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7章 战乱见人心

那个士兵摇摇头:“那几个去查探情况的兄弟傍晚赶回了营地,他们脸色看起来非常焦急,但是他们说事关重大,只能当面向张将军和李先生禀明情况。”

对于士兵们带来什么坏消息,李泌心中已然有些麻木:自从潼关大败之后,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对于大唐来说,几乎每个消息都是坏消息,其中的分别只是哪个消息更坏罢了。

只是到了帐篷里之后,李泌看着士兵们铁青的脸色,心知事情大大的不妙了——这些神策军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幸存者,寻常的噩耗可吓不倒他们。

士兵们一见面,就压低声音向李泌说道:“张将军,李先生,大事不好了!”

李泌的心里一沉,他强作镇定的问道:“长安城出什么事情了吗?”

“我们奉命去了左藏库查看,”一名士兵低声说道说道:“左藏库很混乱,有长安城的无赖在抢劫,还四处放火,好在长安府的人赶到了,杀了十几个作乱的贼人,火势也控制住了。只是,我们在左藏库的院墙外,听到了里面的争吵……”

李泌眉头一皱,心脏猛然揪紧了。

“在争吵的两个人一个姓崔,一个姓边,”士兵们恨恨说道:“那个姓边的,应该就是边令诚那狗贼了!”

边令诚,一个让士兵们无比痛恨的名字。

潼关之败,边令诚可谓“居功至伟”。

然而大败之后,边令诚根本没在潼关停留,便朝着长安狼狈逃窜。

最匪夷所思的是,边令诚逃回长安之后,居然又被皇帝陛下委以重任,成为掌管宫殿卫戍的总管。

而另一位“崔大人”,如果李泌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京兆尹兼西京留守:崔光远。

从长安回来的士兵愤愤说道:“我们听到那两个狗贼说,皇帝陛下已经跑了,他们不愿意在长安留着送死,所以崔光远打算派他的儿子去见安禄山那逆贼,边令诚也把宫殿各门的钥匙献给安禄山。”

在场的所有人好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陛下信赖的肱股之臣……”李泌喃喃说道:“那他们既然都要投降,那还争吵什么?”

士兵们义愤填膺的说道:“他们争吵的原因,却是因为边令诚要绑了城中的官吏献给叛贼,而崔光远稍有些良心,说是将官吏逐走便是了。”

“砰!”

张守瑜大怒之下推翻了桌子:“这帮不忠不义的逆贼,当真无耻至极!”

李泌神色黯然,他长叹一声,转身离开了帐篷。

帐篷里剩下的众人面面相觑——张守瑜一时兴起喊打喊杀,但要是让他真的带兵回去杀尽逆贼,他却无法做出这种决断了。

李泌站在野外呆呆看着夏季的夜空,明明是温暖的夏夜,李泌却感到一阵阵透骨的寒冷。

在李泌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不用回头,李泌就知道是蝶舞朝自己走来了。

“公子,”蝶舞在李泌身后轻轻说道:“张将军他们让我问问你,要不要把长安的坏消息告诉陛下?”

李泌叹息着说道:“请转告陈玄礼陈将军吧,老将军和陛下的情份深,他知道在什么时候把消息告诉陛下才好……若是我们直接去说,只怕陛下要吐血昏厥了。”

说着,李泌再次长长的叹息道:“眼前这个局势,陛下决不能倒下。”

见李泌的心情很差,蝶舞忍不住劝慰着他:“公子,凡事看开些,莫要气坏了自己的身体。眼前局势崩坏到这种地步,公子尽力就好,千万不要为了这些逆贼伤了自己。您读道德经的时候,老君爷爷不是也说了‘清静为天下本’吗?”

李泌牵着蝶舞的手苦笑道:“话虽如此,我们又怎能眼睁睁看着天下的黎民百姓在战火中挣扎求生?唉,终究是放不下啊……”

蝶舞知道李泌虽然外表和气,但对于忠君爱国这种大事,并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但愿这天下早些安定吧,”蝶舞闭上眼睛衷心祈祷:“等那时候,我和公子在一起去山中隐居。”

李泌嗯了一声,他看着远方零零星星的篝火,良久不语。

……

夜尚未深,神策军把长安城的最新消息传给了陈玄礼。

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傻愣愣的呆坐在那里,好半晌说不出话来。

——长安官吏请降的文书到了叛军那里之后,叛军便不用再担心埋伏、不用再担心长安城的抵抗,他们轻骑急进,三天之内就可以越过长安城,沿着道路追袭圣驾!

叛军甚至都不需要担心粮草问题,只管埋头追赶就行了。

六神无主的陈玄礼不敢怠慢,他和高力士一起连夜觐见皇帝,将这个最新的噩耗告诉了了李隆基。

不出李泌所料,当崔光远、边令诚投敌的消息传到皇帝耳朵里,李隆基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但李隆基心里知道,这种事情,神策军的士兵绝不会谎报的。

只是,李隆基依然不敢相信:边令诚居然会变节?!

对于边令诚这个人,李隆基始终委以重任,甚至予以生杀予夺的钦差大权:边令诚在潼关逼死封常清、高仙芝,李隆基事后虽然埋怨了边令诚几句,但依然让他返回潼关监军。

到了潼关大败的时候,边令诚狼狈不堪的逃回长安,李隆基耐心听完了边令诚的辩解,将战败的责任落在了哥舒翰的头上,依然对边令诚予以了赦免。

皇恩浩荡,莫过于此。

在决定逃往蜀中之后,李隆基把皇宫交给边令诚掌管:虽说明知道长安守不住,但李隆基的心中,很是希望边令诚能够以死全节,报答自己的知遇之恩。

最起码,边令诚也要在长安城做出抵抗的姿势,或者守在坚固的皇城中,把叛军拖一拖,让自己能够有时间从容入蜀。

没想到自己走了才几个时辰,边令诚和崔光远就争先恐后的投敌了。

说好的忠肝义胆呢?

说好的死守长安呢?

李隆基只觉得胸前像是哽了一块块石头在里面,让他烦闷到极点。 aNuXNiUrTIEtaL9NwORrKh6VJLeu6p0pgpYTlDRGMZTVqEgT95ti/ItxO5GQg12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