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终身友谊

在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的这一年,张煦有幸与吴健雄相识,而且后来成为终身好友,这对张煦的学术生涯也有重要影响。吴健雄在学业上的勤奋努力和卓越贡献,以及她对张煦的欣赏和鼓励,对张煦在学术上的不断进取起了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

吴健雄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与张煦同时进入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吴健雄与张煦是无锡同乡,两人的父辈又是交通大学的同学,但此前他们并不相识。到物理研究所工作后,吴健雄在一楼的放射性实验室从事原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张煦在二楼,除了做些实验观测,其余时间就是查阅文献资料,做些理论性的探讨。由于两人从事的领域有差别,平时在工作上也没有合作,只在每周一次全部参加的研究所内部研讨会上,两人才能见面。虽然当时还没有个人往来,但双方都心知肚明,大学本科毕业能进这个研究所,学习成绩肯定不一般,互相都很欣赏。

吴健雄给张煦赠言手迹(1935年)

吴健雄不仅学业十分优异,而且治学非常刻苦,其时正在寻求机会出国进一步深造,打算继续把原子物理学领域作为一生奋斗的目标,这在当时的中国女性中实属罕见。吴健雄十分倾慕张煦的才华,在张煦以优异成绩考取庚款公费留美生时,十分羡慕。在张煦即将离开研究所时,欣然在其纪念薄上赠予一段西哲名言:“Human happiness depends chiefly upon having some object to pursue, and upon the vigor with which our faculties are exerted in the pursuit.”(人的幸福,主要发源于立志崇高事业,又寄托于现实理想而作的不懈努力。)张煦对吴健雄的这段赠言十分珍惜,其手迹一直保存至今。

在张煦实习结束即将出国之际,他得知吴健雄也即将赴美深造,便赶往上海愚园路吴健雄的家里拜访。此次拜访,两人谈起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对未来的憧憬和即将远洋留学的美好前景,谈得十分愉快和投机。吴健雄给张煦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直到晚年,张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仍难以忘怀:“她是多么美丽、活泼、热情和纯真啊!” 两人从此开始成为终身好朋友。

1936年秋,到美国之后,吴健雄在西部的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而张煦则在东部的哈佛大学,两人相距比较远。由于两人在学业上都非常投入,求知欲望又很强烈,不愿浪费一点课余时间,因此,在美国四年的紧张求学生活中,他们仅偶尔通信联系,见面机会不多。四年里,张煦曾两次抽空看望吴健雄,两次均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一次是1939年上半年,张煦为世界贸易公司办理业务(为重庆国民政府采购无线电通信器材),从纽约到旧金山,抽暇前往柏克利国际大楼看望吴健雄。晚间,吴健雄陪同张煦到旧金山看电影,并共进晚餐,对张煦非常热情友好。另一次是1940年7月,张煦在哈佛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登轮经洛杉矶、旧金山回国。回国前张煦专程去国际大楼看望吴健雄。这次会见,吴健雄给张煦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约好早晨相晤,她穿了新装,陪我往旧金山参观世界博览会整整一天。我送她一朵鲜花,她戴上。我们一同进餐数次,但没有跳舞。两人谈话很多,气氛愉快。一天晚上,她带我至她工作的实验室,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非常有名的劳伦斯原子物理实验室。后来又知道,吴健雄在加州柏克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也是1940年。两人分别了,我登上轮船,脑海中仍想着与吴健雄友好相叙的情景,真是纯洁、热诚的同学情谊,在我一生中将是非常珍贵难忘的。船上有加州大学回国的几位男女同学,她们曾看见吴健雄和我一同游览世界博览会,并说吴平时非常用功,很少外出,如有男同学向她约会,她总是推脱说已有朋友在波士顿。想不到这波士顿的男生就是我,这些同学露出惊羡的眼光。

张煦回国后,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工作,吴健雄则留在美国继续从事原子物理实验研究,两人仅偶尔通信。抗战一结束,张煦回上海工作,此后二人就中断了联系。1978年,张煦调回上海交大任教,得知吴健雄回国访问,相隔三十余年的老朋友才得以相见。直到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也就是已时过20年之后,张煦才从报纸上得知,1957年初吴健雄用高超的实验手段,证实了李政道与杨振宁1956年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假设,李政道与杨振宁因而获得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吴健雄没有一起获奖,国际上许多著名科学家为她鸣不平,但吴健雄却毫不在意,并谦虚地说自己不过是在一旁略尽援手而已,说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件乐事。由于吴健雄在实验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超人的道德风尚,为国际科学界所敬佩。她登上了科学界的高峰,曾荣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等学术要职,但仍保持谦虚和朴素的风格,对老同学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热情和友好。张煦常以吴健雄作为自己的榜样,激励自己。在《勤能补拙,跑完万米全程》一文中,张煦形象生动地描述吴健雄的事迹对他的鼓励作用:

在科学道路上的万米赛跑,我和这位老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但老同学跑得飞快,率众首先达到终点,取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而我呢,远远落在后面,得不到什么奖,但受到跑在前面的老同学影响,鼓足勇气,竭尽全力坚持到底,决心跑完万米全程。这叫做运动员风格(sportsmanship)。我想,这比喻也适用于科技工作者,不论才能高低,都应全心全意做出有益的贡献,要负起责任。一个人在一生中有好朋友,从纯洁的友谊得到鼓励,是非常幸福的。 S8O1SMFzhCt4/VRWewCrzZjum2oUKlvLxvqkxjAbWLjLS130Z7KQR6JdvxebIaN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