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正常的静脉回流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以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按心力衰竭发展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排血量短期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其发展迅速,此时心脏的功能还来不及代偿,根据心脏排血功能减退的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以及代偿功能的差别有昏厥、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脏骤停4种不同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亦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由于致病因素使心脏长期处于压力和(或)容量负荷过重状态,造成心脏贮备力耗竭,代偿功能丧失,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维持身体代谢需要的循环障碍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循环障碍主要是体、肺循环的瘀血和动脉系统灌注不足,其发展缓慢,早期启动心脏本身和心脏外的代偿机制,心脏排血量尚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故称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代偿期。后期即使完全启动了心脏的代偿功能,心排出量仍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时,则称为慢性心力衰竭的失代偿期。另外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按症状的有无可分为无症状性心力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分为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个以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理过程,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很多原因都可导致心力衰竭。从病理生理角度,主要是原发性心肌损害或心肌收缩期或舒张期负荷过重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和心室舒缩功能低下的结果。本病是由于心肌功能障碍,致心室发生扩张和(或)肥厚性重塑,神经内分泌失常、出现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和瘀血等循环功能异常,并出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体液潴留、呼吸困难、乏力(特别是运动时)等。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死、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妊娠、劳累、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脏的负担,而诱发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疾病根据临床症状、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与超声多普勒进行诊断。治疗手段根据急、慢性心力衰竭不同情况采用相应药物处理。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用心脏移植、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方法。
目前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纠正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紊乱。常用的治疗药物:
1.利尿药(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通过排除机体多余的水分,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缓解机体瘀血现象,消除组织间隙水肿或肺水肿。
2.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糖苷类)主要能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每搏血量,从而使心脏收缩末期残余血量减少,舒张末期压力下降,有利于缓解各器官瘀血、水肿。
3.血管扩张剂(如卡托普利、硝苯地平)主要通过减轻前或(和)后负荷来改善心脏功能。
4.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拉普利),可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延缓或防止心肌重塑的发展。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 “心悸怔忡” “水肿” “喘证” “痰饮”等范畴。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以致心失所养而心悸怔忡,或阳虚水饮不化,致水饮凌心射肺而现喘息不得卧之症,或水饮泛溢而水肿。气虚阳微可致血行无力而成瘀滞,见有发绀、肝大。
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病累及于心,使心之气阴不足或阳气受损,无力鼓动血脉,从而使血脉瘀阻,而痰、水、瘀等病理产物又进一步损及心之阴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气阳虚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 [1] 。临床治疗心衰多从瘀、虚、水立论,以益气活血、益气养阴、温阳利水、泻肺逐水等为基本治则,药物根据作用的不同,可分别根据以上几方面治法选择辨证治疗。
心力衰竭常用有效中药如下:
(1)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养阴生津,能明显地提高心肌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促进心肌细胞DNA的合成,对劳损心肌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2)黄芪及黄芪注射液,具有益气升阳、利水消肿之功,黄芪中的皂苷治疗心衰的机制与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干预心室重塑和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有关。
(3)附子,能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提高心排血量,使外周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4)此外,丹参、葶苈子、北五加皮、川芎、麦冬等亦可用于心力衰竭。
(1)参附注射液(人参、附子)具有强心作用,能增加心脏血量和改善心功能。
(2)生脉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可使左室内压明显升高,增加心肌收缩力,有良好的正性肌力作用,对心功能不全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3)其他,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降香),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保心方(党参、黄芪、桑白皮、葶苈子、猪茯苓、丹参、桂枝、泽兰、车前子)等也可用于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