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路易亲征

黎塞留与马扎然的成就使法国成为欧洲最强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因德国内部的分裂而削弱,而且遭受土耳其人的威胁。西班牙在与尼德兰经过80年没有结果的战争后,已耗竭其人力与财力。英国在1660年后对法国依赖更大,特别是对其国王的秘密补助。法国本身也经过分裂与衰弱时期,但1667年投石党之乱平息后,法国再度统一。那时,第一流的人才正重建法国的军队。卢瓦是一个组织与训练的天才,沃邦是一个城堡防守、壕沟战与攻城的天才,并有两个最优秀的将军——孔代与蒂雷纳。现在,对于这位年轻而踌躇满志的国王来说,正是法国扩展至其天然地理国界——莱茵河、阿尔卑斯山、比利牛斯山与大海——的大好时机。

第一步是至莱茵河,荷兰控制着那个地区,法国必须征服它们,然后给它们一个信念,那就是千年之后,它们都是法国的盟友。一旦莱茵河的各个出海口被法国控制后,全部的莱茵河流域,也就是德国半数的商业,都将归入法国的势力之下。西属尼德兰(比利时)首当其冲,必须先征服它。西班牙的菲利普四世于1665年去世,将西属尼德兰留给查理二世,那是他二婚生的儿子。路易在此看到一个借口,他引述古代的法律,第一次婚姻的子女在财产继承上先于第二次婚姻,而路易的皇后是菲利普四世第一次婚姻生的子女,因此根据这项财产继承权,西属尼德兰应由玛丽亚·特蕾莎继承。不错,玛丽亚在她的婚姻中曾宣布放弃她的继承权,但这是附带一个条件的,西班牙需要付50万金克朗(gold crowns)给法国作为她的嫁妆,这笔嫁妆至今未付,因此……西班牙否认这个三段论法,于是路易宣布尼德兰王位转让之战,我们可以从他的回忆录看到他发动战争的动机:

西班牙国王之死与英国对荷兰的战争(1665年),立刻给我两个发动战争的理由,其一是对抗西班牙,要求应属于我的权利;其二是防卫荷兰,以对抗英国。我很高兴地见到在这两次战争中我有很大的机会得以扬名,许多在我军服务的勇敢军人曾一再要求我给他们一个机会以示勇武……而且我总得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将之开进尼德兰,也较留在国内耗费粮饷好得多……借着与英国作战的理由,我将派遣我的部队与我的情报人员进入荷兰,开始执行更重要的任务。

这是一个国王对战争的看法,战争可以扩展国家的疆域,带来安全感与更多的收入,战争是取得名望与权力的捷径,战争可以发泄好战的冲动,可使耗费庞大的军队在国外取得补给,并有利于国家准备下一次战争。至于战争中丧失的人命,人总是要死的,而病死在床榻是多么荒唐的想法——有什么比为了祖国在战场上光荣牺牲更好呢?

1667年5月24日,法国军队开进西属尼德兰。法军没遭到有效的抵抗,法国部队有5.5万人,而西班牙只有8000人。路易的军队势如破竹,一路占领了沙勒罗瓦、图尔奈、库尔特累、杜艾与里尔。沃邦负责坚守占领的市镇。路易的军队在每一站都有充足的补足,甚至连军营或战壕里军官进餐的银器也一应俱全。阿图瓦、埃诺、瓦隆、佛兰德斯均被并入法国版图。西班牙向神圣罗马帝国的利奥波德一世(Leopold Ⅰ)求援,而路易向利奥波德建议二人瓜分西班牙帝国,利奥波德同意了,因而并未出手援助西班牙。路易轻易地占领了佛兰德斯,接着指向弗朗什·孔泰(Franche Comté)。这是介于勃艮第与瑞士之间的地区,本为西班牙属地,法国对之垂涎已久。1668年2月,2万法军在孔代的率领下进入弗朗什·孔泰。法军以贿赂收买地方守将,因此法军处处频传捷报。路易亲自率军攻打杜尔(Dole),四天内城陷,在三星期内弗朗什·孔泰全境皆降。路易在胜利中班师回巴黎。

但路易得意得太早了,联合省于1668年1月说服瑞典与英国成立三国联盟(Triple Alliance),以对抗法国。这三个国家都知道,如果法国势力扩张到莱茵,他们的政治与商业自由将大受威胁。路易也看出他这次操之过急,他与利奥波德一世的秘密协定上,曾明订在西班牙的查理二世过世后,尼德兰全境与弗朗什·孔泰都将归于法国。而生病的查理二世很可能在一两年内死去,也许只须稍等些时候,这两个地区就会和平地归于法国了。因此路易同三国联盟谈和,他的外交官分赴瑞典与英国斡旋,终于在1668年5月2日签订《亚琛条约》,结束王位继承的战争。法国将弗朗什·孔泰归还西班牙,但保留沙勒罗瓦、杜艾、图尔奈、奥德那尔、里尔、阿尔芒蒂耶尔与库尔特累。路易保留了半数战利品。

1672年,他再度进军莱茵,这次他的真正目标揭开了——不是佛兰德斯而是荷兰。法军几乎攻进阿姆斯特丹与海牙,荷兰不得不掘开堤防以阻其攻势。这次全欧警觉到法国威胁到权力的均衡,1672年10月,利奥波德一世联合“联合行省”与勃兰登堡组成“大联合”。西班牙与洛林于1673年加入,丹麦、巴拉丁及卢森堡公国于1674年加入,而同一年英国议会强迫亲法的国王与荷兰谈和。

路易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不顾柯尔伯抱怨他会拖穷法国,他征收更多税,建立一支海军,将他的陆军扩张至18万人。1674年6月,他以一支军队再度攻占贝桑松(Besançon),在6周内再度征服弗朗什·孔泰。这一战是蒂雷纳将军最成功而残酷的战役,他率领2万军队击败神圣罗马帝国的7万大军。为断绝敌人的补给,他使巴拉丁、洛林与部分阿尔萨斯变成焦土,莱茵河流域的残破景象再度出现。1675年7月27日,蒂雷纳在巴登(Baden)勘察军情时阵亡,路易给他以王室的葬礼,葬于圣丹尼斯教堂。失去这位名将,不啻于吃十场败仗。孔代在尼德兰赢得大胜后,前来接替蒂雷纳,将罗马帝国军队逐出阿尔萨斯。后来这位亲王厌倦了戎马生涯,退隐在查恩提里(Chantilly),研究哲学与政治以终其年。路易现在统率在尼德兰的法军,他攻下了瓦朗谢纳、坎布雷、圣奥默、根特与伊普尔(1677—1678年)。法国也称颂国王为伟大的将领。

但这时国内人民的重担已无法承受,波尔多与布列塔尼有叛乱发生。法国南部的农村在饥饿边缘挣扎,多菲内的老百姓靠着用橡子与树根做成的面包度日。荷兰提议和谈时,路易同意了,1678年8月11日,他签订条约归还他所占的联合行省的全部领土,并降低荷兰货物进入法国的关税。他以这些让步强迫分裂中的西班牙将弗朗什·孔泰割让给法国,连同法国东北边境与西属尼德兰接壤的十几个市镇。他与利奥波德签订条约,法国取得布利沙克与弗赖堡两个战略城市,阿尔萨斯与洛林仍归法国。路易与欧洲国家签订的《奈梅亨条约》(Treaty of Nijmegen,1678—1679年)与《圣热尔曼条约》(1679年)是联合行省的胜利。但路易也没有失败,他的势力已经凌驾于神圣罗马帝国与西班牙之上,他已到达渴望已久的莱茵河。

即使在和平时期,他仍维持庞大的军队,他知道军队是外交的后盾。有武力在背后支持,同时利用神圣罗马帝国正对付来犯的土耳其人无暇他顾的时机,他在阿尔萨斯、弗朗什·孔泰以及布莱斯高成立“再结合委员会”(Chambers of Reunion),要求收回一些以前属于他们的边境地区。一经收回,这些地区均被法军占领。而像斯特拉斯堡这样的大城市,其官员受到大笔金钱的引诱下,也于1681年承认路易的王权。在同一年以同样的办法,米兰公爵向法国让出卡萨尔城堡,这是从萨伏依通向米兰的要塞。西班牙疏忽地交出尼德兰的城市时,路易再度派军进入佛兰德斯与布拉班特,并于沿途并吞了卢森堡公国(1684年6月)。在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停战条约上(8月15日),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都承认法国的占领,因为那时土耳其人正在攻占维也纳,路易与科隆选帝侯的同盟实际上已将法国的势力扩展到莱茵,高卢人长久以来建立自然疆界的理想已经部分实现了。

这是法国王权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从查理曼以来法国从未如此强大,如此扩展。繁华盛典点缀着“太阳王”的成就。1680年,巴黎议会正式宣布路易为“大帝”。勒布朗将他画成一个神,君临凡尔赛宫。有一位神学家论证路易的成就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国内的老百姓,在其困境中将他们的统治者理想化,对他们似乎不可征服的威势感到骄傲。甚至外国人士也赞佩路易,认为他发动战争有地理上的理由。哲学家莱布尼茨赞扬他是“一位伟大的王者,是我们时代公认的荣耀,是后世可望而不可多得的”。自阿尔卑斯山与比利牛斯山以北,维斯杜拉河(Vistula)以西,全欧的知识阶级开始说他的语言、模仿他的宫廷、他的艺术与他的方式,旭日已经高升。 6dFzTXc3HPn3w5XbAOHZijHa/b4iuGUHc7da5vm/CqifAV4yxb1LkJWvPMCPdl9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