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自创建以来,便是三省六部的官制——尚书令、中书令、侍中都是宰相,而自太宗李世民之后担任过尚书令之后,尚书省便再无尚书令,只有尚书省左、右仆射。
所以大唐的宰相,其实并非一个人,而是好几个人。
但以李亨对李泌的情份,再加上李泌暗中策划、拥立新君的功劳,李泌一定是权势最大的那个宰相。
从神策军幕僚,一跃成为当朝宰相——这份荣宠和信任,即便是杨国忠也望尘莫及了。
但李泌却沉默着,沉思着……
拜相,对于每一个读书人来说,都是极大的荣耀和诱惑,但李泌却迟迟没有跪倒谢恩。
“陛下,我不愿意做宰相,也不愿为官。”半晌之后,李泌坚定的摇了摇头:“我和陛下相知多年,颇有几分友情……如果李泌在朝为官,那么我与陛下便不再是朋友,而是上下臣属。”
李亨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泌:“长源,你的意思是?”
李泌站起来深深一揖:“李泌恳请陛下,不要勉强我在朝为官。李泌虽无官职,但一定会殚精竭智辅佐陛下,等叛军败亡、天下太平的时候,长源便回山林隐居修道,请陛下恩准。”
皇帝愣住了,他长时间看着李泌,好半天才嘟囔着说道:“封侯拜相,人人求之不得……你这家伙却好像真的不稀罕呢。”
自言自语了两句之后,李亨抬起手,重重一拍李泌的肩膀:“既然你不愿意做官,那好,咱们做一辈子朋友!”
热泪盈眶的李泌点点头。
“豫儿,”李亨朝门外唤了一声:“你在吗?”
李豫应声而入。
李亨看着自己的长子问道:“先前我与李先生的话,都听到了吗?”
李豫点点头。
“朕在一日,你对长源当如师如兄,”李亨肃然说道:“若有一日朕不在了,你亦当如此。”
……
第二天,三十多人的小朝堂上多了个年轻人。
这是李泌第一次出现在群臣面前。
让人惊讶的是,李泌头上梳了个道髻,身上穿着件淡青色的道袍,手里拿着拂尘,俨然是一副修道之人的打扮。
李泌跟在皇帝的身边,低眉垂目、面带微笑,似乎那国破山河、血火社稷,对他这个方外之人来说,只是过眼浮云。
在满堂朱紫官服的殿堂内,李泌的装束显得格格不入,但又让许多人暗暗松了口气。
尤其是那些觊觎宰相之位的文官,暗暗把那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李亨回头向宦官李辅国使了个眼色,李辅国上前宣布了一系列旨意:
委任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关。
委任郭子仪入河东击贼,隔断叛军联系。
号令各路兵马选派精锐,聚扶风与朔方军共同平叛。
——皇帝在扶风郡登基以来,半个多月始终没有具体的军务方略,如今他忽然下达了一连串旨意,官员们都精神为之一振。
大臣们纷纷把目光投向皇帝身后的李泌,心中猜测着,会不会是他在为皇帝出谋划策。
但整个朝议的过程中,李泌始终一言不发,只是倾听众臣的禀告而已。
这种奇怪的沉默持续了两三天,即便在行宫内辅佐皇帝的时候,李泌也不时在低头沉思。
到了第四天,皇帝终于忍不住发问:“长源,你在想什么呢?”
“臣在想一件事,”李泌淡淡说道:“臣在想如何杀死安禄山那个逆贼。”
皇帝愣了一下,他感慨的说道:“朕又何尝不想诛杀此獠?只是如今扶风郡的兵力实在太少,莫说是诛杀安禄山,就是自保也……唉。”
李泌摇摇头:“陛下,我说的不是打败叛军,我说的是杀死安禄山。”
李亨恍然大悟:杀死一名叛军首领,比打败所有的叛军当然要容易的多。
只是安禄山如果真的那么好杀,这场席卷天下的叛乱也不会延绵到今天了。
李亨也沉思了片刻,他皱眉说道:“长源,你可不要为了那个逆贼去冒险,徐徐图之即可。”
“但这个险值得一冒,”李泌耐心解释道:“安禄山素有威望,各地的叛军将领以他为马首是瞻。若是安禄山不死,叛军之间的纷争便暂时不会出现。”
李亨摇摇头:“但我们也同样需要时间。李光弼郭子仪很快就要到扶风了,你和他们是旧识,不如见一面、听听他们的意见再说。”
郭子仪,与李泌有过数面之缘的朔方军将领,在这场决定国运的战争中,宛如明星般迅速升起。
但李泌摇摇头表示自己不能再等了。
李亨很是不解:“长源,听说安禄山疾病缠身,你为何如此固执的要去刺杀他?”
“安禄山身负无数血债,若不杀之,何以安抚人间的数十万冤魂?”一身道袍的李泌眼中,流露出凌厉的杀意:“即便陛下能容他多活两年,苍天又岂能容他善终?”
这是儒雅淡泊的李泌第一次露出必杀的决然,这让李亨为之愕然、为之震惊。
这一刻,李亨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劝阻李泌。
李亨点点头问道:“既然如此,长源需要多少精锐刺客与你同行?”
“不用刺客随我一起去,”李泌微笑着说道:“我带着蝶舞去就行了。”
“胡闹,真是胡闹!”李亨重重一拍桌子:“难道以你一个文弱书生,再加一个略通武艺的小丫鬟,就能杀了戒备森严的安禄山?!”
李泌胸有成竹的说道:“陛下,要杀安禄山,不需要李泌亲自动手。这安禄山的取死之道,不在我大唐,而在他自家的萧墙之内。”
李亨盯着面前的年轻道人,见他始终淡定自若,李亨不禁也笑了:“你总是有办法的,也是极有主见的……好吧,你去吧,我让内府给你准备几只最好的信鸽,记得跟我们保持联络。若是去了那边以后,发现事不可为,你便回来,朕绝不会笑话你。”
李泌深施一礼:“陛下放心,李泌此去,必杀安禄山!”
……
离开皇帝行宫,李泌回到住处,把自己的决断告诉了蝶舞和公孙婉儿。
蝶舞对李泌的任何决定都不会有异议,而公孙婉儿听说此事之后,不但不害怕,反而一脸跃跃欲试:“我们去杀安禄山!?哈哈,太好了!李泌你终于愿意干点为民除害的事情了!如果你不是权贵子弟,我都有点儿喜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