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类以来,“族群问题”一直存在于各个国家与民族之间,不但经常造成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有时一个国家内部因为族群对立,也会导致分裂,甚至发生内战。
在台湾,“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闽南人”之省籍与族群问题,经常在选举时被有心人士用来操作选情,从中获取选票。去年(2004年)3月间的领导人选举,“族群意识”再度被挑起,不但严重分化台湾人民、破坏社会和谐,尤其选前选后更有人喊出“本土化”与“去中国化”的口号,不禁让人怀疑,在此“多元文化”的时代,各个国家莫不想尽办法要吸纳他国文化,以撷取别人之长来补自己之不足,所谓“纳之唯恐不及”,岂有“去之”之理!所以对于现在台湾有人喊出要“去中国化”,真是令人百思不解,如此思想,更是匪夷所思。
谈到“去中国化”,中国人一向以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而自豪,其实如果回溯到当初先民们茹毛饮血、巢穴而居、树叶为衣的时代,哪里有什么文化可言?这一切都是经过中国人智慧与经验的累积,慢慢改善生活,在创造本国文化的同时,也吸纳他国文化,诸如西方文化、印度文化、中原文化等各种外来文化相互交融汇聚,因此有了现在的“中华文化”。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用语,诸如“慈悲”“平等”“因果”“无常”等,就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再如西装、洋房、咖啡等,不都是西方文化的代表吗?当然,中国的文化诸如造纸、罗盘、指南针等,也为西方各个国家所引用,所以文化本身本来就应该互相交流,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有输出、也有输入,这是自然的现象,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国家想要去掉哪些文化。
过去我云游在世界各地弘法,记得有一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演,该校一位约翰·麦克雷教授在叙谈时说道:“你来美国弘法可以,但是不能开口闭口都是中华文化,好像是故意为征服美国文化而来的。”当时我听了心中就有一个觉悟:我应该要尊重别人的文化,我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奉献、供养,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养诸佛菩萨一样。所以由此事例可以看出,美国人吸收他国文化,但是他们害怕被人征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虽然炸弹大炮摧毁了美国的军事实力,但征服不了美国人,反而是现在日本的丰田汽车进口到美国,几乎一半以上的美国人都是开丰田汽车。日本的丰田征服了美国的交通、经济,但是美国人并不认为这样不好,因为物品总是要经得起竞争,因此现在全世界的国家彼此都在互相观摩,互相吸收各方的文化,尤其台湾过去积弱贫穷已久,现在也在经济上不断邀请各国专家到台湾来指导发展经济之道。例如,天下文化公司曾经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来台作专题讲演;去年“大选”期间,连战也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恩(Lawrence R·Klein)担任国民党的经济顾问,这些都是希望借助于别人的长才来发展台湾的经济。
过去中国虽然曾与日本、德国交战,在战场上吃了许多败仗,但是过去老蒋还是用了不少德国人与日本人当顾问,目的也是为了吸收他国文化来壮大自己。另外,在体育发展上也是一再聘请各国的教练指导,光是为了培训纪政,就特地从美国请了瑞尔教练来台指导,甚至球队也找佣兵来培养实力。
文化没有国界,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但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华文化有很悠久的历史,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事,但现在却有人一下子就想把他全然去掉,可谓“数典忘祖”,殊不知文化乃经过古圣先贤多少的心血所成,如今竟想毁于一旦,实在是有愧于祖先。
过去我每回听到有人想要“去中国化”,心中只觉得无奈;但是最近有一天早晨醒来,想到大家又要“去中国化”,心中不禁感到一股莫名的害怕。害怕什么呢?想想:我的祖先是中国人,“去中国化”后没有祖先了;我的故乡在中国,“去中国化”后故乡没有了;我平时只会讲中国话,既不会英文,也不懂日文等其他语言,“去中国化”后讲什么话呢?我每天吃的是中国米,穿的是中国服,忽然“去中国化”了,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呢?我的朋友大都是中国人,“去中国化”后,朋友也没有了。这时我忽然发现,造成恐怖的原因原来是:“去中国化”后,没有“我”了;没有“我”,整个人就好像悬在半空中一样,没有任何的依靠,如此怎么会不令人感到害怕呢?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有一个国家。我在台湾居住、弘法五十多年,当然我也爱台湾,但是我出生在中国,与中国是血肉相连,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我一生走过西北沙漠,到过敦煌写经,看到四川石刻,游过杭州西湖,曾在扬州的瘦西湖上荡舟,也曾在太湖之滨漫步。我在南京生活过一段很长的日子,也参观过西安的兵马俑、法门寺的地宫、北京的万里长城及颐和园等,大陆各地的寺庙几乎都曾留下我的足迹,我在大陆的同学至今也大都健在,我的祖庭大觉寺目前正在复兴中。一旦“去中国化”后,祖庭没有了,同学没有了,师长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其实,“去中国化”是不顾现实、是开时代倒车的“封闭”思想,现在台湾医学发达,各种医疗技术都是向西方学习的文化;台湾的科技发展,也是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我们现在不接受外来文化,难道要把飞机、电力公司等,退回给别的国家吗?我们多少进口的医药,是否也应该退回原产地呢?我们不接受这些外来文化,我们自己本身还能有多少文化呢?
过去日本统治台湾,也曾处心积虑地想“去中国化”,名字不可以用中文,要叫日本名字,称呼父母也不可以叫“爸爸”“妈妈”,要叫“多桑”“卡桑”,他们想尽办法要以日本的皇权文化来入侵中国,但是虽然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如今又在哪里呢?
文化是自然的,是民心发展的结果,不是用武力强迫加诸就可以要什么文化就有什么文化。中国人过去一向自豪地对全世界人说:纸张是中国人发明的,后来才有印刷术的发展;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于是航空、轮船才有方向、目标;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后来才有瑞典的诺贝尔和平奖之设立。连诺贝尔先生都受到中华文化的利益,甚至举世人类其实都是中华文化的受惠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于焉可见。
俗语说“有容乃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想雍容华贵,就要有“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的胸襟,愈多种文化的融合,国家愈是伟大。人类可以和人类自己相互为敌,但不能跟文化敌对。我游走世界,也一直在倡导“本土化”,但是我的本土化是奉献的、是友好的、是增加的,不是排斥的,不是否定的。例如,过去华人在美国参加国庆节游行,虽然他们都已取得在美移民身份,但是心中并未认定美国是自己的国家,所谓“人在曹营心在汉”,因此我鼓励佛光会员在参加美国国庆游行时,高喊“我是美国人”。我认为我们来到别人的国家,既然身在美国、生活在美国,就应该融入当地,而不能在别人的国中成立“国中之国”。
当然,文化是可以交流的,但是将心比心,我们也不希望在中国里还有“美利坚合众国”,也不可以有“大日本帝国”,但是我们也不能排斥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相同的,我们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难道台湾的“本土化”一定要通通否定中国才是本土化吗?我们上百万的台商为何要回到大陆去?有识之士何以一直主张要“三通”?这些自然的发展趋势,我们还能“去中国化”吗?
回顾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中国人一直饱受战争的蹂躏与分裂,诸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三国鼎立、五胡十六国、五代梁唐晋汉周、南北宋等;就拿中华民国时期来说,也有军阀割据,难道这样的分裂才算是“本土化”,才算是“去中国化”吗?海峡两岸、两岸四地,才算是“去中国化”吗?孙中山先生“世界大同”的理想,为后代子孙所歌颂。中华文化之大,如果中国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今天就没有胡椒、胡萝卜、胡瓜、胡桃等蔬菜水果可吃,因为这些都是从印度、中亚传来的外国文化,甚至连电视、电冰箱、空调、自来水都没有得用,也没有阿司匹林、抗生素可以养生疗病。
当初台湾才刚开放国民可以出境观光时,台湾人到日本莫不争相抢购日本货,这不是在崇拜日本文化吗?台湾人几乎人人都羡慕韩国的高丽参,这不是崇拜韩国文化吗?青年学子源源不断地到西方国家留学,不也都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文化吗?一个地区,吸收他人文化都来不及了,怎么还要“去中国化”呢?这不是在开时代的倒车吗?
日本近代能够迅速崛起,靠的是明治维新;所谓明治维新,就是吸收他国文化,成为日本的近代化,如此才能强盛得起来。现在台湾要“去中国化”,难道要我们回归过去简陋、贫穷的生活吗?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文化,但不能强调“去中国化”,文化是自然形成,也要任其自然去除,就像中国的裹小脚文化裹了几千年,养太监也是养了数千年,但现在不是随着时间自然淘汰了吗?不好的文化会随自然的规律消失,不必要我们费心去打倒他。
多年来我在世界各地弘法,希望佛教发展“国际化”,同时我也在推动“本土化”,但我所推动的不是“去”,而是“给”。我在五大洲建寺,就是希望通过佛教,给当地人带来更充实的精神生活。例如,建设西来寺的时候,就是觉得美国科技发达、宗教也多,假如能够再增多一种佛教给人民选择,不是更美好?而事实证明,美国到底是一个移民的大冶洪炉,他们接受外来文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因此能成为世界的大国。
现在世界的发展都是朝向“联合国”的思想,台湾实在不能断然搞独立,因为这是违反时代的思想潮流;“独立”过程不知要遭遇多少的困难与危险!这样的心态也太过狭隘了,这是“我执”和“法执”在作祟。台湾人应该开阔胸襟与视野,要能包容异己,才能丰富文化内涵,才能成其大。
虽然我是出生在大陆的扬州人,但我说我是“台湾人”,我也是“中国人”,甚至凡是住在台湾的,都是台湾人,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我们从台湾移民到美国,可以称为“美国人”,移民到澳大利亚,称为“澳大利亚人”……为什么从别的地方移民到台湾,不能称为“台湾人”呢?
我移民到台湾近六十年后,我乐于做“台湾人”,更乐于做“中国人”。我们看,一个女孩子嫁给了张家,都说生是张家人,死是张家鬼;我们身为中国人,当然也是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国魂。所以,请台湾政坛上有政治雅量的各位政治家,要努力促进族群的和谐,不要再分南部人、北部人,甚至台北人、台中人、高雄人、台南人、宜兰人等,其实大家都是人。甚至现在也不只是倡导人权,而是“生权”时代的来临,一切人都有人权,一切众生也都有生权,破坏生权,不重视环保,不爱护生态,是在开文明的倒车,开倒车的人还是要回到原始的时代去。
自古以来中国的江西人最可爱,他们很喜欢认“老表”,只要有一点关系的都是表亲,所谓“一表三千里”。假如生在台湾,一表才三百里,太可惜了。所以“四海之内皆兄弟”,大家要有“同体共生”的认知,千万不要搞分裂。族群分裂,这是国家的危机,也是人民的不幸;族群不和,国家内耗,最终只有同归于尽。唯有彼此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国家才能强盛发展。
中国过去讲“五族共和”,汉满蒙回藏,纵有战争,但如元朝的蒙裔占领中国,也不敢蒙化中国;清朝满人统治台湾,也不敢满化中国,因为中国之大,中华文化之丰,不是一时就能被取代的。如今才多大土地的台湾,就想要“去中国化”!姑且不谈台湾是否真有独立的条件,可以肯定的是,台湾在文化上是不能脱离中国的;即使政治军事力量强大,文化也不能独立。所以现在我们的台湾人、客家人、闽南人、山地人、外省人,在台湾都是台湾人,应该要种族大融合,相互尊重,不管芋头、番薯,现在都已经分不开了,何不从自然融合上来发展,就如芒果与苹果接枝,就会产生新品种,不同品种的花不也可以相互繁殖成为美好的生命?为何人类反不如植物之懂得顺时势而发展未来呢?
我创建佛光山,一千多个出家弟子,他们都是台湾人,但是我从来没有想到他们是台湾人,在我心里,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也没有分别心,认为我是中国人,都当我是台湾人。其实树起族群对立,让兄弟同胞互不兼容,难道家族就会兴盛,国家就会富强吗?所以我敬告我们的当政者,“去中国化”会造成种族分裂,这无异为台湾的前途敲起一记警钟,千万不可玩火自焚;唯有大家摒除私心,跨越历史藩篱,互相尊重包容,一起共创人类的幸福与和平,才能为自己留下历史定位,这也是全民所乐见与期盼的未来,是所至祷。
(刊于2005年7月1日《联合报》:《去中国化之我见——推动本土化不是去而是给》)
☆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文化,但不能强调“去中国化”,文化是自然形成,不好的文化会随自然的规律消失,不必费心去打倒他。
☆“去中国化”,是心态狭隘的“我执”和“法执”在作祟,中华文化之丰,数千年都不曾被打倒或取代。
☆不同品种的花也可以相互繁殖成为美好的新生命,为何人类不懂自然融合以顺势发展更幸福的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