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四年级。春天到来之际,老师布置了作文,写春天。孩子都怕写作文,于是我决定启发他,“瞧!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桃树开花了……”当然,这有点儿老套,我打算提高一点境界,就说“广场上有了孩子们的嬉闹声,连小狗也活跃起来……”儿子一下子受到了启发,似乎觉得我的说法有点搞笑,他说:“春天来了,我的帽子飞了;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有点儿不像话!我们担心他上午会饿,在他的书包里放了块奶酪,他没有吃,由于上下班车有点挤,奶酪就被挤瘪了。儿子的话触动了我,奶酪被挤瘪了与春天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有,这件事发生在春天;而且从逻辑上来看,春天来了,孩子们更活跃,所以冲挤行为更多,奶酪就被挤瘪了。但是,没有人会这么写春天,为什么呢?一方面因为这样的联系并不强烈,冬天奶酪也是可以被挤瘪的;另一方面,这不是春天最关键的联系。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不是任何联系在当前的状态下都具有研究的价值,都具有关键的意义。如果一项研究不能抓住关键的联系,也许我们就可以说“春天来了,我的奶酪被挤瘪了”。
考古学研究过去发生的过程,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难题:过去发生了许多事,自然的,社会的,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哪些关系最为关键呢?哲学家休谟就事物的因果联系提出过质疑,发生在前面的一定就是原因吗?当然不一定。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追问,我们何以知道一事物是另一事物的原因呢?一条途径是通过归纳,因为我们反复见到过,每次都会出现,就像每个春天小草都会发芽一样;另一条是要通过演绎,即去探索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如春天植物萌芽的机制,草是植物,它一定也会遵从这一机制。归纳的逻辑缺陷是明显的,前面出现一万次,不等于一万零一次还会如此。再者,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很容易把先发生的事情理解成原因,就像我们用环境变迁来解释文化的兴衰一般,有时候我们说气候恶化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如农业起源、文明起源,有时我们又说气候导致了文化的衰落。这样的说法无疑是难以服人的,气候变迁与文化兴衰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们需要去探讨文化的变化机制,探讨文化的生态机制。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研究的关键特点是演绎的。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必然会涉及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也必然会涉及理论的构建,所以说不是过程考古学倡导科学的考古学,而是问题的性质决定了过程考古学需要科学。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归纳法的重要性,这个世界的运作少不了归纳。有关世界存在的本体,即世界是存在的,是一种归纳还是一种演绎(任何演绎的第一前提:世界是存在着的)?这个问题相当难回答,不同回答区分了无数的哲学流派。
既然事物的出现与发展中存在着为什么的问题,存在着内在机制,那么在研究事物的过程中,就不可能将所有的联系都等同待之,就必须抓住最关键的联系。古往今来,读书治学都强调培养一种洞察力,即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现实世界的联系或曰现象高度复杂,我们必须抓住那最关键的联系,才可能应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像一种疾病,毫无疑问,它的产生跟许多因素相关,跟每个人的生理特征、生活经历也相关,但是医生仍然需要弄清人的生理与病理,以及药理机制,才能对症下药;若不考虑机制,或是机制不明晰,就无法去解决更普遍的问题。遗憾的是,经常看到一些考古学研究,下了很大的功夫,找了很多文献,研究了许多考古材料,但是没有去探讨事物关键的联系,说的都是一些细枝末节。你不能说他错了,但是这样的研究确实帮助不大,他们自己在学术研究中也没有收获一种洞察力。我们常常形容学者具有深邃的眼神,深到哪里去呢?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事物发展的机制中去才行。
是不是说因为有了科学研究,从此就不需要历史研究了呢?历史研究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它至少会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来龙去脉与背景关联。来龙去脉是对事物发展次序的清理,至于其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但是在没有搞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要深入了解因果关系、事物发展的机制是不可能的。来龙去脉还体现事物发展的过程,如同一个人的成长,我无须说昨天是我今天的原因,我的每一天代表我的一生,也就是我之所在。背景联系的澄清,我们可以将之称为“审时度势”,任何机制的作用都需要时势(背景),离开了时势,机制是空洞的。不审时度势,《孙子兵法》也不能保证你打胜仗。所以历史研究与科学研究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它们探讨事物发展的不同方面。当代中国考古学研究还在强调自己属于历史研究,这无疑是片面的;中国考古学研究若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就不可能不讨论机制(社会、文化或是人本身的),就不可能离开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