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偷听到这种形同谋逆的事情,陈玄礼大吃一惊,他劈手掀开帐篷的门帘,只见陈涌泉和几个士兵站在帐外,眼神漠然的看着他。
听声音,刚才就是陈涌泉在说话。
陈玄礼还没有开口发问,又一个神策军士兵怒声说道:“我们一千多同袍从陇右来潼关勤王,就为了那个什么鸟监军一句话,一千同袍死伤过半!让我们上阵杀敌没二话,但是这些狗官故意让我们送死,我却要他偿命!”
说着,那个士兵哭着说道:“我兄弟吴亮替我挡了三箭,我却连他的尸首也没抢回来!今日就是造反,我吴明也要他杨国忠杀人偿命!”
陈玄礼听着那些士兵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心里又惊又怒。
同时,陈玄礼心中更有几分害怕:长安城只有数千羸弱新军,如今这五百锐卒手中有令箭、有禁军衣甲,若是他们堂而皇之的开进城去复仇,只怕长安城就要血流成河。
陈玄礼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各位将军,各位同袍,本将军也确实想除掉杨国忠,只是具体该如何收集罪证、请斩杨国忠,各位可否从长计议?”
李泌长叹一声,他取出一封书信递给陈玄礼:“陈将军,不能再等了……”
陈玄礼疑惑的接过信件,展开稍一阅读之后,陈玄礼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
……
兴庆宫内,李隆基牵着杨玉环的手,坐在椅子上看着殿外的斜阳发呆。
静静看着落日余晖,李隆基的心莫名揪紧了。
“三郎身体如何了?”杨玉环握着李隆基的手低声问道:“我看你脸色不好,要不要关上殿门休息片刻?”
李隆基赞许的点点头,旁边立刻有太监过去关闭殿门。
殿门缓缓关闭,将外面的夕阳和落霞挡在厚厚的殿门之外……
“陛下!陛下!”
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还有陈玄礼大喊大叫的声音:“让开!我要面见陛下!”
李隆基皱了皱眉,原本就不好的心情,变得更加烦躁。
陈玄礼虽贵为禁军统领,但想要面见皇帝,还是需要通传的。
但李隆基也知道陈玄礼的为人:这位禁军统领忠厚而知礼节,若不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他绝不会这样又喊又叫的朝里面冲 。
没等李隆基让人打开殿门让陈玄礼进来,陈玄礼就已经轰然撞开宫门闯入寝殿。
看着陈玄礼又青又白、宛如死人的脸色,李隆基心里咯噔一下:莫非陈玄礼今天下午去神策军检视的时候,出了什么茬子?
陈玄礼跌跌撞撞的跪倒在寝殿中大声喊道:“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隆基猛然站起来:“到底怎么了?快报于我听!”
陈玄礼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陛下,臣得到消息,哥舒翰被他的部将火拔归仁劫持,此人不但没有以死保节,还投降了逆贼,如今潼关已经失陷了!”
李隆基脸色铁青:“你又不是兵部主官,哪里得来这样混账的消息?”
陈玄礼从怀中取出几张书信:“长安城多名武将收到哥舒翰秘密送来的劝降信,臣找张守瑜和李泌核对过笔迹,正是哥舒翰亲笔所写!”
李隆基啊了一声,他站在那里双眼发直,好半晌没有说出任何话来。
杨玉环站在李隆基身边,她正想劝说皇帝几句,忽然李隆基身体一歪,直挺挺的向后倒了下去!
杨玉环连忙扶住皇帝,宫女太监们更是乱作一团。
陈玄礼传来御医,一番救治后,皇帝总算悠悠醒来。
“我大唐国运为何如此艰难?”皇帝的眼中老泪纵横:“如今潼关失陷,长安城有无可战之兵,这该如何是好?”
陈玄礼张了张嘴,他想建议皇帝召广平王进宫商议。
只可惜,皇帝有气无力的说道:“召杨国忠觐见,朕要与他商议对策。”
听到杨国忠这个名字,陈玄礼的心里无比痛恨,他沉默的领命而去。
不用内侍赶到杨国忠的府上,传旨的队伍就在半路上遇见了得到消息进宫面圣的杨国忠。
事到如今,这位大唐有史以来兼任官职最多的宰相也慌了手脚,他满头大汗的过了宫门,步履匆匆的朝寝殿那边去了。
陈玄礼看着杨国忠的背影,不自觉的握紧了佩剑的剑柄。
在城外军营中,李泌声声泣血的八个字在陈玄礼心中回荡:“奸佞不除,国无宁日!”
陈玄礼的目光中杀机渐起:杨钊,杨国忠,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若是你还继续祸乱朝纲,休怪本将军剑下无情!
陈玄礼向部下嘱咐几句,然后缓步朝着寝殿的方向走去。
当陈玄礼来到寝殿的时候,殿门已经关闭,似乎是皇帝正在里面和杨国忠商议。
身为禁军统领的陈玄礼走到寝殿门口,手按宝剑一副忠心护卫的样子,宫里的下人们哪有人敢上去提醒陈玄礼站远些?
而陈玄礼站在寝殿门口,隔着窗户也紧紧能够听到一些极为模糊的声音而已。
尤其是皇帝陛下的声音,已经非常虚弱无力,陈玄礼根本听不清楚陛下在说什么。
过了片刻,杨国忠的声音渐渐大了起来:“陛下,咱们赶紧离开长安吧!”
“……若是往朔方去,道路平坦,逆贼若是快马轻骑,一天可追袭百里。”
“陛下,如今时间紧迫,去朔方远不如去蜀地安全呀……”
蜀地?
陈玄礼在心里冷笑:谁不知道剑南道的文武官员,都是他杨国忠的心腹?
皇帝真要是去了剑南道,只怕就会龙游浅滩,成了任凭他杨国忠摆布的傀儡。
头发花白的陈玄礼目光森然:奸贼,你自己找死,须怪不得我!
……
天宝十五年七月十二,面容苍老的李隆基终于召开大朝会,商议眼前的局势和对策。
皇帝坐在龙椅上,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看着大殿内神情惶恐的文武百官。
潼关大败的消息传来已经有七八天了,这些日子里,长安城的文武百官纷纷请辞,这些平日里正气凛然的官员有的称病、有的告老,还有的干脆不打招呼直接出逃……
所以今天来到朝堂之上的官员人数,竟只有平时的十之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