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神鬼故事的传说

本章提到的传说,当然只是中国无数传说之中的一部分。我所挑选的,基本上都是来历不明、没有作者,而传流很久的故事。我尽量避免将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也纳入传说之列。不过,如果一些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等,其情节已被传颂,成为大家熟悉的故事,这些也可以当作传说,作为反映民间情感的材料。

在民族学上,一般传说的习惯,都需要从天地开辟、形成秩序等开始讲述。因为这些传说也是界定文化系统对于宇宙和周遭环境的解释。在先秦以前,中国的文化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地方文化的发展,各个族群有各自的神话和传说。大致要到战国时代,方才逐渐融合,真正形成相当整齐的系统。在汉代,则更进一步进行全盘整合。在战国时代,整合的情形可以从楚辞如屈原的《天问》和《九歌》两大巨著,瞻见其大概的内容。不过,当这些神话和传说列入文化正统,在民间却不再成为口耳传诵的故事。

在《天问》之中,屈原先问道,天地的秩序怎么形成?日月星辰的位置,怎么安排?创世传说之中,中国的地形如何建构?历史上的大洪水,鲧和禹的故事,大概的情节如何?然后又提到几个朝代的创生神话,那些英雄人物,如何有神奇的诞生现象?最后又问到历史上早期几个“朝代”的兴亡和变化:例如,后羿怎么篡夺了夏代的政权?自己又如何遭遇到嫦娥偷取灵药的事件?等等。在屈原的另外一部著作《九歌》之中,他特别描述几个重要的大神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包括他们的权力和性格。他还描述了几位水神如湘君、湘夫人,以及他们的角色和彼此间的关系。然后再说到我认为最有趣的一章“山鬼”,那些在森林、草原以及树木覆盖的山坡上,逗弄行人的美丽精灵。最后他才谈到在战争中阵亡的阴灵“国殇”。这些材料,确实是我们了解当时的神话传说的宝库;屈原陈述的这些信息,又相当反映了与中原系统略有差别的荆楚神话传统。

然而,仍如上述,这些故事日久以后,只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未必在民间继续传流。因此在这一章中,我不想对这些故事作详细的叙述,只是提醒读者诸君,中国这个复杂的文化系统源头众多,有些古代流传的信息,有极为优美而值得欣赏的成分。上述《九歌》之中,林野间隐约出现的小精灵,和巡行天上的俊男子,确实是很好的文学想象,值得大家欣赏,却未必反映后世一般庶民的精神生活。

由于传说是口耳相传,各地的传说当然可能有许多细节上的差异;各种文本记载的传说,也会各有各的特色。凡此原因,我不能够有一定的标准版本作为传说的依据。本章中提到的传说,实际上都只是大概的内容,有许多细节也不必列入。这种根据口碑传颂而得的史料,无法如一般的史料有所依据,且可以引证。

这里引用的传说,都是我在生命各个阶段,从家庭的长辈、乡里的父老及朋友的谈话中所取得的资料。在抗战期间,我曾经随着家人流寓各处,有时在农村,有时在小街市,有时在路上和担夫、车夫、水手谈话,从这些庶民口中,听了他们复述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些故事。我特别要感谢有一段时间的经验,那是在重庆南岸郊外的黄桷垭,那是我家逃难的最后一站。两年之久,周日父母在重庆城内工作,我和弟弟留在乡下,由家中的老人汪思三照顾。这个淮西大汉自幼流浪,为人夯直不文,一身江湖义气。在弟弟上学时,他背着我到街上的茶馆逗留。在那里,由于是江湖帮会的一员,他也要介入当地的许多事务——所谓“谈公事”,也就是由当地的父老听取街坊邻里的小小纠纷,由在座的众人共同判断是非。在这种场合,一个乡野的茶馆,我听到了许多四川人在“摆龙门阵”时所说的故事。这是七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不过十三四岁,到今天我还记得汪思三的为人与行事。容我借此,纪念我这个故交。

第一批传说,应当是属于天的故事。先从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开始。据说,后羿是一位神射手,百发百中。后羿生活在夏代——中国第一个朝代——的中间,以中国的朝代学计算,应当在距今三千多年前。那时候气候大变,连年干旱,火烧原野(从今天的考古资料看来,距今四千年前后,真的有一段气候非常干旱的时期,影响到新石器时代文化末期的人口大迁移)。在传说故事中的说法是,这次干旱是因为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中国古代传说,东方的扶桑树上有十只金乌,每天一只飞过天空,就是我们看见的太阳。不知什么缘故,有一段日子,十个太阳结伴同行:十倍的温度,当然地上如火烧一般,赤野遍地。这位射手后羿,因众人的乞求,举弓射日,射下了九只金乌,留下一只如常在天运行。群众感激,拥立他为王。可是,这位君主仗着自己的射技天天狩猎,地上的禽兽几乎都被他射尽。他自己认为功勋盖世,应当长生不老,从西王母那里取得了不死药,希望永远活下去。他的妻子嫦娥,那位永恒的美女,觉得如果后羿继续狩猎,可能会以人为猎物。她刻意将长生药偷藏在身边,不让后羿服用。后羿追索药物,嫦娥急迫之下,自己吞了这一包药飞升奔月。从此,嫦娥便在月上“广寒宫”忍受着永远的孤独。

从这个悲剧性的传说,我们寻找其中内涵意义。也许是在对丈夫的爱情和对百姓的爱心之间,这一位永恒的美女做了这一个无可奈何的决定。百姓多年传颂这个故事,未必真的认为月宫中有如此一个嫦娥,却可能只是对她的崇拜和纪念。

另一个有关天上的故事,则是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的传说。在天河旁边,有两个星座:一个是织女星,包括六颗星形成一个女子跪坐的姿势;另一个星座包括七颗星,则是一头牛的轮廓。据说牛郎勤于耕种,织女勤于纺织,他们彼此相爱,天帝让他们结为夫妇。婚后,他们耽于爱情,荒废了各自的工作,天帝惩罚,以天上银河分隔这对恋人。他们彼此思念,天帝怜悯,吩咐喜鹊传话,准许他们每七日相会一次。喜鹊传话错误:“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从此以后,这对夫妻每年只能踩在喜鹊比翼连接成的羽桥上相会一次。

这个爱情故事传颂千古,所有的情人都可以在夏日晴朗的天空之下,互相承诺彼此永远相爱,正如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发的誓言一般。到今天,台湾非正式的情人节还是农历七月七日。中国传统社会,男女的爱情是非常含蓄的隐私。只有借这种故事,窃窃私语,才能表达彼此的感情。另一方面,天帝代表严肃的父权;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父权行使过度,也确实常常使得恩爱的夫妻只能在最隐私的场合互相表达爱情。

与牛郎织女传说类似的爱情悲剧故事,则有秦汉时代形成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被秦始皇征发到北方去修筑长城,新婚的夫妇,竟没有度过三天的欢乐。丈夫远去,新婚的妻子为丈夫送去寒衣,隆冬腊月冰雪载道,等到孟姜女到达边寨时,万喜良已经和其他成千上万的戍卒纷纷累死在冰雪下的长城窟。孟姜女在城下痛哭,长城为之崩倒。这一故事千古传颂,各地的方言都有“孟姜女送寒衣”的民谣。论其来源,这一故事的原型出自春秋时的齐国,杞梁在齐长城下战死,他的妻子孟姜痛哭着迎回死者的灵柩。原型和这故事相比,的确后者更为动人。

另一则爱情不能如愿的悲剧,是梁祝的故事。据说在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在杭州求学,与同学梁山伯交谊甚厚,但是梁山伯却不知道祝英台竟是女子。等到他们各自回家,祝英台邀请梁山伯来家访问。在这时候,梁山伯才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他们二人互约终生,可是等到梁山伯求媒说亲时,祝家的父亲却早已经将祝英台许嫁马文才。梁山伯得到这消息,痛不欲生,很快就一病身亡。祝英台出嫁,路经梁山伯的坟前,风雨交加,船不能行。祝英台知道这是梁山伯的坟茔,下船拜坟,此时天雷炸响,墓碑开裂,祝英台跃身入墓,坟墓复合。从此,这一带出现一对彩蝶,到今天这种蝴蝶还是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名。据说,谢灵运还特别为此题记,纪念这一对不幸的青年男女。

这一个故事也有它的原型,出自古乐府中的《华山畿》。传说华山下有一女子,听说邻村有一个少年私心爱慕自己以致生病;少年的父母托人向这位少女家求亲,少女脱下内襦作为信物交给来使。信物传到,少年将这信物拥入怀中,大恸而死。等到灵柩行过华山,这位少女路边迎柩,歌唱“君既为侬死,棺木为侬开”;天雷一声,棺木裂开,少女跃入棺中,共葬在华山之下。另一个比较接近的原型,则是《韩凭赋》。据说战国时代的宋康王,爱慕其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强夺入宫,将韩凭入狱。韩凭用隐语传达信息给何氏,以示永别。何氏得信,腐蚀衣服,从宫中的高台跃下自杀;身旁的侍女抓住衣服,衣裂不能救。何氏留下遗书,要求与韩凭合葬。宋康王愤怒,将二人分葬在高台的两侧,可望而不可即。但是不久之后,两墓各生树木,相向交合,枝叶相接、根枝连理;树上有一对彩鸟,比翼并飞——这就是所谓的“相思树”。

花木兰的故事,与上述几段爱情故事略有不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一段《木兰词》,大概所有的中国孩子都曾经在中学读过。花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应召出征,跋涉关山征战十年后凯旋,辞谢封赏回家。到家以后她脱下战士衣,恢复女儿装,同行十二年的战友,才惊觉木兰是女郎。这一故事,时代背景大概是北周,在原来的故事叙述中,可汗发现木兰是女子后强纳入宫,她以死相拒,自杀身亡。她的战友刘将军,也因此殉情。这些情节,没有在今天流传的《木兰词》中出现。假如以原来的故事来看,与前面三段爱情不能如愿的传说相比,可以说是同一类型的悲剧。

以上这几段爱情故事,都是悲叹互相爱慕的男女因为外力的干涉而不得相聚。其中当然也隐藏着一般平民对于这些外力即父权和君权的批判。

汉画像石《牛郎织女图》,引自《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

汉画像石中的连理树,拓片藏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现在再谈有关“地”的故事。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几千年来,农耕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的精耕农业,必须有适当供水灌溉作物。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能就在这种背景下才得以永远传留,也延伸出一些类似的其他传说。据说,距今四千多年前,中国曾经遭逢一次极大的洪水(世界各处文化都有过大洪水的故事,可能那一时期,曾经出现地域性的洪水。最近考古学和地质学的探讨,发现黄河上游积石峡谷,在四千多年前曾经有过堰塞湖,高达四五十层楼的大水冲决破塞,可能造成其下黄河流域的大灾难)。

回到尧、舜、禹三代,鲧、禹父子两代人奉命治水,将泛滥的洪水导入渠道,使泛区恢复为农田。在这故事中,大禹的父亲鲧治水的方法是筑堤防堵,结果愈堵愈泛滥,被舜处以极刑。大禹接下治水任务,采取疏导的策略,终于成功。鲧、禹治水,得到许多神明的帮助,女娲即曾赐下堵水的“息壤”;也出现神龟曳尾,引导开渠的路线。有一次,禹化身大熊,舞蹈作法,他的妻子涂山氏送饭,发现丈夫竟变化为大熊,非常惊慌和羞愧,从此不见大禹。大禹也因此事故,过家门而不入,多年都在外面奔走治水。

另一治水的故事,则是四川都江堰李冰治水的传说。李冰是秦国在四川的太守,他在任上将岷江分流,灌溉成都平原的广大农地。故事中,为了打开山口,李冰自己化身水牛,和水神化成的另外一头水牛相斗。他嘱咐从者,认清其中一头水牛,腰上有白印的那头是自己,白印是太守的印章。他让从者协力帮助,刺死水神的化身,分江的工作因此才能完成。他的儿子二郎,今天被称为“二郎神”,也用臿挖土来协助他工作。传说中,臿成为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威力强大,可以战胜一切妖魔。在今天都江堰沙滩上,也确实发现一个古代的石像,就是一个短装男子持臿工作。

第三个故事,则是安徽、江苏的祠山大帝张渤治水,他是汉代广德高淳的地方官。这一地区,众多丘陵围绕谷地,水流不通造成淤塞。张渤将许多水流导入渠道,分别注入长江和太湖。在张渤治水的故事中,他也曾经化身猪形,或称猪婆龙(可能是借用大型江豚的形态,发展出的一种传说动物)。当他正在以猪形拱土成渠之时,他的夫人送饭看见后立刻逃逸,藏躲不见。在我家乡,张渤被称为“张大帝”,位阶与“东岳大帝”平起平坐。每年的赛会,各处的神祇都要起驾朝拜张大帝。

在这些故事之中,张大帝化身大猪,与大禹化身大熊,其实是同样的比喻。百姓感激,将人力不易做到的事情,委之于神力的帮助。大禹和张渤,都因此牺牲了家庭的生活,换来的是百姓的千秋纪念。我在第七章中叙述,无锡还有东水仙、西水仙,这两位治水有功的地方官也都受到百姓永远的奉祀。这一类的故事,在中国南北各地,处处有之。为了农耕的需要,他们兴修水利造福众人;也因此,对治水有功的人物,老百姓永远怀念。

既然谈到天然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中国人对于水利灌溉特别重视。从这条线索上,我们也可以举出与水利观念有关的蛟龙传说。蛟、龙都是神话中的奇异动物,在真正的生物中,无法找到相应的种类。尤其“龙”的观念,在中国人的传说中,是具有极大能量的神物,皇帝就是以“龙”为自己的象征。龙的主要所在地,还是在水中。蛟比龙差一阶,似乎是龙的副手,或者是次一阶的神物。蛟的所在地却是相当一贯的,是在水流之中。下面是一则龙的故事。

在四川以及长江流域,都有“望娘滩”的传说。据说,江边上的一个村子,有母子二人,家境贫寒,儿子必须要经常到江边的沙滩上替地主放牛、割青草。有一天他发现一块非常茂盛的草地,收割回来的青草也很新鲜。第二天、第三天,每次到那个地方去割草,却发现青草从来没减少。偶然,他在野草丛中发现一粒红色的圆珠,便将这个珠子放在草筐中带回家。头一天筐中的青草几乎被牛吃完了,第二天早晨却又是满筐野草。母子二人将红珠放在米缸,第二天早晨米缸竟装满了白米。消息传播出去,地主带人来抢这颗红珠。孩子急了,带着红珠向江边跑,不小心吞下红珠,立刻感觉口渴,跑到江边去喝水。他的母亲看见他不断地喝水,等到再抬起头来时,他的头已经变成龙头,而他的身体也在拉长。终于,他化成一条大龙跃进江水,顺着江水他向母亲点头告别。四川很多地方,有九洄滩、七十二洄滩等名称,据说都是这条儿子化成的巨龙,每回头向母亲叩别一次,江水就转一次弯。

这个故事,延伸出许多类似的故事。红珠可能转化成宝珠,放在任何对象之中,都会使这对象无穷增加,于是又延伸为“聚宝盆”的传说。吞珠成龙的传说,却是在长江流域传播最广。我自己以为,长江水道曲折,每个转弯之处,外侧江水冲激江岸,江岸崩溃就会使外侧的弯度更大;在江水内侧,由于江水回流,速度缓慢,则有沙碛停积形成沙滩。这条大龙,其实就是江水主流,气势磅礴,委婉起伏,奔腾东去。蛟则可能是长江流域尤其川江部分,常有的冲入大江中的地下伏流;遥望伏流,俨然是一条夭矫巨物。蛟,也可能以“长江鲟”作为模本想象而得。凡此故事,都可能是在江边居住的人们,将江水的景观转化成蛟龙,当作水神来崇拜。在这个基础上,蛟龙故事演化为“四海龙王”以及全国各处大小河流都有当地的龙神。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这是中国古代将龙和蛇经常并称的典型句子。龙的形象,是从蛇扩大、复杂化而来。龙,大概还是一条巨蛇。古代草木丰盛,蛇是人生活之中经常会遭遇的危险。蛇悄然移动,无处不在,而毒蛇又可以致人死命。于是,蛇在中国传说中的形象,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危险。先秦古文中,“无它”的意义是“没有灾害”。于是,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类的生物也就成为不易察觉、而需要戒备的灾害。蛇类的生活习惯,盘圈昂首,吐舌四望,俨然是向天呼吸。这一形象,在传说之中是巨蛇昂首向天,吸取天地的精华,终于成为蛇精,可以化为人形,在人间活动。

蛇精故事之中,最著名的当然是“白蛇”的故事,是中国四大神话之一。这条八百年的老白蛇,在峨眉山中修行,吸收天地山川的精气,化身为美貌的白衣女子。白娘子的故事,是逐渐演变成长的:大概在宋代,还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原型,到了明代,已经演化为今天大家知道的白蛇传的故事了。白蛇的故事,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因此不必在此复述。有情有义的白娘子和许仙的恋情,是永远令人哀叹的悲剧。那个多事的法海,自己据说也是蛤蟆精,生生拆散了这一段姻缘,逼得本来已经化蛇为人、成为人间最善良女子的白蛇,犯了弥天大罪:水漫金山寺,造成巨大灾害。于是白娘子被镇压在雷峰塔下,直到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才能重获自由。我曾经参观过金山寺,寺庙中的和尚还一本正经地领我去看墙上的一个窦穴,说是许仙从这个墙洞逃亡——可见这个传说深入人心。在江南,秋蟹是应时美肴。每一次我们剥食螃蟹时,孩子们都会努力寻找,在螃蟹的两眼之间,有一个小小的白骨,据说就是法海——这是民间的裁判,将这个破坏姻缘的和尚永远贬入螃蟹壳中。许多中国的地方剧种,都有“白蛇传”的唱本,其中祭塔一段,是白蛇生在人间的儿子中了状元,回到雷峰塔祭拜母亲。母子二人只能短暂地相会,母亲哀述自己的一生及永远镇压在塔底的凄苦,是一段十分动人的唱腔。

在民间故事中,蛇妖并不是邪恶的形象,上述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就是值得大家同情的角色。长江流域以至江南一带,靠近水边、草木茂盛,蛇乃常见之物,而又很少毒蛇。因此,蛇常被视为镇宅的神物。我家无锡老宅,水边有一棵大树,高过二楼的屋顶,树上相当高处有一个空洞,应当是一棵大枝断裂之后形成的。这树洞中有一条大蛇(其实应当是有一窝蛇),我们偶然会看见蛇盘在高处的树枝上,人蛇互不相犯,一般人就认为这是我们许家的宅神。蛇与燕子都象征一家家运的兴衰,如果蛇不见了,燕子也不回来了,这家大概就会走衰运。因此,我家的仆役,初一、十五都会放两个鸡蛋在树下,作为谢神的祭品。

白蛇水漫金山,陈遇乾编撰

中国传说中,狐狸精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最常见的故事是,狐狸化为女子迷惑年轻的男子,使他精血丧尽。这些青年男子的精血,却能滋养狐狸,使妖精的道行更深一层。狐精的故事,在这个基本的母型上,有许多的变化,有些狐精也相当有情有义,并不危害情人。狐仙的故事,往往会联系到借狐仙的妖力,遭逢狐仙的家庭可能一时暴富,但好运不会长久,妖精带来的好运最终还是会败坏。

狐狸得到这么样的名称,可能因为狐狸的皮毛光润华美,而且狐狸的眼型与狼、狗不同,带点斜挑,似乎是女子挑逗的眼神。狐狸在夜间活动,和豺狼一样,在月色之下仰首望天呜鸣,这个形象也被视为狐狸在吸取日月的精华。事实上,大部分中国农村都已人烟繁密,附近并无野生动物。于是,张冠李戴,狐仙的故事有可能是因黄鼠狼而起。很多文人学士,例如蒲松龄、纪晓岚,都是说故事的好手,在他们的笔下,狐精的故事占了相当大的部分。那些故事,其实颇有借物讽世的意味,是文人创造出来的寓言,而非民间自己添油加醋逐渐形成的传说。

回到人间,人死为鬼,鬼魂的故事,当然也是民间传说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从“生”说起,自从佛家轮回之说传入中国,中国人在阳世以外,另外创造一个阴间——新生命的降生,则是从阴间转入阳世。我们常见这种传说:产妇正在待产,有人会看见某位已经故去的友人或是冤家走进大门,直驱产妇的房间;然后呱然一声,小儿出生了。于是,下面就会接着解释:有的人是来报恩,或是延续过去的交情;冤家到来,则是来讨债或报仇。我们家乡有一位地方尊重的长者吴稚晖先生,他终身不庆生。因为据说在他出生前,他的父亲梦见已经故去的祖父告知:“我替你买了孩子,七斤十两重,明天就会出生。这个孩子并没有经过阴间的核准,是我偷买的。因此,他千万不要庆祝生日,以免阴间察觉阳世有这么一个走私的生命。”这一类的故事,基本上都是用来解释一家兴衰起落的因由。尤其如果某家有了败家子,就往往会归咎于上世不善,招来索债的冤家。

当然,不得善终的冤魂会成为厉鬼在人间作祟。本书的第六章,会讲到春秋时代郑国伯有醉中被杀,冤魂索命的故事。厉鬼不仅是找冤家索命,也会造成地方上普遍的不安。瘟疫和战争都会导致死亡众多,那些不得善终的死者,灵魂无处安顿,就会骚扰人间。在这种时候,可能因为长期的不安,引发群众情绪的紧张,就会有“过阴兵”这一类的故事忽然出现。我自己经历过这种事情。抗战第二年,日本轰炸四川各地。有一次一个中等的城市万县被日本炸平,全城三分之二化为瓦砾,死者无数。那次大轰炸以后,人心不安,已经无家可归的难民只得睡在仅有的走廊或是任何可以遮蔽的地方。那时,曾经有十天左右,大热天的半夜,忽然全城惊起,都说看见断头、缺肢的“阴兵”列队在路上走过。这种群众的不安需要集体的安慰,于是,地方的宗教信徒即会请求佛寺、道观作法安魂,超度亡灵,解除人间的恐惧。

在台湾,“好弟兄”指的是一般的鬼魂,“大众爷”或者“义民爷”则是族群械斗中的牺牲者。台湾各地都有小小祠庙供奉“好弟兄”,以避免他们作祟人间。有时,也可能是因为其他情况,造成大众情绪的紧张,却也会将这不安的祸源归之于冤魂的骚扰。我初入史语所时,有一次,南港社区也举行“安境”的法事,我被史语所派遣作为代表参加这一仪式,因此亲眼见过如何安抚阴魂的过程。乩童掷筊卜问,找出鬼魂不安的原因;法师祭起令牌宝剑,调动兵将;同时,职事人员焚烧纸钱,供奉酒食:如此恩威并用,软硬交施,务求安顿不高兴的亡灵。

台湾的民间故事之中,鬼魂作祟的传说,最著名者则是“林投姐”的故事。林投姐是一位台南女子,与一位周姓男子相恋,二人同心合力组成家庭,在事业上有个小小的生意。这位周姓男子,渡海回乡办货。在那边,他却移情别恋,抛弃林投姐母子不顾。林投姐气急,在林投树上自缢身亡。她冤魂不散,想要找到负心人报仇。但是,鬼魂过海峡,会被海神拦阻。后来,林投姐获得一位算命师的协助,将神祖牌夹带在雨伞之中渡过海峡。最终,林投姐的冤魂找上了负心人索命。另一说,则是林投姐搭乘到省会赶考的专船,因为举子是文曲星,海神不敢阻挡。

另外有一则周成游台湾的故事。周成也是一个小生意人,过了海就抛弃原来的情人移情别恋。身在故乡的女子怨恨负心汉,死后渡海来找他索命。这两个故事,基本上相当类似,应当是出自同一原型,也就是福建移民到台湾开拓时,心悬两岸、家庭隔离所造成的悲剧。林衡道先生则认为,这些故事大概都是大陆上各处都存在的“望夫石”主题,加上一些情节,组成现在的台湾故事。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的外室阎婆惜爱上了宋江的徒弟张文远,宋江杀死阎婆惜,自己上了梁山。在这个主题上,又演化为“活捉张三”的传说:阎婆惜死后不忘情人,其鬼魂勒死张三,二人从此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长相厮守。这一个故事,与上述的台湾传说略有不同,前面是负心汉被惩罚,而大陆传播的传说,多少有点同情阎婆惜和张三,让他们死后长相左右。以上这些故事都是小百姓的经历,其实是将死后的灵魂当作生前生命的延续,其中并不牵涉佛教信仰的转世果报等等情节。

世间不平的事,处处都有,常常发生。有许多小民百姓,蒙受冤屈时总希望有人做主。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包公断狱”的传说。宋代的包拯是著名的清官,铁面无私。传说中,他在开封府尹任上平反了许多老百姓蒙受的冤狱。造成冤狱的恶人,有国丈、大臣、富户、土豪,包拯都能不畏权势,替老百姓做主。这一类的故事太多了,不必详说。传颂最广的,则是陈世美的故事。陈世美贫穷出身,进京赶考后得中状元,皇家招亲,公主下嫁,陈世美贵为驸马,但是忘记了老家还有发妻和两个孩子。发妻进京寻夫,陈世美竟然不承认自己的妻儿。最终,包公断狱,将陈世美铡死。包公的许多事迹,往往以“陈州放粮”作为开头——他一路接状、一路审判,断了许多冤狱,甚至将流落在民间的皇妃,断定为皇帝的生身母亲,冒了极大的危险,终于使母子团圆。

类似包公系列的故事,列朝都有,如唐代的狄仁杰、明代的海瑞及清代的施世纶。故事中,除了替老百姓申冤,还增加许多奇案的判断;那些情节,大都从著名的《洗冤录》中取得。总而言之,中国老百姓面对官府,尤其地方官迁就权贵、滥用权力,都是有冤无处诉。这些清官的形象,是为老百姓寻找情感上的寄托,不失为失望中的盼望。

这一系列包公故事之中,都会牵涉到一群江湖侠义人士,他们有时劫富济贫,有时也帮助清官平反冤狱。当然在中国的传说之中,这种江湖武侠之士也是一项主题。宋代经济发达,城市化现象快速呈现,在城市之中出现民间的娱乐,包括说书、街头剧等。这些艺人讲述的故事,宋代所谓“朴刀棍棒,英雄发迹”,往往从残唐五代、天下大乱的许多英雄事迹中取材。桃园三结义、瓦岗群雄聚义及梁山泊的故事等,都是这些主题的延伸。这些故事往往强调:武艺高强的侠客彼此以义相结,在江湖上活动,为天下抱不平;而其中有些人,竟然可以开创王业。人与人之间的义气,于是高于其他的德性:为了义气,一切不顾,舍身而无悔。回溯这些故事及其精神的源头,应是《史记》的游侠、刺客和唐代的传奇人物。明清以后,江湖和民间出现许多帮会,他们也借着侠客传说,树立以“义”相结的基本精神。

从这一系列的故事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忠臣烈士为国为民,却往往受到奸臣迫害,以至为国牺牲。也是从宋代开始,逐渐发展出来杨家将的系列故事。北汉的大将杨业归顺宋朝,成为防守山西边境的名将,号为“金刀无敌老令公”。在一次抗辽战役中,让他做先锋,本来安排的援军却迟迟没有出现,后被辽国大军击败,身为俘虏绝食而死。他儿子六郎杨延昭,也防守山西,乃一时名将。这些情节,演化成“杨家将”的故事,穿插了朝中忠与奸的斗争,武将与文臣的冲突。

这个系列故事中,杨家成为保卫国家的世代将门,一代一代的主将或是阵亡或是累死,剩下的是一群寡妇:祖母佘太君,孙媳妇穆桂英,率领了一门寡妇孤女,还有幼年的杨家子孙,仍旧为国效力。如果单看杨家将的故事,读者会有一个错觉,似乎宋代的对外战争,永远只有杨家是主角。其实杨家在六郎以后,仅见杨文广而已。在“尽忠报国”的框架内,后来就有对于张巡、许远、岳飞、于谦、袁崇焕等冤死的忠良引发的歌颂与哀悼,无不是平民百姓谴责政府和君主辜负忠臣良将,因此发生不平之抗议。

杨六郎率军大破辽兵,熊大木《绣像杨家将全

杨门女将的事迹,上承花木兰和唐初平阳公主娘子军,下面又延伸出樊梨花、秦良玉等女将的英勇事迹。这一个主题,毋宁是老百姓们伸张女子的地位,表扬她们的所作所为,认为巾帼可以超越须眉的观念的表达。

到后来,包公的故事与“杨家将”系列合流,角色中又增加了八贤王(德行的象征)、寇准(智慧的代表)和从民间回到皇宫的太后(能够压倒皇权的母权):这些因素,给了正义化身的包公拥有铡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和豪强刁顽的无上权力——一般小民百姓梦寐憧憬的保护人的形象,自此得以完成。

在本书的第七章,我会讲到家乡无锡奉祀对象,有张中丞(张巡)、于少保(于谦),而在于少保的祠堂中,又有夏允彝父子的牌位。在台湾关庙中附祀岳飞,也是常见的现象。现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本章所述的情节几乎处处可见其影子。由此可知,这一系列传说在中国人情操中的影响。

本章所说,从开天辟地以至江湖豪侠,从男女私情到精怪现象,涵盖的范围看上去似乎凌乱,却也代表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喜恶和褒贬。一般老百姓,很少会在谈话时引用四书五经、二十四正史,他们的历史观,就是这些故事串联在一起的一套评价体系。他们认可的价值,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对得起,人间必须有公道,世上必须有正义。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和第七章有关宗教的内容对读,我想提醒大家的无非是:第七章中所谓“人间化”和“世俗化”,同样呈现于传说和故事的编造和传播。 xLaAriSp4vY3CqfiPdhafSXwxoOWEZuRFwNXnMoEgOU4hQ3s/h7OVhRSnss7lp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