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直观的老师,他从出生起最快速的学习渠道就是眼睛,他在模仿中成长,不知不觉,甚至润物细无声。
做教师需要有教师资格证,做医生要有职业医师资格证,做厨师需要有等级证书,结婚需要有结婚证,开车需要有驾驶证,但唯独做父母,却不需要有父母资格证书。我们就这样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摸索着、放任着、随意着、紧张着就成了父母。
我见过很多焦虑的父母,孩子咳嗽一声也无比紧张,只要孩子感冒便谨小慎微如临大敌。那时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感冒,虽然喉头干燥,垂涕三尺,但过了几天又生龙活虎起来。我也见过很多没有责任感的父母,总是给孩子高级且花费不菲的教育机会,而自己却蓬头垢面一脸蜡黄。那时我想,一个不向往精彩生活的父母又如何培养一个有追求的孩子?
成为优秀的父母是一门功课,需要学习,需要在实践中成长。
2007年,我有了自己的宝贝,他叫毛豆,那一年,我36岁,在整个怀孕期间,我在写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大块头“著作”。我想送一个礼物给我的孩子,一个不能用物质衡量,具有某种精神力量的礼物。作为一个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礼仪培训工作的人,这个礼物也是我人生的一个高峰。
我的孕吐持续到6个半月,在整个孕期,支撑我的只有一种力量“我要成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妈妈”。在他100天的时候,我们请了一些朋友来祝贺,那一天,我送给所有人的礼物就是我的第一本图书《空姐说礼仪》。
我们不是与生俱来就拥有某种能力,但学习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2007年,我开始从事儿童礼仪教育工作,很多家长说“我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要让孩子和您好好学习”。而我却想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这句话是说给父母们听的,而不仅仅针对孩子。孩子从出生起最快速的学习渠道就是眼睛,他在不知不觉,甚至润物细无声的模仿中成长,而他最直观的老师就是父母。所以,我想说,教育孩子是一条共同成长的道路,为人父母需要学习和思考,才能够和孩子一起进步。
我想说,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毛豆昨晚剪掉留了10年的刘海,因为很多人包括老师说他可以露出额头。从小到大,从中国到世界,从黄皮肤的中国人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太多人对他的刘海表示好奇和兴趣,他也潜意识觉得似乎不应该留了,昨天他决定剪了试试,这是一个一定会尝试的决定。
剪完之后,果然不算好看,一下子把大圆脸都暴露出来啦,眼睛也显得小了。看了一眼镜子中的自己,他号啕大哭,这是他出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痛哭。
有片刻,我不知如何回应。
我讪讪地说了句“挺好看的”,他哭得更厉害了。“丑,丑爆了,本来我就不帅,这下更丑了……”他说。
我的大脑快速运转,寻找他痛哭的原因。他是觉得丑才哭成这样的吗?是内心依恋留了10年的刘海吗?是担心同学的嘲笑?是……
我赶快实话实说:“是的,不算好看,但客观说也不太难看,一般般啦。”
……
彼时,他在洗澡,我有空思考。我决定针对我想到的可能性,一一解决。
等他出来后,我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男生发型,非常多见,也是大多数男孩的发型,谈不上帅,也说不上丑。刘海没了,有点不习惯对吗?你的头发长得特别快,一个月就长起来了。经过这次,反而我们更坚定以后要留刘海,谁说也不剪了好吗?如果明天上学时,同学笑你,记住你这样回应就会很快结束他们的关注。”
“如果他们说,毛豆剪头发了,刘海没了……”
“你要大方坦荡地说,对呀,昨天剪了,我的额头想看看世界,我就换个发型,让它露出来。这样的回应,会让大家对你的发型不会做太多的评论。如果还有人说,你仍重复这几句即可。”
我又开始表演,“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剃了光头,大家说,他剃光头啦,他如果害羞郁闷地捂住头说:‘我爸给剃的,我也不喜欢。’大家可能就会说得更起劲:‘快看,他的光头好丑。’但如果他说:‘是呀,剃光头啦。’大家说几句可能就没兴趣了,对吗?”
毛豆脑补了一下我演的画面说:“对。”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不过分关注和掩饰,坦然面对,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每天和毛豆在一起,我都需要思考,因为总会发生新的事情,思考的结果会使我们都获得能量。因为那一刻,我自己也变得豁然开朗,在生活中,有时不过分关注自己的某个瑕疵,不也是放过自己嘛。放轻松去生活,你和孩子都能够更从容。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未必每个问题我们都能够轻松解决和面对,但我深信,如果你能够思考之后再给予指导,那么,也是一次共同的成长和进步。
写下这几个字,我自己都笑了。因为现在的父母必须无所不能:会做手抄报、会做PPT、会进行网上竞赛和答题、还得会做各种科学实验。这令很多父母困惑和郁闷,这究竟是谁在学习?这个问题非常好,现在我就要邀请您和我一起换个思路了。
我从毛豆出生就立志要做全能选手。毛豆的爸爸一直在外地工作,直到毛豆上小学他才调回北京。由于深知现实,我决定直面事实。当然,我因为36岁才生宝宝,对如何养育和教育孩子可能有更深的思考,我想要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庭和快乐的童年。因此,无论面对什么问题,我都以特别积极的心态去实施和完成。也因为这种心态,我与毛豆一起成长,重温童年的感觉。
有时,看到现代的一些新鲜玩具我也玩得兴致昂扬,我从来不允许自己有此刻是“为了孩子”的心态陪他玩,总是抱着一起玩、一起学、我也进步了、我也开心了、我也成长了的心态,参与他的学习和生活。
因为知道毛豆小朋友没有怎么经历过大场面,我特别理解他要代表学校进行朝阳区科学实验的紧张心情。
那天,从早上毛豆就开始出现各种生理反应。首先,食之无味,准备了早餐给他,他抱歉地看着我说“没有胃口,不太想吃”。我说“好,少吃一点,不想吃就不吃了”。
其次,起床后的程序完全打乱。以往自己穿好衣服出来,是洗漱、吃早点、上洗手间,那天则从卧室出来就直接去了洗手间,吃了早点又去了洗手间。我平静地看他颠倒顺序,说:“去吧,你先去拉臭臭也可以。心理状态特别容易带来生理反应,这很正常,我理解你。你看,人心情不好时,有一个词叫食难下咽,但心情愉悦时,又有一个词叫胃口大开,所以,你有点小紧张,想去洗手间也正常。”
另外,他开始频繁清嗓子、咳嗽,感觉各种不舒适。我说:“我给你一颗神奇的润喉糖吧,吃了以后心情和喉咙会特别舒服。”我拿了一颗放在我包里的柠檬糖塞进他嘴里,糖一入口,他瞬间笑了。
我说:“你是不是特别想问这么好吃的润喉糖是什么牌子的?哈哈,我不知道,晶晶给我买的。”
他说:“这么好吃,这是润喉糖吗?”
我很肯定地说:“是,我上课嘛,给我买的自然是润喉糖。”
糖是被我扔了原包装,放在空的小糖罐里的,他看看糖罐,相信啦。一边吧嗒嘴一边说:“真好吃,甜甜的!”
我说:“现在嗓子特别舒服吧。”他点头。
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情况的力量,因此,紧张并不全是坏事。然而,持续的紧张状态,则能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会带来身体一系列的不适,并且使紧张和压力感剧增,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我消除紧张状态。
这个事情对毛豆而言,是件大事。担负接受区教育局考核的任务,他渴望为班级争光,但潜意识在回顾内容时,又会觉得有各种疏漏。我们常常也会这样。面对重要考核,紧张时,会不断放大自己“不熟不扎实”的信息,给自己表现不好留退路,然而这些信息未必真实却又影响了个人状态。
于是我直接给毛豆建议:
(1)你的大脑只用来回顾每个实验的步骤,对内容做反复复习,无须考虑如何应考,等考试发生再说。第一次面对,你其实设想不出考核场景,比如在哪里站、老师在哪个角度、距离你有多远等,你现在无法凭空设想,因为不在你的经验范围内。那么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你可以控制的部分,在大脑中反复回顾每个实验的流程和步骤。
育儿的道路是无比漫长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如果,你能够抱着一生学习、一生成长的目标,我相信你所面对的一切问题都会变得轻松、变得简单。
当你想具体程序时,你的大脑没空玩紧张,专注一件具体的事情,会减少情绪化反应,是将注意力从“紧张”上转移的一种方法。
(2)当老师提问时,你的目光可以看实验仪器,也可以放空看老师,大脑专注组织语言。如果评委老师出现叹气、摇头、心不在焉,千万不要以为与你有关,可能他想到、看到了其他事情。我自己经常做评委,我也走神,偶尔也偷看微信,因此,评委的表情反应未必都和选手有关。
(3)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坚持讲完,不到最后一刻,不知结果。有的笑话,前面平淡,就只有最后一个“梗”,却能让你笑好久。所以,完整不受干扰讲到最后,相信你自己,即使只有最后三秒都有可能征服评委。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潜意识分不清楚是非对错,正确与否,它只接受肯定的信息。
所以,我不能和毛豆说不要紧张不要担心,我必须肯定地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这是他人生的新挑战,希望他能够学会突破紧张,这也是对我的考验,我放轻松,他才更有可能变轻松。
育儿的道路是无比漫长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如果,你能够抱着一生学习、一生成长的目标,我相信你所面对的一切问题都会变得轻松、变得简单。
你喜欢和什么人在一起?
你的人生一定要和有营养的人在一起,可以彼此支持鼓励,可以相互欣赏成就,能够让生命更加饱满茁壮。
与生俱来,我们都会懒惰、懈怠、消极和抱怨,但我们需要用一生去学习如何保持快乐、平和、积极、有能量……
而这一切也许有一个人能够改变你,又或者某个人也能把你拉到万劫不复的深渊,向下坠落总是急速和轻易的,向上发展总是缓慢和有挑战的。
所以,一定要和有积极能量的人在一起,有快乐能力的人在一起。而如果有机会让孩子选择,他会喜欢和什么人在一起呢?
有一天,毛豆在他的房间呼唤我,我过来一看,忍不住笑了,然后无比温柔地抱了抱他,问:“满意吗?”我经常抱他,但我自己能够感受到我的心情变化,这一次的拥抱格外走心、格外用情。为什么呢?因为,我进来时他躺在床上,肚子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抱抱我”。我顿时怦然心动了,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常常被这样的“小心思”感动吗?
这样的小花样我在家中经常玩,所以他也渐渐学会了,让平凡的生活增加很多情趣。
有一次,我中午躺在床上觉得有点困,虽然睡不着,可就是不想起来。毛豆那时只有3岁,他来拽我,想让我陪他下楼玩,烈日炎炎,加上非常困倦,我真的是不想下楼。我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讲大道理,而是顺手从床头的纸巾盒里拽了一张薄薄的纸巾放在了身上,说:“哎呀,这张纸压得我起不来。”毛豆忍俊不禁地说:“妈妈真淘气。”然后他把纸拿掉,我又拿上了一个床上的毛绒玩具放在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庸俗的、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而这些快乐不会自己凭空而来,需要你乐观的态度,快乐的心情来滋生。所以,我不用教毛豆热爱生活,在和我生活的日子里,他感受到的就是我对生活的热爱,因此,他也特别擅长在平淡无奇的日子中制造快乐。
在儿童礼仪教育中也是这样,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培养毛豆,如何教毛豆礼仪的,说实话,在家中很难正儿八经地给他上礼仪课,身份、环境都不适合。当然这就是我为什么愿意去毛豆学校给他们班上礼仪课的原因,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适合的环境中接受礼仪的熏陶和培养。
那么在家中如何实施礼仪教育呢?我不得不认真地说:家庭礼仪教育,身教大于言传。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微笑的人,你的孩子最经常的表情也会是笑;如果你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那么你的孩子也会是一个热情、助人为乐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接受规则不插队、不焦躁的人,你的孩子也会接受世界的规则,能够排队、能够等待;如果你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你的孩子也会爱上芬芳书香。
有一次10月黄金周,我带毛豆到北京郊区游玩。
荷花池绿色如绣,辽远至深。
毛豆在池边一块不规则不光滑的石头上,找了个位置,耐心钓螃蟹,他专注认真,一动不动,眼睛盯着水面,片刻不移。
阳光直晒,我感觉脖颈后面的一小块皮肤被晒得生疼。我将夹克的领子立起,并且不断走动变换位置。我去观看其他钓蟹人的战果,发现大多收获寥寥,或者空空如也。我开始无所事事,用手机拍拍天空,看看荷花……
突然,毛豆喊:“妈妈快帮我,螃蟹钓上来了,你快点捞起来!”
只见一只螃蟹咬住钓钩上的鱼肉,被毛豆钓起,张牙舞爪。我手忙脚乱收起手机,再慌里慌张拿起纱网篓的长杆,等我忙完,螃蟹已经跑了。
毛豆说:“妈妈,你做事能不能用心点,我钓起来,你要赶快拿篓接住,我们要配合。”
我竟无言以对,默默将篓杆握在手中,蓄势待发。
时间滴答滴答缓慢流淌,再没有螃蟹上钩,时光如冗长的絮语,慢慢腾腾,空空荡荡。
一个小时,毛豆都坐在烈日下饶有趣味地垂钓,一无所获,却又自得其乐。我们虽是毫无收获,但离开时,我竟看到他嘴角唇边的笑意和满足。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在庸俗的、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而这些快乐不会自己凭空而来,需要你乐观的态度,快乐的心情来滋生。
或许,垂钓之乐,原就不在成果,而是过程。
很少有像他这样有耐心的孩子,我想这和他儿时的经历有关,无数次我和他乘坐飞机遇到延误,我们会安然在机场等候,看书或玩玩具,我们都有很好的心态和适当的安排。或者说,他从小到大也没有看我惊慌失措或者暴跳如雷过,我的耐心也渐渐影响了他。
有时,我在家中看竖排的古文,需要拿格尺辅助,毛豆咯咯地笑,我则安静地读,晦涩难懂,但我从来没有放弃扔在一边。所以,毛豆也有了认真啃书的习惯,比如他最近在看的《中国地理》,真的有些难懂,但他仍坚持缓慢地一页一页地读着。
我从不带毛豆闯红灯,所以,他知道过斑马线看到红灯必须止步;我和服务人员说话,一定会用“请”和“谢谢”,所以,无论何时,他在餐厅、酒店和服务人员讲话一定会说“阿姨,请给我一杯橙汁,谢谢”,而不是“给我杯橙汁”;我去超市,乘坐扶梯一定会站在右侧,所以,毛豆永远会乖乖站在我的前方而非与我并排,他也从来不在电梯上逆行或者玩耍;我和他的老师讲话从来都是双腿并拢站立,正面对老师,所以,他也能够做到“长者站、幼勿坐、足容重、手容恭”。
学习礼仪就是这样,身为父母,你做到了,你的孩子也就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