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我为什么要做一只布谷鸟

答案的源头,是一场培训。

2017年5月5日下午4:00,江苏省委党校教学楼1302教室里,正在举行省首届“党课名师”培育对象培训班结业式。

七个人依次上台发言,有国有公司的党委书记、市社科联党组书记、永钢集团副董事长、矿业大学学院党委书记、市级机关工委副书记、科技园综合事务部副部长,他们的发言个个精彩。

第七个人,是我。发言的题目是:“用余下的半生做一只布谷鸟”。这是我半夜里写的:

我叫曹荣琪,今年43岁,如果能活到八九十岁的话,刚好过完半生。半生中,在通州区委办做了几年副主任,又到乡镇做了几年镇长,2015年3月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开始党课宣讲,想用余下的半生做一只布谷鸟,把党的理论、路线、精神的种子“布谷布谷”布谷到人们的心田。

一个人一辈子为党、为国家工作几十年,总归要找到彰显价值的地方。在党课宣讲这样一个顶天际、接地气的好地方,自己与时俱进汲取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新营养、悟透党的阶段性工作的新精神、摸清党员群众心头的新需求,把党课宣讲做成艺术品,讲出政治性的原味,讲出艺术性的魅力,讲出针对性的光芒,讲出示范性的风采,让党员群众在倾听中领纳,在共鸣中吸收,在咀嚼中消化,在回味中深切感受党的伟岸、信仰的力量、人民的伟大、民族的荣光和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担当,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

每一场宣讲都赢得响亮的掌声、共鸣的目光、听众的点赞,关键在课件。课件中,应把理论、精神、要求翻译成形象、生动、易记的话。一堂课的实效,不在于本子上记录了多少行,而在于脑子里消化了多少句。讲全面小康农民期盼时,我用“淘米洗菜捞鱼虾,种菜摘果煮米饭,树绿路洁好居所,打球读书健身心,邻里相助唠家常,勤劳致富有收成,遇到病灾有保障,内心和谐达彼岸”来形容。讲教育教学改革,我认为要让孩子们“保证好睡眠,少些近视眼,书包轻一轻,身姿更矫健,不与分数拼,常听欢笑声”。讲从严治党,我送给听众三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自由最好,声誉最贵;多则为灾,过犹不及。”讲强国富民,我和大家说:“国家不强大,就要被人欺,就像一家穷,让人瞧不起。”这些话在我们通州,已经被许多人记住了。

党课宣讲的最高境界在于让党员群众感觉不到你在上党课、做宣讲,而是在平等有趣和善地交流,让他潜移默化地接受党的主张,像小雨点落在干涸的土地上一样把党的理论、路线、方略送进他的脑子里,没有痕迹却又滋润到位。我发现自己一提到党课宣讲,就精神抖擞,充满活力,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动力在哪儿呢?我也试图从遗传基因、性格元素、工作职位、所处时境去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所从事的理论工作让我意气风发、阳光灿烂、善良勇敢。理论是实践的眼睛,也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她让人看得见远方,看得清近处,甚至让人睿智,衍生才华,生发定力,我约有五分之二的工作时间用在了理论上。

南通的理论工作抓得紧,压得实。这块由长江和南黄海冲积而成的平原,从长起来,到肥沃起来,再到现在强富美高起来,理论工作在这里既有高原又有高峰,既有特点又有特色,既有盆景又有风景。我们通州有一支200多人的村居理论宣讲队伍,曾经受到中宣部舆情局的关注。

当下的理论,究竟该如何宣讲,才能既接天际又接地气,既精准又通俗,既吸引人又启发人?我和宣讲员们反复研习,自己在办公室里不断琢磨、推敲、演练,有几次做完课件,抬头望向窗外时,看到的是孤单的路灯已经掩映在鱼肚白里。但心,是欣喜的,因为几个小时后,自己又可以出现在宣讲场上。

2017年11月22日,我应邀为南京基层理论宣讲同行们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讲,会上遇见了省委宣讲团许益军团长,他鼓励我花些精力,原汁原味地把在基层宣讲的做法和感悟写出来,写成一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操作性强的书,给更多的基层理论宣讲爱好者作些参考。提纲出来后,恰巧又在省城接受国防教育培训,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倪春青处长、刘倩副处长给予了精当指导,给提纲甚至题目提了很好的建议,使体例更加合理、完整。

本书作者在常州宣讲现场表达“用余下的半生做一只布谷鸟”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这是一个党建工作大有作为的新时代,这是一个理论传播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尽管人的这一生太短,44岁的我,前半生已经没有了,幸好后半生还在,我要用后半生做一只飞翔在党的枝头的布谷鸟,把党的理论、路线、方略像种子一样布谷到党员群众的心田。当我老了,飞不动了,我要坦然地对党说:“亲爱的妈妈,我尽力了,我这一生没有白做一回您的儿子!” 7yM2cnIy+VRb1JBXSBt4EOcBUAS5OCwP8JOMAidyfzPhoPsOpRl1uPYW1o2/c2P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