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修身论

关于《大学》一书,朱子说它是“孔子取先王学校之法,诵而传之,三千之徒皆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孟子没而其传泯焉”。这都是因为《大学》与《礼记》的其他篇章一样,有“子曰”,又有“曾子曰”,而推论之。这还说明孔子并非《大学》作者,只是诵而传之先王之法;在全文结构上,朱子以经一章为孔子之言,曾子述之,传十章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我们姑且同意《大学》为曾氏之儒的作品,那么从先秦儒学发展来看,其中有哪些思想值得重视和注意呢?

1.修身之方

《大学》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欲致其知者),致知在格物。”

可见,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大学》提出的修身的具体条目,不仅如此,《大学》还提出了“自谦”“慎其独”。《大学》解释“诚意”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即人如使意达到“诚”的境地,好善就会如好好色,恶恶就会如恶恶臭。又说: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闲居即独处而人不见,这时的人是最真实的存在状态,内心有何不善必然被发现,君子就要在这时用功。因此,这不仅强调人在独处时也要自我约束,更要证明独处时人最能显示出自己的不善处。其实一个人独不独处都最了解自己,不待独处而知也。

2.修身为本

《大学》是把修身放在一个“政治—社会”实践的结构链中来考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前面说“明明德于天下”,后来却说“天下平”,为何前不说古人欲平天下者?似以平天下和明明德于天下是等同的。

本是先,末是后。知所先后,就是要知道治国平天下先要修身,辨明本末就是一切要以修身为本。这里的末不是不重要,而是有实践上的因果分别,这就在逻辑上和实践程序上把修身规定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特别强调,这个讲法不是只针对统治者和担任公职者或知识人,而是从王公到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都是如此,正本才能治末。

虽然孔子有正己而人正的思想,认为领导者道德的表率会自然导致社会的道德仿效,但《大学》的八条目不同,照其所说,修身不只是指领导者的道德表率而言,而是每个人的义务,并把正己—人正的道德传导效应推展为一个传接链,另一方面又变成心—身—家—国(社会)—天下(自然)的感应链。《大学》这种不讲对民众的教化,而提倡普遍修身的说法,把古代君子的道德修养推广到一切庶人,并认定这个感应链的原始起点是个人修身。

《大学》又把这种道德感应现象称为“机”: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朱注:“一人,谓君也;机,发动所由也。”这无异是说,一个人在道德上端正仁义,一家一国都会在道德上端正仁义;一个人若贪戾无道,一家一国都会争斗混乱,其感应之机有如此者。朱注说“一人”指君主,从下句用尧舜桀纣举例说明来看,朱注是对的,但君主是广义的封君,就是说《大学》讲的家本不是后人理解的家庭,而是春秋战国卿大夫之家,是一个封建单位,从而“一人”是家、国之长,而非任一个别庶人。所以,其道德感应仍然是指统治者—被统治者而言,指的是一个从上到下的道德感化效应。故《大学》接下来说: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其国”“其家”“其身”的这个“其”都是指治国者而言,从而,身修而后家齐国治天下平,都不是指任何别人,而是指那一治国者,因此一般人的内圣不必然导致外王,而是王的内圣才可导致天下平。

但《大学》所说也不是只对一个国君,而是对一切有地位有权力有影响的管理者而言,也包括那些准备进入权力阶层的后备者,他们必须从小修身,以便掌握权力时不会出问题,所以说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修身为本,这里的庶人其实不是指农商工者,而是指王公大夫士的子弟入大学者。

治国和平天下有什么分别,前者是不是指鲁国、晋国、郑国等各诸侯国,而后者涵括整个周王朝统辖的范围?从《大学》的铺陈“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来看,天下主要指社会、人民,治国的国主要指宫廷、政治结构、公族。

3.政治社会思想

(1)无讼社会。《大学》引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这表明孔子和儒家的理想还不是公平地听讼,而是使社会成为一个没有法律诉讼,或不以法律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的社会。礼制社会是其理想。

(2)民之父母。《大学》在关于平天下的传文部分说: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与孟子思想完全一致,即各级统治者都要以民之父母为责任。所谓民之父母不是管制、支配人民,而是兴民之好,除民之恶,与民同好恶。

(3)德本财末,以义为利。统治者应重德轻财: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土指国土、国家。如果统治者以聚敛财富为优先,则人民就会散亡;如果统治者把财富分散给人民,人民就会聚集于君主之下。故又云:“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以财发身”就是用财富来换取身心,“以身发财”就是牺牲身心来发财。所以,一个当国者、当政者必须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一个当国者要把追求“义”看作根本大利,而不能把追求“利”当作根本利益。春秋时代已经提出“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国语》)。

4.伦理原则

《大学》的一个贡献是把忠恕之道发展为“絜矩”之道。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释治国平天下”传)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释齐家治国”传)

朱注:“有善于己,然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然后可以正人之恶。皆推己以及人,所谓恕也。”此注甚好。自己做到了某善,才可以要求别人也做到此善;自己没有这个毛病,才可以批评别人这个毛病,这就是恕道的表现。这是把“责己”加进了“恕”之中,把修身原则加进去了,很值得注意。

这里进一步阐发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你不喜欢上级怎样对你,你也不要这样对你的下级;你不喜欢下级这样对你,你也不要这样对你的上级,以此类推,在一切人际关系中采取絜矩之道。絜,度也,矩,方之理也。把自己所不欲、所恶的东西作为衡量的标尺,这也意味着肯定人有同恶。

5.心说

《大学》的正心说与孔子“正”意不同: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是两种内心状态,一个是心的“有所”,一个是心的“不在”,用孟子的话说,后者是忘,前者是助。四“有所”是指意识过度执着引起了情感的不平衡发作,是情感—心理的平静和谐的障碍,是妨碍心境的有害情感。“不在”则是指意识的某种遗忘状态。 f/YzwlAm1UCYz+PuRrFAIV2QkBPkxW9IKXNqpHBb4sIsTk4/BU5N8N5DC99kchv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