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0章痴肥的安禄山

李泌摇了摇头:“前些日子我读的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了些什么?”

蝶舞不善读书,但跟着李泌听了这么多年的道德经,倒也滚瓜烂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你的意思是……”

李泌叹息着打断蝶舞的话:“唉,就怕盛极而衰呀……”

已经是亭亭玉立的蝶舞看着李泌,她平日和张守瑜等人学习武艺,看待事情比李泌简单许多:“公子不必担心!若有敌人来犯我大唐疆土,有张将军和公子带着我们去杀敌,必能决胜千里、捍卫国土。只要咱们问心无愧的尽力杀敌,那些战事中的生死祸福也就不用管了,何必为此烦恼?”

李泌笑了笑,他看着手中的书卷喃喃说道:“外敌来犯吗?那要是祸起萧墙之内呢……”

马蹄声中,即将回到家中的蝶舞兴高采烈,没有听清李泌的低声独语。

作为一个小丫鬟,蝶舞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家的小院和宅邸。

李泌在长安的小宅子,才是蝶舞最关心的。

这些年,小宅院偶尔有家乡的仆人过来打理,再加上诸王的资助,总算还保持着干净整洁。

蝶舞在房内院外打扫着,李泌则坐在院中的一棵大树下出神。

五载游历,始回长安,自己不再是那个每日去点卯的待诏翰林,而是一身青布长袍的修道隐士。

第二天奉诏前往兴庆宫的时候,李泌依然还是这幅布衣青袍的模样。

这装束,几个没见过李泌的禁军不停上下打量着李泌:话说这人应该是个平头百姓,但是替他通传的宦官李静忠又颇为客气,这还真让人摸不透他的身份。

李泌向守门的禁军笑笑,他在宫门处静静等待着。

过了片刻,远方传来一阵喧闹声,但不是从宫内传出来的,却是从宫门外传来的。

禁宫之内禁止喧哗,李泌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闹哄哄的喧嚣。

李泌走到宫门口好奇的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有些吓人的肉山。

是的,肉山。

这是一个体重估计有三百五十斤左右的大胖子,全身的肥肉层层叠叠,将一身特制的官服几乎要撑炸了。

看着节度使官服,还有这超过三百斤的胖大体型,李泌立刻明白了对方的身份——这是东平郡王,身兼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

安禄山耸着肩膀,走路倒还算是利索,只是他的肚皮实在过于肥胖,所以有个身手敏捷、矮壮结实的仆人在肚皮下面帮他托着肥肉。

一边走,安禄山还一边大大咧咧的说道:“李猪儿,快走快走,莫要耽搁了时辰。”

那个叫李猪儿的仆人满头大汗,跌跌撞撞看起来快要摔倒,但走得却也着实不慢。

李泌站在宫门处,他微微弯腰向路过身边的安禄山施了一礼。

安禄山的目光从李泌身上一扫而过,他眼中利芒一闪,然后看着李泌身上的布衣青袍,便露出几分鄙夷的神色。

安禄山急匆匆进宫去了,而李泌在宫门处等了不多时,那个李猪儿又匆匆退了出来。

李猪儿一番奔波,满头大汗,他脱下帽子擦着汗,露出脑袋上有些奇怪的三绺发髻。

恰巧李猪儿站在李泌附近,李泌不禁好奇的问道:“你是胡人?名叫李珠儿还是李竹儿?”

忽然有人跟自己说话,李猪儿满脸通红的答道:“奴婢是契丹人,名唤李猪儿,猪狗的猪……”

李泌愣了一下,拱手行礼,看着李猪儿淡淡的笑道:“说起来,我们倒还算是同宗,在下李泌,字长源。”

李猪儿有些自卑,他手忙脚乱的回了一礼,然后偷眼看了看李泌。

李泌的脸上倒没有什么调侃或者鄙夷的神色,李猪儿有些感动的笑了笑,他躬身立着,对李泌一些闲聊的话有问必答。

过了片刻,宦官李静忠便过来传李泌觐见,李泌转头向李猪儿拱手道别,然后跟在李静忠朝宫内走去。

一边朝里走,李静忠一边低声说道:“李翰林,您跟李猪儿这种贱奴罗嗦什么?”

李泌有些不解:“我见此人名字奇怪,故而闲聊了几句,不知李貂寺为何如此厌恶此人?”

李静忠对李猪儿颇为不屑,他告诉李泌,这人原本是个契丹贱奴,十岁的时候被安禄山收为亲兵,后来安禄山有一次醉酒了,便一刀阉割了李猪儿,据说当时血流满地,几乎致死。

李泌有些不忍:“那后来呢?”

李静忠极为鄙夷的说道:“后来安大人给他的裆下塞了几把炉灰,这个贱奴便自个人痊愈了,安大人觉得这小贱奴的命挺硬,便留在身边作为使唤。”

李泌回头看了看李猪儿,只见那个可怜人还站在宫门处等候,矮矮的身子微微佝偻着,显得有些仓皇而凄凉。

跟着李静忠,李泌来到了大殿外面,还没进门,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李静忠到殿内通传了一句,便带着李泌朝里面走去……

刚一进门,李泌就被彻彻底底的震惊到了:安禄山肥胖的身体颤巍巍的又蹦又跳,在皇帝陛下和贵妃娘娘面前表演胡人舞蹈,那肥硕的身体居然还颇为轻盈。

当然了,以安禄山的身材,就算跳的再“轻盈”,也让人的眼睛莫名觉得有种辣辣的感觉。

随着安禄山的“翩翩”起舞,周围的乐师们也是尽力弹唱伴奏,煌煌乐曲之声响彻殿宇,渲染出一派豫大丰亨、此间极乐的盛世气象。

一曲歌舞完毕,安禄山噗通跪地,口中大呼“母后父皇”,那赤诚的眼神和表情,实在让在场的大臣们有些吃不消。

这些人之中,尤其是以杨钊的眼神最为怨愤。

杨钊是贵妃娘娘的族兄,前年被陛下赐名为“国忠”,如今已身兼四十余职,可谓权倾朝野。

但此时看来,杨国忠像是个被人抢了烧饼的孩子,默默瞪着安禄山,脸上满是鄙夷和不屑。

皇帝陛下多饮了几杯,他斜倚在龙榻上说道:“朕召你入京,朝中很多人说你不会来,朕本也以为你不会来,没想到你却来了……”

说着,皇帝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眼角却朝着杨国忠瞥了一眼。

杨国忠顿时满头大汗,如坐针毡。 3qSrFnmiiekPb4Puccvw3UkJLcDaPmOJvsKPMeIpw6MbmvwMV8GBCYA2GnYlVP+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