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浮躁,坐不住
不爱学习的孩子学习不主动
不爱学习的孩子做作业一拖再拖
不爱学习的孩子做作业不认真
喜欢学习的孩子一般都会将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但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上课不愿意专心听讲,容易产生浮躁情绪,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些小动作。上课浮躁,坐不住,就是不爱学习表现之一。
小亮正在上小学二年级,个性活泼,聪明,爱玩,尤其是对电子游戏更是痴迷,可是在学习上总提不起精神。一年级时,他还能勉强注意听课,但自从上了二年级以后,他就对学习表现出了很强的抵触情绪,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上课总是坐不住。
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小亮就在下面搞些小动作,不是跟同学说话,就是自己玩些小东西,总之就是不想学习。班主任不止一次地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希望他能改正错误、端正态度,上课认真听讲。小亮虽然表面答应老师会改正,可是过后又会故伎重演。面对小亮这样的学生,老师感到很头疼。
这天,小亮上课时又在桌子底下偷偷玩电子游戏机,老师很快就发现了他。老师没收了小亮的游戏机,并警告他:“如果上课再不认真听讲,就会通知家长。”小亮最怕请家长来学校了,便保证说:“以后我一定不会在课上玩耍了,会认真听课。”老师看他认错态度比较诚恳,就原谅了他。可是小亮自控能力很差,管不住自己,第二天竟然又在上课时看起了漫画书。
老师在上面讲,他就偷偷地在下面看,看到有趣的地方竟然还笑出声来,结果又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打电话通知了小亮妈妈,小亮妈妈来到学校之后,看到小亮在学校的表现,非常生气,便向老师保证,今后一定会严格地管教自己的孩子,配合学校做好监护工作。
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孩子都会像小亮一样上课不专心听讲,在课堂上搞小动作。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6~12岁的孩子通常都贪玩、好动,不管是体育运动,还是智力运动,他们对此都感兴趣。好动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正常表现,但是如果缺少监管,就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做事情不认真。
对于像小亮一样的孩子,管理起来虽然有些困难,但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想要帮助孩子克服掉浮躁心理,让孩子喜欢上学习,就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引导他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家长对孩子多一分耐心,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出发,多从正面鼓励孩子,孩子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改正缺点。
事实证明,优秀的高考状元,上课时都能坐得住。为了让孩子去掉浮躁,养成认真听讲、虚心好学的好习惯,家长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做起:
要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就要多学习,多看书,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比如,中外名著、百科全书、人物传记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尝试阅读。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读些带拼音的;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可以读些纯文字的;如果孩子上了初中,则要慢慢让他接触著名的长篇读物了。
为了让孩子提高读书的兴趣,家长既可以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到一些大型的书店逛一逛,帮助孩子挑选一些有益的课内外读物;也可以带头多看书,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当家长和孩子沉浸在书海之中时,孩子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适当给孩子一些小奖励。不管是哪个孩子,尽管他们的个性不同,却都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当得到肯定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大增。
当孩子学习时,家长要多给一些关心和引导。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积极解决;当孩子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时,家长要适时地对孩子加以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人做比较,更不能忽视孩子的进步,否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失落感。
产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的孩子对任课老师不满,有的则是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针对孩子的具体问题,家长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在平时,家长要多抽些时间来和孩子谈心,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和孩子真诚互动,建立起良好的家庭关系。比如:
孩子成绩不理想,要通过跟孩子沟通,找到问题所在。
孩子情绪不好,多通过沟通,看看孩子究竟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如果孩子跟同学发生了矛盾,就要让孩子将事情发生的经过跟家长讲一讲,然后做出分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的交流,家长要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当孩子在出现了烦躁和厌学倾向时,家长就要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6~12岁的孩子都好动,可是如果在听课时老是想动,必然会干扰正常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心理浮躁,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运动形式来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象棋、围棋等。这种玩中学的方式,不仅对孩子有好处,还能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
如果发现孩子上课时总是坐不住,要对孩子少些责备,先和孩子沟通一下,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然后,再根据孩子的实际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逐渐调整好心态,让自己踏实起来。
为了让孩子巩固所学的知识,老师一般都会在放学后布置一些作业。如果孩子不喜欢学习,自然就不会主动做作业,更不会主动复习功课,这免不了需要家长在后面催。如果发现孩子学习不主动,家长就要引起注意了。
小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下等。小华感到学习很吃力,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很多他都理解不了。虽然有些知识点搞不明白,但是由于胆小,他从来都不敢问老师。时间久了,小华的学习成绩也就落下了。
小学阶段,各学科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出现了“短腿”,就会越差越多,学习效果自然就不佳。小华就是这样!老师课堂上讲过的知识,他根本就吸收不了,写作业时,总会遇到很多问题,今天又是如此!他一边写,一边发愁,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华觉得,学习很没意思,于是就把作业放在一边,看起动画片来。
妈妈回到家,看到小华正在看电视,便问:“小华,作业写完了吗?”
小华虽然学习不理想,但是个诚实的孩子,他告诉妈妈:“还差两道题没写。”听到小华这样说,妈妈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回家先写作业,怎么一点记性都没有?”小华担心妈妈教训自己,不敢将实情告诉妈妈,就装着写起作业来。
小华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没有及时得到解决,因此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妈妈对小华管得很严,要求他回家先写完作业。可是,小华对学习已经厌烦了,只要看到作业和课本,就会发怵,实在学不进去,每天写作业也就是装装样子。
其实,不难发现,小华之所以在学习上很被动,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老师课堂上讲过的知识有些不理解,不愿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不愿向家里人讲,时间久了自然就对学习没有了兴趣。
不管孩子多么聪明,学习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家长要鼓励他们放下面子,虚心向师长或同学请教。
学习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优秀生的学习一般都是积极主动的,他们会主动预习、主动查找资料、主动解题、主动做作业……因此,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就要引导孩子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让6~12岁的孩子在学习上增强主动性,养成不懂就问、积极上进的好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供帮助:
教育孩子不是用权力来压制孩子,而是用威信来令孩子折服。当孩子与家长成了朋友,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信赖感,愿意与家长交流,愿意听从家长的意见。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以朋友的身份来跟孩子相处,比如,
跟孩子说话时,不要居高临下,要抱着平等的心态。
跟孩子相处时,可以开一些孩子之间的玩笑,融洽亲子关系。
孩子遇到难题时,要跟孩子一起想办法来解决,但不要将答案直接告诉孩子。
不要对孩子撒谎,一旦孩子不信任你,也就不会跟你和谐相处了。
从小培养独立意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不要觉得孩子还小,就将事情都包揽过来,孩子的良好行为需要从小培养,一旦养成坏习惯,改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要在生活中加以引导和培养,比如:可以把一些小事交给孩子来处理;遇到问题时,家长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要让他独立思考;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同时,还要让孩子看看同龄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加以借鉴,为我所用。
有时,孩子学习不主动,还与家长的交流方式和语态有关,比如,看到孩子回家晚了,就破口大骂,孩子心生抵触,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因此,如果想提高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的行言。例如,孩子放学回来晚了,不想写作业,不要恶语相向,要激发出他做作业的兴趣。如果孩子做作业效率低,就要用和善的态度跟孩子沟通,找到原因。如果孩子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就不要冲到房间贬低孩子,说:“怎么这么不认真!不想写,别写!”
孩子不主动写作业,多半都是不想写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如果想提高孩子写作业或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引导孩子抓紧时间写作业,要和孩子及时谈心,掌握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然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爱上学习。
做事不认真,不仅会影响工作,更不利于以后的发展。对于6~12岁的孩子来说,如果写作业粗心大意、马马虎虎,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自然会影响到成绩的提高。其实,做作业不认真也是孩子不爱学习的一大表现。家长要重视孩子粗心的坏毛病,采用有效的措施来纠正孩子的这一问题。
小亮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虽然马上就要升六年级了,可是他整天想的就是玩。他写作业时老是粗心马虎,经常会出现很多错误。这些错误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但他就是不细心。妈妈没少跟他讲道理,可每次都是白说,妈妈感到很头疼。
有一次,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原因是小亮作业潦草、不认真。妈妈看着自家孩子的作业,再看看其他学生的,知道儿子比其他孩子差很多,便答应老师,回家好好监督。小亮挨了妈妈的批评,态度自然就好一些了。妈妈看到小亮诚恳的样子,也就没有再批评他。可是,小亮虽然做了保证,但说了却做不到。写作业时,还是经常会犯错误。
为了督促小亮写作业,只要一有时间妈妈就会检查一下小亮的作业。哪知道,翻开小亮的作业本时,妈妈又被气得火冒三丈:“你怎么这么粗心,10道题错了6道,你怎么搞的?是不是不想上学了?”小亮解释道:“这道题我会做,只不过粗心写错了答案,我会改的。”
生活中,很多小孩都有像小亮一样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大多数的家长都会显得很着急,可是孩子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家长要保持冷静,孩子粗心固然有他自身的原因,但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
众所周知,粗心是由于精力不集中造成的。孩子年龄小,自控约束能力不强,很容易出现马虎的毛病,这时家长不要急于指责孩子,而要耐心地讲道理,要用容易理解的语言来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粗心,粗心的后果是什么。
高考状元告诉我们,做题确实是一个检查知识点是否掌握的好方法。虽然我们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必要的练习题还是要做的。因此,引导孩子提高做作业效率,也就成了孩子爱上学习的重要方面。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全面监督。这些都不是小问题,习惯一旦养成,要想改正并不容易,必然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上养成认真、严谨的良好习惯,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责任感,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给孩子做好榜样。要想让孩子做到细心,家长首先要做到细心。
比如:打扫卫生时,要带着孩子认真做好清扫。虽然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却可以给孩子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说一套做一套,只要求孩子认真,自己却很粗心,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工作时,要认真一些,如果孩子看到你工作不认真,或者听到你总是抱怨工作,他们做事的态度也会受到影响。
孩子写作业时,如果不认真检查,很容易出现错误。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家长要时常提醒孩子,不管是写作业,还是考试,写完后都要认真检查几遍,及时发现错误,这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实在不知道究竟该如何检查,就要将正确的检查方法告诉他。首先,要检查作业是否正确,发现了错误,要看看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题目没看清,还是解题思路不对。接着,要使用正确的检查方法,比如,加法算式题,要使用减法来重新做一遍,就可以发现正确与否。
有些孩子之所以写作业粗心,主要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孩子不愿接受新知识,自然会表现得被动,心态上也会很浮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孩子学习。比如:
当孩子学到“圆、角、分”的概念时,要让孩子亲自拿着钱到超市买东西,让孩子感受圆角分之间的互换与增减,孩子理解了、明白了,做相关的作业也就认真了。
在孩子学习了古诗之后,可以通过比赛的方法,跟孩子比比,看谁背得熟。孩子一般都喜欢跟家长比赛,如果在比赛中赢了,对于相关内容的学习也就有了兴趣,写作业也会主动很多。
学习是一件非常严谨、求实的事情,绝不允许投机取巧,粗心马虎。当家长发现孩子写作业不认真,经常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时,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要将认真写作业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促进孩子改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