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21章 史思明归降

这一箭直穿李力节肺叶,李力节顿时满口的血沫涌了出来,他捂着伤口半跪在地上,看着安守忠想要说什么。

安守忠眼看大势已去,他惨然一笑,拔出佩剑自刎而死。

史思明假惺惺的挥挥手说道:“罢了罢了,这安守忠也算是一条好汉,你们将他抬下去葬了吧!”

阿史那承庆看着安守忠和李力节的尸体,心中有些悲凉,但更多的,却是庆幸。

若不是阿史那承庆与史思明当年有旧,早早便存了归顺之意,只怕此时也一块儿死了。

史朝义收起弓箭,他冷眼看着父亲与阿史那承庆把臂言欢,心中对阿史那承庆的为人颇为不齿。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结束了,范阳,从此也是大唐的领土了。

而史朝义最担心的是,唐朝皇帝会真正信任范阳史家吗?

……

其实李亨是信不过史思明的。

史思明归降之后,河南道节度使张镐就上书皇帝,把史思明骂的一无是处,什么心怀叵测也就罢了,人面兽心之类的话也说出来了,反正就是提醒皇帝千万不能重用史思明。

光是张镐上书也就罢了——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的奏章也到了,说史思明不堪大用、须时刻提防。

李亨心里那叫一个矛盾。

如果不是李泌临行前叮嘱皇帝,三年之内不要动范阳史思明,李亨这时候已经开始要对付那个居心叵测的史家了。

只是这种最勉强的信任,实在无法长久。

李亨无法等待三年时间,当张镐和李光弼先后上书,皇帝对史思明的疑心越来越重了。

但问题是,这才刚封了史思明为归义王,李亨也不好意思公然做出削爵或者夺权的举动来。

既然不能明着来,那就暗中从事吧。

很快,皇帝选中了一棵优质的墙头草:乌承恩。

——想当年史思明还只是一名胡将的时候,当时的平卢军将军乌知义对史思明颇为亲厚,算是难得能够让史思明心存感激的人了。

而乌承恩、乌承玼,就是乌知义的儿子。

只是乌承恩这人,若说气节,那几乎是从来没有的东西:当年安禄山叛乱,乌承恩任信都郡太守,他二话不说就举郡向史思明投降。

当安庆绪洛阳败逃后,乌承恩又劝说史思明向大唐归降。

如果说疾风知劲草的话,乌承恩就是一棵随时摇摆的小草。

史思明归降,乌承恩奉命来到长安,正式将降表递交给大唐。

皇帝亲切召见了乌承恩,并且把乌承恩留下来饮宴。

宫室之内无人,皇帝说话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乌承玼,一会儿说阿史那承庆,零零散散让乌承恩有些不得要领。

“阿史那将军嘛,与归义王确实有些交情的,”乌承恩斟词酌句的说道:“阿史那将军也是个心怀忠义之人,他带着五千精骑归降朝廷,还杀了安守忠、李力节等逆贼,可谓颇有功劳。”

李亨的心中颇为高兴。

李力节也就罢了,安守忠这个人,李亨却是恨之入骨!

郭子仪首战长安,若不是安守忠带着九千精骑忽然杀到,唐军哪会损兵折将、一败涂地?

而安守忠对自己的亲族又是忠心耿耿,即便丢了长安城,又死心塌地的为安庆绪固守崤山。

现在安守忠被安庆绪送进虎口,李亨的心情相当不错。

李亨美滋滋的捋着胡子,他似有意似无意的问道:“阿史那将军现在范阳如何了?”

乌承恩是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看着皇帝眼中的一丝冷光,一五一十的说道:“阿史那承庆在范阳军中算不得重将,所以心情时刻抑郁。”

“这样啊?”李亨叹息着说道:“以阿史那将军杀死安守忠的功劳,朕当赐予他丹书铁券,委以范阳节度使的重任啊!”

范阳节度使?

如今的范阳节度使是史思明,以这位归义王貔貅一般的贪婪个性,想要他把范阳节度使的职位吐出来,简直是难于登天。

而皇帝言下之意,显然是要选个新的范阳节度使了。

乌承恩眼珠子骨碌碌转,心里迅速盘算着事情的可能性。

唐军势大,又是正统,史思明虽然投降大唐,但是看皇帝的神情与言行,只怕史思明也不能长久了。

若史思明真的倒了,自己和阿史那承庆,没准真的能再上一层?

但说实话,乌承恩觉得史思明对自己算是很好了——自己深受器重,弟弟乌承玼粗鄙无文,也能成为将军。

其他的乌家子弟,大多也能有个好差事。

若是唐朝皇帝和史思明君臣一心,则乌家少不得百年富贵。

可如今皇帝对史思明已经起了隔阂,自己该何去何从?

乌承恩在皇帝的目光下做了短暂的思考,然后迅速做出了非常忠义的抉择。

皇帝抚掌大笑,他慷慨的答应乌承恩,事成之后,乌承恩愿意在范阳做副节度使或者想要入朝为官,他一概应允。

乌承恩深受皇恩,他开始着手一系列的策反行动了。

……

范阳,耿仁智的府邸门口,李泌带着蝶舞和婉儿走上范阳街头,好奇的四处观望着。

随着一纸诏书,李泌等人的身份不再会惹来杀身之祸,他终于可以出来走走了。

范阳的百姓,脸色看起来也颇为轻松。

范阳,是安禄山造反起兵的根本之地,近三年来,范阳百姓时刻担心着此地会陷入战火之中。

所幸,激烈的战事一直在两京之地展开,范阳城不但没有受到战火波及,反而多有富商豪绅逃难到此,让范阳加倍的繁荣起来。

如今史思明大人归降朝廷,被封为归义王,范阳正式易帜,百姓们的心中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李泌看着百姓脸上的笑容,心中也颇为欣慰。

“主人,我现在有些明白你的想法了,”蝶舞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些喜气洋洋的百姓说道:“若是能够让大家都和平安乐,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李泌嗯了一声,眼神中有些异样。

李泌半儒半道,对一语成谶这种事情颇多忌讳,他牵着蝶舞的手,心中颇有几分担忧。

主仆二人在街上走了不多时,却是遇上了熟人。 pot1jVcuyGKrK1cA0g1AfGVFtkvt63eV9JMMX7kltSrSmHo22+QIDSmcurZsb3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