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的最大劲敌

2005年,斯蒂芬·科尔伯特曾提醒过我们“似是而非”这种危险的心理习惯。当一个人特别喜欢那些他希望是真的概念或事实,而对那些已经证明是真的概念或事实退避三舍时,他就已经钟情于“似是而非”了。我们倒也希望世事都能遂人所愿,这样也就天下太平、一团和气而又事半功倍了。但我们很多人根本不去想一想这样一个升平世界是否接近现实,他们干脆自创一套看法来和这个虚幻的世界相吻合。我们希望什么是真的,干脆就直截了当地宣布它是真的。我们希望产品的标签简单易懂并且名实相副,因此买东西毫不犹豫,相信里面的产品毫厘不爽地印证了标签上的文字。

这样下去,事实就要顺应和符合我们的看法,而不是将我们的看法去与事实相印证。我们可以肯定你一定能发现这里存在的问题。因为我们认为一切事物其本质和表现出来的现象应该有所不同,而我们也相信它们实际上就是有所不同,一旦我们认识到自己有似是而非这样的倾向,我们就要不断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这事才是真的,还是有确凿无疑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否则我们就要自取其辱,说出来的话就像哈利·波特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中所说的那样:

哈利:肯定是马尔福干的。

麦格教授:波特,这个指控可不轻啊。

斯内普教授:说的是。波特,你有什么证据?

哈利:我就是知道。

斯内普:你……就是……知道?(语带讥讽)波特,你的天才又要让我大吃一惊了。

一厢情愿的思维之所以常常挥之不去,是因为我们否认一切的思维方式常常出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和事实作斗争,在冷冰冰的事实之外尽力强化升平世界的幻想。对我们共同面对或独自面对的种种问题产生的焦躁和恐惧情绪构成了一道防护墙,屏蔽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真实的世界,让我们看不见其本质。想一想你一生中多少次反复听到国家元首宣布他们所发动的战争马上就会结束,胜利指日可待。但是这样的预测通常只是些空洞的许诺。我们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战争也许会一直不停地打下去,或者本国部队取胜的前景并不明朗,想到这些真让人痛苦不堪,所以我们的思维干脆直接将它抹掉了。

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思考方式叫做奇迹式思考(magical thinking)。有些事当科学还不能提供较能令人接受的解释时,人们多喜欢依赖奇迹作为因果解释来理解这些事物,或者试图用奇迹来掌控科学无法掌控的那些事物。我们来听听美国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顽童巴特是怎样打击奇迹式思维的:

马格:好了,孩子们,把你们的信都交给我。我会把这些信寄到圣诞老人在北极的工作室去。

巴特:不要再胡说啦。这世上只有一个肥佬会不断给我们带礼物来,但他的名字才不叫圣诞老人呢。

这世上有许多事都无法控制,我们也知道与之抗衡的许多力量和困境都好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结果就是过去了一茬拔牙齿的仙女和复活节的兔子,又来了一茬新的神奇力量和影响,只要它们能带来乐观主义和安全感就行。当人们无力去理解或改变自己的境遇时,奇迹式思维就变得更为强大。在这种巨大需求的驱动下,任何相信人生有随机或偶发因素的想法都被斥为令人沮丧而置之不理,代之以奇迹式的因果关系的承诺。

对抗奇迹式思维的方法就是积极主动地使用本书所教导的关键问题。批判性思维的种种障碍会一直不停地伴随我们,不能忽视它们,但是凭借好奇心以及对批判性思维原则的尊重,绝对可以抵制它们。 Rg+xDGSduVNTxxBPwTdzfUezT8F8gjBnBig+2HDXayUFlnJUXuSWkdAzMU5VwBO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