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封将军被赐死了!”一个民夫悲愤的说道:“封将军的尸体现在还停在芦席上呢。”
另一个民夫擦着眼泪说道:“高将军也死了,全城的人都为他们喊冤,可是那个假传圣旨的狗官还是把高将军给杀了。”
“罪名是什么?罪名是什么?”李泌六神无主的说道:“没有定罪,就凭着一个使者,岂能妄斩大臣?!”
带领那队民夫的中年人似乎读过一点点书,他文绉绉的说道:“罪名是失律丧师,我记得是这个没错!”
李泌只觉得手脚冰凉,他拉着马缰绳喃喃说道:“陛下为何如此,陛下为何如此……”
张守瑜愤怒的一拍马鞍:“昏君!昏君!”
这两个大不敬的字眼说出口,在场众人里面,品德最为忠义的杜甫也轻轻的点了点头。
因为大家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会在这个时刻滥杀大臣。
以封常清、高仙芝以往的功劳和声望,就算在洛阳小有挫折,就算有种种猜忌,也不该就这么临阵赐死。
现在安禄山的叛军已经攻陷洛阳,即将挥师直取潼关,而这时皇帝陛下却像是患了心病似的,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德高望重的两位老将军给杀了。
自毁长城——站在潼关路上的三个人不约而同的想起“自毁长城”这四个字。
张守瑜在彷徨激愤之余,心中却有几分期待:“长源,潼关的主将,只怕要落在咱们哥舒大人的身上了吧?”
李泌默然点点头,他可以理解张守瑜对老将军的感情,但是他不得不提醒张守瑜:哥舒翰大人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如此紧张的战事了。
哥舒翰嗜酒如命,以前军中征战,他还能有所收敛,但自从攻陷石堡城、九曲部落归降之后,哥舒大人对于饮酒的控制就完全放开了——这显然不是好事。
去年,哥舒大人中风坠马,半边身体行动不便,尽管皇帝陛下给哥舒大人封了一大堆官衔,但哥舒翰并无实权和军职,此时依然在长安的豪宅中静养呢。
看着眼神热切的张守瑜,李泌心中却充满了忧虑:以老病之将,带领潼关颓废沮丧的大军,将如何面对通关外虎狼一般的叛军?
李泌沉思片刻,他整理了一下凌乱的思绪,然后向张守瑜郑重说道:“哥舒大人应该不久之后就会来到潼关,此地守军都是乌合之众,大人来了以后也只能坚守而已。”
张守瑜想起那些未战先逃的士兵,他知道李泌说的是实情。
张守瑜有些焦躁的问道:“那怎么办?难道就这么一直守着吗?咱们总得做些什么才好吧?”
“平叛大业自然不能荒废……”李泌沉声说道:“你带着大家在这里等候哥舒大人,守瑜你有万夫不当之勇,三百义军都是有从军经历的忠勇之士,哥舒大人必然会委以重任,而我嘛,打算前往朔方一趟。”
张守瑜惊讶的问道:“长源你去朔方做什么?”
李泌郑重的说道:“李光弼远在朔方,郭子仪守孝家中,两位将军对最新的军情全不知晓,我要去找他们,把叛军的最新动向和兵力告诉他们。”
张守瑜点点头,他和李泌一路从陈留退下来,对叛军的情况自然知之甚多。
只是现在唐军上下乱作一团,朝廷内外人心惶惑,虽然军情如火,却有种不知道该上报给谁的感觉。
“长源,把这东西带上吧,”张守瑜将太子殿下交给他的令牌递给李泌:“此去路途凶险,你再多带几个兄弟一起赶路。”
李泌嗯了一声,他回头看了看乱糟糟的潼关,只见陆续有成群结队的民夫和散兵游勇离开潼关,三三两两的潜入山林逃走。
李泌长叹一声,拨马朝着原路返回。
杜甫陪着李泌在道路上走着,他有些无奈的向李泌说道:“长源,此间之事已了,我也要尽快回蜀中与家人团聚了。”
眼下烽火遍地,杜甫不是李泌这种双亲亡故的单身公子,所以急着返乡安置亲人也是应有之义。
张守瑜等人在义军中询问一番,找了两个家乡在蜀地的汉子与杜甫同行。
安置停当之后,大家和杜甫惺惺惜别,李泌更是拉着杜甫的手,将他送出七八里山路。
“子美兄,蜀道艰难,今后多保重了,”李泌向杜甫深深一揖:“待天下平定,我们一起到长安去把酒言欢。”
“长源,此去朔方,你也多保重!”杜甫叹息着说道:“若不是牵挂家中诸事,我便与你一起前往了。”
李泌笑着劝了杜甫几句,两人在山路上挥手道别。
……
辞别了杜甫,李泌找了七八个对地形熟悉的义军,准备了一些备用的马匹和干粮清水,准备前往朔方寻找李光弼和郭子仪。
看着李泌忙忙碌碌的样子,蝶舞嘟着嘴有些不高兴:“你又要走?而且好像还不打算带我去?”
“是的,要去一趟朔方,”李泌微笑答道:“放心吧,叛军的目标是长安,朔方那边还算安全,你在这里等我一段时间,我联络了朔方节度使之后,很快便回来。”
蝶舞哼了一声表示异议:“不行,我也要跟你去!”
李泌有些头疼:“这一路上辛苦的很,你就乖乖在这里等我回来便好。”
蝶舞:“不行!我也要去!”
李泌无奈的拍了拍蝶舞的脑袋:“好吧,你去也行,但得换上男装,免得惹出什么麻烦来。”
蝶舞转怒为喜,她蹦蹦跳跳去帐篷里换衣服了。
而公孙婉儿呢,她斜眼看着李泌,语气颇为不屑的说道:“那个老皇帝相信奸臣、滥杀无辜,但凡有脑子的皇帝都不会做出这等愚蠢的事情来,你为什么偏偏要去费心费力的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