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张加华

第一次遇见曹部长,是2016年在泰州给全市基层宣传骨干授课,我上午讲,他下午讲,中午一起吃的饭。匆匆一面,简单聊了几句,感觉他是一个热情的人。后来,常州的同事告诉我,2017年夏天,他给常州所有区(市)的基层宣讲员进行了巡回辅导,每一次都不坐主席台,不念稿子,拿只话筒穿梭在会场里,激情澎湃,声情并茂,主题接天际,形式接地气,大家很是喜欢。

第二次见面,是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演播厅。省委宣传部委托教育频道制作“百姓名嘴”专题片,邀请专家作个点评,我点评的恰是曹部长。那天的演播厅,很喜庆,曹部长一件白衬衫,一条红围巾,把荧屏点得很靓,他言语里对党课宣讲的爱,感动了我。

南京也有他的声音。不久前,他在南京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培训班”上讲了一课。南报网说:“‘这只飞翔在党的枝头又落在百姓田头的布谷鸟’,深入浅出地宣讲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让基层党员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他的辅导饱含深情、联系实际、深接地气,将十九大精神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生动的故事翻译成了通俗的道理,讲出了艺术性的魅力,讲出了针对性的光芒,讲出了示范性的风采,他那饱含深情的语言,赢得了在场学员的八次掌声。”

这样的效果,正是我也在思考和探索的,怎样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思想性,既精准又生动,善于运用群众乐于参与、内心接受的方式,采取富有时代特色、体现实践要求的方法,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让这个过程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关键是宣讲的人。

那天中午,我和曹部长在省委党校旗台旁聊谈,从中央对宣讲的要求,谈到了党员群众对理论的需求;从基层理论宣讲的实际情况,谈到了开展宣讲工作的问题所在;从激发工作潜力的机制保障,谈到了需要搭建的平台载体;从理论宣讲者的价值追求,谈到了创新讲法和创造特色……时间虽短,但谈得很深入也投入。这次交流,感触最深的,除了基层开展理论宣讲的大好形势外,还有曹部长身上透出来的对党课宣讲的挚爱。他告诉我,他今年已经44岁了,如果还能活44年的话,他愿意用这余下的后半生做一只飞翔在党的枝头又落在百姓田头的布谷鸟,把党的理论、路线、方略像种子一样布谷到党员群众的心田。说实在话,我听了很感动,一个把理论宣讲作为毕生价值追求的人,他一定是个品德高尚、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人。

他和我说起理论宣讲场上的快乐时,兴奋好像从骨子里透了出来,“把党课宣讲作为一件艺术品来打造,让讲者进入会场有种入洞房的兴奋,使听众进会场有种到影院的欣喜”,“暖场像南风吹漾,开头开成凤头,内容如象肚丰实,结语有力似豹尾,夹叙夹议,边讲边演”……呵呵,他说得多么形象啊。

后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联合主办了“全省大学生志愿者百场宣讲进基层”培训,安排了一场基层宣讲艺术辅导。曹部长按照书中的提纲,从暖场开始,讲“定位子、心窝子、解扣子、打靶子、嘴皮子、笔杆子”等心得,演示了“借文、借图、借频、借人、借己、借物”等技艺,还用两种方式结了尾,让与会者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精彩。听现场的人说,讲的内容启迪思想,讲的方法喜闻乐见,连会场里倒开水的两个服务员都放下热水瓶,站在门边凝神地听,不时用手机拍下宣讲的场景。给他主持的团省委高校联络部费军部长说:“这样的宣讲,既有高度、深度,又生动活泼,语言通俗,还充满激情,感染力强,真是别开生面。”

这本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文风朴实,事例翔实,感悟真切。课件的做法,一步步都写得很清楚,还有一些范例可以参考;宣讲的技巧,一个个也如数家珍;做好一场宣讲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作者也是和盘托出,一看就明白该怎么做。更难能可贵的是,曹部长还把宣讲实践中的感悟整理出来,以文学的语言献给读者。

期望更多的人携着这本书走向更加火热的党课宣讲的新时代。

本书作者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与张加华教授(右一)、主持人在一起 MrcLAl5SAGrE77myPwbNJRMnjDqr/tkdWu98RoH7l/07Kz5hCySeHVpte12fPR4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