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秉持“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

老子是道家的开创者。但是道家作为一个思想学派,它的渊源和基本思想倾向如何呢?《汉书·艺文志》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中国最早的一份分类书目,其中《诸子略》里,概述了道家最基本的思想倾向。具体而言,有三个主要意思:第一,道家学派源于周王朝的史官,所以他们最能洞察古今成败存亡之道,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这是说,道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思想;第二,道家思想核心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就是守持一种清静无为、内敛柔弱的状态,《汉书·艺文志》说这是一种“君人南面之术”,也就是君主驾驭臣子的方法;第三,道家思想本来就有合于儒学思想之处,只是有人作了偏激的发展,走向独任清虚、弃绝仁义礼制的道路。总之,《汉书·艺文志》既指出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属于政治思想),揭示了道家思想的特征(主张清虚卑弱),还刻意说明了它与儒家在思想上本来有相合之处。

《汉书·艺文志》是东汉初年的班固在西汉刘向《别录》、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删改修润而成的。而刘氏父子和班固,都是汉代的大儒。他们评述道家,是站在儒家的立场进行的。他们说道家与儒家在思想上有一些相通之处,这是合乎实际的。比如道家讲柔弱不争与儒家的仁义礼让,在意义上就有交叉;又如,道家认为世界的本体呈现为虚静状态,与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静定的,也有相通之处。但是如果认为道家思想大抵符合儒家,那些不符合的部分乃是片面发展“清虚”的结果,这样的评断就不符合实际了。

西汉初年的司马谈作《论六家要指》,要早于刘氏父子和班固。司马谈评述道家,却又是完全站在了道家的立场作全盘褒扬。以上这种因为学者的思想立场不同而导致评价相异的情形,我们且不纠缠。不过,司马谈对道家思想内涵的介绍,要比《汉书·艺文志》周详很多。他指出,“无为而无不为”、“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不为物先,不为物后”(就是因顺自然的意思)以及大道“混混冥冥”的特征、对重神轻形的倡导等,这些都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些思想内涵,包括《汉书·艺文志》所揭示的“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君人南面之术”,以今天可见的老子、庄子著作对照衡量,可知汉代人所述说的道家,更符合老子的思想特征。

《老子》五千言,据说是老子所作。但老子究竟是谁呢?《老子》一书写成于何时呢?对此,却有很多争议。一般地说,关于老子其人,有一个问题似乎可以确定,即老子的生活年代跟孔子同时而稍早。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曾向他问礼;同样的说法又见于《礼记·曾子问》,《庄子》的《天地》《天道》《天运》《田子方》和《知北游》各篇,以及《吕氏春秋·当染》。看来孔子曾问学于老子的说法,在先秦比较流行。关于《老子》这部书,有人认为写成于战国末期,甚至认为成书于秦汉之间,而更多学者则论定它形成于《庄子》之前,也就是不晚于战国中期。但老子被基本认定生活于春秋末战国初,而《老子》成书于战国初、中期,这可能是他的弟子后学所记,其中基本保存了老子的思想,这是迄今较为普遍的看法。

关于老子的思想内涵,在《庄子·天下》篇中曾有过一个总结:“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这里总结的,是《老子》中“贵柔”、“处下”、“无为”的思想,今天看来虽不全面,却是《老子》中最切人用的部分,是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与社会人生关系最密切的思想。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全面认识老子的思想呢?概而言之,包括三个方面:“道”的自然永恒性质;“自然”“无为”的世界观和人生取向;“柔弱胜刚强”的处世之道。

老子之“道”的内涵和特征

“道”无疑是老子以及道家思想中最为核心而崇高的概念。然而,同为道家诸子,不同的人心目中的“道”是不一致的。比如,老子与庄子的“道”便不尽相同。那么,老子所讲的“道”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老子》中的描述: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二十一章)

这是对“道”体的描述:“道”无形而实存,虽然恍惚难以确实把握,但是它有信用。“以阅众甫”的“阅”,有两种理解,一是“了解、观察”,二是“总揽”;“甫”字也有二解,一是“起始”,二是“众大”。那么,这句话或可解释为“观察万物的起始”,也可解释为“总揽万物”。《老子》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讲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老子》又说: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四章)

这是说,“道”虽虚无,却是生成万物的本源。所谓“渊兮,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就是说“道”产生于其他一切事物之前,是万物之母。《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这个意思。

《老子》还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这段话,除了再次申明“道”的本始性(“先天地生”、“为天下母”)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周行而不殆”,即“道”的永恒生机。《老子》五章说“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也包含有“道”虽虚无却有永恒无限生机的意思。

以上就是老子对“道”体的描述。总结而言,老子之“道”有三方面的内涵和特性:其一,道是无形的东西,它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人的感官无法真切感知到它,但它确是实际存在的;其二,道产生于一切事物之前,是最原始的有生机的母体,它生产了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东西;其三,道独立并且运行不止,生机盎然。总之,在老子看来,“道”虽然难以用感官确切把握、捉摸,但它真实存在,有永恒生机,并有实用价值——是生养万物的母体。

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世界本质的基本认识。“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依据“道”而提倡的人类行为方式。这两者,共同构成老子社会人生思想的最基本的内涵。

前面我们已经说明老子眼中的“道”是怎样的,而“道法自然”,就是由“道”的内涵和特征推导出来的认识。我们先来看《老子》中所说的“自然”: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即“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

这段话是讲“道”的行为特征。“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尽管道生养了万物,它却没有主观意志,万物的生养,一任其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说道虽有生养万物之功,但是这既不是它有意而为,它也不会占有这个功勋。这就是“道”的“自然”。这是老子对世界本质的根本认识。

道的“自然”性落实到人类社会,就是老子下面所说的样子: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所谓“太上”、“其次”,表示价值等级。“不知有之”,是说不知道有君民上下这种政治等级关系,这样也就不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政治现象。“爱民治国,能无知(为)乎”(《老子》十章),君民上下都无知无为,各自自然生存,老子认为这是最好的政治图景。“亲之誉之”,指君民上下关系亲近;“畏之侮之”,指君民上下相互畏惧相互伤害。这两种情形都不是老子赞赏的,尽管前者稍好于后者。因为,无论“亲之誉之”还是“畏之侮之”,都是有意而为;有意而为就不自然,就不符合道了。《老子》二十三章所说的“希言自然”,也是同样的意思:老子希望统治者少发甚至不发政令,不要主动地有所作为。他举例说,天降骤雨、地刮暴风,都不会坚持很长时间,天地的作为都不能长久,何况是人的作为呢!总之,凡是主动有为的事情,都不可能长久。所以老子才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老子这段话虽然分四个层次讲,但是他的意思就是要表达人法道(道即“自然”)。

必须注意的是,“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指大自然或自然界,它的含义是“自然而然”。“自然”是一种行为状态,而不是指实物。这个含义,从“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老子》六十四章)这样的表述里,就可以感知得到了。钱钟书曾解释老子的“自然”,他说:“‘自然’而然,即‘莫之命而常’,盖未尝别有所‘法’或舍己而‘学’,亦不自觉为‘教父’而供人之‘法’与‘学’也。”钱氏说“自然”就是“自然而然”,这是对的;但是他又说“自然”不是“舍己而学”,也不是去教导别人,这就可能导致误解,把老子所说的“自然”理解为不向自身之外去求学,而自己去作为。为什么说这是误解呢?因为不管是因他而有为还是自己作为,只要是明确的“为”,就有意志的驱动,就有主动欲求,这就不是老子的“自然”(自然而然)了。所以,自然而然还有一个必须的前提,那就是老子强调的“无知”、“无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读为‘现’)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这段话曾经被作为老子鼓吹“愚民政策”的铁证,真是冤枉得很!首先,这里的“民”,应当读为“人”,是对所有人而言的,不是专指社会底层民众;其次,“常使民无知无欲”的目的是要人们“无为”,而“无为”的目的是“无不治”。老子的意思是:人只有从根本上实现“无知无欲”,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为”的必然结果,就是“无不为”。这个思想,《老子》三十七章讲得非常清楚:“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就是‘道’)。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是从侯王治国的角度讲的,侯王若能无欲而静定,也就是无欲无为、不主动有所作为,那么“天下将自定”。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为所有人指明的社会人生的行为方式。它当然也是道的根本特征落实到社会生活中的必然结论。理解这个命题,特别要注意一点:“无为”不等于“不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是一种特殊的“为”,是无知无欲的为,是昏昏昧昧的为,是自然而然的为,是无意志无目的的为,就像草木一样自然生长、自然衰萎的为。并且,“无为”不是目的,“无不为”才是目的,即以“无为”的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所谓“不自生”,就是自己不积极主动地追求养生。正因为天地“不自生”,才反而成就了天地的永生;正因为圣人采取不争先、不谋生的“无私”的处世态度,才使他成为了众所景仰的圣人。这就是用“无为”的手段实现“无不为”的目的。《老子》书中还有很多同样意思的话,比如:“(圣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这是说,圣人以不自夸耀的“低调”处世态度,反而成就了他恒久的荣耀和功勋。又如:“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四十八章)这里“无为”“无事”的目的就是“取天下”。从老子说的这些话看,他主张的“无为”,非但不是“不为”,反倒是一种“大为”。只不过,这种“为”要无欲无知,没有主动意志和预设目的。

在这里有必要附带提及:陈鼓应也讲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这是正确的;但是他进而把“无为”解释为“不妄为”,这就不够准确了。因为在老子看来,好好为、善意的为也是要不得的。理解老子“无为”的关键在于:他反对一切有欲求、有意志、有目的的“为”。由于陈氏《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

贵柔处下,外其身而身存

“贵柔处下”及“外其身而身存”是老子主张的处世观念,意思是说: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最好的姿态,是始终坚持柔弱不争的态度,把自己安放在卑下的位置;你只有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你的生命才会安全长存。老子何以有这种看上去悖于日常情理的思想呢?这仍然要从老子的基本世界观推导出来。

首先,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往往是以对立的方式并存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二章)这是说,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事物中这类互相对立的性质,都是互相依存的,这一方没有了,对立的那一方也就不能存在。老子认为,这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

其次,老子认为这些对立并存的事物,又往往是相互循环转化的。比如众所周知的那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老子》书中表达这个意思的话还有很多,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二十二章);“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这些话不难理解,都是在说事物不仅对立并存,并且对立的两面是不断相互转化的。这就是《老子》四十章所说的“反者道之动”。钱钟书这样解释“反”字:“‘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反(返)也。”前者是对立,后者为转化。老子的这个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因素。不过这不是我们讲述的重点,我们强调的是老子认为,这种无休止的绝对的相互对立、循环转化运动,是这个生动活泼的世界的基本面貌和生命特征,这个状态和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的主动作为就是完全无益而且多余的。在自然大化不停流转的进程中,人不可能有根本性的、实质性的或者重大的作为,人的一切行为与自然大化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是没有助益的,所以老子才强调“无为”。同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也是完全无益无补的,反而会产生很多问题,导致争夺和混乱,伤人又害己。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又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老子讲这些听上去有些反常的话,其实就是要人们不必竭尽心智、耗费体力去积极“有为”。在老子看来,人们如果都不去逞竞才智,都不去追名逐利,都能做到怀抱质朴、消除私欲,社会自然就和平安定了。

正因为如此,老子主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柔弱”、“处下”,就是自然而然的结论了。他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七十六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老子》七十八章)

老子说,有鲜活生命的东西往往都是柔弱的,而那些坚挺强硬的东西则总是会死的东西;柔弱的东西(比如水)才是最为强大有力的;所以,作为道德高标的圣人,都选择身处看上去卑下、不利的地位,不为人先,因而获得了恒久的功业和生命。“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二十二章),这是老子提倡的一种极具智慧的处世方式。

这种人生态度、处世方式的提出,从理性的意义上说,乃是由于老子对对立转化的循环世界具有深刻认识;从历史兴亡的意义上说,是作为史官的老子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提炼总结;从现实人生的意义上说,是他看到了人世间争夺残害的残酷,以及最终都没有好结果的事实。

原典选读

《老子》选读

(据《老子注》,[魏]王弼撰,《诸子集成》本)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十六章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vfAfaF1h3pnC7etEGtXvSlfR73FdYDBgYd81AIKOvwZnWEHgtAKj6Qx+j+bGcA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