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唐军把手中的长槊一举,更多的唐军从树林中走出,数量有九十多骑。
唐军士卒看着远方田野里三三两两的蕃人,眼中露出愤恨的神色。
“将军请下令吧!”一名三十多岁的唐军低吼道:“老子要亲手宰了他们。”
张守瑜斜眼看了看那名唐军:“敌众我寡,军情未明,万一冲出去反被蕃人围住,那时候你不怕死吗?”
那名唐军朝地上吐了口唾沫:“怕死老子就不跟着将军来这里了。”
一名普通士卒在将军面前一口一个“老子”,显然是极为无礼的。
但张守瑜对这种无礼的言语却丝毫没有介意,他大笑着戴上鬼面盔,有些沉闷的声音从面甲下传来:“大唐将士听令!”
声音在面具下有些沉闷,但喧闹之中,近百名唐军竟听得异常真切。
有些疲惫的将士们轰然应诺,整齐的吼声宛如一道惊雷。
张守瑜将马背上的些许杂物抛下,手中马槊向前斜指:“为了我大唐的国土,随我冲阵杀敌!”
以不足百人冲击三倍的敌军,但一百余名唐军无人退缩:“愿随将军杀敌,万死不辞!”
张守瑜大笑着催马前行:“诸位兄弟,来世我等还做同袍!走吧!”
说着,张守瑜双腿一夹马腹,当先朝着远方的蕃人冲去。
唐军先锋骑军跟在张守瑜身后,手中的长槊、陌刀在阳光下闪烁着森森寒芒。
战马奔腾如雷,马背上的唐军却沉默如铁!
发现田野附近的树林间出现了唐军的旗帜,正在忙于收割秋粮的蕃人大呼小叫起来。
蕃人在田野间乱作一团,他们纷纷去找自己的战马和兵器。
但混乱之中,许多蕃人依然只有一把弯刀,马匹、弓箭、盾牌、骑矛等战具还在远方。
最惨的是,一半以上的蕃人连佩刀都没带,手中甚至只有一把镰刀……
而此时,唐军已经发起冲锋,马蹄声宛如疾风暴雨,速度越来越快!
面对唐军义无反顾的迅猛冲击,这些蕃人只能惊叫着四散奔逃而已。
但两条腿的步兵,又哪里跑得过飞驰而来的战马?
零零落落散布在田野间的蕃人宛如狂潮之中的几滴小浪花,很快就湮灭无踪了。
正在更远些的地方,近两百名蕃人正在照看马匹和粮车,他们总算来得及匆匆上马,仓促间拿起武器,朝张守瑜的骑军迎了上来。
唐军来得太快,蕃人骑军来不及结队,只能乱糟糟的朝这边胡乱迎了过来,狂奔中还撞倒了不少蕃人,麦田中一片哭喊叫骂的声音。
张守瑜的觜角勾起一丝冷笑,他举起马槊在空中连连挥舞,口中喊出一个干净利落的字:“突!”
紧跟在张守瑜身边的唐军将士听到号令,马速略微慢了几分,但依然紧随在张守瑜的身后。
近百唐军依次减速,宛如行云流水一般,在张守瑜的背后结成一个锐三角形的突击阵型!
张守瑜一马当先冲在三角阵型的最前面,看着对面乱哄哄却人数众多的蕃人,张守瑜不但全无惧色,鬼面盔下的俊脸上反而勾起一丝冷笑。
高速奔跑的两股骑军堪堪就要撞在一起,张守瑜手中的长槊宛如灵蛇吐信,韧性十足的槊杆颤抖着,疾刺在对面一名蕃人的咽喉上。
张守瑜的马槊长一丈六尺,而蕃人手中的铁矛仅有六尺多长——几名蕃人骑兵举着铁矛想要攻击张守瑜,却被张守瑜手中的马槊连刺带扫,一个个摔落马下!
只一个照面,张守瑜就连杀数名蕃人,朝着一名身材胖大的部族长冲了过去。
那名部族长身上挂着彩条纹饰,他裸了半边臂膀,手里举着一张骑弓,正准备朝张守瑜射出冷箭。
眼看张守瑜风驰电掣的朝自己杀来,那名部族长顿时慌了手脚,他慌乱中放开弓弦,那支羽箭嗖的一声飞得不知去向。
不等那名部族长逃走,张守瑜已经冲到他身边,抽出佩剑随手一抹……
那名部族长的胸前溅起一道血泉,他捂着伤口摔落马背。
……
百骑唐军宛如狂风暴雨一般冲过县城西北面的道路和田野,所到之处,蕃人伏尸累累。
远远近近,响起蕃人互相传递警讯的号角声。
蕃人的号角,平时悠长苍凉,而今天却显得短促而惶急。
正在帐篷里休息的巴思旺猛地站起来,他侧耳细听着号角声传来的方向。
片刻之后,巴思旺的脸色大变:号角声、喧闹声、喊杀声,居然都是从自己的后面响起的。
如果说,一支蕃人军队像是牙尖爪利的饿狼,那么它的后军就像是饿狼的软肋和腹部,只要被人捅上一刀,那么就是致命的伤害。
此时巴思旺手下最精锐的士兵,早已尽数派了出去——这些能征善战的部族勇士遍布在方圆数十里的广阔区域内,防范着唐朝派援兵过来。
而距离巴思旺最近的那些蕃人,实在很难被称为“勇士”:那些家伙一个月前还是群牧民而已,此时正拿着镰刀在田野间忙碌呢。
此时的巴思旺,还剩下最后一支可战之兵。
那就是埋伏在县城附近的六百骑。
巴思旺的亲卫们飞也似的朝外跑去,将巴思旺的命令传给那六百骑。
不多时,一直待命的六百蕃骑便迎上了那些纵横驰骋的唐军。
……
那些唐军狂飙突进十二里,血战之后还有六十多人,而且几乎人人带伤。
而前方,则是黑压压的六百名蕃人骑兵。
人困马乏却要以一敌十,唐军士兵却勇敢的迎了上去。
蕃人数量很多并且以逸待劳,但张守瑜和他的部属再也杀红了眼,哪里还有时间泛起那些害怕的情绪。
更何况,此时就算调转马头逃跑,也无法摆脱敌人的追杀,最终依然是战死沙场的结果。
既然如此,还不如以性命相搏,这样还能多杀几个蕃人。
作为一名斗将,血染战袍的张守瑜依然冲在最前面,他手中的长槊更是染成了赤红色。
而此时张守瑜枪下的亡魂,已经多达三十人。
张守瑜对什么奇袭、迂回之类的战术从来都不感兴趣,他最喜欢的就是和同袍一起提着刀剑,什么废话都别说,拉开架势就是砍。
一举击溃了蕃人的收粮队伍之后,张守瑜带着部属直冲蕃人的营地:原因很简单,那个地方有一面大旗杵在那儿,目标再明显不过了。
张守瑜琢磨着,要是砍倒蕃人的旗帜,顺便宰掉几个蕃人的将领,那就算敌军多达五千骑,也会变成一盘散沙吧?
蕃人冲锋的时候喜欢发出“嗬嗬呜呜”的吼叫声,而热衷于斩将夺旗的张守瑜没有呐喊或者狂吼,他举着长槊、带着同袍,一言不发的向蕃人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