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导言 |
解释“中国”

四百多年前的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年)从印度启程,登陆澳门,开始了他的中国传教之旅。利玛窦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了28年,逝世后安葬于大明京师(今北京)。利玛窦晚年撰写、而又经由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增修的《利玛窦中国札记》,1615年在德国奥格斯堡出版。由于“书中初次精确地、忠实地描述了中国的朝廷、风俗、法律、制度以及新的教务问题” ,所以一经问世,就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繁荣富庶的中国,也因此而真实地、立体地呈现在欧洲人的眼前。

在《利玛窦中国札记》的第一卷第二章中,利玛窦这位与中国士大夫颇多交往、直接掌握了中国语文、并对中国典籍进行过钻研的西方“中国通”,第一次相当详细地解释了其时的欧洲人尚觉模糊不清的“关于中华帝国的名称”问题。

“中华帝国的名称”,可谓纷繁复杂,利玛窦则聪明地将之区别为三类。

关于第一类名称,利玛窦认为:“这个远东最遥远的帝国曾以各种名称为欧洲人所知悉。最古老的名称是Sina,那在托勒密(Ptolemy)的时代即已为人所知。后来,马可·波罗这位最初使欧洲人颇为熟悉这个帝国的威尼斯旅行家,则称它为Cathay。然而,最为人所知的名称China则是葡萄牙人起的。” “今天交趾人和暹罗人都称它为Cin,从他们那里葡萄牙人学会了称这个帝国为China。”“我也毫不怀疑,这就是被称为丝绸之国(Serica regio)的国度,因为在远东除中国外没有任何地方那么富饶丝绸,以致不仅那个国度的居民无论贫富都穿丝着绸,而且还大量地出口到世界最遥远的地方。……在中华帝国的编年史上,我发现早在基督诞生前2636年就提到丝绸工艺,看来这种工艺知识从中华帝国传到亚洲其他各地、传到欧洲,甚至传到非洲。”

关于第二类名称,利玛窦写道:“中国人自己过去曾以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国家,将来或许还另起别的称号。……因此我们读到,这个国家在一个时候称为唐,意思是广阔;另一时候则称为虞,意思是宁静;还有夏,等于我们的伟大这个词。后来它又称为商,这个字表示壮丽。以后则称为周,也就是完美;还有汉,那意思是银河。在各个时期,还有过很多别的称号。从目前在位的朱姓家族当权起,这个帝国就称为明,意思是光明;现在明字前面冠以大字,因而今天这个帝国就称为大明,也就是说大放光明。”

第三类名称,即利玛窦所谓的“这个国家还有一个各个时代一直沿用的称号”——中国(Ciumquo)或中华(Ciumhoa),利玛窦阐述:中国这个词表示王国,中华这个词表示花园,放在一起就被翻译为“位于中央”。

那么,“中华帝国”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名称呢?在谈到“中国人自己过去曾以许多不同的名称称呼他们的国家”时,利玛窦分析道:“这个国度从远古时代就有一个习惯,常常是统治权从一个家族转移到另一个家族,于是开基的君主就必须为自己的国家起一个新国号。新统治者这样做时,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而赋予它一个合适的名称。”然而,“与中国接壤的国家中,很少有知道这些不同名称的,因此中国境外的人民有时就称它这个名称,有时又称它另一个”——外国人有关中国的各种称谓,正是因此而起。至于一直沿用的“中国”或“中华”,利玛窦的记录是:“我听说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因为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而中国则位于这块平原的中央。”

利玛窦与明朝大学士徐光启

虽然在今天看来,利玛窦的以上叙述,有些根本就是“常识”,然而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四百多年前,事情便不那么简单了。1953年出版的英译本《十六世纪的中国:利玛窦札记,1583—1610》“序言”指出:

1615年金尼阁书的出版轰动了欧洲。它重新打开了通往中国的门户;三个世纪以前,这扇门首先由马可·波罗打开,后来多疑的公众又在它的后面把门关上了,他们把它神话般的记述大部看成是一位想入非非的旅行家骗人的故事。

而正是《利玛窦中国札记》,使得《马可·波罗游记》描绘的神奇的东方大国Cathay、Manji ,被证实为真实的中国,欧洲人并且由此了解到,神奇而又真实的中国,竟有那么多或为自称、或为他称、或者一直沿用、或者变动不居的国家名称。

本书的研究对象——“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正是利玛窦解释的“中华帝国的名称”。利玛窦的解释,在当时无疑是杰出的,但在今天看来,显然既不精确,也不全面。 本书则将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民族、语言、文字、心理、名称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全面并且力求精确地探讨有着4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之繁多的国家名称。至于如此繁多的国家名称的分类,本书略同于利玛窦的分法而大别为三类:第一类即国号,并限于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皇朝)国号,重点又在中国历代统一王朝(皇朝)国号;第二类为名号,如中国、诸夏、华夏、中华、禹迹、九州、四海、天下、赤县神州等等;第三类为域外有关中国的称谓,其中影响最大、使用最广的,除了中国、中华、汉、唐、龙、狮这些源于名号、国号以及传统文化的称谓外,主要有China(支那)、Serice(赛里斯)、Taugas(桃花石)、Cathay(契丹)四个系列。 qEWC9P69R7ILH4hr1xIxUL78PnM/w6BKS+FdccjOrYMDbBYW1Xl1W4e2E0Rhtj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