如何在家长会上兼顾普遍性问题与个别化问题?作为家校沟通平台的家长会,常常因为时间的限制、任课老师的缺位和家长关注点的不同而产生焦点模糊,班主任老师往往顾此失彼。常常只能着眼于普遍性问题,而对个别性问题放置一边,长久以往,部分家长很难在家长会上收获到针对性的信息和指导。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家长会来反馈情况呢?

本案例中的老师,意识到如果自己像往常一样开家长会,可能不能解决本次家长会要达到的目标。于是,老师将自己从台前转向幕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介绍,使家长会成为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良好平台,让家长们都有满满的收获。

(六)新老师开好家长会的“要诀”:态度胜过技巧

每年都有很多刚刚踏上班主任岗位的“新手”教师,对他们来说,新的岗位、新的班级、新的学生、新的家长,常常会由于经验不足以及缺少自信而导致一些问题,如难以获得家长信任等。针对新教师或班主任如何开好一场家长会,尤其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家长会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用真诚的态度赢得家长的信任

第一次组织班级家长会,新手班主任非常容易紧张。有些新手班主任担心因为自己资历低、经验少而“应对”不了家长。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勉强自己“逞能”,如以自己的班主任特殊身份,想在气势上“压住”家长,最好的做法是,向家长“真诚敞现”自己,用自己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诚意赢得家长的信任。

新手班主任不妨坦白地告诉家长自己工作经验不足,但同时也要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对学生的爱是一点也不少的,并且让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会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家长真诚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度过最为关键的高中时期。

2.关注细节,做足功课

新手班主任可以通过向家长呈现班级管理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类生动的细节。因为家长非常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果班主任能把很多细节呈现给他们,他们会非常感兴趣,而且通过这些细节,能够体会到老师的用心与细心,觉得班主任认真负责、有能力。那么几次家长会后,家长对班主任的信任就逐渐建立起来了。这就需要班主任提前做足功课,要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做一个有心人,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并能够记录下来。

【案例分享】

新·心·信

“下周四召开第家长会,请大家做好相关准备。”年级主任在办公室做了全员通知。

“啊——家长会,我该怎么办?”我思绪被自己的徒弟小马打断了,“任老师,怎么办?我该说些什么?家长会不会提很奇怪的问题?同样是45个人听我讲话,可是他们是家长吔,万一我说错话怎么办?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很幼稚?”一连串的追问,满脸的焦虑让我看到了小马的不安。

“没关系啊,他们是家长,又不是审判官儿。再说了,新生暑期家访的时候,你都见过家长了呀,一回生两回熟了,以后你们多见见就是朋友了么,不要紧张呀,呵呵……”我非常轻松地回答道,但是显然,小马依然对接下来的这个艰巨任务感到无从下手。

是啊,新的岗位、新的班级、新的学生、新的家长,对于小马来说,的确需要适应的有太多,刚开学的2个月里,学生对于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新的要求同样茫然不知所措,而这个时候班主任就是唯一的依靠,小马的忙碌、小马的焦虑、小马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面对家长会,自然是2个月来的一次大考。我想起自己曾经的“第一次”也是那么的茫然、紧张。

“如果你是家长你最关心什么?”“孩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老师好不好、认不认真负不负责?同学关系怎么样,人缘好不好?老师对孩子有什么期待和要求……”小马脱口而出,说了一堆。“所以我该怎么办呢?”

“敞现”,我给了她2个字。“敞现?”“对,敞现!”

什么是敞现?就是真诚地展现,大方地展示,公开地表现。“家长会我来敞现?敞现什么呢?”小马依然一头雾水。“当然是敞现家长关心的问题咯!”小马主动要求回家先认真地思考一番。

第二天,小马拿出了一份颇为正式的家长会“教案”,在和她的深入讨论和探究中,我们明确了一些基本的维度和内容。

核心关键词:敞现。

1.敞现诚意

和家长的沟通,不论任何时候,都需要表现诚意,不是说要送见面礼,但是必须有礼,礼从何来?礼从我们的教室开始,走进教室,能否让家长看到我们对孩子的诚意?对家长的诚意?这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欢迎家长”,还有家长会前面对初来乍到的家长们,有没有贴心的指示?有没有精心布置的教室?有没有明确的位置安排?这些看似虽小,却是诚意满满。礼从我们自身而来,一身落落大方的服装,略加修饰的妆容,这不是讲究,而是尊重,因为每个家长我们都很重视,我们都很欢迎,外在的这些是最最起码的尊重。

2.敞现班级

“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发生多少事?”小马纳闷地看着我,“我们没有什么问题啊。”发生多少事不是问有多少问题,你知道么,2个月,鸡妈妈可以孵出3窝小鸡;一颗种子可以发芽,生根长成小树苗;小蝌蚪可以长成大青蛙。所以2个月对于新生来说完全雏形已定,自然,家长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的孩子”怎么样了。你准备怎么“敞现”呢?

“活动照片、资料,同学表现的情况?”当然可以,问题是怎么敞现?照片中能不能让所有的家长找到自己的孩子?同学们的表现是谈优点还是缺点?除了照片、资料我们还有什么?小马陷入了沉思。

我的个人建议是,敞现不仅仅要让图片说话,更要让学生说话,完全可以通过录制音频、视频、邀请到现场等各种方式来敞现学生的生活,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存在感,这是老师尊重、关心每个孩子的起点。说学生的话,学生的发言自然比我们的话语更生动活泼。

3.敞现团队

班级不是只有班主任,我们还有还任课老师,我们是一个大的团队,家长主要担心新教师什么?其实就是怕自己的孩子不好好学,这个时候就需要着重介绍我们的团队,我们同进退,提高各位家长对班级的认可度,自然信任就慢慢就产生了。

让家长们和孩子们一样都能浸润于“用心”的体验中,使他们真正地爱上这个集体,把班级当作成自己另一个温馨的“家”,有爱的地方总是充满了力量,更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点评】

本案例以“新老”班主任对话的形式,说明了新手班主任在开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案例以“敞现”为关键词,来解决新教师面对家长会的茫然和紧张的问题。“敞现诚意”为了表达足够的坦诚;“敞现班级”体现的是教师对班级情况的全面把握,是教师专业能力的良好体现;“敞现团队”,反映的是教师对家校合力的努力和渴求。每一次敞现,让教师和家长都充满了信心。

本案例也说明了,家长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蛮不讲理,对于新手班主任,他们也不会故意刁难,如果我们用心准备,那么家长自然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交心”就是最好的方式。在与“师父”共同的探讨中,小马也开始慢慢领悟。她认识到,想要表现更棒就用实力、用真诚、用信心换来信任、合作与成长,每个年轻的教师都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7okUxMYwXLonR9EkSIP2sFPoyRhHWRPzHzO+X2Po4FXFNAtk+6niiee8dV9xALt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