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开启阅读认知的新篇章
唐孝威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浙江大学教授

法国著名教育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是国际公认的在阅读加工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他是法国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和艺术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于2014年获得有“神经科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大脑奖。长期以来,他一直从事阅读、数学认知加工以及意识等人类最复杂的高级认知活动的研究,在《科学》《自然》等世界著名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本书是他在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人脑阅读能力的形成、发展与教育所进行的深入思考与总结。本书法文版于2007年获得“法国最佳科学书籍”的称号。

迪昂在《脑与阅读》这本书中,运用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据,雄辩地提出并论证了他的阅读是“神经元再利用”的假说。这是一种新的神经-文化相互作用的假说,是对历史上英国经验主义者提出的“白板说”的批判。他否认了人脑可以无限地适应环境、吸收文化的观点,认为人脑的结构会受到遗传的限制,同时神经回路又具有一定可塑性。

人类天生具有习得语言的能力,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中掌握语言,形成与人沟通的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则需要经过后天的教育。良好的阅读教育能够使人拥有这种跨越时空、获得他人智慧的技能。但是在人类漫长的演化历史中,文字只存在了4 000多年,拼音文字产生得更晚,仅有3 800多年的历史。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逐步形成识别符号和单词的能力,是再利用了脑中用于其他功能的区域,将其转而运用于阅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类的视觉区域,该区域会持续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正是视觉区域的这种可塑性使阅读文字成为可能。通过有效的阅读教育,人脑将识别形状的功能进行了最少量的调整,来适应识别特定文字的活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脑是一种能够局部转变用途的精巧装置。阅读则是再利用了人脑视觉区域的局部功能。

成长于不同文化的人都运用大脑中的同一个区域来识别书面文字,也就是本书中所说的视觉词形区。迪昂从史前符号追溯到文字的产生,他发现,在文字系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虽然各种文化会不断地交流融合,但是不同的文字系统都拥有一部分共同的文字特征。这些共同的文字特征与人脑中神经回路的功能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人类的文字识别能力的形成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文字的演化则与人脑结构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

另外,“神经元再利用”假说不仅局限于阅读能力的形成,还适用于所有新文化能力的形成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将我们祖先的大脑中负责狩猎和采集的功能转变为加工新文化的能力,因此,教育对于大脑文化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阅读能力就如同农业社会中的土地与工业社会中的人力一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阅读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提高人类智慧、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书由周加仙研究员及其团队翻译。周加仙研究员具有认知神经科学、教育学、语言学的学习背景,并致力于脑与语言、脑与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这为本书的翻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目前,我国教育界和神经科学界正在积极推动教育神经科学的学科建设,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 2TTsJQjeJd+dM4uAvUsVoB1A1JAxTu5FYWTL8QC4i4Pi2A6eLOSsRa4FbXsXNv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