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青与诗人路易士

苏青在《续结婚十年》的第八章“吴山点点愁”中说到要办个刊物,到处约稿,其中提到一个吴诗人:

……诗人也居然肯请我到莎乐美喝咖啡,我与他对面坐定,每人叫一杯咖啡(其实是咖啡代用品),整整喝了大半个钟头,诗人告诉我许多关于他的正义感及浪漫史,我听着也很羡慕。不料到了会账的时候,仆欧照习惯把账单送到诗人面前了,我也照习惯不同他客气,由他自掏摸半晌,把几角几分的账会掉,额外的赏赐是一文也没有的。诗人提起手杖走了,我莫名其妙的跟着。后来他永远不曾给我稿,却在另外的一本刊物上发表了首叙事诗,大概是说他穷得厉害,那天身边只剩这几角几分钱,恰巧又替一个女人付咖啡账了,因此害得他连夜饭不得下肚。那个女人大概就是指的我,可是天晓得,我又不曾摸过他的口袋,哪里知道他的全部财产恰仅有这几角几分钱呢?其实不是存心敲竹杠,然而他已痛伤心了,不肯替我写诗——没有诗也吧。(引者按:原文如此)

这段文字,写出了一个诗人的三个特点:穷、吝和计较。穷在没钱,请了几角几分的咖啡就没钱吃夜饭;吝在额外的赏钱也没有;计较在事后写诗发牢骚,并不再应约稿。

苏青在《苏州夜话》中又提到吴诗人的相貌:

温如美玉的唐萱也与吴诗人同下车了,诗人口衔烟斗昂首若有所思,瘦而颀长的影子,永远曳着大手杖,他的脸色是焦黄的,两眼白洋洋,像在瞧不起任何同行者……

这样的一个吴诗人,他的原型是谁呢?

当年初读这两处描写,马上就把这位诗人锁定为路易士。

为什么?

以我对当年人物的熟稔,吴诗人就是路易士,不作第二人想。但有没有证据呢?断案需要证据,但小说人物与原型之间,是不是一定就有因果和逻辑可言呢?这倒未必。如果一一相合,那就不是虚构之小说中的人物了,那是照相。读小说索隐,只可为知者道,难与不知者道。只能莫逆于心,相视而笑,而不能一一覆按,如木版刷印。

我能看出吴诗人就是路易士,是因为两者有相似之处。如同是诗人,如抽烟斗、拄手杖、瘦而颀长的身影,目高于顶、脸色焦黄,等等。这些都是吴诗人的特征,也是诗人路易士的特征。路易士当年的穷也是人所共知的,不过,路易士却给过苏青所办刊物《天地》一篇稿子,是一篇创作谈《诗集〈出发〉:我的书》(载于1945年新年特大号)。

苏青小说中的人物应该是最近于真实的,我说过,苏青的想象力不足,很多拘于写实。除了上面这些,我们再来看看别的草蛇灰线是否能引导我们找到新的线索:路易士也是文人,苏青笔下的吴诗人:“……却在另外的一本刊物上发表了首叙事诗,大概是说他穷得厉害,那天身边只剩这几角几分钱,恰巧又替一个女人付咖啡账了,因此害得他连夜饭不得下肚。那个女人大概就是指的我,可是天晓得,我又不曾摸过他的口袋,哪里知道他的全部财产恰仅有这几角几分钱呢?”这段话透露出一个信息,即路易士对这次咖啡店聚会,也为文叙述过。苏青说写的是叙事诗,笔者找到的却是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题目是《休说穷》,发表在 1943年11月18日《中华日报》的《中华副刊》上,里面就提到他和一个女作家吃咖啡的事:

有一次,我口袋里有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很开心。打算化了它,于是上咖啡店去。碰到一位熟人,(是个女作家呢),一同喝。熟人是有钱的,而且办法多得很,而且是真的有办法,不是挂在嘴上做做样子的。可是结果你猜怎么着:是谁付了账,请了客?天晓得鬼晓得是我!

这还不算。两个人一同走出咖啡店,一路走着,一路谈着。

——最近看到你很阔气的样子。我的可尊敬的熟人说。

——是吗?我穷得很呢。我讲了老实话。

——哪里哪里,她说,你常请客的。口袋里要不是塞满了钞票,怎么会得那么豪爽:总是你付账的时候多。

——唔,也许是的,可是我真穷呢。而且,目前是在失业状态中,我不骗你的。

这么一来,她更不相信了。摇摇头,说了怪有意思的话。

——我想,你是从什么地方拿到津贴了吧?也许你在干点什么秘密工作吧?你一定和要人们、大亨们有关系的。她眯着眼瞧我。喂,可以让我知道一点不?

天哪天哪!这叫什么话!我会瞒着她!我是水晶做的哪!我是透明的。我是个小孩子,不会撒谎的。然而她不相信。多么不可思议!

我告诉她最近一两个月我所化的钱都是稿费收入,有钱就化他一个痛快,没钱就不化,瞧着,人家的。

她少稿费收入,却有那么丰富。(引者按:原文如此,疑有阙文)

我烦了,就不再和她辩。我换了话题。

——你瞧,那边来了一个女人,像一条蛇。

她要我替她编的杂志写文章,还点了菜,还喝了我请的咖啡:天晓得鬼晓得那是怎么一回事!

路易士的文章有着诗人的矫情,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这条“吃烟的鱼”,总是大惊小怪,给人夸张之感的。

这段文章中的女熟人,路易士特别强调,还是一个女作家,和诗人同吃了咖啡,最后由诗人会了账。两人又走出了咖啡店,边走边谈,苏青是为自己的杂志约稿,路易士也说到这一点——“她要我替她编的杂志写文章”,这与苏青的记载相当合拍。

难怪苏青一看就对号入座了:那个女人大概就是指的我,可是天晓得,我又不曾摸过他的口袋,哪里知道他的全部财产恰仅有这几角几分钱呢?

这里所不同的,乃是苏青说是一首叙事诗,而我找到的却是路易士的一篇散文。苏青说当时吴诗人“那天身边只剩这几角几分钱,恰巧又替一个女人付咖啡账了,因此害得他连夜饭不得下肚”,而路易士在《休说穷》一文中则说:“我口袋里有一张一百元的钞票,很开心。打算化了它,于是上咖啡店去。”如果照路易士所说,一百元稿费本来就想花了它,那么碰到女作家会了咖啡账,不是求仁得仁吗?有什么可抱怨的?想必还是苏青说得对,这一百元大概是诗人虚构或想象出来的吧。

我的题目是“苏青与诗人路易士”,说到这里,可以结束了。 xpLFYTc6qy0E5ToH3nTlEKIQ5Rc9MWMQLbm7doWbZzJQgJJXjHAkOF0DzVTynC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