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舌尖上的中国》
——后过程的美食考古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而且这火是民间自发地点燃的,这对于央视来说真的有点儿匪夷所思。我也赶了个时髦看了几集,拍得还真不赖。后来又看了《看天下》的相关报道,才知道这是一帮体制外的人按照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套路拍摄的,我的“匪夷所思”也就得到了解释。我这里并不想谈美食,也谈不了摄影,我谈的是考古学理论。“隔行不隔理”,我们可以从美食节目的拍摄方法来看看不同考古学理论的关键所在。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拍的是美食,但它并没有以美食为中心,而是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的故事展示中国人与美食之间的关系。比如,讲广东的村宴,那位欧阳大厨带领一队帮手为乡亲准备上百桌宴席,把半扇猪放进巨型的蒸笼中蒸熟……当时我忍不住被感动了。这让我想起了儿时端午节的时候,赶上大人们龙舟竞渡的草地午餐,那大快朵颐的感觉仿佛回到了齿颊之间,我想起了家乡。《舌尖上的中国》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把美食展示在一个活生生的情境联系之中,它是文化的、历史的、地域的、个人的,自然也是关联的。你不要告诉我什么叫作美食,也不必说美食是怎么做成的,但是通过这个情境,这个充满人情味、特定联系的细节,我了解了什么是美食,我感受到美食,虽然我还没有吃到。

拍摄《舌尖上的中国》的这帮体制外“边民”肆意篡改了央视原本宏大的构想。据说央视当初是要建立一个中国的美食体系,按照“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主题来拍摄。其实央视的想法也不能说很差,构建一个中国美食体系,而且也不是按老式的套路来做的,应该说也有创新性,通过系统的体系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不是也挺好吗!

老式的套路是什么样呢?各个电视台都有过类似的节目,小的讲一道菜是怎么做成的,大的讲一个门派的菜是怎么做的,有什么秘诀、窍门。要讲到中国的美食,必定是按八大菜系挨个儿谈到。这样的制作形式,我称之为分类-描述阶段的拍摄方法,就像考古学中的分类-描述阶段一样。

美食考古的对象最终还是人,而非美食,就如同考古学研究对象是考古材料,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了解人。人应该是中心,脱离了人,任何故事都不会精彩。我们的问题是如何透物见人,无论这物是美食,还是考古材料。分类-描述是一种见人的方法,构建体系也是一种见人的方法,通过情境塑造还是一种见人的方法。过程考古学愿意把人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来看,后过程考古学愿意把人放在情境联系中来看,文化历史考古把人放在时空框架中来看,哪个看得更清楚呢?也许这不是问题之所在,而是什么样的看法最贴近人。

我并不认为有哪个考古学的研究范式反对透物见人,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透物见人。《舌尖上的中国》的方式相当后现代、后过程,它把一个个故事拼合成了中国美食的画卷,它的成功因为它贴近人,没有拿着大厨的架子告诉我们什么是美食,没有按照烹饪学的体系告诉我们中华美食的辉煌灿烂,它通过“管中窥豹”的方式,以常人的眼光与体验来看美食,唤醒观众的体验与回忆,所以我被感动了。

我们应该怎么做考古学呢?我们应该怎么透物见人呢?我不说你或许也明白了。 N2aG+rCTejyMSghQxWyLeyQCO7GR+8qS59u2xNmMuXMw3/lcc3DV/Y4tMP5Z7t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