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8章 恸哭出关

“大人,大人,不好了……”

王思礼跌跌撞撞的从外面跑进来:“陛下发来明旨,在潼关内外公开宣读,现在外面那些不知敌情的士兵一片欢腾,就等着挥师东进、直捣洛阳了。”

脸色苍白如纸的哥舒翰先是大怒,然后是大惊,最后转为沮丧和无奈。

——皇帝的旨意已经向潼关的全体将士传达,听着外面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哥舒翰直到,陛下的圣旨得到了很多士兵的拥护。

潼关内大多数士兵来自长安和洛阳,他们有的想早日结束战争返回家乡,有的想收服东都洛阳。

而潼关外的叛军一退再退,让士兵们的心里充满了豪情:既然潼关守军是叛军的十倍,北面郭子仪将军的战事又一片大好,那何不乘胜追击,将叛军一举歼灭?

在潼关守了几个月,大家早就厌烦了,恨不得立刻离开潼关去杀个痛快。

哥舒翰的脸色惨然:军心如此,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思礼,故出关之后一切小心为上,”哥舒翰的脸上老泪纵横:“尽量沿河而进,若叛军有埋伏,李长源会从河上用船只接应。”

王思礼大喜:“真的?”

“长源数日前才出发,”哥舒翰哽咽着说道:“数百船只分散在各个码头,长源想必正马不停蹄的四处搜罗船只,但只怕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哥舒翰无力的抓住王思礼的手:“思礼!李承光统领十二万步军,他与你向来不和,此次出关击贼,必然不肯与你齐心协力……思礼,看在老夫面上,一切多多容忍。”

见哥舒大人一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王思礼有些不情不愿的点点头。

哥舒翰喘了几口气,他无力的说道:“思礼,此战必败,但监军和钦使,还有那些普通将士并不知道局势险恶,我会下令你为前军,届……届时你多派游骑,沿黄河鼓噪而进,切……切记不可贪功冒进。”

就连主将哥舒翰都失去了胜利的信心,王思礼也只能垂头丧气的领命而去了。

躺在病床上的哥舒翰又让亲卫把监军和钦使带到房间,试图做最后的劝说。

只是,看着监军和钦使那趾高气昂的表情,哥舒翰就知道自己不用多说了。

“老夫自从患病以来,行动一直不便,”哥舒翰有气无力的说道:“两位大人可否体谅老夫病情,让我坐镇潼关,以为后援?”

监军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大军出征,你身为主帅岂可轻离?老将军放心,明日我会让人抬着你一同出征的。”

监军边令诚可是逼死了高仙芝、封常清的狠人,他说抬着哥舒翰出关,老将军丝毫没有什么惊讶。

只是,哥舒翰依然震惊的看着边令诚:“什么?明日就出征?!”

“兵贵神速嘛……”边令诚阴恻恻的说道:“老将军在潼关守了快半年,是时候以雷霆之势扫荡叛军了。”

哥舒翰半晌无语:“若如此,调派多少兵马出关?”

边令诚踌躇满志的说道:“留一万人守关即可,剩下的兵马全军出击,沿黄河东进,直取洛阳!”

皇帝陛下派来的钦使也是跃跃欲试:“潼关至洛阳不过数百里,大军直取洛阳,就算逆贼想要从范阳回师援救,也是鞭长莫及了。”

哥舒翰看着两个不通军务的家伙喃喃说道:“全军出击?若是战败了怎么办?若是后路被敌军截断怎么办?”

那名钦使有些惊讶:“战败?二十万大军攻打数千叛军,何异于泰山压顶,怎会战败?”

边令诚的话就更难听了:“呵呵,截断后路?怕是有人想留在潼关,刻意做些居心诡异的事情吧?哥舒大人,现在军心可用,你尽快集结兵马出发吧!”

……

天宝十五年六月初四,在皇帝三道圣旨的催促下,在监军和钦使的威胁下,哥舒翰终于“恸哭出关”,潼关守军倾巢而出,人数达到十八万人之多。

一马当先的是骑军将领王思礼,他带着五万唐军精锐沿黄河鼓噪而进,声势极为惊人。

跟在前军后面的是唐军大队人马,由步军将领李承光、庞忠等人统领,人数达到十万人之多,密密麻麻的士兵涌满了黄河边的潼函古道。

统领这样一支庞大军队的哥舒翰已经不能行动,是被亲卫们抬着出关的,光是护卫哥舒翰的士兵就达到了三万人。

十八万大军,光是出潼关就用了两个半时辰,大军前后延绵二十里,尘土飞扬、喧嚣无比。

出征的唐军将领乃至普通士兵,没有人想过自己可能会战败。

以最简单的数量去衡量:唐军是叛军的十几倍,十五个唐军打一个叛军,就算空着手也该赢了吧?

在甚嚣尘上的煌赫声势中,十八万大军踏上了一条无比危险的道路……

但此时,李泌并不在大军之中。

李泌飘在黄河上。

李泌拿着哥舒翰大人的军令去码头调集船只,事情并不顺利。

原因很简单:李泌只是一个幕僚,一个谋士,他没有任何官职。

光是向那些官员解释自己的身份和来历,就费了李泌不少功夫。

除了解释自己的来历之外,三百多条运粮船,分成或多或少的七八组船队,分散在延绵百里的河道上,需要派出快马和快船去联络,命令他们前往指定港口集结。

等船只集结完毕,李泌也得到了一个让他手足无措的消息:哥舒翰在三道圣旨的催促下,不得不离开潼关大举东进。

对于战局,李泌和哥舒翰一样,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叛军陆续撤退,其实并没有真的北上范阳,只是躲在了潼关外的某个山谷里。

相对于病废在床榻上的哥舒翰,每天阅读军情文报的李泌研判的更加清楚些:叛军明面上有四千到五千士兵,而伏兵的数量不算太多,应该在两万人以内——这两万人埋伏在潼关至洛阳间的某个地方,等待着唐军走进陷阱。

但叛军究竟会在哪里设伏?

李泌的手中拿着地图,他眼睛盯着纸面,似乎要将地图烧出一个洞来。 FrdVYdKpc7uU4ZhFR4ENtSe0/6FVP5Ind2ZbOnBrcnqy/2a3G0g2jDC+KOgyj/d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