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身体,肚子最大,内容最丰富。一场党课宣讲,一定要聚焦主体内容,并且想尽办法讲清楚、讲透彻。
1.把重点突出来讲。宣讲时,一定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用力,要把宣讲中最能体现主旨的几个重点问题讲清楚,其他的则可作为辅助,做到张弛得当,收放自如。比如我宣讲十九大精神时,基本每场都要讲到“时代之门、矛盾之因、思想之光、使命之荣、赶考之心、强国之路”这六个方面,但在时间的把握上,我会把“思想之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命之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强国之路——时间表目标群路线图”作为重点来讲,而且某一个重点内部还要分层次阐述,抽丝剥茧,层层推进,重点内容重点讲。
本书作者在通州金沙街道宣讲
2.最好不要读稿子。党课宣讲不能照本宣科,宣讲者需要自若洒脱,这样才容易赢得尊重,所以宣讲者要尽量脱稿去讲。怎么才能做到脱稿呢?一是内容烂熟于心。PPT做好后,要进行理解性记忆,除了过细数据和细节描述记不住的需看PPT外,其余的都要熟记在心。二是语言一听就懂。语言除了观点正确、逻辑清楚、论证严密外,最好用大白话和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是到村居宣讲时,要尽量用群众化、口语化的方式甚至当地方言来表达。一些警世哲语,说完本义后,要立即用大白话翻译一下,让听众真正明白其内涵。三是用好体态手势。表情与手势的加入会使宣讲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演员的忘我表演,这样的宣讲不是“念”,不是“背”,也不是“读”,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这样才容易把听众带入所讲的境界。四是尝试出口成秀。“脱口秀”能以准确、生动甚至幽默的语言,表达深刻的观点。这种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就的,需要不断尝试,在深刻领悟宣讲主题的基础上,熟记主体内容,一段一段地推出,声音、表情、动作都要配合好,努力做到既流畅,又丰富,还精彩。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宣讲历练后,这种技能会炉火纯青。
本书作者一边走一边为通州文峰大世界员工宣讲
本书作者在通州育才中学脱稿宣讲
3.饱含感情尽情地讲。已经不记得多少次了,一场宣讲下来,发梢上都是汗,白衬衫上都是汗。要调动听众的激情,自己就要有真性情。唯有用自己的真感情,给人以可信感和可靠感,与听众情感碰撞、情绪互动,才能点燃听众激情,引发听众深思,形成轻松互动的氛围,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这需要在表达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既有冷静的分析,又有热情的鼓动;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爱,发自肺腑,如泉喷涌。许多次的掌声,就是从真情流露之处响起的。
本书作者宣讲中引发了听者强烈共鸣
情感饱满抵达的最高境界,就是与听众产生共鸣,这也是一堂党课、一场宣讲的成功之处。情感共鸣点,是讲听双方共同关心思考或者感同身受、能够引起彼此心灵共鸣的现象或事理。只有了解听众的感性需求和理性需求,寻找到听众所关心思考而又感到困惑难解的素材,服务于宣讲主题,方能形成积极的情感互动。因此,情感共鸣实际上就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认同感,这恰是听众能够自觉将宣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根本动力。这一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情感共鸣的基础在思想,我一直认为宣讲者首先应是思考者,听众还没有想的问题,宣讲者已经想好了,听众还没有想通的问题,宣讲者已经想透了。这样讲出来,才会让听众豁然开朗。
本书作者在现场激情宣讲
4.在眼神交流中形成心灵的默契。眼神是人际间最传神的非语言表达。眼神与语言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眼神比语言更有魅力,人们的思想感情常常通过眼神自然流露出来。宣讲者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善于通过自己的眼神,把自身的激情、学识、审美情趣等传递给听众。宣讲中,听众往往直接聚焦宣讲者的面部,注视宣讲者的眼神。如果宣讲人只顾自己讲,死记硬背或者呆滞地看着正前方,而不理睬听众的目光,那就失去了一次珍贵的沟通机会。相反,宣讲者双目传神,随着听众眼神的变化及时调整姿态,如以默许、赞赏的眼神鼓励听众思考、互动,就能很好地调动听众的情绪,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本书作者鼓励听众站起身进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