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3章 安庆绪之败

张守瑜和安庆绪之间相隔二十余丈,前面密密麻麻挤着不少溃兵,安庆绪的亲卫队正在驱赶那些狼狈逃窜的叛军。

张守瑜是个很干脆的人,他二话不说,带着七八个同袍就朝安庆绪这边冲了过来。

安庆绪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在他的眼里,拿着个手持马槊、带着鬼面盔的唐军猛将越来越近,那双充满杀意的血红眼睛占据了安庆绪脑海所有的一切。

下意识的,安庆绪调转马头就跑。

安庆绪身边的亲兵全傻眼了,拿着大旗的司旗官更是不知所措:话说这位少将军要逃走的话,最起码也下个令什么的让大家一起撤退吧?

结果安庆绪倒好,二话不说转身就走,搞得周围的旗手和亲兵一脸茫然。

策马疾驰的张守瑜将前方的情形看得真切,他哈哈大笑:“兄弟们,莫要让安庆绪跑了!随我冲阵杀敌!”

神策军士卒齐声答应,大家跃马挺枪、奋力向前。

只是,厮杀了这许久,唐军上下都已经人困马乏,那些产自西北的高头大马呼哧呼哧穿着粗气,马甲下面满是汗水。

但此时叛军锐气已失,唐军将士做个冲击的样子,也就足够了。

安庆绪转身就跑,他身边的司旗官和亲卫队也不甘落后,转身就跟着安庆绪跑路。

张守瑜下意识去抓后背的投矛,却摸了个空。

至于弓箭,只剩下一张弓柄了,弓弦不知何时早就断了。

心急如焚的张守瑜看着不远处的敌军厉声喊道:“投矛!”

所幸张守瑜身后的同袍还带着一些兵器,七八个神策军士兵抄起投矛,借着马匹的惯性狠狠抛了出去!

唐军的制式投矛长约两尺半,前方是三棱形的枪刃,比弓箭更好掌握、比精巧的弩机更加简单粗暴——投矛只要打中目标,就算披着重甲也能轻松破开。

只是,神策军将士的投矛实在所剩无几了,两轮投矛下来,也就稀稀拉拉的十几根而已。

十几根投矛落入拥挤的人群,每一支都放倒了一名叛军。

至于那名扛着安字大旗的司旗官非常醒目,所以受到了重点打击:投矛撕裂掌旗官的后背,噗的一声从前胸透了出来!

司旗官身上扎了两根投矛,摇晃了一下便栽倒在马下。

在叛军的惊呼声中,那面绣着“安”字的大旗飘然落地。

远远近近的叛军略显慌乱,而张守瑜手下的唐军也不管是否射死了安庆绪,他们纷纷大喊起来:“安庆绪死了,安庆绪被射死了!”

乱军之中,唐军的呐喊异常响亮,而潼关城头上的将士们也跟着大喊起来:“安庆绪死了!安庆绪死了!”

叛军攻城半月有余,久攻不下、锐气早失,如今再听到唐军的呐喊,顿时彻底崩溃了。

原本耀武扬威的叛军丢下旗帜和辎重,仓皇无比的朝远方逃去。

潼关内,隆隆战鼓声响起,更多的唐军步卒从关内杀了出来,漫山遍野的朝叛军杀了过来。

潼关守军数量近二十万,这些唐军像个大刺猬似的重重叠叠守在潼关附近,虽然大多数新兵的战力低下,但这种掩杀追击的任务还是能胜任的。

平时唐军龟缩在潼关里坚守不出,绝大多数叛军早就忘了敌我悬殊这种事情,直到唐军全面发起反攻的时候,这些叛军才感到大事不妙!

唐军的数量,实在太多了……

密密麻麻的唐军士兵兴高采烈的呐喊着,前军已经铺满了潼关前的道路和山地,中军还拥堵在潼关的关城中次第而出,后军的大多数士兵则根本不知道前面情况如何了,只能拼命的呐喊助威而已。

李泌从高高的潼关城墙上望去,只见叛军在唐军的冲击下四处逃散,各种帐篷和辎重丢得满地都是。

叛军远道而来,各种物资器械运输不易,这一下,叛军的损失可就大了

显然,这是一场空前的大胜,哪怕对战局没有太多了解的普通士兵,也为之振奋鼓舞。

李泌侧目看看不远处的哥舒翰,只见腿脚不便的老将军扶着墙垛,傲然望着远方的叛军。

在哥舒翰的脸上,没有大胜后的欣喜若狂,只有孤高的骄傲。

看着哥舒大人的神情,李泌心里微微一紧,大胜之后的喜悦不禁淡了几分。

蝶舞穿着一身轻甲站在李泌身边,她敏锐的察觉到,主人的心情似乎有些低落:“公子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吗?”

李泌挤出一丝笑容:“潼关大捷,叛军死伤甚多,我能有什么不高兴的?”

蝶舞斜眼看着李泌:“骗人!”

李泌哑然,他看看左右,见同袍们都在欢呼呐喊,便低声在蝶舞耳边说道:“潼关虽有小胜,但范阳平卢、河东河西等地依然在叛贼手中,实在让人忧心啊。”

蝶舞哦了一声,她不以为意的说道:“公子放心吧,哥舒大人百战百胜,回头咱们一路打过去收复失地就行了。”

李泌苦笑着点点头,心里的担忧却依然挥之不去……

……

安庆绪一口气逃出五里多远,他回头看了看,确认没有追兵之后,这才勒住了马。

在安庆绪的身后,无数叛军士兵仓皇逃窜,唐军的喊杀声、欢呼声响彻山谷。

安庆绪只觉得眼前发黑:败了!竟然败了!

自己原本准备在父亲面前好好展现一下才能,没想到却在潼关城下输的一败涂地!

安庆绪仓皇四顾,只见身边的亲卫一个个面如土色,已经没有了战斗的勇气。

眼看兵败如山倒,一名副将苦着脸说道:“少将军,唐军都是步卒,等他们出了山谷之后,咱们借着地势开阔用骑兵冲击他们!”

安庆绪脸色铁青,他很想一巴掌扇过去:你仓促之中都能想到这个办法,哥舒翰那个老狐狸会想不到?

但自从范阳起兵以来,唐军各种莫名其妙的错误总是不断,所以安庆绪还是调集了一批骑兵给这名副将。

然而天不从人愿——唐军一路追杀山谷附近,便干净利索的收兵回城了,只剩下那副将带着近千名精锐骑兵在寒风中茫然四顾。

吃了一个败仗,叛军痛定思痛、幡然醒悟,他们这才想起来,似乎大半个天下,依然是大唐的天下。

父亲安禄山自范阳出兵,号称大军三十万,实实在在却只有十五万不到。

这一路上攻城掠地,打下的城池多少要留些士卒下来把守,所以现在潼关城下的叛军人数远逊于唐军。

今天见识了那些从朔方、陇右等地过来的神策军,安庆绪对唐军的实力产生了浓浓的恐惧。

心慌意乱的安庆绪命令手下谨守大营、收拾残军,然后自己带着数百亲卫朝洛阳出发。 eTSP0Me+V7ZUGqaipLlfm9e7Ax5rFo0syDSYYfmhclQWJEga2xpxWyFqCrND6V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