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科学把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只有了解了高中生成长发展的特殊性及其表现,教师才能在教学与指导中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总体上,高中生的身心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理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发展迅速,对外界事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父母的权威性日益下降。

从生理与神经系统的发育来看,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发展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占了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处于该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看问题能够从多方面考虑,能同时注意到事物的多个角度,对世界的看法比以前更为抽象,更加深思熟虑。他们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不再盲从,对父母的权威经常发起挑战,不喜欢父母的观点强加到自己身上。

2.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需要得到认同的需求增强。

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高中生处于“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的阶段。他们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自我评价比初中时更全面、客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些个体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遇到挫折容易出现问题。

这个阶段孩子有较强的自尊心,对于外界的肯定、赞赏或者批评都比较敏感。从这一特点看,要尽量尊重孩子,不要把家长意识强加于孩子,非得按家长的意识要求学生一定要怎样,这样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而适得其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表现认为不妥的地方要通过耐心的引导来实现。

3.情绪、情感发展趋向理性、自制,但还不够稳定,容易冲动。

高中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以外显为主向以内隐为主发展,和初中相比,他们更趋理性,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但是还不够稳定,有的时候比较容易冲动。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大大提高,并能够感受、识别这些体验,但自我调适的能力还不是很好,仍然存在易于情绪化的倾向。

在该时期,高中生会具有比以往更丰富多样的情绪体验,包括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喜悦、欢喜等,也包括消极的情绪,如失败感、伤心、郁闷等,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化解,累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所以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细心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化解他们的消极情绪。

4.社会交往范围扩大,同伴交往的需要更强。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该年龄阶段的任务是人格同一性发展。在这一阶段,孩子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他们希望从社会交往中获得认同,同时交往范围逐渐扩大。这个时候,虽然父母仍旧是他们获得安全感和支持的最重要的后盾,但是,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寻求同龄人支持的需要。他们希望能交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愿意跟这些朋友敞开心扉交流。

孩子有了自己积极向上的“朋友圈”,有助于缓解他们沉重的学习压力,树立信心,保持心理健康向上。所以,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交友,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朋友是值得“交”的,如何与同学、同伴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

5.青春期性发育趋于成熟,出现早恋现象增加。

随着身体的成长和性生理成熟,高中生很自然地会对性的问题感到好奇,对异性感兴趣,喜欢接触异性,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自己喜欢异性的认同与回应。

在这一阶段,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早恋现象增加,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的问题,尤其是与喜欢的异性交往不顺利的时候,容易心情低落,有的学生可能因此而影响学习。教师和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早恋,并能够合理引导他们如何和异性正确的交往。 obn8hzyxYG6bCtSC800FFTWZaEtFpLK7OCeEPPNLZ/pojxr3ATcA7LRp44jT8z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