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东亚艺术的特征

“东亚”是个颇难精确界定的概念,从地理上讲,是指南濒大海、西至高山、北限沙漠的亚洲东部;从人种上讲,涵盖蒙古人种散布亚洲的居住地区;从文化上讲,大抵相当汉字流播的空间区域,而其边界始终处于伸缩变化之中。

由于巨大的山脉、无垠的沙漠和浩瀚的海洋造成阻隔,东亚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与世界其他地区分离,自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又由于华夏文明的独立起源和强力辐射,周边民族大多承其泽被而次第开化,从而形成一个同源共流的文化传统。这种等质文化的现象,同样也表现在艺术领域,这是我们使用“东亚艺术”一词的根据所在。

东亚艺术的内蕴,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阐发。首先,中国艺术本身包容异文化因子,善于从周边民族中吸收养料,以此激活自身的创造机能,最终形成兼容并蓄、适宜移植等特点;其次,由于文明程度的落差,中国艺术自然溢出国界,拥有广阔的流布半径,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东亚各国艺术的母胎;再则,起源于中国的艺术,在本国因种种原因,或因循守旧而失去生机,或时逢动乱而湮灭不传,相反在流播地却得到保存、发扬乃至创新。总之,东亚艺术在兼容和交汇、传播和回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她不仅是东亚各国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也是东亚各国平等享用的精神财富。

中国艺术虽然在古代东亚占据至尊地位,但并非等同于东亚艺术。涵盖数个国家的东亚艺术,既有超越国界的共性,又有各民族独创的个性。下面试以日本为例,探讨一下东亚艺术中的地方特色。

当外来移民从海陆两途涌入日本之前,日本列岛在近万年时间里几乎与亚洲大陆完全隔绝,绳纹文化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成和发展,造型奇特的浮雕陶器、形态夸张的女性陶偶等,达到新石器文化的巅峰,堪称东亚原始艺术的瑰宝。

图1-2

公元前3世纪左右,大量移民将金属文化和水稻技术传入日本,促使绳纹文化与弥生文化发生历史性交替。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证明,弥生人属于大陆移民与绳纹土著混血的后代 。由此,弥生时代的艺术也自然兼具外来和本土因子,这在弥生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中可以找到证据。

从纯粹艺术的角度来评价,弥生陶器逊色于绳纹陶器,缺乏美感而趋于实用,其艺术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已为青铜器皿所取代。高度发达的中国艺术顷刻间席卷日本列岛,绳纹时代的原始传统很快被颠覆了。日本艺术由此从封闭走向开放,汇入东亚艺术的环流之中。

绚丽灿烂的舶来艺术令人倾倒,日本人基本上放弃了独立创造的努力,转而热衷于对外来艺术的追随和模仿,从而在日本艺术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重大转折。一种文化在传承(时间)和流播(空间)过程中,必定会发生种种变异;在此意义上,模仿艺术并不是对母体的单纯复制,由于主体(人)和时空的转换,形状也许会走样,功能未必就雷同。这种艺术的模仿应该看作是艺术的再创造活动。

图1-3 三角缘神兽镜

例如,在近畿一带的弥生遗址中大量出土的铜铎,形似梵钟而扁平,顶端有半圆形纽,两面雕刻人物、禽兽、房屋、花草等图案。这种铜器用途不明,在中国和朝鲜罕见出土,其祖型可能是编钟或马铃之类,但在日本大概是用于农耕祭祀的。如上所述,铜铎的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中国,但在日本的仿制过程中器形和用途均发生变化,这是艺术在流播过程中出现变异的极好例证。

再如,在以近畿为中心的古坟中,迄今已发现300余枚三角缘神兽镜,其形体、纹样、铭文皆有异于中国出土的铜镜,又不似制作粗糙的日本仿制镜。王仲殊认为这是东渡吴人制作的,他们将兴起于吴地的画像镜外区与神兽镜内区结合起来,为了迎合倭人风尚,增加了中国铜镜所没有的“笠松形”花纹,并特意把镜体做大 。也有人主张这是东渡魏人的作品,或者是日本工匠的仿作。不管制作者是何人,在整个东亚的铜镜流布圈内,这是一种特点明显的变种,体现了日本的地方特色。

继弥生时代(公元前3—3世纪)、古坟时代(4—6世纪) 之后,日本进入年代可考的历史时期。飞鸟、奈良两朝全面效仿六朝及隋唐文化,在艺术上鲜有创意;平安时代在消化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和风文化”,比如从唐绘中衍生出大和绘,从汉字书法中变化出假名书法;迨至镰仓时代以降,花道、茶道、金碧障屏画、绘卷物、书院样式(建筑)、能面(能剧所用面具)等和风艺术异彩纷呈,标志日本艺术逐渐趋向定型。

自弥生时代开始,日本艺术在其受容、模仿、消化、成熟、创新的各个阶段,均与中国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即使是被称为日本独创的“和风艺术”,倘若追根溯源的话,也能发现其个性中潜藏着共性。

既然随着中国艺术的广泛传播,在东亚各国中很难析出唯其独有的、纯粹的民族艺术,那么在尊重其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将之纳入整个东亚艺术圈中加以立体考察,或许可以更多地揭示出这些艺术的真正意蕴。 Saiw8WLovJ+GU/tPvu84GTBosmdn79drj28coWwDP4FLo/zFdEFziqalhjkWUcA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