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后记

科学家施雅风的人生道路在他那一代知识分子中颇具代表性。民国时期的他,正常地求学、工作、发展,向科学之路迈进,前途照理也应不错,可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使他对它产生了厌恶,新兴的共产党的朝气,使他对它渐渐亲近,甚而甘愿为它冒险猎取情报,直接为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出力。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解放后,他生活于从国民党手中夺取了政权的共产党的天下,竟也遭受了挫折,甚至于愤而放弃生命去跳黄河。

秋天里我去了一趟大西北,想到施雅风曾经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去看一看,去找一找他的足迹,去感受一下他的气息。

我到了兰州,选择了地处平凉路的一个旅馆住下,那里离施雅风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不远,步行可达。来去时,会经过一条叫“一只船”的路,这路名真是有趣,路上还有一所小学,就叫“一只船小学”。西北多沙漠,使人不禁想起“荒漠之舟”这几个字来。将来若有一天,人类遭遇灭顶之灾,地球上只剩了最后的几十人,想像中,大概就是乘坐在唯一的一条船上,往不可知的去处漂去了吧。

中科院兰州分院大门朝西,我进了大门一直往东走,走到底,就到了施雅风工作的冰川冻土研究所——如今更名为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建筑也是新建的。我在研究所行政楼的门厅,瞻仰了施雅风铜像,在他无数次走过的地方——走廊,楼梯口、传达室、办公室、实验室踯躅。研究所大楼外,即是中科院兰州分院大院的南门,也即寒旱研究所的大门。

至此我才搞清楚中科院兰州分院的地理位置。一个四岔路口四个角,兰州分院占据的是东北角,东南角是兰州大学,西北角是兰州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古老的兰州饭店。

冰川之父施雅风传后记兰州是中国唯一的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黄河与兰州城、与兰州人的密切而特殊的关系,恐怕没有任何城市能够相比。施雅风当年不堪政治运动的摧残,决定了结自己的生命,选择的方式就是从黄河大桥上跳下去。那是传主人生里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么悲壮,那样决绝。我站在他曾一跃而下的雁滩大桥下,遐想当年那撕裂人心的一幕。

大桥桥面离河面虽然不是很高,但水流十分湍急,打着漩的浊黄犹如泥浆一般的河水,就像是一头嘴角不停嚼动、无论什么它都能吞噬的怪兽。

那一带的河滩与别处不同,生长着大片的暗红色灌木,大概是大雁喜欢落脚栖息的地方,故而名之。随着施雅风的那一跳,当路人的惊呼声响起,抑或还有大雁的哀鸣声?

到大西北,我最想看的,当然还是冰川。我想亲眼看看冰川究竟美到什么程度,令施雅风为之倾倒,为之痴迷,甘愿为之献出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我乘车往祁连山去,可是才看了几座雪山,汽车竟蹿下路基,在凸凹不平的草地上颠碎了窗玻璃,颠爆了右轮胎,颠得车体也变了形,所幸人还活动自如,实际上却有四根肋骨骨折,这次姑可名为“追寻足迹之旅”就这样意外而急促地画上了句号。

当初在是否接受施雅风传记这个任务时,我一度犹豫,一边犹豫一边翻看资料。当我看到施雅风他那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妻子是一位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先后有四次骨折时,我决定写他了。因为我与她一样,这些年几乎每年都要骨折一次,当时也正好骨折过四次。只是没想到后面还有一次大的骨折,超过了她的记录了。

我回到南京后,一边养伤,一边做施雅风传记剩下的工作,对于施雅风当年考察冰川野外工作的艰辛与危险,这下有了切身体会了。

在此要特别感谢曾任施雅风秘书的顾人和先生、施雅风的小女儿施建平女士,没有他们所给予的帮助,这本书不会如此顺利。

作者2012年11月8日 T6j9vEetIP2Mmf/KIlicoohOeGEo/8b+cgrZ0N4zFCcmgNjceg0D1hSxlpz2m0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