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于考古教育一直有一种发自心底的盲目自信,我知道这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愿望或是使命感而非才能,我希望通过教育能够对社会建设有更大的作用。这种盲目自信让我坚定地认为我应该从事考古教育,我也应该在这个方面做更大的努力。有时候也会奇怪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念,想来想去,不能将之归为天赋,而应该视之为“信仰”。就像电影《超体》(Lucy)中那位科学家所言,如果回到生命本原,最简单的生命都要传递自己的生命信息,人也不例外。我相信教育是生命最本质的行为!没有教育,就没有生命的传承。就现实社会而言,唯有教育才能真正地使人以最简捷的方式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唯有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变革中国未来的考古学!目前国内很少有学者写过这方面的文字,尤其是专门的讨论。不敢说我的观点有什么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我想如果能够为未来的中国考古学者提供一种借鉴,那将是令人欣慰的。
这是一本为学生而写的书,为所有正在学习与即将要学习考古学的人写的书。在我上大学本科的时代,写这样一本书有点奢侈,因为那个时候学习考古学的人非常有限。进入21世纪后,考古教育扩充迅速,开设考古专业的学校已有四五十所之多,开设考古学课程的学校就更多了。单就吉林大学而言,考古专业的本科招生翻了一番还多,从前上课一个班也就20人上下,而现在上“考古学史”的,将近有50人。研究生的规模扩充更是惊人,每届硕士研究生都在50人上下。虽然我们身在考古学教育圈中,常常也会很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不知道一些高校已加入考古学教育与研究行当中。考古学似乎逐渐有了“显学”的身姿,如今在吉林大学,想转入考古专业的学生要多于转出去的学生,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国家在文化建设上投入加大,国家考古公园、博物馆等不断兴建,有理由相信中国考古学将有更大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人从事考古工作或对考古工作有兴趣,所以写作一点与考古学学习相关的文字,似乎是到时候了。
另一个原因是我一直都是学生,甚至当了许多年教师之后,还是像学生。我经历过较为系统的教育过程,吉大本科毕业之后到北大读硕士,毕业后在博物馆短期工作过两年,然后赴美攻读博士六年,回国又在中国科学院做了两年博士后。我不属于那种放弃国外优渥待遇毅然回国的人才,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留在国外,留学就是学习去了,仅此而已。虽然经历平淡,但是国内外长时间的学习经历带给我一些基本的体验。我没有特殊的天赋,也没有传奇的经历,也正因为这种普通平实的体验,我认为对于绝大多数考古学的学习者可能有一些借鉴作用,虽然可能教训要远多于成功的经验。所以,这里我并不希望以一个教师的面目来传授什么东西,而希望从一个长期的学生的角度来交流一些想法。我相信好的教育应该就像朋友之间交流一样。没有真心的认同,再好的口才与文采都不过是华丽的纹饰而已。
之所以讨论考古教育以及更广泛的教育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认为中国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需要更深层次的改革。具体到中国考古教育上来说,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倒置的现象十分明显,这种倒置导致本科生基础不够宽厚、研究生教育不够系统深入等弊端。教育改革无疑是困难的,因为既有的策略都是曾经经过检验并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就意味着要走向未知的境遇,意味着可能会失败。但是,不改革的弊端更大,中国所遭遇的人才困境将很难摆脱。以考试代替学习,以做项目、写论文代替研究训练,这样的策略短期之内可行,长远来看,将直接损害学生的学术基础。目前我们可能还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万全之策,但是前期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至少有利于我们拓展思路。
理想的考古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呢?也就是说我们判断的宗旨或原则是什么呢?我们绝大多数人与考古的关系都属于邂逅,在进入考古专业之前,一般来说,我们都对考古学没有什么了解,真正的热爱大多是后来培养的,有点类似于“先结婚,后恋爱”。此前考古工作都是国家安排的,没有太多改行的问题。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国家不再包分配工作,于是有了个人选择这件事。当然,自由也是有代价的,个人通常获得的信息有限,个人感觉也不总是靠得住。尤其矛盾的是,与考古相关的工作基本都属于事业单位,国家在编制、经费、发展等方面有其规划与计划,而个人很少能了解到相关信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个人选择很难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就是社会作为国家与个人的中介发展起来,可以预计的是,未来的考古工作将更多元、更有弹性。理想的考古教育应该协调好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这样,学非所用、学非所爱的情况就会少得多。
考古学是随着近代科学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尽管其根源非常古老;随着近代殖民主义扩张,考古学进入古老的中国。对于中国考古学而言,广泛地学习,尤其是向发达的西方考古学学习,仍然必不可少。与此同时,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考古学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基础,创新已经不再是不可奢望的概念。学习与创新应该是中国考古学的基本主题。学习属于循序渐进的逐步积累,创造则需要打破常规的大胆尝试。两者既矛盾又统一,具体在当前条件下,创新已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考古长期被视为一项艰苦、冷僻、待遇低、风险高的工作,包括我自己在内一直都有这样的认识。即便是在现在,也不能否认考古工作某些时候也的确如此。只是随着知识与阅历的增加,我有了一个更深切的体会,一项工作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工作本身,而是取决于工作者本人。我相信一项所谓好的工作就是一方面工作者努力追求,实现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享受这个过程。世人能够实现前者的多,能同时实现两者的少。所以,我们需要发掘考古学本身的美好之处,发现学习考古学过程之中的乐趣。如果本书能够有助于学习者“颠覆”长期存在的对考古学的刻板认识,增加学习考古学的兴趣,那么我将深感荣幸。
本书之所以能够成形首先要感谢这个网络时代,自从我的新浪博客“穴居的猎人”开设以来,承蒙好友、学生以及知遇的推广,逐渐有了一点小小的名声。这是出乎我意料的,我写博客的初衷是为了把自己的思考与感受及时地记录下来,希望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导材料。当然,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够结集成书。自从《思考古学》出版之后,从各个渠道听到的反响似乎不错。虽然说不上火爆,但在考古学圈子里也激起了一点涟漪。报喜不报忧的朋友们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于是就有了这本书。它一如《思考古学》的风格,尽可能把不同时期的文章很好地组织起来,以一定的主题分类来统领,尽管区分并不严格。分类是研究任何事物的开端,考古学尤其如此。书中侧重回答了几个核心问题,如考古学的意义何在,如何读书,如何开展研究,考古学有何趣味等,这些问题多是考古学的学习者最关注的,也是长期困扰我自己的问题。
如果说本书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我想未必来自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而是来自这些年来学生的质疑。在考古学的教育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相长”是什么,我不止一次对学生讲,你们在向我学习,其实我也在向你们学习,我们在共同学习。这绝非谦辞,而是真实的体会。这也是我敢于推出此书的信心所在。我不禁想起似乎在哪里听到过的一句话:世上并不乏精彩的回答,而是缺乏精彩的问题。因此,若需要感谢的话,首先要谢谢那些提出了精彩问题的同学们。
书中部分文章曾经发表在《中国文物报》《大众考古》《国学》等刊物上,列入本书时是根据我自己的底稿,可能文字上略有区别。这些文字最早都出现在我的新浪博客“穴居的猎人”中,我对这些文字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因为我写它们是因为不吐不快,而非像论文那样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写的。这些文字之所以能够成书还要感谢三联书店的编辑曹明明女士,因为她的着力推动,使我宛然有“大家”之感。我真诚地希望这些锱铢积累的思考于有志于考古学的同仁有所启发。
按冯友兰先生的说法,学术研究属于圣贤的事业,人人通过努力可为,而非像当官发财那样高度取决于机遇(很少会看到学者去烧香拜佛祈求灵感来临的)。我希望我有限的经验教训能够成为中国未来青年考古学家的垫脚石。我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未来的中国不应该只有富裕的经济,还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相信中国考古学是未来中国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未来的青年考古学家将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