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的简称,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主要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二者均是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造成心肌供氧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损害。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症状有心悸、胸痛、憋气等。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由冠状动脉缺血甚至局部供血中断时间过长,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与梗死范围的大小、侧支循环产生的情况以及是否及时救治有关。

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冠心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且现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二、现代医药学研究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冠心病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如血浆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β脂蛋白、载脂蛋白 B(ApoB)、脂蛋白(α) [Lp(a)] 的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载脂蛋白 A(apoprotein A,ApoA)的降低。

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此外,还与年龄、性别有关。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及缺乏体力劳动是致病因素。而劳累、激动、吸烟过度、饱食、血压剧升,心肌需氧猛增等是发病诱因。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血脂沉积于冠状动脉,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或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合并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或冠状动脉痉挛,都可致心肌供血供氧不足或中断。心肌急剧的、短暂的心肌缺血缺氧,即产生心绞痛;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血管闭塞持续20分钟以上所致心肌缺血性坏死即急性心肌梗死。

(二)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ST段、T波异常变化)及心肌损伤标记物(例如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磷酸肌酸激酶升高)即可诊断。用冠状动脉造影、同位素心肌扫描、螺旋CT冠状动脉显像等可诊断病变血管及损害区域。

治疗手段在急性期主要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减轻损害,挽救生命;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用冠状动脉扩张术、冠状动脉斑块消融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治疗。

目前药物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心脏血管功能,增加心肌的供血供氧,降低心肌氧的消耗,改善心肌代谢,缓解心绞痛,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常用药物:

1.硝酸酯类

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可扩张冠状血管,同时扩张外周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2.钙拮抗剂

如硝苯地平、地尔硫 ,可减少心肌细胞钙内流,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抑制心肌缺氧钙超载,保护心肌细胞。

3.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可减少心脏活动,减少心肌耗氧量。

4.一些新型的抗心肌缺血药

如Na + /H + 交换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特异性心率减慢药等正为临床所重视。

三、中医药研究

(一)病因病机

本病属中医的 “胸痹”“心痛” “真心痛”范畴。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中医认为,冠心病主要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有关,病位虽在心,但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心、肾、脾胃等脏腑气血亏损、功能失调为主,多见气虚、阳虚或阴虚证;标实则与痰浊、血瘀、寒凝、热毒等痹遏胸阳、阻滞心脉相关,多见气滞、血瘀、痰浊等证。

(二)中药治疗

冠心病按中医证型分类,实证以血瘀证、痰浊证最多,虚证以心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或胸阳不振证最多,虚实夹杂则以气虚血瘀证最多。中医治疗冠心病多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清热解毒、益气温阳、益气养阴等治法。

心绞痛发作时,多以标实为主,急当治其标;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缓则治其本。在心肌缺血急性期配合中医药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在缓解期,中医药有干预炎症反应、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促进缺血区血管生成等作用,具有防止复发的作用。

冠心病常用有效中药如下:

1.单味中药

(1)丹参及丹参酚酸、丹参酮注射液,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可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凝血,改善心功能。

(2)川芎及川芎嗪注射液,行气活血,具有扩张冠脉,降低冠脉阻力及总外周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心动指数和降低心肌耗氧量,调节血浆中血栓素/前列环素(TXA/PGI 2 )比值的平衡及抗体外血栓形成的作用。

(3)此外,红花、当归、三七、葛根及葛根注射液等也可用于心肌缺血。

2.中药复方

(1)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复方丹参制剂(丹参、三七、冰片),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改善血液流变性。

(2)参附注射液(红参、附子),可改善心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3)其他,如精制冠心片(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参脉注射液(人参、麦冬),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宽胸气雾剂、通心络、脑心通、丹蒌片、心可舒等也可用于心肌缺血。 IOzDlCH3lFmXdsw9RBCv39Ufc68ZYfZ5Da9VXe13ff7Wa3RgQeZR1v5Osmv6Ol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