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民族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根据历史传说和考古发掘,居于黄河流域的炎黄部落集团,不断向东扩张,战胜了以泰山为中心的太昊、少昊集团,实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部落大联盟,随后又南下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历经夏、商、周三代的演变,最终确立了华夏族在中国早期民族融合潮流中的核心地位。“华夷”“夷夏”等观念逐渐萌发,“中国”一词也在西周初年登上了历史舞台。先秦时期中国各民族的变迁、分布格局和相互关系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各民族活动的基本框架和基础,凸显出文化轴心时代的特征。中原王朝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政策,成为我国先秦以后二千多年君主专制王朝民族政策的主要渊源和制度依据,开创了中国古代社会里长期推行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范畴。因此,对先秦时期古代民族的考察与研究就成为了解中国古代各民族丰富历史的开门石。

三皇五帝的远古洪荒时代

从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和成果来看,中华文明的源头并不是唯一的。早在距今5000-4000年前,各古代文明已如漫天星斗,广泛分布于神州大地。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文化区域是: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区;以山东、苏北及其接邻地带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地区;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环太湖——钱塘江为中心的东南地区;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地区。这六大文化区系之间的关系,呈现明显的“汇聚——辐射”的特征。大概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华文明的走向以各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为主;而到了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的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华文明的走向则表现出从中原地区向四周强烈辐射的显著特点。从此以后,“汇聚——辐射”就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常态。

上述六个文明源头区,其灿烂文化的背后都打上了古代民族活动的烙印。比如,华夏族创立了中原文明,东夷族创立了海岱文明,苗族创立了江汉文明,吴越族创立了江浙文明。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各部落、氏族林立,互不统属。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族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同时,各部落之间的纷争也渐次出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些实力强大的部族和部族领袖脱颖而出。

图11 四坝文化·嵌绿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中华文明:古代中国陈列文物精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63页。

根据口耳相传的历史,三皇五帝是中华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率领民众开创了中华上古文明。三皇,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指黄帝、颛顼(zhuān xū)、帝喾(kù)、尧、舜。

燧人氏,又称“燧皇”,或简称燧人,名允婼,三皇之首。《尚书大传》记载:“遂人为遂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燧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进程。

伏羲氏,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相传伏羲氏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氏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据说伏羲氏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传说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他结绳为网,用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他还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神农氏,世称“农皇”。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rén)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相传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宝鸡境内),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以木制耒发明农具,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被后世尊为中国农业之神。另据《孟子·梁惠王上》载:“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以火德王。”因此,神农氏又被称为“炎帝”。

黄帝,为华夏族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被人们尊称为黄帝。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当时,神农氏已经衰落,部落之间互相侵伐,残害百姓,而神农氏不能平息动乱。于是,轩辕黄帝兴兵征伐不顺服者,各部落相继前来归顺。而蚩尤最为暴虐,黄帝与蚩尤爆发了激烈的战争。那一时期,炎帝部落也不断侵扰其他部落,于是黄帝修理内政,训练士兵,发展生产,抚育民众,联合其他部落的力量,共同出击,终于在阪泉之野战胜炎帝部落,取而代之成为各部落联盟的首领,奠定了华夏族的基础。

颛顼,姬姓,史称高阳,也称帝颛顼、颛顼帝或玄帝颛顼,是华夏族杰出的先祖之一。《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颛顼帝也。”颛顼帝兴兵讨伐共工氏,统一了华夏,制历法,设九州,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族的根基。

帝颛顼死后,侄子高辛即位,是为帝喾,时年三十岁。因他出生并兴起于高辛,史称高辛氏。帝喾即帝位后,仁威兼施,明察秋毫,顺从民意,天下民众莫不信服。后帝喾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迁都亳,避免了部落受洪水侵袭,并彻底消除了共工余部。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有两个儿子——挚和放勋。帝喾死后,以其年龄最大的儿子挚继承帝位,为帝挚。当时,尧好学而能干,受命辅佐帝挚。帝挚才干平庸,未能妥善管理国家,而尧仁慈爱民,明于察人,治理有方,盛德闻名天下。于是各部族首领纷纷背离帝挚,而归附于尧。尧帝性格仁慈,勤于政事,生活俭朴,关心百姓,轻徭薄赋,大力提倡道德与和顺,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范。

舜帝,姓姚,名重华,出生地在姚墟或诸冯。治都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舜受尧帝的禅让而称帝,国号为“有虞”。《史记·五帝本纪》讲“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舜曾先后以农耕、渔业、陶工、商贸为生,“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历山、雷泽、寿丘大概在今天山东一带,舜的活动范围间接表明华夏族的势力范围在不断扩展。

尧、舜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唐尧虞舜,这一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族发生了广泛的接触和融合,《尚书·尧典》中记载,尧帝时,“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大戴礼记·五帝纪》进一步解释说:“流共工于幽州,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杀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这样,就形成了以华夏族居中,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居于四方的民族分布格局。

尧舜时期,华夏族对南方的统一活动持续了多年。《韩非子·五蠹》说:“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看来,舜帝并没有贸然发动对有苗的战争,而是勤修德政,施惠于民,巩固基础,最终对有苗用武,统一了南方。

洪水横流中诞生的夏人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夏朝的核心区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一带。禹开创了夏朝,而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史记》中曾说到:“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由此看来,禹是轩辕黄帝的后裔。

鲧是尧舜时期的部落首领,当时洪水泛滥,为了抵抗洪水,不少部落形成了部落联盟,鲧被四岳推选领导大家治水,但历时九年而最终失败。于是尧帝重新选拔人才,得到了舜。舜登基,摄行天子之政,巡狩四方,以鲧治水无状,将鲧诛杀于东方黄海海滨的羽山。那么,鲧为什么会治水失败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鲧在领导治水时,不善于团结各方面的势力,有许多部落不服从他的领导;另一方面是鲧治水的方法可能存在问题,围堵设障的方式没有取得成效。

鲧的儿子禹吸取了教训,通过疏导的方法治水,团结各部落的族人,终于取得了成功。《史记·夏本纪》记载,禹治水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刻苦精神和坚韧毅力得到后世传颂。大禹因治水有功,在各部落之中逐渐树立起了较高威望。另外,禹亦倡导农业,强调“躬耕而有天下”。禹因部族实力强盛,被舜帝派去征讨三苗。禹屡次击败三苗,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墨子·非攻》中说禹攻克三苗后,“别物上下,卿制大极,而神民不违,天下乃静”。这表明禹在治水与讨伐三苗胜利后,夏部族已成为部族联盟首领。当舜帝驾崩以后,天下民心皆归于禹,于是禹遂即天子位,国号曰“夏后”。禹在涂山召集部落会盟,据《左传》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可见当时禹和夏族的号召力非常巨大。

禹死后,益与禹的儿子启围绕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益得到了东夷联盟的支持,而启则以夏部族为后盾,经过几年的斗争后,启确立了他在部族联盟中的首领地位,把“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开创了夏朝。

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族太昊与少昊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羿率众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太康只得投奔斟鄩氏。

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实际政事全由羿来治理。中康死后,其子相继位,随后投奔与夏同姓的斟鄩、斟灌二氏。从此,羿独承王位。羿好射猎,不善治理,得权后逐渐荒废了国事。

少康长大后,先后任有仍氏牧正和有虞氏庖正。有虞氏首领虞思膝下无子,仅有二女。他将二女许配少康,赐给他田一成、众一旅,并把纶邑交由少康管理。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组织余下的夏族民众,设官分职,准备恢复夏室。这时,躲避在有鬲氏的夏室遗臣靡得获知少康准备夺回政权,便亲自带领斟灌、斟鄩氏被伐灭时逃散的民众与少康会师,联合击败了寒浞。至此,控制中原近百年的东夷族有穷氏覆灭,结束了四十载的无王时期。夏由此复国,后世称“少康中兴”。通过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的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华夏族统一中原方国部落,特别是东夷族的历程。

图12 商·青铜人首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编《中华文明:古代中国陈列文物精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6页。

夏部族与周边民族保持了密切的民族关系。根据《尚书·夏书》《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等史料的记载,夏部族的东方有堣夷、莱夷、淮夷、风夷、黄夷、于夷、白夷、赤夷、玄夷、阳夷、方夷;夏部族的西方有昆仑、析支、渠搜;夏部族的北方有皮服鸟夷;夏部族的南方有卉服岛夷、有苗、和夷、裸国;等等。这些周边部族,有的承认夏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并向中原的夏朝进贡方物;也有的与中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松散关系,夏朝对其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并不过多干预。

吞鸟卵而孕育的商

商的源头可能在华夏以外的东部偏北地区,经历了由河北沿太行山东麓到山东西部与河南东部的迁徙发展历程。夏朝末年,商的势力由黄河下游发展到中游,渗透到夏的统治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传说商族是高辛氏帝喾的后裔,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用颂歌来赞美商的先祖契。《史记·殷本纪》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契因治水有功而被禹封于商地,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族。成汤灭夏后,以“商”作为国号,因其后裔盘庚将统治中心迁至殷(今河南安阳),故后世又以“殷”称之,或者“殷商”并称。

在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桀的统治时期,政局动荡,国政混乱,民心尽失。与此同时,兴起于东方的商族逐渐强盛起来,在首领商汤的领导下已积蓄了灭夏的实力。《说苑·权谋篇》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汤欲伐桀,伊尹曰:‘请阻乏贡职以观其动。’桀怒,起九夷之师以伐之。伊尹曰:‘未可,彼尚犹能起九夷之师,是罪在我也。’汤乃谢罪请服,复入贡职。明年,又不贡职,桀怒,起九夷之师,九夷之师不起。伊尹曰:‘可矣。’汤乃兴师,伐而残之,迁桀南巢氏焉。”

商汤灭夏以后,最先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来在盘庚时迁都至殷。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纷争不止,致使外患不断。盘庚迁都至殷以后,王室内部的矛盾得到缓解,同时社会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武丁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基础。武丁是盘庚之弟小乙之子,即盘庚之侄。他年幼时,小乙曾让他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感受民众生活的艰难困苦。他即位以后,选贤任能,修明政事,使商朝再度兴盛起来。军事上,他出兵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促进了与周边部族的交流。武丁开创的盛世局面,为商代晚期社会生产的发展乃至西周文明的繁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武丁死后,他开创的太平盛世没能长久延续下去。祖庚、祖甲以后诸王,特别是帝乙帝辛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东南方的诸侯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派部下向东征讨莱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将商的势力延伸到了东海和长江流域。但是其连年的征战,极大消耗了国力,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国内兵力空虚,使其对西北的控制下降,给了周以可乘之机。

总体来看,商朝的四夷观念已经较之夏朝有了较大扩展。商朝的北方和西北方,主要活跃着土方、鬼方、邛方、御方、狄等部族,文献中还记有薰育、严允、犬戎、畎夷等部落名称,他们大多以游牧为生。商朝与这些北方民族经常发生战争,主要因为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迁,经常骚扰商朝边境,从事抢掠活动。商朝的西方主要有西戎、氐羌、昆夷等民族,其中,羌族主要分布在今甘肃、青海一带,以畜牧经济为主,与商朝关系密切。商朝的东方夷族主要有尸方、儿方、人方等,他们也与商朝曾经发生矛盾和战争。商朝的南方民族主要有荆、庸、濮、蜀、髳、微、越等,其文化已经受到了商朝的影响。

图13 商代形势

资料来源:http://pro-classic.com/ethnicgv/cmaps/1986/mil02.htm.

周代的“夷夏有别”

相传周人的先祖是黄帝后裔帝喾与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尧舜时期为掌管农业之官。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今陕西武功西)迁到豳(今陕西旬邑西南),由游牧部族渐变为以农耕为主的城邑。自公刘起,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薰育和戎族侵袭逼迫,不得不远徙。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称呼。

至公元前11世纪初期,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一面征伐附近小国,扩充实力;一面把它的都邑从周原迁到沣水西岸,建成丰京。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周文王姬昌与周武王姬发通过讨伐商纣王,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早在夏商时期,我国已经形成了华夏居中、称为中国,夷、蛮、戎、狄配之东南西北的五方格局。这里的“中国”指王畿所在地,即夏王和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夏、商、西周对王畿与四方诸侯之外的各族,或以其具体国名、部名称之,或泛称之为夷、蛮。东方民族可称戎、蛮,北方各族也可称夷、蛮,西方民族可称为夷,南方民族也可称为夷。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夏的所指基本维持不变。夏是大国、中土的意思,华则带有服饰“冠带之国”和蓄发右衽等含义,而当指代人们共同体时,华与夏没有区别,合一并称。原本夷戎与诸夏的限域与尊卑观念差异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华夏族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其与各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华夏族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烈,周朝便开始强调华夷有别,夷夏大防。

武王伐纣,代商而立,册封天下诸侯,听从天子号令者皆为华,四周诸族皆为蛮夷。后来西周东迁,王室渐衰,万世一系的周王朝开始没落。为了图谋霸业,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名,号令诸侯。当时的尊王攘夷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诉求,它所强调的是在统一的周王室的诸侯联盟下,讨伐和对抗那些不听从周王室调遣的部落和国家。这句口号的目的一方面是为齐国在军事上称霸寻找借口,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树立光辉的道德形象。

周朝的“华夷之防”绝非僵化地按血统或出身来区分,而是强调是否接受华夏的制度、风俗和文化。凡是认同华夏文明的就是夏,相反,即使同为姬姓、同为黄帝后人,但靠畜牧为生的部落则被视为姬姓之戎,同样性质的姜姓之戎也被看作异类。华夏族的衣服为右衽,留满头发,结扎带冠、饰笄,即所谓“冠带之国”和“冕服采章”。相对华夏,四夷则衣服左衽、被发或断发,二者文化符号的差异非常明显:南方的荆蛮和吴越人皆断发、剪发、祝发,无冠;西方的戎人为被发。可见,华夏之防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化礼制层面。

在西周时期各少数民族中,对周朝威胁最大的主要有两个少数民族:一个是位于现在淮河、徐泗一带和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东夷。东夷虽然与华夏族关系密切,但是直到春秋时期,他们在习俗礼仪上还存在以人祭鬼的现象。另一个就是犬戎,位于周朝的西境和西北方。犬戎曾经为周所败,并随同武王伐纣,但是到周穆王时期,双方矛盾再次激化。从此,西周政权陷入同时与东夷、犬戎长时期两线作战的窘境,消耗了周朝大量的财力物力。

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动荡、大分化的历史时期,也是民族大变动、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民族之间的斗争也促进了民族间的接触,矛盾逐渐化解而走向融合。夏、商、周、楚、越诸族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在交流中融合。这种融合,还扩展到其他部分——蛮、夷、戎、狄。边疆各民族,特别是西北、北方各游牧民族不断进入中原。泰山东南的东夷,长江下游的吴、越,四川地区的巴、蜀,也逐渐融合于华夏。属于犬戎的秦,先是在西部战胜诸戎,继而打败韩、赵、魏三国,再向西、南、北扩充,兼并了周围的一些少数民族,一跃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从民族关系史的角度来看,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与融合的核心区域是在黄河流域,东西南北不同族属的人们通过几次大的民族迁徙,交错杂居,频繁往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逐渐交融在一起。虽然这期间也经常发生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但是这并不足以改变民族融合一统的历史大趋势。

原典选读

【原典】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选自《礼记·王制》)

【释读】

由中原居民与四方各民族共同构成的五方之民,各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可转变。处在中原以东地区的民族称为夷,他们剪短头发披散着,身上刺着花纹,其中有不吃熟食的人。处在中原以南地区的民族称为蛮,他们在额头上刺着花纹,两足相向,其中也有不吃熟食的人。居住在中原以西的民族叫做戎,他们剪短头发披散着,穿兽皮制作的衣服,以畜牧为生业,不从事农业生产。处在中原以北的民族叫做狄,以禽兽的羽毛为衣,居住在洞穴里,也是以畜牧为生业,不从事农业生产。中原、夷人、蛮人、戎人、狄人这五方之民尽管生活习性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认为安适的住所、自己认为好吃的口味、自己认为合适的衣服、自己认为便利的工具、自己认为完备的器物。五方的人民,虽然言语不通,嗜好不同,但当他们要表达各自的意思,沟通各自的想法时,有一类懂得双方语言帮助沟通的人。他们在东方叫寄,在南方叫象,在西方叫狄鞮(dídī),在北方叫译。 AHrnirBJOnXVYNRxPZqA+iqdISq7adj9AyCmSDQdkYn5ygCCc4cQp9e2RH05cF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