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了×××的考古学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干什么事都得为了点什么。就算是什么都不为,那也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如佛家的修炼,消除痛苦的根源——欲望。也就是说,它还是一种“为”!所以,问题不在于为或不为,而在于为了什么。

我们选择了考古学这么一门学科,基于自愿的选择或是阴差阳错的调剂,总之现在处在这个行当了,也就有为了什么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最直接的目标是为了文凭。这个目标并不坏,它也是考古学发展的结果。考古教育出现的历史并不是很长,一百多年而已,所以说,考古学文凭能够代表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状况。与之类似的目的是为了工作,读考古学史,知道第一份职业化的考古工作是19世纪上半叶丹麦考古学家沃尔塞找到的。以考古为正当职业是前人很难想象的,以前这份工作不是非法的,就是只能贵族阶层参与的游戏。前者是为了发家致富,古物是财富的象征,至今还是如此。

也许靠考古不足以发家致富,但发家致富的人似乎都要玩一玩考古。如今这个时代贵族已经消失了,暴发户式的收藏也是假的多,就像在河北的某某私人博物馆似的。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不是为了满足这种目的的,按照布鲁斯·特里格(Bruce Trigger,又译作炊格尔、崔格尔)的说法,它更多与中产阶级休闲文化的发展有关。社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工作时间减少了,休闲的时间增加。干点什么呢?去博物馆看看,去遗址公园看看……中产阶级钱不多,很少会自己去收藏,搁在博物馆中大家都能看到不是很好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学的兴起也是玩出来的。当然,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按照考古学史,考古学的出现也是为了国家民族的,“三代论”首先出现于丹麦(汤姆森提出)就与拿破仑入侵丹麦所引起的民族主义热潮相关。

考古学为了什么呢?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上面说的汤姆森是为了丹麦民族而考古,古代遗存铭记着所有丹麦人祖先的历史。重述这段历史等于说我们所有丹麦人都是一家人,都有责任热爱自己的祖国,保卫自己的祖国,尤其是祖国被外敌侵略的时候。汤姆森的爱国之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德国人科西纳的爱国热情则有点过了,他为了帮助德国开拓“生存空间”,认为凡是发现德国人祖先遗存的地方就应该是德国的领土,他的责任就是发现与确认考古遗存的族属是德国祖先的。这样的热情除了希特勒之辈激赏之外,真正的考古研究者是不能接受的。就考古学可以为了什么而言,我们可以说考古学是有一些社会功能的,尤其是在政治上。当然,历史似乎启示我们,这样的社会功能是双刃剑,为国家、为民族,一般说来都是高尚的理想,但是其前提是要尊重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权利。夸张一点说,即使是为了全人类,那还有其他生物的权利需要尊重。

在比较纯粹的考古研究者看来,“考古学为了什么”往往跟学科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戈登·柴尔德(Gordon Childe)把考古材料的“碎片”拼合起来是为了了解欧洲的史前史,在他看来考古学不应该只研究材料,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柴尔德终生都在不断提高追求的高度,他访苏回来后,学到了苏联考古学的大视野,要以人类社会演化研究为目的。但是,当时的考古材料精度太低了,柴尔德又不是一个专心做野外工作的人。他的梦想无法实现,带着这样的失望,他选择了终结自己的生命。这种人是以学术为生命的,也许我们应该称他为学术的殉道者。宾福德的考古学为了使考古学更科学,更人类学。他是自然科学出身,刚进入考古学研究中,实在受不了一帮人成天摆弄陶片,然后说这个影响了那个,那个又影响另一个。这么说太模糊了,太没有人气了,他想到科学与人类学。他终生的梦想就是考古学能够成为科学,但是这个梦想没能实现。因为后过程考古学崛起,考古学发生了“人文转向”。其倡导者伊恩·霍德的考古学,就是为了使考古学更具有人文气息。考古学是研究人的,人除了跟所有动物一样有自然性之外,人还有强烈的社会性(当然不少动物也有),人还有一种动物没有的属性,那就是主观能动性,人生活在自己认识与改造的世界中。人的这种属性有时称为“灵性”,有时称为“理性”(究竟什么是人的本质属性,哲学家已经争论上千年了,但毫无疑问大多数人还是肯定人有其特殊属性的)。后过程考古学反对忽视了人之本质属性的考古学,主张更加人本的考古学。

为国家、为社会、为学问……都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值得终生去追求。其实,终生是远远不够的,如此伟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称之为“事业”!然而,对我们许多人而言,考古就是一份工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对于另一些人而言,考古就是个爱好,他们不指望从中得到财富、名望,对他们来说考古就是好玩。从前,考古是王公贵族、士大夫阶层能够享受到的爱好;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产阶级崛起,考古能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人们不仅可以到博物馆、遗址公园亲眼看到古代遗存,而且还有不同专业的专家来分析解读这些古代材料,通过电视、网络、书籍、报刊等途径让人们很便利地接触到。尤其是如今动画技术发展迅速,它可以栩栩如生地复原古代生活场景,这种视觉的充分展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许多学生选择考古专业都与考古电视节目有关。

以考古为爱好对于一个人进入考古领域当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爱好与工作、事业是有区别的。爱好是纯粹个人的事,几乎没有什么功利色彩。我们甚至可以说,爱好本身就是反功利的,一旦一宗爱好有了功利的目的,好比书法的爱好成了牟利或谋生的手段,那么就会产生许多烦恼。而作为工作的话,其职责是很清晰的,工作之余,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而上班时间在工作岗位上,这个职位是有所要求的。就考古而言,工作岗位基本都在国有事业单位、政府文物管理部门,或是在大学、研究所,或是在博物馆、文化遗产机构等。这种性质的工作在没有什么监管或有效的激励机制时,人们是很难产生工作动力的。所以常有人将之当成养老的地方。对年轻人而言,去某些单位,仿佛已经看到了墓碑,有点恐怖。我自己就曾经在博物馆工作过两年,对这种每个人拿工资,但又不知可以干些什么的工作,有一种发自心底里的恐慌。人或许可以耐受贫穷,但是很少能够耐受人生毫无意义——活着是对资源的浪费。我期望的其实仅仅是一份正常的工作,我做了些事情,得到了报酬,问心无愧而已。

在考古工作之外,还可以将考古当成事业。事业必定是有关社会的,个人事务是算不上事业的。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为学术……发掘一下考古的意义,我想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些。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学中的人,每日以读书教学为业,多少有点文化传承的神圣感。从事考古学研究,广义上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也会给人带来一点崇高的感觉。而爱好是关乎个人的,是自由主义,西方人常讲follow your heart。以前很相信这句话,现在则有点怀疑了。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人心是会受到外界影响的,所以人不可能孤立地只考虑自己的喜好。社会责任是必须要有的,其实这跟爱好并不矛盾。我们许多人进入考古领域是基于爱好,但是最经常的反应是“干一行,恨一行”,至少不希望自己孩子再从事这份工作了。如果添加一点儿事业感,可能会提升爱好的意义,让我们有更多的动力坚持下去。

人就是所为之物! tDPPNFeCSrV1E42ntLZ74xYRPSTqdwethyHwJ84ePec3jSpTyhygchAdG8FN+AS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