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贝尔公司:学以致用

在贝尔电话公司等多家美国电信企业实习一年,是张煦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经历。这一年的实习经历,使张煦进一步掌握国外通信系统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包括网络系统的设计、计算,器件的制造、运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为他回国工作和进一步的科研活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末的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可算是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通信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设施和研发人才队伍。到贝尔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实习或工作,是很多通信工作者梦寐以求的,张煦为何有此机缘呢?按照他后来的回忆, 这里面有多方面的途径。

出国前的1936年春,张煦在上海电报局等国内电信企业实习时,认识一些国内和国外的电信专家,便请他们帮助推荐。其中最关键的,是国内有名的长途电话专家胡瑞祥的推荐和帮助,使他认识不少美国电信专家,并得到他们的帮助。胡瑞祥原在交通部(南京)九省长途电话工程处任处长,1935年秋张煦报考清华公费留美生时,胡瑞祥被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秀聘请,为“长途电话门”出考题和评卷。在学生出国前,他又受聘为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生指导员。因为长途电话门只有张煦一个公费生,因此他对张煦比较了解。1936年春,胡瑞祥与几位外国专家(美、英、日)在上海调查一起电信资费风波案,其中有美国电信专家雷(J.G. Wray)(胡在美国留学时认识的朋友)。胡瑞祥介绍张煦与雷相识,并给张煦写介绍信,建议他到美国后去找雷帮忙联系实习及暑期实验等事宜。张煦1937年夏拿着胡瑞祥的介绍信去芝加哥,见到雷,雷写了两封信给他的两个老朋友推荐张煦,一封给贝尔电话研究院的院长朱伊特(Jewett),另一封给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康普顿(Compton)。此外,张煦也找到当时驻美大使馆的武官郭德权帮助写了介绍信。于是,他才有后来到麻省理工学院暑期实验和贝尔公司等实习的经历。

当时的贝尔电话公司规模还不是很大,但研究开发实力已很强,主要的业务是市内通话为主,也有少量的长途电话业务。张煦回忆:“我本人早年留学美国开始学习通信科技时,已经对Bell Telephone Lab有粗略的了解,当时这家研究所集中于纽约市沿哈德逊河的West Street,还没有发展到New Jersey州几个规模很大的所。1937年秋季,我去West Street访问R.W. King(金)博士,他向我介绍他们的情况,并赠给我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登载文章的单行本百余本。” 金早年在康奈尔大学与胡适是同班同学,对中国学生很同情(后来张煦通过金募捐到一大箱贝尔研究院的图书和杂志,作为重庆璧山技术训练所的图书之用),他答应让张煦到贝尔研究院的某些部门参观。张煦的这次实习和参观,不是走马观花式的看看而已,而是带着问题要去请教,打算仔细考察各个主要设计和组织管理的环节。由于时间太紧,张煦碰到的一些技术问题当时还没法完全解决,后来向该研究院发表过载波电话文章的阿费尔德(Affeld)和发表过终端机文章的赖特(Wright)通信请教,得到他们的答复,才算顺利解决。

1938年春,张煦又拿着大使馆的介绍信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长途电话部联系实习,接见他的是传输工程师考恩(Cowan),他答应张煦实习一个月。该部在纽约有一座大厦,装置了许多增音机、载波机等设备。实习主要是学习运用和维护方面的知识,但是该公司技术资料很多,可以任意查找。张煦在该部遇到一位好心的训练教员,他请教的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所要求的技术资料也都获得许可,这位训练教员还送给张煦一本他编写的《长途电话原理》著作。此外,张煦还到纽约的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参观,公司的总工程师休密(d'Humy)也慷慨送他一些技术资料。这些资料成为他回国后,先在(重庆)交通大学、金陵大学,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交通大学讲授“长途电话”课程,编写“长途电话”教材的主要参考资料。

此外,胡瑞祥本人曾在美国纽归赛电话公司实习过,认识该公司人事处的负责人瓦斯(S.M. Vass),于是他给张煦写了介绍信。张煦带着胡瑞祥的介绍信找到瓦斯,得以准许在纽瓦克的该公司实习三个月。这段时期,该公司正好开办一个短期训练班,学习敷设电缆的各项计算,张煦得以加入学习,教员为纽瑟姆(Newsome)。后来,张煦在该公司工程部实习,还遇到了胡瑞祥的好朋友纽波特(Newport),得到不少技术资料。这段时间的实习,主要内容是运用与维护。张煦觉得还应熟悉制造方面的知识,因此他设法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系统的西方电气公司可奈长途电话器材制造厂。

当时,在纽约管理清华留美公费生的是华美协进社,由孟治一人负责。张煦找到孟治,请他写信给华盛顿的驻美大使,托请大使帮忙介绍。很快,张煦接到大使馆武官郭德权签名的介绍信,顺利地进入该厂实习。西方电气公司与美国军方订有合同,为军方制造通信器材,因此,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进入。张煦也只能在此地待比较短的时间,大约一个月,概要地了解他们最新的生产技术。但这段时间的参观和实习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当时军用通信技术与一般民用技术相差并不是很大,只要有较好的基础,如果有机会接触,一些关键技术很快就能学会。

此外,张煦出国前曾在上海美商的电话公司实习一个月,通过胡瑞祥介绍,认识那里的副经理弗里奇曼(Fritchman),张煦也请他帮忙介绍在美国的实习单位。弗里奇曼也写了介绍信,让张煦到纽约找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技术部主任卡彭(W.H. Capen)。1937年下半年,张煦见到卡彭,在那里实习了一个月,看了他们的工程设计资料。然后,到他们在纽华克的联邦无线电厂实习两个月,学习无线电发讯机的制造技术。

1936年上半年,张煦在上海国际电台实习时,认识了管理工程师张乘秙。张煦与他谈到自己即将到美国留学,请他帮助推荐实习单位。张乘秙带他去见亚尔西爱通信公司驻沪代表歇克伦(Shecklen)和大来轮船公司电信负责人布朗(Brown)。歇克伦给张煦写介绍信,建议他到美国后去找亚尔西爱通信公司总公司的负责人。1937年,张煦到纽约之后不久,曾到该公司参观他们在纽约市区的中央收发室和纽约郊区洛开帮的大发讯台。后来,1940年初夏,张煦回国前获知歇克伦从上海回到纽约,于是专程去拜访他,谈到准备回国到交通部训练所任教的打算。歇克伦再次给张煦介绍信,建议他在回国途经洛杉矶和马尼拉时,可去参观亚尔西爱通信公司设在这两个地方的分公司。这样,张煦在回国途中,参观了这两家分公司的电信设施。尤其是马尼拉的分公司,轮船在马尼拉靠岸补充给养期间,张煦抓紧时间上岸打听。该公司负责人鲍姆加德纳(Baumgardner)热情地接待了他,驱车带张煦在公司各处参观,还游览了马尼拉的名胜古迹。大来轮船公司的电信机构虽然与美国环球无线电公司和新闻无线电公司等有联系,但其电台规模比较小,张煦没有去参观。而亚尔西爱的无线电制造工厂规模比较大,技术先进,有部分车间专门为军方制造通信器材,外面挂着“禁止进入”等牌子。1939—1940年张煦在纽约世界贸易公司采购电信器材期间,与该公司国际部负责人摩尔(B.F. Moore)接触比较多,成为好朋友。经摩尔的介绍和带领,张煦与杨剑声得以参观该公司在开姆登的制造厂。后来经过摩尔的帮助,张煦还在该公司募捐到一批电信器材,为重庆璧山技术训练所建立电台和实验室所用。

这一年的参观实习,张煦基本上熟悉美国各主要电信器材厂和运营商,包括一些为军方生产通信器材的厂家及其生产工艺流程与管理办法,熟悉掌握通信器材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使用,收获是巨大的。一方面,它极大地丰富了张煦对于电信技术的设计、制造、维护和管理各个环节的知识和实际经验,使他后来回国后能在通信技术的各个主要环节上都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他收集到大量的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和最新的产品信息,为后来的教学、科研工作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此外,当时处于抗战非常时期,许多先进通信技术设施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面的知识也是军方非常急需的。 8MY2mDkP3Z1FqksrXyTZAyFa32qELHm+Y+HjVKSgw95h3PgLc4uNvIxH5EqmK4Y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