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药药效研究方法

一、辨证药效学研究

高血压的基本病机复杂,虚实夹杂,涉及多脏。阴阳失调、肝火旺盛、痰浊中阻、瘀血内停等都是导致高血压的基本因素。在临床上把它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壅盛、肝肾阴虚、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等不同证型。故高血压病应根据其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中药常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种途径的药效作用特点,可发挥综合调节作用。不少中药具有扩张血管,降低交感神经活性,降低RAAS活性,利尿,影响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等多环节的药效(图2-2-1A)。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多环节作用,是中药对高血压病疗效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调节血液运行,降低血液黏度,从而改善动脉脂质沉积等,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图2-2-1B)。

下面略举高血压辨证用药的药效研究方法: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证临床上会出现面部烘热、腰膝酸软、狂躁易怒等证候表现,治宜平肝潜阳。现代研究表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升高,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方能清肝息风,潜镇安神,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改善脑血流、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抗氧自由基对血管壁损害等多种作用。

2.化湿祛痰

痰浊内蕴证临床上会出现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等证候表现,治宜化湿祛痰。现代研究表明痰湿证者尿素氮、肌酐、心钠素增高而醛固酮降低,说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代谢产物堆积;痰湿证血流缓慢、血管硬化、血液流量减少。化湿祛痰中药主要有半夏、炒白术、茯苓、石菖蒲、泽泻等,此类中药能祛除痰湿、减轻眩晕、头痛、头重、胸闷等症状,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微循环,从而降血压。

图2-2-1A 抗高血压中药药效特点示意图

图2-2-1B 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中药药效特点示意图

3.活血化瘀

气滞血瘀证临床上会出现胸闷气短、四肢无力、头痛背痛、失眠等证候表现,治宜活血化瘀。现代医学认为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引起血管变质增生,动脉壁变厚,管腔狭小。活血化瘀单味中药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山楂、三七等及方药如血府逐瘀汤等,该类中药能调整脏腑功能,疏通血脉,消除疼痛,其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是通过改善动脉供血、扩张血管;疏通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调整血液运行;改善血液循环作用,使血流加快,脂质沉积减少。从而使血流供求平衡,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得到恢复,最终使增高血压回降到较理想的水平。

4.滋补肝肾

肝肾阴虚证临床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眩晕或头痛、尿异常等证候表现,治宜滋补肝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即肾实质性高血压继发于各类肾小球疾病,故肾实质性高血压均有肾脏不同损伤,常表现为蛋白尿及血肌酐、尿素氮异常。滋补肝肾中药主要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胶囊等。在临床研究上,对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多数医家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胶囊(在中医经典方 “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用枸杞子、菊花而成),具有滋肾养肝之功效。

5.滋阴助阳

阴阳两虚证临床上会出现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等证候表现,治宜滋阴助阳。血压的调节涉及多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包括神经系统、肾脏,以及遍布全身和多个器官的内皮系统,局部和全身分泌的激素也参与血压的调节。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加压素、一氧化氮、多种血管活性肽调节各系统的反应,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滋阴助阳的方药有温阳益肾汤,该方能温阳益肾、阴阳双补、健脾益气、淡渗利湿、重镇安神,达到滋阴助阳的效果。二仙汤也是临床常用的调和阴阳治疗高血压的方剂。

二、辨病药效学研究

高血压病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中枢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肽-前列腺素系统等失调有关。因此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调整各系统的生理功能,改善患者机体的功能状态。中医药治疗本病,除了注重降低血压,更注重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药效学研究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阻滞钙离子通道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血管重构。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舒张与血压的调节有密切关系,血管平滑肌收缩,管腔变小,血流阻力增大,则血压升高。细胞离子通道活动正常是血管平滑肌兴奋舒缩过程起始的关键,因而离子通道异常会导致平滑肌舒缩的异常。其中钙通道和钾通道最为重要。阻滞钙通道,使进入细胞的钙总量减少,导致小动脉平滑肌松弛,外周阻力降低,从而降低血压,故使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外周血管平滑肌舒张,可降低血压。

醒脑降压丸明显降低收缩压,是由于抑制组胺等诱发的兔离体主动脉条收缩,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降压。葛根素增加犬股动脉、小鼠肠系膜微循环、临床病人甲皱微循环血流量,表明其降压作用是通过舒张外周血管实现的。前胡丙素使两肾一夹型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明显下降,并且降低椎动脉、冠脉左旋支、股动脉血管阻力,提示其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外周血管的扩张。

粉防己碱可显著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并减轻供血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小动脉血管结构的改变;阻滞钙内流及内钙释放的作用,有助于维持细胞内钙瞬态,从而预防血管肥厚;还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的合成,促进敏化细胞凋亡。

2.降低交感神经活性调节心血管内分泌活性因子,长期的交感神经慢性激活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等所致的反复的应激状态以及对应激的反应增强,使大脑皮质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其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还可改变正常的肾脏-容量关系,使血压升高。心血管系统中分布的神经纤维分泌的神经递质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异常激活,降低其兴奋性,可使血压下降。

镇肝息风合剂滋补肝肾,镇肝息风,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及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其降压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浆儿茶酚胺类物质活性有关。醋柳黄酮能明显减慢等长运动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降低血压,抑制血浆NE、E水平升高,提示其降压机制为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3.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 RAS异常是高血压、特别是肾性高血压的特征,肾素(Renin)由肾小球旁细胞分泌,可激活肝脏产生的血管紧张素原而生成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Ⅰ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ngⅡ在氨基肽酶作用下转变为活性较弱的血管紧张素Ⅲ(AngⅢ),并进而被水解为无活性的片段。AngⅡ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ALD)而扩大血容量,或通过促进肾上腺髓质和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均可显著升高血压。加味天麻钩藤饮通过补肝肾、息肝风等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使血浆内皮素(ET)、AngⅡ等降低,血压下降,这可能是其改善症状、降低血压的部分机制。益肾降压方益气活血、健脾利水,可降低部分肾切除所致肾实质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肌酐及血浆肾素活性(PRA)、AngⅡ,表明影响RAS是该方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野菊花降压组分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中PRA、AngⅡ、ALD、ET含量,升高NO含量,降压血液黏度,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4.调节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 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异常,舒张因子减少,收缩因子增加,同时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发生变化,舒张减弱,收缩增强,这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可以达到降压的效果。

活血潜镇胶囊活血潜阳,降低SHR及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二者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降低SHR心肌组织及高血压患者血浆AngⅡ、ET含量,提示活血潜镇胶囊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产生较好的降压作用。降压调脂胶囊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升高血清NO含量,其降压作用可能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促进NO的合成与释放有关。葛根素能使高压引起损害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O分泌量增加,又能使ACE活性下降,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淫羊藿总黄酮抑制ET表达,因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血液黏度和血管直径是决定外周阻力的两大因素,也是调控血压的重要组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反应增强,提示血液黏度的改变在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野菊花有效组分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能使高血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能较好的改善血液黏度。

5.利尿,减少血容量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导致肾脏潴留过量摄入的钠盐,使体液容量增大,血压升高。治疗高血压中,通过排钠利尿、造成体内钠离子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来达到降压的目的。而中药利水治法的作用机制并非单纯降低有效血容量,因而没有西药利尿剂所引起的血钾、糖耐量降低等不良反应。五苓散提取液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利尿作用显著且不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肾小管的重吸收,并直接影响了渗透压感受器。

6.抗氧化,干预血管炎症反应 血管炎症和高血压相互影响,互相促进,作用机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炎症一般会使内皮细胞合成NO的能力下降,而NO具有较强的舒血管作用,与AngⅡ的缩血管作用相抵抗,NO量的减少有利于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②血管壁重构。血管壁的重建和炎症有密切的关系。血管壁具有感受和整合急慢性刺激并做出反应的能力,其结构处于持续的变化状态,增厚的动脉壁导致管内阻力增加,最后引起血压的升高。③氧化应激。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内氧代谢可生成少量活性氧簇(ROS),如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羟基等。在炎症病理情况下,体内产生氧化剂的能力超过抗氧化的能力,大量的氧化剂容易造成氧化应激,进而启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激活蛋白-1(AP-1),促进炎症发生和血压升高。因此可通过抗氧化干预血管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血压。菊藤胶囊通过改善高血压的炎症状态而实现温和降压。

7.降低并发症 高血压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血管意外即脑中风,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再是肾功能衰竭,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其次还有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在开展降压作用研究的同时对高血压并发症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中药复方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具有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中药可以从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血压波动性、减少伴随症等方面综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夏菊提取物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24小时血压波动性,进而改善高血压并发症,可能与增加血清NO含量及NOS活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提高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从而改善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有关。 hh7NxFHSF5/JOygWJrmQqFFLe4XfH2wqab1NXRYqoDBWEoUQZ32/oIutzFECU4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