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守瑜冲出潼关、连杀十几名叛军之后,终于有一个拿着陌刀的契丹将领迎了上来。
刚才张守瑜在叛军之中左冲右突、自己的部属纷纷惨叫倒地,那个契丹首领已经看到了,他恨不得一刀剁了张守瑜给自己的部下报仇。
等杀红了眼的契丹人冲到张守瑜附近,才发现了一件让他很郁闷的事情。
——双手陌刀长五尺,而一条马槊的长度是陌刀的两倍以上,契丹人挥舞着陌刀砍了好几下,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靠近张守瑜的身边。
而就在他不远处,那张沾满了鲜血的鬼面盔下露出冰冷的目光,灵蛇吐信一般的马槊朝着那个契丹人连刺数下。
倒霉的契丹人忽然又悲哀的发现,虽然自己想闪避,但胯下的战马似乎被对方的煞气所震慑,低头缩腿不停后退。
于是,仅仅数息之间,张守瑜就一槊将那名契丹首领刺于马下。
留着三绺头发的契丹人发出垂死的嚎叫,他死死抓着马槊不放,他用嘶哑的声音喊叫着,呼唤同伴过来,趁着这个机会杀死张守瑜。
张守瑜冷笑了一下,他双掌扭动,马槊在他的手中猛然旋转起来。
“啊!”
契丹人的身上被旋转的马槊绞出了一个血肉窟窿,他大叫一声便气绝身亡。
张守瑜随手一挑一甩,将那名契丹人矮壮的身体挑飞出去,正好撞倒了几名想要冲过来围杀他的叛军。
周围的叛军气势为之一弱,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似乎在唐军主动出击的这一刻,叛军士兵才想起来,潼关守军的人数比自己还要多呢。
唐军的数量是叛军的三倍多,一旦转守为攻,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眼看唐军铁骑锐不可当,有些站在后排的叛军已经开始溜脚了。
而唐军的玄甲铁骑像是神气活现的黑龙,将那些矗立的云梯轻松撞倒,挂在云梯上的叛军惊呼着从空中摔了下来,然后被战马踩得血肉模糊。
城头上的唐军弓弩手也开始发力:一队队以逸待劳的箭手弩手换下了疲惫的同袍,举着弓箭、端着弩机朝叛军,朝着潼关城墙下乱成一团的叛军怒射。
箭如雨下,从高处纷纷扬扬的落入叛军之中。
而弩机发射虽慢,但辅军和民夫不断将已经装填好的弩机递给弩手。
城头上的羽箭弩矢如同暴雨倾泻,而叛军一团混乱,顿时被射的人仰马翻。
潼关城内的军械辎重数量都极为惊人,成捆成捆的箭矢搬上城头,放在墙根下等着士兵们取用。
——这是一个鼎盛皇朝的财力物力积蓄:将军们不下令停止,箭手弩手们就能一直射击下去。
“连弩,是连弩!”
“是神侯弩!”
有些叛军惊慌失措的喊叫起来——他们早就听说唐军士兵有一种能够快速发射弩箭的秘密武器,据说还是诸葛武侯传下来的秘法。
此刻城墙上一下子爆发出三五倍的箭矢数量,叛军士兵们开始疑神疑鬼的以为唐军装备了传说中的神侯弩,一个个尖叫着转身就跑。
混乱中,张守瑜带着神策军趁乱掩杀,奔驰的战马在潼关前方狭窄的山道上,一路撞飞无数叛军的身体。
有的叛军被战马挤得掉进了黄河,侥幸逃命的叛军爬到附近的山坡上,手上却没有了兵器,只能不知所措的看着唐军铁骑在那里耀武扬威。
一名奚族的叛军看着大唐铁骑,心中五味杂陈:唐军依然还是那支强悍的唐军,只可惜自己已经不是其中一员了。
忽然,奚族人惊讶的发现,那支大唐铁骑是有目标的——他们在乱军中宛如分波破浪的战船,朝着叛军的中军旗帜冲了过去。
不好,他们要杀少将军安庆绪!
于是那位忠心耿耿的奚人将领吼了一嗓子:“少将军小心,唐人来杀你了!”
奚人将领的声音不小,但是搁在乱哄哄的战场上根本没人听到。
奚人将领颇有急智,他让身边的奚人跟着他一起喊:“少将军小心,唐人来杀你了!”
好吧,这次少将军听到了,张守瑜也听到了。
安庆绪这边旗号微动,那边浑身浴血的张守瑜就敏锐的察觉,安庆绪的中军开始胆怯了!
张守瑜在面具下冷冷一笑,他双腿轻拍马腹,带着唐军铁骑就朝安庆绪这边冲过来。
少将军安庆绪,是安禄山的次子,自从长子安庆宗被皇帝陛下斩首之后,安庆绪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但安庆绪并非一个勇敢善战的人——虽然他弓箭射的挺准,但他的战争经验,也就仅限于远远的朝着敌人放箭了。
而且,安庆绪不但不是一个果断刚毅的人,而且也没有什么军略智谋。
甚至很多时候,安庆绪的性格唯唯诺诺,连说话都不是特别利索。
听到奚人的齐声大喊,安庆绪恨不得随手找个东西,把那蠢货的嘴巴堵起来:这不是诚心想让我死在唐军手里吗?
但这时候斥责奚人也没用了,安庆绪看着猛冲过来的张守瑜,连忙让手下的勇士上去拦截。
战场上乱哄哄的,叛军士兵见安庆绪的旗号后退,也跟着四下里乱跑。
一片溃乱中,神策军聚成一团,朝安庆绪的中军发起冲锋。
马蹄声急促,浑身浴血的张守瑜双腿控马冲在最前面,他手中的马槊上下翻飞,竟没人可以挡住他的脚步。
玄甲重骑,在战场上就像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结实紧密的明光铠可以抵挡羽箭袭击,而战马身上披挂的马甲,也能起到极好的防护作用。
而且神策军将士久在边陲,一个个不但善于突刺,更加擅长骑射之术,他们跟在张守瑜身后枪挑箭射,杀得叛军士兵恨不得多长几条腿赶紧逃跑。
有张守瑜率领神策军在前面冲锋,后面的唐军也士气大振,诸如“活捉安庆绪、莫走了安庆绪”之类的呐喊纷纷响了起来。
唐军人数本就三倍于叛军,此时齐声呐喊起来,当真是惊天动地,吓得安庆绪脸色苍白。
更加让安庆绪恐惧的是,前面的叛军纷纷辟易,黑甲黑骑的神策军已经直入他的中军,径直朝着安庆绪的帅旗袭来。
张守瑜身上沾满了血渍,铠甲的缝隙间还挂着几支羽箭,他的目光从鬼面盔后面死死盯住那个金盔金甲的叛军首领。
根据唐军这边的画像,这人留着八字须的家伙应该就是安庆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