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70章 陈玄礼的愤怒

大殿上这份凋零冷清的气氛,让李隆基嘴角抽搐,他双手紧紧抓着龙椅的扶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不要倒下去。

文武百官稀稀拉拉的站在大殿上,他们低着头,时不时有人偷眼看看宝座上的皇帝陛下。

看陛下的仓惶神态、花白的头发,给人一种日暮西山的凄凉。

诸位大臣平息凝气,不敢胡乱说话触了皇帝陛下的霉头。

“诸位爱卿,”许久之后,皇帝终于说话了:“如今我大唐兵败潼关,诸位可有破敌良策?”

良策?

大殿里鸦雀无声。

皇帝就这么在宝座上俯视着大殿里的这些文武官员,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们,但却没有一个人回应皇帝的问话。

皇帝的眼神变得充满了失望:平日里,这些大臣能言善辩、高谈阔论,一个个指点江山、忠义无双,如今却一个个变成了哑巴,低着头一言不发。

“诸位爱卿!”皇帝的口气变得严厉起来:“我大唐养士百年,如今大敌当前,尔等为何缄口不言?!”

大臣们战战兢兢的把目光集中到杨国忠身上:一来在场的官员大多数杨国忠的党羽亲信,二来,他们只会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却实在拿不出什么退敌的良策。

杨国忠脸色发苦、心里更苦。

杨国忠这样一个市井出身的无赖子,能够从一名县尉荣登当朝宰相,已经算是百年难得的奇遇了:如今还要他想出破敌之策,实在是让杨国忠一筹莫展。

先前杨国忠用了些手段,拔掉了哥舒翰这个眼中钉,他还颇为沾沾自喜了几天。

可如今大军倾覆,叛贼转眼就要杀到长安来,杨国忠这才有些后悔……

争权夺势、勾心斗角,现在官场大胜,可战场上却一筹莫展。

杨国忠愁眉苦脸的想:自己在长安城如此多的金银珠宝、房产商铺,如果要是叛军入城,这些丰厚的资产可就烟消云散了。

想到这里,杨国忠强打精神说道:“陛下!叛军虽然破了潼关,但依然都是我大唐子民,如果陛下御驾亲征,只要陛下在军前振臂一呼,自有忠义之士倒戈反击,让叛军不攻自破!所以,臣斗胆请陛下亲征逆贼。”

在场的文武官员一片哗然,侍立在李隆基右边的陈玄礼更是脸色铁青,握剑的手上青筋暴起。

“御驾亲征?”李隆基皱了皱眉头,他苍老的脸上浮现出一股病态的激动:“说得好!我大唐以武立国,今日便以武定乱!诸位爱卿,朕打算在长安广募兵壮,日夜操练,然后由朕亲自统率,征讨安禄山这逆贼,不知各位觉得如何?”

杨国忠带头跪倒,他大声喊道:“陛下英明神武、天佑其身,此次御驾亲征,必能让叛军俯首称臣、烟消云散!”

宰相这么一跪,众人纷纷跟着下跪,说些善祝善颂的话语以壮声势。

只是大殿上的官员,只有平时的三成,不论如何的声嘶力竭,也没有平日里的响亮。

“如今官员缺额严重,朕封京兆府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京兆少尹崔光远兼任西京留守,陈玄礼随朕御驾亲征,边令诚暂管禁宫殿的钥匙。”

一番调动之后,李隆基疲倦的说道:“留守长安的诸位爱卿都好好加固城防、准备军械,不得有丝毫懈怠,好了,诸位爱卿都下去吧。”

杨国忠跪在地上磕头大呼:“陛下天威!陛下万胜!”

文武百官祝祷了几句,大家退出了大殿后互相看了看,没人真的相信杨国忠的鬼话。

如今长安城只有数千军心恐慌、没见过血的新兵,别说是出兵平叛了,就是想守住长安城也是绝无可能。

杨国忠爬起来准备离开大殿,陈玄礼已然大步上前,一把揪住杨国忠:“你这狗杀才!竟敢怂恿陛下御驾亲征?!长安城有多少兵马你难道不知?你难道是想让陛下去送死吗?”

平日里忠厚诚恳的陈玄礼发了怒,他抓着杨国忠一边怒吼一边摇晃,杨国忠在他手中就像是一根破灯草,被陈玄礼晃的头晕眼花。

“陈将军息怒,陈将军息怒!”杨国忠尖声喊道:“且听我解释啊!”

看着面目铁青的陈玄礼,杨国忠是真的怕了:这位禁军统领效忠皇帝数十年,对于李隆基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

显然,杨国忠建议皇帝御驾亲征的建议,已然触及了陈玄礼的底线。

杨国忠吓得手足发软,他越是急躁,喉咙里越是有种哽住的感觉,一时间竟急的说不出话来。

陈玄礼追问了几声,见杨国忠烂泥一样说不出话来,他恨恨把杨国忠丢在地上,转身向李隆基说道:“陛下!如今大势倾颓,臣愿保护陛下北上朔方,重整旗鼓、收复失地,请陛下恩准。”

皇帝有些生气,又有些感动,他将跪地恳求的陈玄礼扶起来:“玄礼,朕原本就没有打算御驾亲征,但也不打算去朔方……如今贼兵将至,我们的马匹又不够多,北上朔方,这一路官道平坦,早晚会被贼兵追上。”

陈玄礼目露疑惑:“陛下,那您打算去哪里?”

“陛下打算去剑南!”杨国忠缓过气来,他连忙上前说道:“陈老将军,蜀地道路艰险,易守难攻,剑南节度使忠勇可嘉,陛下到了蜀中一定可保万全!”

果然要去蜀地吗?

陈玄礼假装愣了一下,他转头向李隆基说道:“陛下,蜀中之地,确实易守难攻,但叛军之中也不乏谋略之士……若是陛下入蜀,您固然可以派精兵守住隘道、拒敌于剑阁之外,但叛军同样可以在隘道外驻扎防守,到时候陛下可就困在那蜀中的闭塞之地了。”

说着,陈玄礼重新跪下磕头:“陛下!困居蜀地,只能偏安一隅,却不能光复我大唐的河山啊。”

眼看陈玄礼在自己面前老泪纵横、连连顿首,李隆基皱着眉头又有些举棋不定。

杨国忠连忙在一边谏言:“陛下,北上朔方,路途遥远,又有黄河天险阻隔,如今我大唐兵力元气受损,若那些逆贼一边以轻骑追逐,一边烧掠黄河沿岸的船只,圣驾岂不是危在旦夕?”

接连遭逢大变的李隆基君心已乱,他看看陈玄礼又看看杨国忠,一时间竟举棋不定。 89YS1CMl+EhuFpNwcxYWNRZ4xbSdsiDxXvk7CktzWDwMjOVGTMsCOYol8qMkH3T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