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考古学家的社会角色

有一次到山东大学参加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的会议,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仅就中旧石器考古遗址的现状与保护做了个报告。在准备论文与报告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即考古学家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当今时代,公众考古似乎正兴起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我发现国内似乎将之理解为考古科普。虽然都是公众接触考古学,但是两者的本质截然不同。考古科普是考古学家为了普及考古学的知识而进行的努力,是以考古学家为中心的;而公众考古是以公众为中心,是公众与考古学家之间沟通的渠道,认为公众也可能构建合理的考古知识,并可能影响考古学术研究。按我的理解,有点类似“大众考古”,但是跟我们习惯上所理解的、民众中流传的考古学有所不同。纯粹非专业的民众如果缺乏基本的考古学常识,迷信与传说就会大行其道。公众考古学之所以能够在西方兴起,跟西方社会较高程度的普遍教育水平、科学素养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其中产阶级占主体的社会结构有关。就像后现代思潮在现代西方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样,公众考古学的兴起同样如此,脱离这个背景来理解公众考古,就会将之或是理解成考古科普,或是大众考古,其实都偏离了其本来的意思。

后现代思潮反对学术霸权,强调平权对话,强调多重阐释,公众跟考古学家一样具有阐释考古材料的权利,可以有自己的解释,考古学家的解释并不是唯一正确的解释,或者说并不是唯一有意义的解释。按照这种观点,考古学家不能把自己视为考古材料的唯一代言人,把自己当成科学的化身、真理的所有者,而应该多与公众进行广泛的沟通。这样的互动有助于考古工作摆脱狭窄的术语化,摆脱脱离社会实践的弊端,消除貌似客观地、静态地对待考古材料,从而打破主观与客观、技术与科学、知识与描述、学术与公众之间的断裂。

这种观念的确对我们这个奉科学为圭臬的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包括我自己也很有点儿不大适应,绝少有考古学家受过与公众打交道的训练。考古学家相当地脱离群众,如今让考古学家重新到群众中去,是不是有点像“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味道?无论如何,考古学家的角色到了应该分化的时候了,至少有些考古学家必须走出考古学的学术象牙塔,主动去和公众打交道,至于采取何种方式,恐怕还需要更多创造性的思维。网络是一个非常好的平权交流的平台,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大家可以避免身份地位的限制自由发言。与公众考古相辅相成的是公众参与,当前我们有一些很专业的学术团体,但是我们不曾有一些公众与专业人士都参与的团体。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热心公众的参与是不行的,就像汶川地震救灾一样,政府固然是主力军,但是志愿者的作用岂是政府所能取代的?民间团体的发育需要社会充分地社会化,不能再以单位组织为中心,打破单位藩篱的社会组织更有弹性,也会更有活力。这样的话,公众考古也就有了具体可操作的平台,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走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强项,不知将来能不能有所发扬。

毫无疑问,植根于广大民众中的考古学实践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唯有如此,我们才无须担心考古学是拥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

(1) 参见《科学的旅程》( History of science ),雷·斯潘根贝格(Ray Spangenburg),戴安娜·莫泽(Diane Kit Moser)著。 3yeD42hUEUrS1KMrXVf//plTOe2q/PfuULvhTfnzM0XInREiswgQliARGg+pCYQ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