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33章 天下如棋

这个曾经贪婪敛财的史思明,死后只有一条毛毡裹尸。

除此之外,这位大燕皇帝一无所有。

为了范阳宫内那些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史思明杀了很多人,他贪婪,他吝啬,他用兵狡诈、他残暴多疑——但最后,史思明和其他死去的人一样,不再拥有任何财宝。

大燕的宰相周挚,当晚就被史朝义的部将杀死。

大燕的皇后,死!

大燕的王子史朝清,死!

数十名不听调遣的文武官员,死!

数千忠于史思明的范阳军作乱,死!

在一片鲜血中,史朝义在洛阳登上帝位,年号“显圣”。

当日从龙立功的将士们颇为不解,询问史朝义为什么用显圣这样一个年号?

要知道,当年史思明自封“大圣周王”,宫中很多爱拍马屁的宦官便称呼史思明为“圣人”。

史朝义取了这么一个“显圣”的年号,顿时让大家觉得很是怪诞。

史朝义哈哈大笑,他向文武大臣们解释道:有隐居深山的半仙向他给出启示,说他必定能够成为皇帝,所以自己取了个“显圣”的年号,意思是自己有神仙保佑、上合天命。

史朝义对大燕的官员予以封赏,只是史朝义毕竟不是史思明——虽然史朝义为人豪爽、不吝财宝和赏赐,但是在威望上,史朝义始终不如父亲史思明。

最要命的是,史朝义不够狠!

史思明贪婪残暴,动辄灭人满门,整个大燕境内人人自危,不敢有任何忤逆的想法。

而史朝义虽然豪爽仁厚,但这种性格,在乱世中却没有太大的威慑力。

在史朝义登基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这位大燕皇帝手下的文武官员渐渐成为了各怀异心的一盘散沙。

但大唐的形势同样不堪入目:继郭子仪受到贬谪之后,李光弼也受到排挤,而大唐重将、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病逝之后,河东军、朔方军甚至为了一匹马发生了兵变……

王思礼在世时南征北战,深知粮草在乱世的重要性,所以王思礼屯田养兵,除了支付大军使用之外,还囤积了一百三十多万斤米麦,为人忠义的王思礼将其中的六十万斤送往了长安,充实国库。

王思礼死后,剩下的七十万斤米麦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便被贪污一空。

皇帝李亨得到消息大为震怒,催促新任河东节度使邓景山彻查此事。

邓景山到了河东之后,明知道属下将领普遍贪污,却迟迟没有任何惩处。

河东军众将心中疑虑的时候,一名裨将因为犯罪,要被邓景山执行军法,许多将领便来向邓景山求情。

邓景山铁面无私:不得宽宥!

犯罪裨将的弟弟向邓景山泣血求情,愿以自己一命,换已有家室的兄长性命。

邓景山不为所动:不得宽宥!

这时候,一位将领给邓景山送了匹好马,希望邓景山能绕过犯罪的裨将。

邓景山……收下骏马,释放了罪犯。

河东军将领愤怒了!

想不到大家南征北战,竟然连一匹马都不如!

发怒的将士们哗变,当天就杀死了邓景山,然后联名向皇帝李亨推荐都知兵马使辛云京为河东节度使。

面对兵变之祸、将士之怒,高高在上的皇帝居然妥协了……

不久之后,朔方军也有样学样,部将王元振等人发动兵变,杀死了朔方节度使李国贞,哗变的朔方军在绛州等地大肆劫掠,朔方危如累卵。

李泌担心的藩镇之祸,渐渐还是形成了。

因为朔方军多是郭子仪旧部,李亨无奈的召回被贬谪的郭子仪,封郭子仪为汾阳王,统帅朔方军、河中军、北庭军、兴平军、定国军,一时间郭子仪的荣光无人能及。

……

而这一切,对于隐居蝴蝶谷的李泌来说,似乎都是过眼云烟。

反倒是婉儿觉得很是不解:“李泌,守灵三年已经过了,你还不走吗?”

李泌仰望着天空中的繁星点点,他叹息着说道:“走吧,明天我们就动身回长安。”

婉儿惊喜的说道:“真的?那我去收拾行李了!”

李泌点点头,他继续仰头看着天空,许久之后喃喃说道:“帝星昏暗,将有变故……该回去看看了……”

……

长安城,神龙殿,虽然已经是暖春时节,但神龙殿内的李隆基,一直生活在寒冬季节。

从蜀中回到长安后,李隆基依然住在他的兴庆宫养老,而皇帝李亨在大明宫执政。

双方表面上相安无事,但因为当年一前一后两封书信,父子之间颇多猜忌。

而李辅国,便趁虚而入了。

原名李静忠的李辅国自从马嵬坡兵变后,就在李亨面前表现出无比的忠诚,身份地位和官职也一路扶摇而上。

如今,李辅国任元帅府行军司马,各地奏章、行军印信都由李辅国保管,职权和亲近程度,与当日的李泌相仿。

除此之外,李辅国还兼任殿中监、少府监、闲厩监、五坊使、宫苑监、营田监、栽接总监使、京畿铸钱使、长春宫使等无数个副职。

李亨还给李静忠封了爵:成国公,实封五百户采邑。

李辅国的权势有多么强大?宰相李揆和李辅国毫无亲缘关系,与李辅国相见的时候却跪在地上口称“五爹”!

李辅国权倾朝野,但有个人对他很轻蔑,那就是高力士。

高力士眼中,李辅国还是当年的李静忠,依然还是那个容貌丑陋、四十多岁才当上马童的小宦官。

对于高力士的轻蔑,李辅国愤怒了。

于是,李辅国在皇帝李亨面前谈到了几件“小事”。

首先是李隆基时常登上兴庆宫靠近大街一侧的高楼,长安百姓抬头仰望、高呼万岁。

其次,李隆基款待过剑南道和官员,款待过几个郭姓的将军……

结合上面一桩桩小事,李辅国轻声说道:“陛下,太上皇的兴庆宫太靠近街市,与外人的联系过多,空有变故,而陈玄礼、高力士等人对太上皇过于忠诚,留他们在朝中很可能对陛下不利,奴婢建议,最好还是把太上皇迁入宫中吧?这样父子之间也好照应……”

李亨低头听着,一句话也没说。

李辅国暗暗欣喜,他立刻假传圣旨,恭请李隆基到太极宫游玩。

李隆基没想到这其中会有什么陷阱,他带着亲随来了。 oTdk6JTCD+Mc6CJ0bb3ILuraZOil3rcF4eu85TRBbkLWZJyQtmKD0xC4D9x9VI6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