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言快语就像刀子,伤害他人和自己 |
|
《论语》中曾经有过记载,意思是一个人假如质朴胜过文饰,就会导致非常粗野;假如文饰胜过质朴,又会变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得益彰,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心直口快,过于直爽,就变显得非常粗俗。生活中,很多朋友以自己性格直爽、心直口快为由,总是不愿意收敛自己的任性。也许身边的亲人朋友会包容我们的脾气秉性,但是一旦走入社会,那些不相干或者是关系一般的人,诸如同事、普通朋友,甚至是陌生人,还会如此包容和纵容我们吗?最终,那些心直口快的话不但会变成锋利的刀子刺伤他人的心灵,也会因为他人对我们的嫌恶,最终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我们必须杜绝快言快语,这样才能避免伤害他人,也才能更好地经营人际关系,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顺遂如意。
如果以比喻来形容,快言快语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子,而且是双刃的。尤其是不加掩饰地说话,更会给他人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很多朋友也许认为,说话说错了没关系,只要自己说话当时感到痛快,等到过后再道歉就好。殊不知,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挽回语言带给他人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说话快言快语的人比较富于正义感,思维敏捷,口齿清晰,所以语言瞬间的爆发力很强。与此同时,语言的杀伤力也很强。要知道,不管我们的初衷多么好,我们一旦语言上使他人受到伤害,他人是一定会讨厌和记恨我们的。同样一句话,会说的人说得人笑,不会说的人说得人跳,我们如果能够改变一种方式,把话说到他人的心里去,为何偏偏要得罪人呢!要知道,人脉资源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源,值得我们非常珍惜。所以,我们要学会委婉曲折地说话,让话变得更加动听,也能够打动人心。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年幼的太子登基,其母亲赵太后掌权。秦国趁着赵国危难之际发兵攻打赵国,无奈之下,赵国只好求救于齐国。齐国同意发兵援救,但是条件是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赵太后最宠爱小儿子长安君,因此坚决不同意。为了赵国的安危,群臣纷纷劝谏,却触怒了赵太后。赵太后怒气冲冲地说:“假如再有人劝说我同意让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我就要用唾沫唾他!”这时,左师触龙正好进宫拜见赵太后,为此赵太后的火气全都撒到触龙身上,恨不得用眼神杀死触龙。
触龙当然知道情势危急,但是他也很清楚不能强求赵太后。只见他步履沉稳地走到赵太后面前,说:“太后,请您原谅臣。臣有腿疾,所以走不快。虽然臣很久没来拜见太后,但是臣始终牵挂太后。”这时,赵太后说:“我也得依靠车子代步。”触龙问:“您最近饮食如何?是否有所减少呢?”太后说:“勉强喝点儿粥罢了。”触龙开始放松地和太后拉家常,太后渐渐感到轻松,对触龙的警惕心理也渐渐减弱。
触龙说:“臣已经老了,臣的小儿子还小,所以恳请太后让他进宫当侍卫。”太后当即答应了,问:“他多大了?”触龙回答:“他15岁。臣想在离开人世之前,把他交给您。”太后又问:“男人也特别偏爱小儿子吗?”触龙回答:“男人比女人更偏爱小儿子。”太后笑着说:“当然是女人更疼爱小儿子。”借此机会,触龙提起长安君的事情,对太后说:“父母疼爱子女,一定要为子女的长远考虑和谋划。假如您真的疼爱长安君,您一定要提前为长安君谋划,让他为国家建功立业。否则一旦您去世,长安君就会无法立足赵国。”听到触龙的话,太后陷入沉思,后来才对触龙说:“你安排长安君吧。”就这样,在触龙的安排下,长安君乘车带领诸多随从,去了齐国当人质。当即,齐国派出援军,帮助赵国击退秦国的进攻。
假如触龙在想要说服赵太后之时,也和其他大臣一样直言进谏,那么非但无法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导致正在气头上的赵太后对他极度不满,甚至还会伤害他的性命。幸好触龙说话并不是直来直去的,而是能够委婉曲折地从自身为小儿子考虑的事情出发,循序渐进地和赵太后说起长安君的问题,从而水到渠成地说服赵太后及早为长安君考虑、谋划。这样一来,触龙非但解了赵国的危难,也保全了自己,更打开了赵太后的心结。
很多时候,委婉含蓄的表达比快言快语的效果好得多。一则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能够表现出说话者的涵养和修养;二则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能够让听话者心平气和地倾听、理智地思考;三则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比较温和,更容易让听话者接受。假如我们在使用委婉含蓄的方法表达时,再设身处地地为听话者着想,从更容易被听话者接受的角度出发阐述问题,那么表达和说服的效果一定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