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章

新媒体形态(一):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虚拟社区、搜索引擎、电子商务

对网络新媒体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凡是依托互联网网络平台出现的媒体形式都可以称为网络新媒体。本章网络新媒体的范围则缩小了许多,主要介绍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虚拟社区、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

5.1 门户网站

1997年,门户网站(Portalsite)的概念提出,Portal直译是入口的意思,换句话说,门户网站是用户利用网络的第一个关口。门户网站是将网络中的繁杂的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并提供搜索服务,方便用户快速查询所需信息的网站。门户网站是综合性的网站类型,涵盖新闻信息的传送、搜索、电子邮箱、网上购物,形成锁定(lock-in)效果。微软公司的专业词典上写道:“门户网站提供新闻资讯、体育新闻、商业信息、旅游出行、搜索服务等信息。”门户网站也被誉为与报纸、电视传媒并存的“第四媒体”。1998年,雅虎推出的搜索引擎业务得到了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综合类门户网站开始发展成为为用户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网站。门户网站初期大多依靠广告收入来盈利,浏览量的提升是投资者所希望看到的。但就从2000年4月份开始,网络经济泡沫开始破裂,门户网站因为单一盈利模式的限制,总体市值表现不佳。在此情形下,门户网站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定位。网易的主要业务方向放在游戏服务上,新浪在推进网络广告收入的同时,也积极发展增值服务,搜狐则发展多种类型的业务服务,成为综合性门户网站。

1.中国门户网站的进程

1997年6月,网易成立,1998年,搜索引擎类网站——搜狐出现,四通利方与“华渊资讯”达成合作意向,成立了中文网站“新浪网”。网易等门户网站在发展初期通过克隆雅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的发展。新浪、网易、搜狐也迅速成为我国的三大门户网站。1999年至2001年,中华网、新浪、网易、搜狐相继在美国上市,股本数额都达到5 000万美元以上,充分证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就在门户网站红极一时的时候,全球的互联网泡沫迅速波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2000年年底,互联网公司面临大量的裁员、企业并购事件,行业步入出震荡调整的低潮期。如何实现盈利是中国门户网站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进行战略转型,网易基于网络游戏端投入了大量资本,积极提升网站游戏服务水平,新浪不仅在网络广告上发力,提供的收费增值服务还将创收水平提升到新的层次,收费增值、网络游戏、广告收入也成为各大门户网站发展的新模式。随后,门户网站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2.我国的四大门户网站

(1)新浪。新浪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公司。通过门户网站新浪网、移动门户手机新浪网和社交网络服务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所组成的数字媒体网络,帮助广大用户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获得专业媒体和用户自生成的多媒体内容(UGC)并与人进行分享。

(2)搜狐。搜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是中国领先的新媒体、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是中文世界最抢镜的互联网品牌之一。

(3)网易。在开发互联网应用、服务及其他技术方面,网易始终保持在国内业界的领先地位,其强调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实现“网聚人的力量”。

(4)腾讯。腾讯是中国浏览量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是腾讯公司推出的集新闻信息、互动社区、娱乐产品和基础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门户网站。

业务频道是门户网站的基本要素,门类齐全的频道方便用户使用,也是提升用户数量的基础工具。对比来看,虽然从频道数量上来说,新浪最多、划分得最细致,腾讯最少、划分得比较简明,但从基本功能上来说,是并没有什么差异的。

从界面的排版上来看,经过数次的改版调整后,“门”型结构的布局是四大门户网站都热衷的。网站导航、网站导读、焦点内容、推荐部分,利用色彩、线条来划分区块,使网页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并且,都采用了围绕logo而展开的配色。从个人角度,笔者认为新浪和腾讯的界面设计较为简洁美观;搜狐不仅广告最多,链接点排序不整齐且影响选择,更重要的是弹出的广告竟然遮挡了搜索框;网易的黑白红灰的配色本是很好,可是文字形式的广告竟然出现在了业务频道的正下方,比头条新闻还要吸睛,显然是喧宾夺主了,使受众的使用好感大大降低。之所以强调文字形式的广告,是因为和图片相比,文字不够直观,其他三家门户网站也是在同样的位置投放广告,但图片是一眼望去就可以略过的,而文字广告有假冒新闻的嫌疑,着实令人无语。无论如何,门户网站广告的铺天盖地之势,实在令人反感。

从网站的结构层次来看,除了腾讯一家门户网站是线性结构,其余三家均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互动性明显要好于线性结构,回环的交流可以给予受众更深入的体验。

3.门户网站的移动化挑战

4G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传统互联网滞后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两微一端”成为时下流行的传播新方式,用户利用微图片、微视频形成信息的传送和转发,提升了用户即时互动水平,微传播满足了用户的浅阅读需要,内容传播的数据化、可视化与微传播一脉相承。门户网站的移动化趋势明显增强,但依然要兼顾传统PC端的发展,从现状来看,没法完全替代主流网站的地位。所以不仅要着眼“两微一端”的平台发展,也要统筹两端、两网的平台建设和传播方式转变。“两网”既包括PC端的主网,也包含Wap网站建设,传统的PC端,频道类型多,信息数量多,在移动互联时代,仅仅依赖传统的大量信息堆砌无法带动流量和点击量的强劲增长,PC端的快速增长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主网的轻便化、简明化,使读者浅阅读的需求得到满足。Wap网站的建设是PC端和两微一端的重要一环,Wap网站建设必须在四个方面实现:①焦点新闻占据PC端的主要位置;②实现主平台的分享功能;③与其他的客户端平台达成更多的技术标准协议,实现多平台发展;④形成自己网站的客户端,提升内容的发布效率。基于门户网站,从新媒体出发,形成两微一端的发展,定制化、数据化、移动化已经成为传统门户发展的未来趋势。

传统网站要求我们更多地注重首页要闻、重点板块,因此这对编辑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在技能方面提升,更要在思想的深度和厚度上提升综合能力,自媒体和各种类型的公众号,不断地充斥于各大网络平台,如何筛选出有效信息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PC端转向移动端,将会带来更多的流量,技术与平台网站的结合,要求新闻平台必须走地域覆盖的道路。

保持新闻的特点,提升线下增值服务的水平。移动端的重点在于客户端,但并不是说可以忽略微博、微信的存在。微信现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亿用户的App,是具有强用户黏性的社交平台,微博是对象多样化、社会传播面广的社会类媒体平台。社交圈、话题圈是传播方式未来的趋势。各大客户端是未来发展的第一层级,微信、微博将会作为下一层级,构成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多维度传播格局,使新闻网站利用移动化趋势实现社会化媒体的广泛性和开放性。有效的新闻制作流程,不同部门的人员积极配合,主动完成高效率的内容制作,形成可视化、数据化的新闻内容,有效地解决移动化迁移的内生性问题。

5.2 新闻客户端

2010年以后,新媒体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以纸质媒介、电视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逐渐式微,从现状上看,中国智能手机设备的用户已经达到上亿人的规模,手机早已从通信功能优先的设备进化成以多种信息传送于一体的多功能智能设备。基于智能手机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已经促使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积极讨论各类信息。手机设备的发展必将冲击门户网站的战略布局,如何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信息的传送,引发了媒体人的深度思考。手机新闻客户端是传统媒体积极适应移动终端的表现。门户网站利用门户网站的品牌影响力,纷纷开发出自有品牌的新闻客户端。新闻类App,提供最新的新闻资讯的应用程序,包含iOS、安卓(Android)两种类型。伴随着新闻客户端的火热,新闻客户端也逐渐成为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途径。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上升至88.9%。2009年年末,报刊媒体已经出现新闻客户端的应用程序,新闻客户端的快速发展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门户网站在下一年度相继推出各种新闻客户端。搜狐、腾讯、网易、百度、今日头条等客户端到2013年就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用户。2014年可以说是移动客户端的重新布局之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也同步上线,澎湃新闻在当年7月也推出了自己的App。随后的2015年,新闻客户端浪潮更加火爆,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及各种信息提供商纷纷涉足客户端,特别是在9月以后,无界、封面、上游等客户端先后上线,在中国传媒版图中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各有代表、齐头并进的格局。

过去,不同媒体有不同的经营指标,如报纸、期刊看重发行量,电视看重收视率,电台看重收听率,Web网站看重流量等等,但是到了新媒体时代,大多数媒体或平台几乎都集中到了客户端这一舞台上展开竞争,为此,客户端的下载量与活跃度成为考量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标准之一。据易观智库统计,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平均每部智能手机安装1.85个新闻客户端,笔者试图从3个角度对当前新闻客户端的架构类型进行解析:

第一,从主办方的类别看,有的依托于传统的媒体机构设立,如《人民日报》、澎湃新闻、并读新闻等;有的依托于商业门户网站设立,如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等;还有的属于客户端时代出现的原生品牌,如今日头条、ZAKER等。当然,依托于传统媒体机构设立的客户端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及行业媒体,或者主流媒体和市场化媒体等不同类别。

第二,从内容生产加工模式看,可以分成以做内容见长的原创类客户端和以大数据整合为特点的聚合类客户端,前者多为媒体机构创立,而后者多为商业机构设立,这与当下的新闻管理规定是相符的。

第三,从资金来源和管理体制上看,有新闻机构或商业机构自筹资金的,有新闻机构和技术服务商共同创办的,还有新闻机构引入社会资本联合创办的等,特别是后者,对我国传统的新闻架构模式有一定的颠覆性,引发了较多的关注。

商业门户客户端是吸纳网民关注的主体。尽管新闻客户端呈现出喷薄之势,但从现有格局来看,以商业门户为依托的客户端仍是吸纳网民的重要力量。我们选择几个公开发布的客户端影响力排行来看:比达咨询2015年6月数据显示,从2015年第二季度的累计市场用户来看,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新浪新闻位列前五;信诺8月数据显示,从月度覆盖率看,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位列前三;而易观智库8月数据则显示,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位列前三。不同的咨询公司有不同的排名,但总体上看,商业门户创办的客户端一直居于领先地位,特别是腾讯,依靠微信和QQ两个平台的导流,目前优势最大。比达的调查数据还显示,在重大事件报道用户关注度和首选率两个指标上,搜狐、今日头条和腾讯客户端仍稳居前三位。

5.3 虚拟社区

网络社区(Network Community),是人类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利用互联网模式形成的新型特殊社区,社区的形成基于网民相同的兴趣爱好,通过互联网平台,构成网络空间,满足网民的各类需要。网络社区的类型包括网络论坛、贴吧、聊天室、在线聊天等网络空间形式。

1.形成与发展

网络社区最初的发展始于BBS(Bulletin Board System),直译为中文就是电子公告牌系统。BBS能够方便快捷地执行数据的上传下载,实现新闻的阅读,以及用户间的信息交流功能。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调制解调器和电话通信拨号的BBS。由于当时技术条件不成熟,所以BBS中只能是文字形式的内容。其服务主要局限于档案和软件的下载、讨论区的转信。互联网普及速度的加快,加上http多媒体网页的出现,基于文字形式的BBS网络地位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是Web站点的讨论空间。

发展到现在,BBS更多是指“网络论坛”,与最初文字形式传播的概念相去甚远。我国的网络社区原始状态也是源于BBS。在北京创建的长城站是最早的BBS论坛,当时日均访问量仅为十几人次,用户大部分是留学生。随后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开发出曙光BBS论坛,被誉为中国网络社区的开端,形成了我国最早的一批网民。BBS发展初期的用户对象局限于科技研发人员和计算机发烧友,还有国外留学生,功能的使用上主要集中在新闻内容的制作和发布,信息的交流,互动式问答。互联网知识的普及催生了各类BBS站点,BBS的优点也被后来出现的应用深度挖掘。

大型的个人社区西祠胡同和ChinaRen开发出基于群组讨论的网络社区,这标志着中国网络社区又一里程碑事件的出现,ChinaRen的功能应用更为强大,不仅涵盖游戏、邮件等多种应用程序,还提供主页、日志等一系列服务内容,群组讨论和聊天室的形式也成为当时网站所流行的应用。聊天室作为最早的网上聊天方式,以其便利性深受用户的喜爱。

往后出现的“163网易聊天室”,在线人数最多时可以达到98万人。从早期的聊天室的功能应用来看,更多是基于用户的聊天需求。即时通信工具的出现丰富了沟通方式,传统的聊天室不能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聊天室的地位于是一落千丈。

全球华人的网上家园是天涯社区的自我定位,天涯社区从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以其开放、多元的特点受到用户的追捧。从相关数据来看,从2000年发展至2010年,天涯用户量已经突破了3 500万人,天涯社区将博客、论坛作为基础的功能应用,涵盖了虚拟商店、问答个人空间等各类增值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虚拟网络社区和社交平台。天涯社区的精英人士用户群向泛大众化发展,也清楚地反映了中国互联网用户群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积极地参与网络话题的讨论,提供各类问题的解答。用户群体的多元化,实现了网络社区整体结构的调整和功能应用的突破,也进一步提升了网络社区价值。

2005年,我国网络社区发展进入了Web2.0时代,国内各类社区层出不穷。专业类领域的网络社区欣欣向荣,如以书评、影评、乐评为主的豆瓣网、色影无忌、铁血军事等。各类综合性和专业类网络社区共同发展,集聚了大量网民。第一代网络社区具有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征,社区用户在不相识的情境下能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第一代网络的虚拟性特点虽然给人们带来了社交方式的便捷性和较大的自由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仅仅看到网络社区的商业化部分明显不够,用户身份的真实与否,用户在论坛中发表评论的真实性都有待商榷。所以,实现“现实人的沟通”的第二代网络社区开始兴起,新型社交网站(SNS)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

国外Facebook的兴起,带动了国内SNS网站的一波热潮。2005年12月,我国大陆最早的SNS社区校内网——人人网成立,校内网的注册具有严格的身份限制,而且必须是基于校园内的IP地址。人人网不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挖掘,更多地向已毕业的校友扩展,建立起整个关系网络。

从整个SNS的发展来看,作为第二代网络社区的特殊典型,在网民的自主性和互动性上比第一代要进步多得多。第一代在内容的展示上下了不少功夫,第二代更多地从用户的需要出发,关注用户需求,真正做到了以用户为中心,第二代网络的实名注册,加强了社交网络的真实性,提升了用户间的信任。第二代网络基于现实的网络社会关系,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人际关系网的革命,促成了网络社区的真实性与虚拟性融合。

第二代网络形式与第一代网络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创造了网络社区发展的新局面。

2.国内网络社区的类型

纵观全球网络社区,表现形态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从新媒体的不同主体来看,可以将网络社区分为媒体主办型社区(如《人民日报》旗下的“强国论坛”)(见图5.1)、企业主办型社区(如“人人网”“开心网”等)、个人主办型社区(由于国情原因,国内这类社区大多已经关闭或者转为企业主办);此外,国内高校通常还有校内BBS社区,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站”(见图5.2)。

图5.1 人民网“强国论坛”

图5.2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站

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网络社区分为开放型社区和封闭型社区。开放型社区面向大众开放,一般公众均可使用,大部分网络社区属于此类;封闭式社区只面向特定人群开放,此群体外的公众无法使用,这类社区有代表性的是高校的BBS站点,通常只面向本校师生和校友开放。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把网络社区分为言论型社区(如“强国论坛”“中新社区”“天涯社区”),此类社区主要是表达个人观点;交易型社区(如“拍拍网”“易趣”“当当网”等)、SNS交友型社区(如“人人网”“开心网”“校友录”等)、生活兴趣型社区(如摄影社区“色影无忌”、户外旅行社区“磨房”等)(见图5.3)。

图5.3 “色影无忌”论坛

3.网络社区的传播特征

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önnies)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率先了提出“社区”概念。简而言之,他认为社区是由成员内部关系密切但排外性明显的社会关系群体组成。在滕尼斯的定义中,“地域”的因素并没有纳入其中,但是在其后很长的时间里,研究者把社区这一概念注入了“地域”,社区概念中所指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体”被理解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地域性共同体”。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在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所形成的社区的空间限制被打破,现在意义上的社区多从人际关系的层面考虑。学者韦尔曼(B. Wellman)和雷顿(B. Leighton)要求人们更多关注多层次的人际关系所形成的社区。“突破时空限制所形成的基于相同爱好、有着共同价值追求的群体和社会组织”这一概念是对滕尼斯定义的重新表述。网络社区就是这种打破了地域限制的社区形式。

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是局限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社会组织,如乡村、部落等,往往都带有地域性。网络社区不仅能够连接相同价值观的用户群,还突破了时空限制。与传统社区相比网络社区能够连接的人数更多,群体借用互联网来达到整体的互动和发展。网络社区虽然缺乏基本的物理空间性要件,但是它利用人们对于集体效应的需要,迎合了人们对于群体归属感的需求。与传统社区比较,网络社区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互联网构成的是一个无中心的虚拟空间,将不同地域的用户个体通过互联网连接,使得用户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在虚拟空间形成自己的人际互动关系。而且一般来看,网络社区中的大多数用户信息都不够真实,一人在同一社区中有多用户名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意味着有用户数量虚增的情况。

(2)平等性: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媒介,一直秉持“去中心化”的理念,积极鼓励更多的普通大众参与到新闻、话题的讨论当中,阶级、收入、种族在互联网空间中的差异明显缩小,这样有助于实现用户平等发声,突破等级制度下所不具备的公平性。

(3)即时性:传统社区的约束较大,信息传播的实现和互动性较差,与网络社区相比,用户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基于BBS的即时回复、发帖,都是网络社区即时性的体现。

(4)广泛性:网络时区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不同国籍、不同距离的用户连接起来。与以往的传统社区的传播方式相比有很大的进步。

(5)价值规范的特殊性:社区中的不同用户基于相同的价值观和共同遵循的规范,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规范是社区成员的内核,它决定着社区用户的同质性与否。社区用户对于价值规范的理解不同,比较容易造成网络社区内部的不稳定。网络社区中也包含此类问题,网络社区要求用户的强信任感和参与感,对于价值规范的遵守则较脆弱,需要网络社区成员的高度自觉。

传统的社区中成员面对面的沟通频率较高,舆论环境和法律的制约也较多,对于成员的行为要求较高。网络社区用户的交流虽不及传统社区多,但依然需要当作有效的交流来看,而法律规范的作用在网络社区较弱。网络社区的自由性极大,与传统社区相比,离开社区的成本极其低廉,注销账号的方式非常简单。

从话题方面来看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1)话题衍生的多元化:网络社区用户的真实身份有所隐藏,所有的用户身份信息都可以更改和捏造,网络社区的用户因此“畅所欲言”,用户将话题的主动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网民有权自主设计议题,故在多样化的网民面前,“议题设置”就显得更加多元化。

(2)“信息把关”更加困难。版主作为网络社区的管理者身份,虽然有删除帖子、封禁用户ID账号的权利,但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有效地控制信息传播的难易程度、手段、成本就有相当大的差异。

(3)沉默的扩散效应。人作为社会群体大多会避免因为自持不同的观点将自己置于孤独的状态。所以支持受欢迎的见解、观点是大部分人所倾向的选择;而那些不占主流,或者很少人支持的意见会被人所忽视。经过多次的信息筛选,受众度高的意见被大家所接受,沉默的小部分继续沉默。

5.4 搜索引擎的新媒体形态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意味着信息对个人或企业越来越重要。2016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搜索引擎用户已经达到了6亿人次,信息的如何收集越来越占据重要位置,个人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中不仅局限于图书、期刊、报纸等纸质的传播媒介,更多的时候也借助于Web搜索引擎工具,我国的网民使用的各类搜索引擎达到6种以上,例如百度、谷歌、必应等综合类搜索引擎,知网、万方、读秀等专门的学术搜索引擎,以及其他领域专业类的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满足了用户检索信息的需求。

对于搜索引擎的概念,传统的观点主要认为搜索引擎主要是指从万维网的网页资源中,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类,与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关系较小,但在互联网浪潮的带动下,传统概念的收集网页资源也逐渐地包含FTP信息资源等。

搜索引擎的实现方式往往是用户在自有的设备界面上的文本框中,运用键盘输入相应的文字、数字或者问题,将问题交付给搜索引擎来解决,搜索引擎会自动地基于检索所提出的要求实现相应的回答,来供给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搜索引擎的传播形态与微信类似,都是从最初的用户的主动行为出发,进行的信息的获取,而且搜索引擎的传播方式比微信更加封闭,信息的来源和收集完全基于用户自己,用户之间的交互性较差,只有主动输入信息,激发搜索引擎的功能才能实现信息的获取。

从搜索引擎的特征来看,搜索引擎功能的外延扩充了用户信息选择的范围,以百度为例,搜索服务从简单的网页搜索发展为视频搜索、软件搜索、翻译搜索等多种类型,用户完全可以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自由地选择所需的搜索方式和工具,以此减少我们花费在信息检索上的时间;搜索引擎技术水平提升了用户检索的效率,收集有效信息的难度明显降低,智能化的检索系统不同于第一代的目录检索和第二代的全网超链接检索,它能够将用户需求和自然语言有效结合,实现用户效应最大化和搜索成本的最小化;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扩大了搜索引擎的场景化空间,不仅在PC端能够实现信息的检索,智能手机上搜索引擎产品也日趋丰富,为了在用户量上保持行业优势,百度积极布局搜索的推广力度,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以此吸引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的搜索引擎用户。

搜索引擎更新换代的速度,不仅为互联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重新定义了搜索引擎自身的价值。搜索引擎的出现纠正了信息的不对称,并且深度挖掘了信息的价值。尽管搜索引擎的优势与之前几代相比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提升,搜索引擎的缺点与不足仍然很突出,搜索的效率整体偏低,搜索的准确率和全面性仍然需要进一步优化,信息的更新时间较长;搜索引擎的检索选项范围较小,虽然从生活和学习方面都能利用搜索引擎,但高级检索的利用较困难,精细化全面化的信息获取花费时间仍然较长。与外文搜索引擎比较来看,搜索引擎的性能较低,特别在搜索引擎的结果输出上,中文搜索引擎的进步空间还很大。

未来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①检索结果的输出更加精细化和精准化,搜索引擎产品的性能优化和调整,方便用户和企业提高工作效率。②个性化的服务更突出,基于不同的用户需求,努力扩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深度挖掘用户的浏览词汇和服务器记录的日志信息,根据用户的查询要求不断进行调整,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与此同时,用户信息安全的风险性也进一步提高,需要相应立法进行解决。③多媒体信息的搜索服务的发展。当前搜索引擎技术仍然处于较落后的状态,不管是从实用性上还是理论阐述上看,通用性设计方面等问题需要解决。④智能化的搜索引擎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与搜索引擎很好结合,进一步优化搜索引擎的算法应用,构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库系统。实现网络信息的广泛储存,提取任意节点的信息资源。

搜索引擎媒体业态我们以百度公司的发展来剖析,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命名源自于中文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诗句中的百度体现于对于知识和理想的追求。百度发展迅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①百度的经营理念一直是让用户能够平等地获取信息,将用户方便获取信息放在首位,不断地扩大用户信息检索的范围。②坚持技术的创新,百度拥有世界上顶尖的工程师团队,使百度的用户使用量占到全国网民数量的97%以上,日均搜索次数上亿次,在搜索引擎越来越多的时代,百度依然占据着搜索引擎的领先位置。③和百度创新的搜索引擎的营销推广业务密不可分,借助自身的流量优势与其他行业的发展深度融合,推广有优势的品牌和行业领先者。④多元化的优势产品,包括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等一系列关于知识分享与传播的开放平台,汇聚了优质人才,促进了知识的沟通与交流。

5.5 电子商务新媒体形态

信息经济的崛起带来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当今时代的新媒体形态,在现代商业竞争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商业的发展方向将很大程度依赖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商业环境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于整个商业业态的影响绝对是空前的。电子商务能不能挖掘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电子商务如何实现宏观经济和行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其机理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这些都是我们亟须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定义繁多,清晰地界定电子商务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理解电子商务。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一系列使用电子手段自动完成金融交易任务的商务活动。然而,根据另外一些学者的观点,经由计算机网络实现的商品交换和服务买卖属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商品的买卖,它也包括相关发生在供应链上的商品售前和售后的一系列活动。

电子商务的定义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上来说,电子商务仅涉及通过网络进行的买卖业务,广义上来看,它包括通过通信网络的方式进行的商务信息的交流和商务关系的维护及保持,以及相应的商业企业做出的一系列的商务交易行为。

电子商务可以说创造了全新的市场和经济活动,在快速的信息流转过程中和市场动态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子商务的网络建设为收集和扩散信息提供了基础设施,它们也促进了产品销量的提升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同时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传播形态上,它使用各类电子沟通方式——互联网、局域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移动电话来完成相应的任务。电子商务的基础经常被称为完全的电子数字的商务,它往往包含三个部分:产品、过程和参与者。所有可以通过互联网发送和接收的东西都被认为是数字产品。

电子商务根据各方参与者(公司、消费者、雇员、政府)在贸易中形成的关系不同分成了不同特征的模型,B2B(企业对企业)是不同组织之间自动交换信息;B2C(企业对消费者)是指向终端消费者销售商品和服务;B2E(企业对员工)是一种模式,也称为内联网,是向员工提供产品或信息的网站;C2B(消费者对企业)是消费者向卖家要求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模式;C2C(消费者对消费者)是顾客互相销售的一种模式;B2B2C(企业对消费者)是一种使用B2B模型实现的模型,该模型支持公司在B2C模型上的运营。

从特征上分析,边际效益递增性增强,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上的信息流转加快,企业和个人获取信息的成本下降,相应增加信息资源,带来入网人数的进一步扩张,从而带来“集聚效应”,使效益最大化。企业边界在互联网技术的环境支持下变得模糊,各种类别大小企业对自己的经营范围的调整自由度较高,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数量明显提升,也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的发展和升级。

从当前时期的行业发展来看,电子商务的规模化效应突出;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突破20.2万亿元,是2013年全年交易规模的两倍,与上年交易规模相比增长了23.6%。电子商务平台的多元化和精细化突出;传统的电商平台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专门做特卖的唯品会,以及做二手商品交易的闲鱼也保持着快速发展,垂直电商和精细电商共同发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消费趋势移动化明显;截至2017年年底,手机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7.53亿,占网民数量的95%以上,手机上网人数的比例不断上升,移动端的电子商务消费发展迅速。

电子商务的新媒体形态我们从淘宝着手分析,淘宝作为电商行业巨头,日均在线商品数额达到了惊人的8亿件之多,平台的注册用户也突破5亿人,已经发展成为集C2C、团购、拍卖、分销等多种电子商务模式的综合类交易平台。

淘宝的快速发展有以下原因:①手机淘宝+天猫的运营模式为淘宝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平台,不同于只拥有单一应用的其他电子商务公司,淘宝两条腿走路的优势较明显。②淘宝不仅开发出买卖双方的在线交流工具阿里旺旺,还创立起具有独立第三方资质的支付宝来解决资金安全问题,激发了用户的购物热情。每年“双十一”购物节达成的交易额都能够创新高,2017年淘宝和天猫“双十一”交易额顺势突破了1 600亿元。③企业规划中将发展未来的方向也定位为社区化、内容化、本地生活化。淘宝坚持了这一方向,利用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便利性,紧紧抓住电子商务的多元化经营理念和规模化效应,在农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上取得较大突破,以此实现淘宝的长远发展。

从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上看,农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新趋势,解决“三农”问题有必要利用好电子商务,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电子商务基础知识,能够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交流和传递优势;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可利用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搭建起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实现国际商务信息的互流互通,降低企业间的信息搜寻的成本,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务。 ETTT+e7lOViKxJiHiLpeVMHiZKzgmFiMx5Hdd65FuquLP6+unwRPcZd9aitDUTj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